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07:25: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河道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类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且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水资源的污染是目前较为严峻的难题。随着法律法规的约束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开始积极治理水资源的污染,并严格把控工业排污指标,成效较为显著。
3.河道水净化处理是水污染治理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方式,通常是利用浮板的浮力使得填充有净化层的净化装置浮在水面上,并使得净化层与水面接触,从而较为便捷地进行河道水净化。净化层通常是具有较强吸附效果的填充物,如活性炭等,通过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效果,操作较为便捷,可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4.但是由于河面上经常会漂浮较多的垃圾、水草等杂物,净化层上容易堆积杂物,从而影响净化层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拦截河道杂物后再进行河道水净化处理,从而提高河道水净化处理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浮板、拦截机构和净化机构,所述拦截机构用于拦截河道杂物,所述净化机构用于对经过拦截机构拦截后的河水进行净化,所述拦截机构包括收集箱和拦截板,所述拦截板设置在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和收集箱之间,所述收集箱的箱口的开设方向与河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拦截板远离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的一端朝向收集箱箱口倾斜设置,所述拦截板上设置有若干滤孔,所述浮板用于支撑净化机构、拦截板和收集箱浮在水面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浮板的作用下,使得拦截机构和净化机构均浮在水面上,同时拦截板可以有效拦截河面上的杂物,且被拦截的杂物会倾向于进入收集箱内,后期可以集中对收集箱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另外,净化机构对经过拦截机构拦截后的河水进行净化,可以有效减少因杂物堆积堵塞而影响净化机构净化效果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河道水净化处理效果。
9.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箱的箱内壁上滑移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箱口与收集箱的箱口相对,所述内箱的箱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收集箱的箱顶壁上贯穿设置有开口,所述收集箱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密封开口。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箱对杂物进行收集,并在需要集中清理收集箱内部杂物的时候,打开盖板取出内箱即可,较为便捷。
11.作为优选,所述净化机构设置在收集箱与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
之间,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基板和净化层,所述基板设置在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和收集箱之间,所述基板上设置浮板,所述净化层设置在基板上表面,所述收集箱沿河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两个拦截板,位于所述收集箱朝向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一侧的两拦截板、收集箱侧壁和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相配合形成净化区域,所述基板位于净化区域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板位于驳岸、两拦截板和收集箱相配合下形成的净化区域内,在拦截板的拦截作用下,净化区域内的杂物较少,基板上的净化层可以较好地对河水进行净化,从而有助于提高河道水净化处理效果。
13.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净化槽,所述净化槽的槽壁上均卡接有净化管,所述净化层填充在净化管内,所述净化管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净化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净化管的固定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净化管作为净化层的承载基体,使得净化层的稳定性更佳,从而有助于延长净化层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固定件将净化管固定在基板上,在便于拆卸净化管更换净化层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净化管的稳定性。
1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铰接在基板上,所述净化管的端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净化槽相通,所述连接杆抵接在卡槽的槽壁上,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抵接在基板上并密封卡槽的槽口,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并螺纹连接在基板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抵接在卡槽上,并利用固定板密封卡槽槽口,对连接杆进行限位;并进一步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并螺纹连接在基板上,较为便捷地实现对净化管的固定。
17.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与收集箱相铰接,所述基板与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相铰接,所述拦截板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收集箱与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板的一端与收集箱相铰接,且基板的另一端与驳岸铰接,使得两基板和收集箱随着水流波动而发生相应波动,有助于缓冲水流的冲击,提高整体稳定性。另外,在基板和收集箱上下波动的过程中,拦截板也随之波动,可以有效减少基板波动过程中拦截板外的杂物进入净化区域的情况。
19.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铰接有第一中间块,所述第一中间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板与第一中间块相铰接的基础上,第一中间块可以沿竖直方向滑移,从而使得基板可以适应水位变化并始终浮在水面上,净化效果较为稳定。
21.作为优选,用于配合所述净化处理装置使用的驳岸上沿河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二中间块,所述第二中间块与基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拦截板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第二中间块上,且所述拦截板与第二中间块转动连接,所述拦截板远离第二中间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三中间块,所述第三中间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收集箱上,且所述拦截板为伸缩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中间块与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即拦截板始终呈现自驳岸一侧至收集箱一侧的倾斜状态;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第二中间块在驳岸上发
生滑移,并与滑移状态相配合地进行伸缩;同一侧的两拦截板会出现相互靠近的情况,即拦截板与基板之间的夹角变大,促使杂物进入收集箱的趋势更大,从而有助于提高杂物收集效果。并且随着水流发生相对应滑移的拦截板对于缓冲水流冲击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利用拦截板对水面杂物进行拦截,并且拦截板自驳岸一侧朝向收集箱倾斜设置,使得杂物趋向于进入收集箱,对水面杂物的拦截收集效果较好;同时利用净化机构对经拦截板拦截后的河水进行处理,由于拦截后的河水中杂物较少,杂物堵塞净化机构的情况较少,从而有利于提高河道水处理效果。
25.2.本技术中进一步优化基板的一端与驳岸相铰接,且基板的另一端与收集箱铰接,实现基板和收集箱可以随水流波动而发生相应波动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缓冲水流冲击,保持净化区域的稳定性。
26.3.本技术中基板通过第一中间块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驳岸上,且拦截板也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驳岸与收集箱之间,从而使得净化装置整体可以适应水位变化,始终浮在水面上进行河道水处理。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3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收集箱及内箱结构的爆炸图。
30.图4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净化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31.图5是用以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净化管结构的爆炸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浮板;2、拦截机构;21、收集箱;211、箱口;212、隔板;213、空腔;214、开口;215、盖板;22、拦截板;221、滤孔;3、净化机构;31、基板;311、净化槽;312、卡槽;32、净化层;4、净化区域;5、内箱;51、通孔;6、净化管;61、插块;62、净化孔;63、连接杆;7、固定件;71、固定板;72、固定螺栓;8、第一中间块;81、第二中间块;82、第三中间块;84、插杆;85、插孔;9、驳岸。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35.参照图1,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浮板1、拦截机构2和净化机构3,拦截机构2用于拦截河道杂物,净化机构3用于对经过拦截机构2拦截后的河水进行净化。
36.参照图1和图3,拦截机构2包括收集箱21和拦截板22,收集箱21位于两驳岸9之间,且两驳岸9与收集箱21之间均设置净化机构3。收集箱21沿河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箱口211,且收集箱21的箱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212,隔板212将收集箱21内部分隔成两个空腔213,收集箱21的底部呈圆台状,且自上至下收集箱21底部直径逐渐减小,两个空腔213位于收集箱21底部的位置相通。收集箱21开设有箱口211一侧均连接两个拦截板22,拦截板22的一端与驳岸9连接,且拦截板22远离驳岸9的一端朝向收集箱21箱口211倾斜设置,拦截板2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滤孔221。
37.参照图1,连接在同一侧驳岸9上的两个拦截板22、对应侧的驳岸9和收集箱21的朝向驳岸9一侧的竖直侧壁相配合,形成净化区域4。净化机构3位于净化区域4内,且净化机构3包括基板31和净化层32,基板31连接在驳岸9和收集箱21之间,净化层32固定连接在基板31上表面,净化层32为填充活性炭所形成的层。拦截板22、收集箱21和基板31上均固定连接浮板1,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38.在该净化处理装置投入使用时,收集箱21两侧的拦截板22将杂物拦截在净化区域4外,且在同一侧两拦截板22相配合朝向收集箱21箱口211处倾斜,使得杂物在被拦截后随着水流波动趋向于进入收集箱21内。同时经拦截板22拦截后的河水经滤孔221进入净化区域4内,净化层32再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从而维持净化区域4的稳定性,并且杂物对净化层32的干扰较少,有助于提高河道水净化处理效果。另外,可以定期集中清理收集箱21内的杂物,对于河道治理也具备较好的积极意义。
39.参照图1和图3,考虑到便于后期集中清理收集箱21内杂物的情况。进一步的,在两个空腔213的腔壁上均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内箱5,内箱5的箱口211与收集箱21的箱口211相对。内箱5的底端抵接在空腔213的腔壁上,即内箱5不与收集箱21圆台状底部空腔213相接触;在收集箱21内进入较多河水并影响到收集箱21漂浮在水面的时候,可以选择在收集箱21底部空腔213内放置抽水泵抽除河水,保障收集箱21始终漂浮在水面上,且箱口211的底端略高于水面。内箱5的箱壁上贯穿设置有若干通孔51,收集箱21的箱顶壁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开口214,收集箱21上铰接有盖板215,盖板215密封开口214。
40.在定期集中清理收集箱21内杂物的时候,打开盖板215,从开口214处抽出内箱5,即可较为便捷地取出杂物,清理完毕后再将内箱5放回收集箱21内,关上盖板215,完成杂物清理。
41.参照图1和图2,考虑到在水流的冲击下容易影响净化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并且为了净化装置本体能够适应水位变化,始终保持漂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进一步的,基板31与收集箱21相铰接,且基板31远离收集箱21的一端铰接有第一中间块8,第一中间块8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驳岸9上。驳岸9上沿河道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有第二中间块81,第二中间块81与基板31之间存在间隙,即拦截板22的最接近基板31的位置也与基板31之间存在夹角,且拦截板22为伸缩板。拦截板22靠近驳岸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84,第二中间块8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插孔85,插杆84穿过插孔85且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同时插杆84转动设置在插孔85内。拦截板22远离第二中间块81的一端铰接有第三中间块82,第三中间块8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收集箱21上。
42.该净化处理装置整体在使用过程中,水流发生波动的时候,基板31、收集箱21和拦截板22均发生相对应地波动,缓冲水流冲击力,维持净化区域4的稳定性。并且拦截板22的一端在第二中间块81的作用下随着水流波动会沿河道长度方向滑移,拦截板22发生相对应地伸缩;该过程中,当位于收集箱21箱口211一侧的两个拦截板22与对应基板31之间的角度逐渐变大的时候,两拦截板22之间的杂物朝向收集箱21内移动的趋势变大,有利于杂物收集。
43.同时在水位变化的时候,第一中间块8在驳岸9上沿竖直方向滑移,插杆84在插孔85内沿竖直方向滑移,第三中间块82在收集箱21上沿竖直方向滑移,从而使得净化处理装置整体适应水位变化,并始终保持浮在水面上进行净化处理。
44.参照图4和图5,考虑到实现净化层32与基板31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后期更换净化层32的情况。进一步的,在基板31上开设有若干净化槽311,净化槽311的槽壁上均卡接有净化管6,净化管6的管外壁与净化槽311的槽壁之间存在间隙。净化层32填充在净化管6内,净化管6其中一个端壁为螺纹连接的插块61构成,净化管6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净化孔62,且保持净化孔62的孔径小于活性炭的粒径。基板3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净化管6的固定件7,固定件7包括固定板71和固定螺栓72,基板31上垂直于净化管6轴线方向的两侧均铰接固定板71,净化管6的两端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3;基板31上垂直于净化管6轴线方向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12,卡槽312与净化槽311一一对应,且卡槽312与净化槽311相通。连接杆63抵接在卡槽312的槽壁上,固定板71的下表面抵接在基板31上并密封卡槽312的槽口,固定螺栓72穿过固定板71并螺纹连接在基板31上。
45.在后期更换净化层32的时候,取下固定螺栓72,转动固定板71,取消对连接杆63的限位。然后从净化槽311内取出净化管6,并转动插块61从而打开净化管6,倒出净化管6中的净化层32。接着再向净化管6内填充新的净化层32,填充完毕后转动插块61密闭净化管6。再将净化管6放入净化槽311内,使得连接杆63与卡槽312抵接;然后转动固定板71,使得固定板71抵接在基板31上,接着将固定螺栓72穿过固定板71并螺纹连接在基板31上,完成净化层32的更换。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净化处理装置投入使用的时候,拦截板22先对河面上的杂物进行拦截,经拦截后的河水再进入净化区域4经净化层32净化。同时被拦截的杂物会倾向于进入收集箱21,后期可以通过取出内箱5集中清理杂物。另外,基板31、收集箱21和拦截板22均可以随着水流波动而发生相应波动,从而缓冲水流冲击,维持净化处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基板31和拦截板22均能够沿竖直方向滑移,从而使得净化处理装置整体可以随着水位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装置整体位于水面上进行净化处理。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