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6 22:5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3.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现有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调焦功能,且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着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转折群以及透镜群。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能同时满足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质的需求。
5.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调焦功能。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转折群以及一透镜群。转折群包含一棱镜,棱镜具有正屈折力,且棱镜物侧表面为凸面。棱镜包含一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于将通过棱镜物侧表面的一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沿光路排列的至少三片透镜,且至少三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一移动群,且移动群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与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满足下列条件:
6.|tli-tlm|/tli《3.0e-3;以及
7.1.0《fgm
×
dgr/(fgr
×
dtgm)《30。
8.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调焦功能。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转折群以及一透镜群。转折群包含一棱镜,棱镜具有正屈折力,且棱镜物侧表面为凸面。棱镜包含一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于将通过棱镜物侧表面的一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沿光路排列的至少三片透镜,且至少三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一移动群,且移动群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其中移动群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
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其满足下列条件:
9.|tli-tlm|/tli《3.0e-3;以及
10.0《fgr/dgr《65.0。
11.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调焦功能。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转折群以及一透镜群。转折群包含一棱镜,棱镜物侧表面为凸面,且棱镜于其光学有效区的范围内为单一材质。棱镜包含一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于将通过棱镜物侧表面的一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沿光路排列的至少三片透镜,且至少三片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透镜群包含一移动群,且移动群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与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满足下列条件:
12.|tli-tlm|/tli《3.0e-3;以及
13.1.00《fgm/dtgm。
14.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上。
15.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至少两个取像装置,且所述至少两个取像装置皆位于电子装置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取像装置包含一第一取像装置以及一第二取像装置。第一取像装置包含前述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上。第二取像装置包含一光学镜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光学镜组的成像面上。第二取像装置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30度至60度。
16.当|tli-tlm|/tli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元件配置,有助于压缩体积与提升成像品质。
17.当fgm
×
dgr/(fgr
×
dtgm)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转折群与移动群相互配合以在调焦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影像品质。
18.当fgr/dgr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转折群的配置,使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长焦的特性,并有助于压缩体积。
19.当fgm/dtgm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移动群的作动方式,以在调焦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影像品质。
20.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21.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22.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23.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
24.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25.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26.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27.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28.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29.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
30.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1.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2.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3.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34.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35.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
36.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7.图17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8.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39.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40.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41.图2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2.图2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43.图2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4.图24绘示图23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5.图25绘示图23的电子装置中的两个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46.图2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7.图2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1i、t2i、t3i、dgl、dgm、yf1f、yr1r和ygrf
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48.图2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1m、t3m和dtgm以及各透镜的反曲点且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49.图29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0.图30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1.图31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两个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52.图3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53.图3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54.图3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
55.【符号说明】
56.1、2、3、4、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

取像装置
57.200、300

电子装置
58.201、301

闪光灯模块
59.202

显示装置
60.im

成像面
61.oa1

第一光轴
62.oa2

第二光轴
63.oa3

第三光轴
64.lf

光路转折元件
65.lf1

第一光路转折元件
66.lf2

第二光路转折元件
67.lg

透镜群
68.st

光圈
69.s1、s2

光阑
70.e1

第一透镜
71.e2

第二透镜
72.e3

第三透镜
73.e4

第四透镜
74.e5

第五透镜
75.e6

第六透镜
76.e7

棱镜
77.e8

滤光元件
78.gl

透镜群
79.gm

移动群
80.gr

转折群
81.img

成像面
82.is

电子感光元件
83.lf1

最物侧透镜
84.lf1f

最物侧透镜物侧表面(透镜群最物侧表面)
85.lf2

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
86.lr1

最像侧透镜
87.lr1r

最像侧透镜像侧表面(透镜群最像侧表面)
88.gmf

移动群最物侧表面
89.grf

棱镜物侧表面
90.grr

移动群最像侧表面
91.p

反曲点
92.rs

反射面
93.dgl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4.dgm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5.dtgm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与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
96.t1i

棱镜物侧表面至反射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7.t2i

反射面至棱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8.t3i

反射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99.t1m

棱镜物侧表面至反射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0.t3m

反射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01.yf1f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102.yr1r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像侧透镜其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103.ygrf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104.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转折群以及一透镜群。借此,可调整空间配置,减少机构上的限制以提升影像品质。
105.转折群包含一棱镜,棱镜包含一反射面,且反射面用于将通过棱镜物侧表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像侧表面;借此,采用棱镜做为转折元件有助于降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组装难度。棱镜物侧表面为凸面;借此,可调整光线进入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方向,
有助于增大光圈与提升影像品质。棱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有助于压缩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体积与提升影像品质。棱镜于其光学有效区的范围内可为单一材质;借此,可简化制造流程,有助于提升制造速率。棱镜可为塑胶材质;借此,有助于提升制造速率,并有助于降低具有曲面的棱镜的制造难度。其中,棱镜的阿贝数为vp,棱镜的折射率为np,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0《vp/np《40.0;借此,可调整棱镜的材质以提升成形合格率。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35.0《vp/np《38.0。
106.透镜群包含沿光路排列的至少三片透镜,且各个透镜分别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借此,可提供足够的透镜变化以提升影像品质。其中,透镜群也可包含沿光路排列的至少四片透镜。透镜群包含一移动群,且移动群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借此,有助于缩减机构体积。移动群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之间可无其他内插的透镜;借此,可简化机构的复杂度。移动群中的透镜在调焦过程中彼此之间可无相对移动;借此,可简化机构的复杂度。透镜群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为塑胶材质;借此,可提升量产能力并减少重量。其中,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两片透镜为塑胶材质。其中,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三片透镜为塑胶材质。透镜群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借此,可增加透镜面形的变化以压缩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体积与提升影像品质。其中,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两片透镜各自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其中,透镜群中也可有至少三片透镜各自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透镜群除了移动群外可包含其它透镜;借此,可使移动群的移动空间较足够,并有助于缩减棱镜的尺寸。移动群中的透镜总数可为一片;借此,移动群的屈折力与移动方式较不受限,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移动群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有助于缩减机构体积。请参照图28,系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各透镜的反曲点p的示意图。
107.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调焦功能,也就是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是可调整的,并通过调整焦距以对应不同物距,进而可扩增应用范围。请参照图1、图2及图3,系分别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和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以下说明中所述远距可指物距为无限远,且所述近距可指物距为1公尺,但本发明不以前述物距为限。其中,当物距远大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且同一视场的入射光趋近于平行光时,物距可视为无穷远。
108.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可具有光学防手震功能,其部份元件可由驱动装置驱动,即时补偿画面倾斜,以扩增应用范围。其中,移动群可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具有倾斜或具有垂直于光轴方向的移动,借以能减少可动元件,有助于提升合格率。其中,电子感光元件也可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具有倾斜或具有垂直于光轴方向的移动,借以可降低调焦与补偿时动作的复杂度,有助于简化机构的复杂度与提升影像品质。其中,棱镜也可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具有倾斜,借以提升棱镜的可调整程度,有助于提升光学防手震效果。本发明不以上述所揭露的驱动方式为限。
109.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至少一元件可具有非圆形的光学有效区。借此,有助于压缩体积而能配合更广泛的应用。
110.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即透镜群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一片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
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屈折力配置,有助于压缩体积。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调整光线的行进方向,有助于压缩透镜群的外径。请参照图27,系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lf1及其物侧表面lf1f的示意图。
111.透镜群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借此,可与最物侧透镜配合以修正球差等像差。请参照图27,系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透镜群gl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lf2的示意图。
112.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m,其满足下列条件:|tli-tlm|/tli《3.0e-3。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元件配置,有助于压缩体积与提升成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i-tlm|/tli《1.0e-3。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i-tlm|/tli《3.0e-4。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li-tlm|/tli《1.0e-4。请参照图27及图28,其中图27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1i、t3i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且图28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1m、t3m且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如图27所示,在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grf至反射面rs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i,且反射面rs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i,其中前述参数tli为t1i与t3i之和(即tli=t1i t3i)。如图28所示,在取像装置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grf至反射面rs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m,且反射面rs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3m,其中前述参数tlm为t1m与t3m之和(即tlm=t1m t3m)。
113.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与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fgm
×
dgr/(fgr
×
dtgm)《30。借此,可使转折群与移动群相互配合以在调焦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影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fgm
×
dgr/(fgr
×
dtgm)《27。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4.0《fgm
×
dgr/(fgr
×
dtgm)《25。请参照图27及图28,其中图27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t1i、t2i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且图28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dtgm且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如图27所示,在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grf至反射面rs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1i,且反射面rs至棱镜像侧表面grr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2i,其中前述参数dgr为t1i与t2i之和(即dgr=t1i t2i)。如图28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朝物侧移动(即图28中由虚线所绘的移动群gm的位置移动至实线所绘的移动群gm的位置),而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即为dtgm,且图28中dtgm为正。所述移动群的焦距系指移动群中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所述最物侧系指沿光轴方向最靠近被摄物,且所述最像侧系指沿光轴方向最靠近成像面。
114.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fgr/dgr《65.0。借此,可调整转折群的配置,使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具有长焦的特性,并有助于压缩体积。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00《fgr/dgr《30.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
条件:1.50《fgr/dgr《18.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0《fgr/dgr《6.50。
115.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与成像面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0《fgm/dtgm。借此,可调整移动群的作动方式,以在调焦过程中提供稳定的影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5.00《fgm/dtgm《50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0.0《fgm/dtgm《25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5.0《fgm/dtgm《150。
116.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的焦距为fm,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e-3《(fi-fm)/fi《1.0e-1。借此,有助于平衡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与近距时的影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e-3《(fi-fm)/fi《5.0e-2。
117.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0≤dgl/dgm《20。借此,可调整移动群于透镜群中的配置,有助于在体积与调焦过程中的影像品质间取得平衡。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dgl/dgm《10。请参照图27,其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dgl、dgm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其中透镜群最物侧表面lf1f至透镜群最像侧表面lr1r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且移动群最物侧表面gmf至移动群最像侧表面lr1r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
118.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60《tli/fi《2.0。借此,可在景深、视角与总长间取得平衡。
119.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i(其可为电子感光元件的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其可满足下列条件:4.0《tli/imghi《10。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体积配置,有助于调整视角与成像面大小。
120.转折群最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rgr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5《rgrf/fgr《2.0。借此,可调整转折群的配置以修正像差。
121.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透镜群最物侧透镜的焦距为ff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8《fgr/ff1《10。借此,可使转折群与透镜群相互配合,有助于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2《fgr/ff1《7.5。
122.棱镜的折射率为np,透镜群最物侧透镜的折射率为nf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np-nf1)/(nf1-1.5)|《1.2。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材质分布,有助于压缩体积与提升影像品质。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np-nf1)/(nf1-1.5)|《0.65。
123.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5《|fgm/dgm|《30。借此,可调整移动群的配置,以减少移动群在调焦过程中的行程。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0《|fgm/dgm|《20。
124.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
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5《fgr/fi《6.5。借此,可调整转折群的屈折力,有助于压缩转折群体积并减少球差等像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0《fgr/fi《3.5。
125.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的焦距为fg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0《fi/fgr fi/fgl《1.4。借此,可调整屈折力配置,有助于降低敏感度与形成长焦的配置。所述透镜群的焦距系指透镜群中所有透镜的综合焦距。
126.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f1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像侧透镜其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r1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50《yf1f/yr1r《2.0。借此,可调整光线的行进方向,有助于压缩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外径并形成长焦的配置。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60《yf1f/yr1r《1.6。请参照图27,系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f1f、yr1r、最物侧透镜lf1及其物侧表面lf1f、最像侧透镜lr1及其像侧表面lr1r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127.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gr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f1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0《ygrf/yf1f《2.0。借此,可使转折群与透镜群相互配合,有助于增大光圈。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90《ygrf/yf1f《1.8。请参照图27,系绘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ygrf且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
128.透镜群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rf1f,透镜群最物侧透镜的焦距为ff1,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0《rf1f/ff1《1.2。借此,可调整最物侧透镜的面形与屈折力,有助于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
129.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i,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度《hfovi《20.0度。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视角,以配合应用与提供望远特性。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5.0度《hfovi《15.0度。
130.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grf,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0《fi/ygrf《8.0。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配置,有助于增大光圈。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3.5《fi/ygrf《7.0。
131.透镜群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透镜群所有透镜中的折射率最大值为nmax,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50《vmin/nmax《12.0。借此,可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透镜的材质分布以压缩体积与修正像差。
132.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30《dgr/dgl《2.0。借此,可使转折群与透镜群相互配合,有助于压缩转折群与透镜群的体积。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50《dgr/dgl《1.4。
133.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的焦距为fgm,其满足下列条件:0.20《|fi/fgm|《3.5。借此,可调整移动群的屈折
point),系指透镜表面曲率正负变化的交界点。
143.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144.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于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场元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衍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物侧方向为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145.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也可于成像光路上在被摄物至成像面间选择性设置至少一具有转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棱镜或反射镜等,以提供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较高弹性的空间配置,使电子装置的轻薄化不受制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光学总长度。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29及图30,其中图29系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且图30系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9及图30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光路转折元件lf与第二光轴oa2,其中光路转折元件lf可以如图29所示系设置于被摄物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透镜群lg之间,或者如图30所示系设置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之间。此外,请参照图31,系绘示依照本发明的两个光路转折元件在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1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也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绘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第一光路转折元件lf1、第二光轴oa2、第二光路转折元件lf2与第三光轴oa3,其中第一光路转折元件lf1系设置于被摄物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透镜群lg之间,且第二光路转折元件lf2系设置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之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也可选择性配置三个以上的光路转折元件,本发明不以附图所揭露的光路转折元件的种类、数量与位置为限。
146.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可位于第一透镜之前、各透镜之间或最后一透镜之后,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可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品质。
147.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光圈的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系有助于扩大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视场角。
148.本发明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元件,该可变孔径元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元件,其可以电或电信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该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该光线调控元件可包含滤光元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该可变孔径元件可通过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该可变孔径元件也可为本发明的光圈,可通过改变光圈值以调节影像品质,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149.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所述物侧和像侧系依照光轴方向而定,并且,所述于光轴上的数据系沿光轴计算,且若光轴通过光路转折元件转折时,所述于光轴上的数据也沿光轴计算。举例来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dgr为图27中的t1i与t2i之和(即dgr=t1i t2i),其系沿光轴计算。类似的数据还例如包括参数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和tl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150.本发明所揭露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可依实际需求调整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相对配置,不以附图与说明书所揭露的配置为限。举例来说,请参照图32至图34,其中图3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图3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且图3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的转折群、透镜群与移动群间的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2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移动群gm包含第五透镜e5,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如图33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移动群gm包含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如图34所示,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移动群gm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
15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52.《第一实施例》
153.请参照图1至图6,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图5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至图3可知,取像装置1包含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is。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棱镜e7、光阑s1、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滤光元件(filter)e8与成像面img。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转折群gr包含棱镜e7,且透镜群gl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群gm中的透镜总数为一片,其为第五透镜e5,且移动群gm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五片透镜(e1、e2、e3、e4、e5),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且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之间也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154.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在调焦过程中,通过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移动以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如图1至图3可知,移动群gm(第五透镜e5)在调焦过程中沿
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举例来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远距(物距为无限远)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物距为1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朝物侧移动。此外,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调整为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进一步地朝物侧移动。
155.棱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平面,且其物侧表面为非球面。棱镜e7包含一反射面rs,用于将通过棱镜e7物侧表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e7像侧表面。
156.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57.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58.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59.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60.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161.滤光元件e8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e5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
162.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0163][0164]
x: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至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平行于光轴的位移;
[0165]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0166]
r:曲率半径;
[0167]
k:锥面系数;以及
[0168]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0169]
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为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被摄物与光圈st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0,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2,且第五透镜e5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4。根据对焦条件的不同,上述部份光学参数的数值也有所不同,其中,本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依对焦条件的不同(物距的不同)揭露其中三种态样。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一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无限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二态样为被摄物位于1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且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三态样为被摄物位于0.5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
[0170]
在第一态样时:f=14.87毫米(mm),fno=2.86,hfov=9.1度(deg.),d0=∞(无限大),d12=1.739毫米,d14=0.213毫米。
[0171]
在第二态样时:f=14.48毫米,fno=2.82,hfov=9.2度,d0=1000.000毫米,d12=1.345毫米,d14=0.607毫米。
[0172]
在第三态样时:f=14.15毫米,fno=2.80,hfov=9.3度,d0=500.000毫米,d12=0.993毫米,d14=0.959毫米。
[0173]
从上述三种态样的数据及图1和图2可知,以对焦条件从第一态样变为第二态样为例,第五透镜e5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从第一态样的0.213毫米增加为第二态样的0.607毫米,也即在调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移动群gm系沿光轴向物侧移动。
[0174]
本实施例揭露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物距为无限远、1公尺和0.5公尺的被摄物的态样作为示例性说明,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系可依实际使用需求调整以对焦于不同物距的被摄物。若无特别说明,则本实施例以下所述远距系指物距为无限远,且所述近距系指物距为1公尺。
[0175]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其满足下列条件:fi=14.87毫米。
[0176]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的焦距为fm,其满足下列条件:fm=14.48毫米。
[0177]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的焦距为fgl,其满足下列条件:fgl=24.89毫米。
[0178]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的焦距为fgm,其满足下列条件:fgm=10.18毫米。
[0179]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其满足下列条件:fgr=30.38毫米。
[0180]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其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i,其满足下列条件:hfovi=9.1度。
[0181]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gl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其满足下列条件:dgl=8.321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群gl最物侧表面系指第一透镜e1物侧表面,且所述透镜群gl最像侧表面系指第五透镜e5像侧表面。
[0182]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gm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其满足下列条件:dgm=1.048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群gm最物侧表面系指第五透镜e5物侧表面,且所述移动群gm最像侧表面系指第五透镜e5像侧表面。
[0183]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gr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其满足下列条件:dgr=6.050毫米。
[0184]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满足下列条件:dtgm=0.394毫米。
[0185]
棱镜e7的折射率为np,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的折射率为nf1,其满足下列条件:|(np-nf1)/(nf1-1.5)|=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系为第一透镜e1。
[0186]
透镜群gl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透镜群gl所有透镜中的折射率最大值为nmax,其满足下列条件:vmin/nmax=10.90。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的阿贝数和第
五透镜e5的阿贝数相同且皆小于其余透镜各自的阿贝数,故vmin等于第四透镜e4的阿贝数和第五透镜e5的阿贝数。此外,第四透镜e4的折射率和第五透镜e5的折射率相同且皆大于其余透镜各自的折射率,故nmax等于第四透镜e4的折射率和第五透镜e5的折射率。
[0187]
棱镜e7的阿贝数为vp,棱镜e7的折射率为np,其满足下列条件:vp/np=36.46。
[0188]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e7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棱镜e7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m,其满足下列条件:|tli-tlm|/tli=0.00e 00。
[0189]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gl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gm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其满足下列条件:dgl/dgm=7.94。
[0190]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gr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物侧表面至透镜群gl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l,其满足下列条件:dgr/dgl=0.73。
[0191]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e7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其满足下列条件:tli/fi=1.21。
[0192]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棱镜e7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i,其满足下列条件:tli/imghi=7.50。
[0193]
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rf1f,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的焦距为ff1,其满足下列条件:rf1f/ff1=0.66。
[0194]
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为rgr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其满足下列条件:rgrf/fgr=0.53。
[0195]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近距时的焦距为fm,其满足下列条件:(fi-fm)/fi=2.64e-02。
[0196]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最物侧表面至移动群gm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m,其满足下列条件:|fgm/dgm|=9.71。
[0197]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的焦距为fgm,其满足下列条件:|fi/fgm|=1.46。
[0198]
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的焦距为ff1,透镜群gl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的焦距为ff2,其满足下列条件:ff2/ff1=-1.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是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且第二透镜e2是透镜群gl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
[0199]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gr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dtgm,其满足下列条件:fgm
×
dgr/(fgr
×
dtgm)=5.14。
[0200]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移动群gm的焦距为fgm,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从聚焦于远距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的过程中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于光轴上距离的变化量为
dtgm,其满足下列条件:fgm/dtgm=25.83。
[0201]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至转折群gr最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gr,其满足下列条件:fgr/dgr=5.02。
[0202]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的焦距为ff1,其满足下列条件:fgr/ff1=5.47。
[0203]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其满足下列条件:fgr/fi=2.04。
[0204]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grf,其满足下列条件:fgr/ygrf=11.68。
[0205]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的焦距为fgr,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的焦距为fgl,其满足下列条件:fi/fgr fi/fgl=1.09。
[0206]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的焦距为fi,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grf,其满足下列条件:fi/ygrf=5.72。
[0207]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f1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像侧透镜其像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r1r,其满足下列条件:yf1f/yr1r=0.9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系为第一透镜e1,且所述透镜群gl最像侧透镜系为第五透镜e5。
[0208]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转折群gr最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grf,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远距时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其物侧表面的光学有效区与光轴间的最大距离为yf1f,其满足下列条件:ygrf/yf1f=1.15。
[0209]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0210][0211]
表一为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0到17依序表示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
[0212]
[0213][0214]
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到a24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24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215]
《第二实施例》
[0216]
请参照图7至图12,其中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图1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7至图9可知,取像装置2包含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is。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棱镜e7、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滤光元件e8与成像面img。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
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转折群gr包含棱镜e7,且透镜群gl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群gm中的透镜总数为一片,其为第四透镜e4,且移动群gm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四片透镜(e1、e2、e3、e4),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且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之间也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17]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在调焦过程中通过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移动以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如图7至图9可知,移动群gm(第四透镜e4)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举例来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远距(物距为无限远)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物距为1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朝物侧移动。此外,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调整为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进一步地朝物侧移动。
[0218]
棱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为平面,且其物侧表面为非球面。棱镜e7包含一反射面rs,用于将通过棱镜e7物侧表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e7像侧表面。
[0219]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20]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0221]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22]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23]
滤光元件e8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四透镜e4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
[022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是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第二透镜e2是透镜群gl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且第四透镜e4为透镜群gl最像侧透镜。
[0225]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本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依对焦条件的不同揭露其中三种态样,其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一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无限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二态样为被摄物位于1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且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三态样为被摄物位于0.5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本实施例仅揭露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物距为无限远、1公尺和0.5公尺的被摄物的态样,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系可依实际使用需求调整以对焦于不同物距的被摄物。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0,且第四透镜e4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2。
[0226][0227]
从上表及图7、图8可知,以对焦条件从第一态样变为第二态样为例,第四透镜e4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从第一态样的1.995毫米增加为第二态样的2.441毫米,也即在调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移动群gm系沿光轴向物侧移动。
[0228][0229]
[0230][0231]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232][0233][0234]
《第三实施例》
[0235]
请参照图13至图18,其中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图17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至图15可知,取像装置3包含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is。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棱镜e7、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光阑s2、第五透镜e5、滤光元件e8与成像面img。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转折群gr包含棱镜e7,且透镜群gl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群gm中的透镜总数为五片,分别为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且移动群gm具有正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五片透镜(e1、e2、e3、e4、e5),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且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之间也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36]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在调焦过程中通过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移动以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如图13至图15可知,移动群gm(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举例来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远距(物距为无限远)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物距为1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朝物侧移动。此外,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调整为聚焦于物距为0.5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更进一步地朝物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群gm中的透镜在调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0237]
棱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其两表面皆为球面。棱镜e7包含一反射面rs,用于将通过棱镜e7物侧表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e7像侧表面。
[023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39]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40]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41]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42]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43]
滤光元件e8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五透镜e5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光学
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
[024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为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第二透镜e2为透镜群gl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且第五透镜e5为透镜群gl最像侧透镜。
[0245]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本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依对焦条件的不同揭露其中三种态样,其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一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无限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二态样为被摄物位于1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且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三态样为被摄物位于0.5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本实施例仅揭露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物距为无限远、1公尺和0.5公尺的被摄物的态样,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系可依实际使用需求调整以对焦于不同物距的被摄物。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棱镜e7与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3,且第五透镜e5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5。
[0246][0247]
从上表及图13、图14可知,以对焦条件从第一态样变为第二态样为例,第五透镜e5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从第一态样的1.174毫米增加为第二态样的1.337毫米,也即在调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移动群gm系沿光轴向物侧移动。
[0248]
[0249][0250][0251]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252]
[0253][0254]
《第四实施例》
[0255]
请参照图19至图22,其中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示意图,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示意图,图21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远距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且图2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聚焦于物距为1公尺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9及图20可知,取像装置4包含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未另标号)与电子感光元件is。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阑s1、棱镜e7、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元件e8与成像面img。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转折群gr以及透镜群gl,其中转折群gr包含棱镜e7,且透镜群gl包含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其中,透镜群gl包含移动群gm,且移动群gm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群gm中的透镜总数为两片,分别为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且移动群gm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电子感光元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包含六片透镜(e1、e2、e3、e4、e5、e6),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且移动群gm与成像面img之间也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0256]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在调焦过程中通过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移动以调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如图19和图20可知,移动群gm(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在调焦过程中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移动。举例来说,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由聚焦于远距(物距为无限远)调整为聚焦于近距(物距为1公尺)时,移动群gm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朝像侧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群gm中的透镜在调焦过程中彼此无相对移动。
[0257]
棱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棱镜e7包含一反射面rs,用于将通过棱镜e7物侧表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棱镜e7像侧表面。
[0258]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0259]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0260]
第三透镜e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61]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62]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63]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胶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且其像侧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点。
[0264]
滤光元件e8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六透镜e6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焦距。
[026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为透镜群gl最物侧透镜,第二透镜e2为透镜群gl中由物侧数来的第二片透镜,且第六透镜e6为透镜群gl最像侧透镜。
[0266]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本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依对焦条件的不同揭露其中两种态样,其中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一态样为被摄物位于无限远的对焦条件的态样,且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第二态样为被摄物位于1公尺的对焦条件的态样。本实施例仅揭露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聚焦于物距为无限远和1公尺的被摄物的态样,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系可依实际使用需求调整以对焦于不同物距的被摄物。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3,且第六透镜e6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17。
[0267][0268]
从上表及图19、图20可知,以对焦条件从第一态样变为第二态样为例,第六透镜e6与滤光元件e8于光轴上的距离从第一态样的0.785毫米减少为第二态样的0.595毫米,也即在调焦过程中当物距渐短时,移动群gm系沿光轴向像侧移动。
[0269][0270]
[0271][0272]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0273][0274]
《第五实施例》
[0275]
请参照图23至图25,其中图2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图24绘示图23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且图25绘示图23的电子装置中的两个取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276]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0包含取像装置100、取像装置100a、取像装置100b、取像装置100c、取像装置100d、取像装置100e、闪光灯模块201、显示装置202、对焦辅助模块、影像信号处理器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
[0277]
取像装置100为一相机模块,其包含成像镜头、驱动装置、电子感光元件以及影像稳定模块。成像镜头包含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镜筒以及支持装置,其中,成像镜头也可改为配置上述其他实施例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取像装置100为具有转折群gr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其转折群gr可调整成像光线行进方向(使光轴转折),使取像装置100的总长与电子装置200的厚度不相互限制。取像装置100利用成像镜头聚光产生影像,并配合驱动装置进行影像变焦或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并且能作为影像资料输出。
[0278]
驱动装置可具有变焦或自动对焦(auto-focus)等功能,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螺杆(screw)、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例如为弹片式(spring type)或滚珠式(ball type)、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压电系统(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可让成像镜头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装置100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杂讯的电子感光元件(如cmos、ccd)设置于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的良好成像品质。
[0279]
影像稳定模块例如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驱动装
置可搭配影像稳定模块而共同作为一光学防手震装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通过调整成像镜头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软件中的影像补偿技术,来提供电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
[0280]
取像装置100、取像装置100a、取像装置100b系皆配置于电子装置200的同一侧,而取像装置100c、取像装置100d、取像装置100e、显示装置202则配置于电子装置200的另一侧。取像装置100a、100b、100c、100d、100e皆可具有与取像装置100类似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再逐一加以赘述。其中,取像装置100a包含光学镜组(未另标号)以及电子感光元件(未另标号)。如图25所示,取像装置100中透镜群gl的光轴与取像装置100a的光轴垂直。另外,取像装置100中透镜群gl的光轴也与取像装置100b的光轴垂直。借此,可调整空间配置以压缩电子装置厚度。
[0281]
取像装置100为具有光路转折元件(转折群gr)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a为一望远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b为一广角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0a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介于15度至30度,且取像装置100b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介于30度至60度。在其他实施态样中,取像装置100b中最大视角的一半可介于35度至50度。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取像装置100a与取像装置100b具有相异的视角,可使电子装置具有更大的变焦倍率以扩增应用范围。上述电子装置200以包含三个取像装置100、100a、100b位于同侧为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态样中,电子装置可包含至少两个取像装置位于同侧,或者电子装置可包含至少三个取像装置位于同侧。
[0282]
取像装置100c为一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d为一超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e为一飞时测距(time of flight,tof)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0e可取得影像的深度信息。取像装置100c、取像装置100d、取像装置100e和显示装置202皆配置于电子装置200的同侧,以使取像装置100c、取像装置100d及取像装置100e可作为前置镜头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283]
上述电子装置20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0、100a、100b、100c、100d、100e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284]
当使用者拍摄被摄物时,电子装置200利用取像装置100、取像装置100a或取像装置100b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20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提供的被摄物的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块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此外,电子装置200也可利用取像装置100c、取像装置100d或取像装置100e进行拍摄。显示装置202可采用触控屏幕,配合影像软件处理器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或可利用实体拍摄按钮进行拍摄)。通过影像软件处理器处理后的影像可显示于显示装置202。
[0285]
《第六实施例》
[0286]
请参照图26,系绘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0287]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300包含取像装置100f、取像装置100g、取像装置100h、取像装置100i、取像装置100j、取像装置100k、取像装置100m、取
像装置100n、取像装置100p、闪光灯模块301、对焦辅助模块、影像信号处理器、显示装置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未另绘示)。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皆配置于电子装置300的同一侧,而显示装置则配置于电子装置300的另一侧。并且,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皆可包含本发明的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且皆可具有与取像装置100类似的结构配置,在此不再加以赘述。
[0288]
取像装置100f、100g为具有光路转折元件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h、100i为望远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j、100k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m、100n为超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p为飞时测距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0f、100g的光路转折元件配置可例如分别具有类似图29至图31的结构,可参阅前述对应图29至图31的说明,于此不加以赘述。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3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上述电子装置30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100p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0289]
本发明的取像装置并不以应用于智能手机为限。取像装置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举例来说,取像装置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位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路监控设备、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揭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
[0290]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