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振动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12:2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振动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在便携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电脑终端等)、游戏机、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信息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中使用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能够产生用于将各种接收(例如,通话接收、邮件接收、sns接收)的通知、对用户操作的反馈以触觉感知的方式传递给用户的振动。
3.作为这样的振动产生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被构成为通过弹性支撑体将由电磁铁构成的振动体支撑为能够振动,振动体基于第一共振频率在上下方向进行振动,振动体基于第二共振频率在左右方向进行振动。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66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8.可是,近年,电子设备变得小型化,因此,即使对于搭载于该电子设备的振动产生装置,也要求小型化。但是,即使将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振动产生装置直接小型化,也存在弹簧长度变短而耐久性下降的问题、振动冲程量变小的问题。
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0.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具备外壳、振动体、使振动体在第一方向上振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在外壳的内部将振动体保持为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振动的弹性支撑体,弹性支撑体具有对振动体进行保持的保持部并且在保持部的第一方向上的两方的侧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多重层地折叠而成的板簧状的弹性部,弹性部具备:第一平坦部,配置于保持部的外侧并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一弯折部,将保持部与第一平坦部的上缘部连接,并且折线在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平坦部,配置于第一平坦部的外侧并在第三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弯折部,将第一平坦部的下缘部与第二平坦部的下缘部连结,并且折线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一平坦部在和第一弯折部的连接位置与和第二弯折部的连接位置之间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臂部。
11.发明效果
12.根据一实施方式,能够实现虽然小型但弹簧长度长且耐久性高的振动产生装置。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14.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拆下了上侧壳体以及fpc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15.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16.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17.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从上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18.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从下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19.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俯视图。
20.图8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主视图。
21.图9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侧视图。
22.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弯折线处的剖视图。
23.图11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的弯折线处的剖视图。
24.图12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嵌入了下侧壳体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25.图13为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所具备的永久磁铁的起磁状态的图。
26.图14a为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所具备的振动单元的动作的图。
27.图14b为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所具备的振动单元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29.(振动产生装置10的构成)
30.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拆下了上侧壳体112以及fpc160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中z轴方向设为纵向或者上下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横向或者左右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此外,将x轴方向作为“第一方向”的一例,将y轴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一例,将z轴方向设为“第三方向”的一例。
31.图1~图3所示的振动产生装置10例如是搭载于便携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机、平板电脑终端等)、游戏机、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信息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的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10例如用于产生用于通知各种接收(例如,通话接收、邮件接收、sns接收)的振动、用于将对用户操作的反馈以触觉感知的方式传递给用户的振动等。
32.为了节省搭载振动产生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空间,该振动产生装置10形成为小型且薄。例如,振动产生装置10的上下方向(x轴方向)上的厚度为3.5mm,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12.0mm,前后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7.0mm。特别是,以往的振动产生装置的上下方向(x轴方向)上的厚度为9.0mm,因此,振动产生装置10被形成得极薄。
33.振动产生装置10被构成为设于外壳110的内部的振动单元120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产生振动。特别是,与一般的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进行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相比较,振动产生装置10实现了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的薄化。而且,对于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单元120中,通过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并排地设置两个电磁铁,能够实现上下方向上的薄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单元120的足够的振动。
34.如图1~图3所示,振动产生装置10被构成为具备外壳110、振动单元120、永久磁铁171~174以及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160。
35.外壳110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并且是呈大致薄的长方体的箱状的部件。外壳110具有能够彼此分离的下侧壳体111以及上侧壳体112。下侧壳体111是上部形成开口的容器状的部件。在下侧壳体111的内部嵌入其他各构成零件(振动单元120、永久磁铁171~174以及fpc160)。上侧壳体112是盖状的部件,通过盖住下侧壳体111的上部开口来对下侧壳体111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如图1所示,设于下侧壳体111的上缘部的多个爪部111a分别向内侧弯折,上侧壳体112通过被该多个爪部111a从上方按压而被固定于下侧壳体111。
36.振动单元120具有第一电磁铁120a、第二电磁铁120b、锭子126以及弹性支撑体125。振动单元120通过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产生磁场,由此,一边使弹性支撑体125产生弹性变形,一边使被弹性支撑体125保持的锭子126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进行振动。另外,第一电磁铁120a、第二电磁铁120b、锭子126构成“振动体”。
37.永久磁铁171、173以在外壳110的内部与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所具备的磁芯121的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并排设置。永久磁铁172、174以在外壳110的内部与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所具备的磁芯121的另一方的端部(图中y轴正侧的端部)对置的方式,在横向上并排设置。另外,永久磁铁171、永久磁铁173、第一电磁铁120a、第二电磁铁120b构成“驱动机构”。
38.fpc160是能够从外部对线圈122a通电的“通电机构”的一例。fpc160是为了对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所具备的线圈122a供给交流电流而将线圈122a与外部电路(省略图示)进行连接的部件。fpc160是具有通过聚酰亚胺等树脂原材料夹着由金属膜构成的配线而得到的构造的薄膜状的部件。fpc160具有可挠性,因此能够弯折或挠曲。fpc160除了其外部电路侧的端部以外都被配置于外壳110的内部。另一方面,fpc160的外部电路侧的端部从形成于上侧壳体112的开口部112a露出至外壳110的外部。在该露出部分形成有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由金属膜构成的电极端子。
39.如此构成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通过从外部电路(省略图示)经由fpc160对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供给交流电流而在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通过在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与永久磁铁171~174之间产生的引力以及斥力,一边使弹性支撑体125产生弹性变形,一边使被弹性支撑体125保持的锭子126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能动地进行振动。
40.(振动单元120的构成)
41.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单元12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振动单元120被构成为具备磁芯121a、线圈122a、磁芯121b、线圈122b、弹性支撑体125、锭子126、支架127a以及支架127b。
42.磁芯121a以及线圈122a构成第一电磁铁120a。磁芯121b以及线圈122b构成第二电磁铁120b。磁芯121a、121b是由铁等强磁性体形成的棱柱状的部件。线圈122a、122b通过电线多重地缠绕于磁芯121a、121b而形成。形成线圈122a、122b的电线优选使用电阻比较小的材料,例如优选使用由绝缘体被覆的铜线。形成线圈122a、122b的电线通过焊接等连接于fpc160(参照图1)。
43.第一电磁铁120a通过经由fpc160从外部电路对线圈122a供给电流而在该第一电磁铁120a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第一电磁铁120a的磁芯121a的一端和磁芯121a的另一端被磁化为彼此不同的磁极,磁芯121a的一端和磁芯121a的另一端分别被交替地磁化为n极和s极。
44.第二电磁铁120b通过经由fpc160从外部电路对线圈122b供给电流而在该第二电磁铁12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此,第二电磁铁120b的磁芯121b的一端和磁芯121b的另一端被磁化为彼此不同的磁极,磁芯121b的一端和磁芯121b的另一端分别被交替地磁化为n极和s极。
45.弹性支撑体125对第一电磁铁120a、第二电磁铁120b以及锭子126进行支撑,并且通过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而使锭子126能够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振动。
46.锭子126构成“振动体”的一部分,是具有一定重量的棱棒状的部件。锭子126被支架127a以及支架127b保持。锭子126在第一电磁铁120a与第二电磁铁120b之间,与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平行地配置。一边通过第一电磁铁120a以及第二电磁铁120b的驱动使弹性支撑体125产生弹性变形,锭子126一边在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x轴方向)进行振动。例如,为了确保足够的重量,将金属原材料用于锭子126。特别是,优选将比重比较高的金属原材料用于锭子126。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比重比较高的金属原材料的优选的一例,将比用于磁芯121a、121b的铁、用于线圈122a、122b的铜比重高的钨用于锭子126。
47.支架127a对磁芯121a、磁芯121b以及锭子126的各自的一端(y轴负侧的端部)进行保持。支架127b对磁芯121a、磁芯121b以及锭子126的各自的另一端(y轴正侧的端部)进行保持。支架127a、127b是使用绝缘性且非磁性的原材料(例如,树脂)而形成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27a、127b是使用尼龙(聚酰胺树脂)而形成的。
48.如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振动单元120中,在横向(x轴方向)并排地设有两个电磁铁120a、120b。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单元120的薄化,并且能够通过两个电磁铁120a、120b来补偿与振动单元120的薄化(即,电磁铁的小型化)相伴产生的振动量的减少的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实现振动单元120的薄化,并且能够获得振动单元120的足够的振动。
49.(弹性支撑体125的构成)
50.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从上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6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从下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7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俯视图。图8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主视图。图9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侧视图。
51.图10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弯折线l12(参照图7)处的剖视图。图11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的弯折线l13(参照图7)处的剖视图。
52.如图5~图9所示,弹性支撑体125具有保持部140、左右一对的弹性部150(第一弹性部150a以及第二弹性部150b)。弹性支撑体125由一张金属板加工而成,由此,这些各构成部140~160形成一体。
53.保持部140是对振动单元120的其他构成零件(两个电磁铁120a、120b、锭子126等)
进行保持的托盘状的部分。保持部140在从上方的俯视观察下具有以y轴方向为长尺寸方向的长方形。保持部140具有底板部141、前侧壁部142、后侧壁部143、右侧壁部144以及左侧壁部145。
54.底板部141是形成以左右方向(x轴方向)为短尺寸方向、以前后方向(y轴方向)为长尺寸方向的长方形的平板状的部分。
55.前侧壁部142是从底板部141的前侧(y轴正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起设置的壁状的部分。前侧壁部142在横向(x轴方向)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的两个开口部142a、142b。开口部142a、142b使磁芯121a、磁芯121b的各自的一端部分贯通之后进行铆接,由此,能够将磁芯121a、磁芯121b的各自的一端固定地保持。
56.后侧壁部143是从底板部141的后侧(y轴负侧)的短边部分垂直地立起设置的壁状的部分。后侧壁部143在横向(x轴方向)并排地形成有矩形的两个开口部143a、143b。开口部143a、143b使磁芯121a、磁芯121b的各自的另一端部分贯通之后进行铆接,由此,能够将磁芯121a、磁芯121b的各自的另一端部分固定地保持。
57.右侧壁部144为从底板部141的右侧(x轴正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起设置的壁状的部分。
58.左侧壁部145为从底板部141的左侧(x轴负侧)的长边部分垂直地立起设置的壁状的部分。
59.(弹性部150)
60.第一弹性部150a为设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外侧(x轴正侧)的板簧状的部分。第二弹性部150b为设于保持部140的左侧壁部145的外侧(x轴负侧)的板簧状的部分。第二弹性部150b具有与第一弹性部150a相同的构成,并且具有与第一弹性部150a左右对称的形状。
61.第一弹性部150a以及第二弹性部150b具有彼此连结的多个平坦部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多重地重叠的构造。如图8所示,第一弹性部150a在从y轴方向进行主视观察时具有两个山部a1、a2在横向(x轴方向)相连的形状的、弯折构造。此外,如图8所示,第二弹性部150b在从y轴方向进行主视观察时具有两个山部a3、a4在横向(x轴方向)相连的形状的、弯折构造。
62.第一弹性部150a是通过将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上缘部相连的金属板分别沿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三个弯折线l11、l12、l13(参照图7)向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弯折而形成的。
63.第二弹性部150b是通过将与保持部140的左侧壁部145的上缘部相连的金属板分别沿在前后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三个弯折线l21、l22、l23(参照图7)向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弯折而形成的。
64.第一弹性部150a以及第二弹性部150b作为所谓板簧而发挥功能。对于弹性支撑体125,在保持部140与下侧壳体111的侧壁部之间,第一弹性部150a以及第二弹性部150b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以及上下方向(z轴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由此,保持部140能够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振动。
65.(弹性部150的详细构成)
66.以下,参照图5~图11,对弹性部150的详细构成加以说明。如图5~图8所示,第一
弹性部150a具有第一弯折部151、第一平坦部152、第二弯折部153、第二平坦部154、第三弯折部155以及第三平坦部156。
67.另外,与第一弹性部150a相同地,第二弹性部150b具有第一弯折部151、第一平坦部152、第二弯折部153、第二平坦部154、第三弯折部155以及第三平坦部156。第二弹性部150b所具备的各构成部151~156与第一弹性部150a所具备的各构成部151~156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68.第一弯折部151是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上缘部向外侧(x轴正侧)且下方沿弯折线(折线)l11(参照图7)弯折而与第一平坦部152的上缘部相连的部分。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弹性部150a具有在y轴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在y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第一弯折部151a设于y轴负侧并连接于第一平坦部152的臂部152b的顶端部分。第一弯折部151b设于y轴正侧并连接于第一平坦部152的臂部152c的顶端部分。
69.第一平坦部152是设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外侧(x轴正侧)并在y轴方向延伸的平坦的壁状部分。第一平坦部152的俯视形状详细地示于图11。如图11所示,第一平坦部152具有大致长方形的中央部152a、从中央部152a向y轴负侧延伸的臂部152b以及从中央部152a向y轴正侧延伸的臂部152c。臂部152b的顶端部分的上缘部通过第一弯折部151a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上缘部相连。臂部152c的顶端部分的上缘部通过第一弯折部151b与保持部140的右侧壁部144的上缘部相连。
70.第二弯折部153是从第一平坦部152的中央部152a的下缘部向外侧(x轴正侧)且上方沿弯折线(折线)l12(参照图7)弯折而与第二平坦部154的下缘部相连的部分。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一弹性部150a具有在y轴方向彼此分离地配置的两个第二弯折部153a、153b。两个第二弯折部153a、153b在y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第二弯折部153a设于y轴负侧并连接于第一平坦部152的中央部152a的下缘部的y轴负侧。第二弯折部153b设于y轴正侧并连接于第一平坦部152的中央部152a的下缘部的y轴正侧。
71.第二平坦部154是设于第一平坦部152的外侧(x轴正侧)并在y轴方向延伸的平坦的壁状部分。第二平坦部154的俯视形状详细地示于图10。如图11所示,第二平坦部154具有大致长方形的中央部154a、从中央部154a向y轴负侧延伸的第二臂部154b以及从中央部154a向y轴正侧延伸的第二臂部154c。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第二平坦部154在中央部154a的下缘部通过两个第二弯折部153a、153b与第一平坦部152的中央部152a的下缘部相连。
72.第三弯折部155是从第二平坦部154的中央部154a的上缘部向外侧(x轴正侧)且下方沿弯折线(折线)l13(参照图7)弯折而与第三平坦部156的上缘部相连的部分。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弹性部150a具有在y轴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在y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第三弯折部155a设于y轴负侧并连接于第二平坦部154的中央部154a的上缘部的y轴负侧。第三弯折部155b设于y轴正侧并连接于第二平坦部154的中央部154a的上缘部的y轴正侧。
73.第三平坦部156是设于第二平坦部154的外侧(x轴正侧)并在y轴方向延伸的平坦的壁状部分。第三平坦部156的俯视形状详细地示于图9。如图9所示,第三平坦部156具有大致长方形的中央部156a、从中央部156a向y轴负侧延伸的第三臂部156b以及从中央部154a向y轴正侧延伸的第三臂部156c。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三平坦部156在其中央部156a的上
缘部通过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与第二平坦部154的中央部154a的上缘部相连。
74.在第三臂部156b的顶端部设有比该第三臂部156b向外侧(x轴正侧)偏置的固定部156d。此外,在第三臂部156c的顶端部设有比该第三臂部156c向外侧(x轴正侧)偏置的固定部156e。固定部156d、156e通过任意的固定手段(例如,粘接材料、铆钉、螺钉、铆接等)被固定于下侧壳体111的右侧(x轴正侧)的侧壁部111b的内表面。由此,固定部156d、156e能够在使第三平坦部156与侧壁部111b分离的状态下将第一弹性部150a固定于侧壁部111b。
75.如图11所示,第一平坦部152与第一弯折部151a、151b在y轴方向上的连接位置不同于第一平坦部152与第二弯折部153a、153b在y轴方向上的连接位置。具体地讲,第一平坦部152与第一弯折部151a、151b的连接位置设于比第一平坦部152与第二弯折部153a、153b的连接位置靠y轴方向上的外侧。因此,第一平坦部152成为具有从中央部152a在y轴方向延伸的臂部152b、152c的构成,即,成为弹性有效长度在y轴方向上被扩大的构成。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虽然极薄,但也能够增大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振动冲程量。
76.此外,如图11所示,第一平坦部152的臂部152b、152c具有在上下方向具有振幅的曲线形状(非直线状)。具体地讲,臂部152b、152c具有从中央部152a向上侧呈凸状地弯曲后,一边向下方呈凸状地弯曲一边在y轴方向延伸的形状。因此,臂部152b、152c的弹性有效长度被进一步扩大。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虽然极薄,但也能够进一步增大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振动冲程量。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由于臂部152b、152c的缘部为曲线状,因此,即使在产生了大的振动的情况下,应力难以集中于臂部152b、152c的缘部,即,成为在臂部152b,152c的缘部难以产生龟裂等损伤的耐久性高的构造。
77.此外,如图10所示,在第二平坦部154形成有延伸至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的附近的狭缝154d。由此,第二平坦部154整体上成为具有包围狭缝154d的环道形状。此外,第二臂部154b、154c具有从与第二弯折部153a、153b的连接位置朝向y轴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并向y轴方向上的内侧折返,进而和与第三弯折部155a、155b的连接位置相连的所谓u字形。由此,第二臂部154b、154c的弹性有效长度被扩大。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虽然极薄,但也能够进一步增大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振动冲程量。
78.特别是,第二平坦部154以狭缝154d为边界被上下分割,因此,能够以上侧的部分和下侧的部分向在左右方向(x轴方向)上彼此不同的朝向移动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进一步增大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振动冲程量。
79.此外,如图10所示,在狭缝154d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部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154e。由此,第二臂部154b、154c具有在折返部分包围开口部154e的环状,弹性有效长度被扩大。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虽然极薄,但也能够进一步增大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振动冲程量。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由于第二臂部154b、154c的缘部为曲线状,因此,即使在产生了大的振动的情况下,应力难以集中于第二臂部154b、154c的缘部,即,成为在第二臂部154b、154c的缘部难以产生龟裂等损伤的耐久性高的构造。
80.图12为一实施方式的弹性支撑体125(嵌入至下侧壳体111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81.如图12所示,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和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在y轴方向上被设于彼此不同的位置。具体地讲,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的y轴方向上的最长距离d1比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的y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d2短。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因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大的冲程,第一弹性部150a在保持部140与下侧壳体111的侧壁部111b之间沿x轴方向产生了收缩时,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能够进入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之间。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防止两个第一弯折部151a、151b与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抵接。
82.此外,如图12所示,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的y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d3比形成于下侧壳体111的侧壁部111b的上缘部的卡合爪111c的y轴方向上的宽度d4长。因此,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在因保持部140向左右方向(x轴方向)的大的冲程而第一弹性部150a在保持部140与下侧壳体111的侧壁部111b之间沿x轴方向产生了收缩时,卡合爪111c能够进入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之间。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能够防止两个第三弯折部155a、155b与卡合爪111c抵接。另外,卡合爪111c被设为用于通过与上侧壳体112进行卡合而防止下侧壳体111向侧壁部111b的外侧(x轴正侧)打开。
83.(永久磁铁171~174的起磁状态)
84.图13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所具备的永久磁铁171、173的起磁状态的图。在此,对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观察永久磁铁171、173时的永久磁铁171、173的起磁状态加以说明。
85.如图13所示,永久磁铁171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观察时被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分为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被起磁成为彼此不同的极性。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永久磁铁171的左下侧的区域的第一磁化区域171a被起磁为s极,作为永久磁铁171的右上侧的区域的第二磁化区域171b被起磁为n极。
86.相同地,永久磁铁173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观察时被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分为两个区域,该两个区域被起磁成为彼此不同的极性。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永久磁铁173的左下侧的区域的第一磁化区域173a被起磁为s极,作为永久磁铁173的右上侧的区域的第二磁化区域173b被起磁为n极。
87.另外,与永久磁铁171、173对置的永久磁铁172、174与永久磁铁171、173相同地,在从图中y轴负侧俯视观察时被从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分为两个区域(第一磁化区域以及第二磁化区域)。此外,与永久磁铁171、173相同地,在永久磁铁172、174中,作为左下侧的区域的第一磁化区域被起磁为s极,作为右上侧的区域的第二磁化区域被起磁为n极。
88.(振动单元120的动作)
89.图14为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所具备的振动单元120的动作的图。
90.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使交流电流在构成第一电磁铁120a的线圈122a中流动,由此,在第一电磁铁120a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121a的两端成为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121a的两端磁化。
9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使交流电流在构成第二电磁铁120b的线圈122b中流动,由此,在第二电磁铁120b的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以磁芯121b的两端成为彼此不同的极性的方式使磁芯121b的两端磁化。
92.例如,如图14a所示,在磁芯121a、磁芯121b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n极的情况下,在磁芯121a的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1的第一磁化区域171a(s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1的第二磁化区域171b(n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93.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121a的另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2的第一磁化区域(n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2的第二磁化区域(s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94.此外,在磁芯121b的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3的第一磁化区域173a(s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3的第二磁化区域173b(n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95.同时,在被磁化为s极的磁芯121b的另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4的第一磁化区域(n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4的第二磁化区域(s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96.由此,振动单元120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以及下方向(图中箭头d2方向)移动。此时,振动单元120向左方向的推力成为第一电磁铁120a向左方向的推力和第二电磁铁120b向左方向的推力相加的力。此外,振动单元120向下方向的推力成为第一电磁铁120a向下方向的推力和第二电磁铁120b向下方向的推力相加的力。由此,振动单元120能够一边使弹性支撑体125产生弹性变形一边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进行振动的足够的推力。
97.另一方面,如图14b所示,在磁芯121a、磁芯121b各自的一端(图中y轴负侧的端部)被磁化为s极的情况下,在磁芯121a的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1的第二磁化区域171b(n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1的第一磁化区域171a(s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98.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121a的另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2的第二磁化区域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2的第一磁化区域彼此排斥的斥力。
99.此外,在磁芯121b的一端产生被永久磁铁173的第二磁化区域173b(n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3的第一磁化区域173a(s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100.同时,在被磁化为n极的磁芯121b的另一端产生被与该磁芯121b的另一端对置的永久磁铁174的第二磁化区域(s极)吸引的引力和与永久磁铁174的第一磁化区域(n极)彼此排斥的斥力。
101.由此,振动单元120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以及上方向(图中箭头d4方向)移动。此时,振动单元120向右方向的推力成为第一电磁铁120a向右方向的推力与第二电磁铁120b向右方向的推力相加的力。此外,振动单元120向上方向的推力成为第一电磁铁120a向下方向的推力与第二电磁铁120b向上方向的推力相加的力。由此,振动单元120能够一边使弹性支撑体125产生弹性变形一边获得用于以规定的共振频率进行振动的足够的推力。
102.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振动单元120的移动方向被电流在线圈122a、122b中流动的方向决定为左方向以及下方向或者右方向以及上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装置10中,通过对线圈122a,122b供给交流电流,如图14a所示振动单元120向左方向(图中箭头d1方向)以及下方向(图中箭头d2方向)的移动和如图14b所示振动单元120向右方向(图中箭头d3方向)以及上方向(图中箭头d4方向)的移动被交替地反复。由此,振动单元120向上下方向(图中z轴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图中x轴方向)进行振动。
103.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记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104.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4月2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76901号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援引至本国际申请。
105.附图标记说明
106.10 振动产生装置
107.110 外壳
108.111 下侧壳体
109.111a 爪部
110.112 上侧壳体
111.112a 开口部
112.120 振动单元
113.120a 第一电磁铁
114.120b 第二电磁铁
115.121a,121b 磁芯
116.122a,122b 线圈
117.125 弹性支撑体
118.126 锭子
119.127a,127b 支架
120.140 保持部
121.150 弹性部
122.150a 第一弹性部
123.150b 第二弹性部
124.151,151a,151b 第一弯折部
125.152 第一平坦部
126.152a 中央部
127.152b,152c 臂部
128.153,153a,153b 第二弯折部
129.154 第二平坦部
130.154a 中央部
131.154b,154c 第二臂部
132.154d 狭缝
133.154e 开口部
134.155 第三弯折部
135.156 第三平坦部
136.156a 中央部
137.156b,156c 第三臂部
138.156d,156e 固定部
139.171~174 永久磁铁
140.160 fpc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