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1:0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制动蹄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制动蹄是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在工作时,制动蹄通过制动底板与车桥相连,不运动;制动时,制动蹄通过制动操纵机构压紧在制动鼓上,利用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使用车轮减速直至停车。
3.而制动蹄作为异形结构产品,在对其加工时,现有的自动化铆接机无法对制动蹄进行全自动铆接,目前在传统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厂的日常生产中,针对于制动蹄的铆接工作一般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扶持制动蹄,将制动蹄的安装孔对准自动铆接机的输出端,而后自动铆接机将铆钉逐一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在此过程中,每铆接一个安装孔后,操作人员需手动翻转制动蹄至下一个安装孔,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针对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可适应不同型号制动蹄的制动总成铆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包括:
7.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机构、第二支架和两个第一支架,其中,第二支架呈竖直状态设置,支撑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端,支撑机构能对加工时的制动蹄起承托作用,两个第一支架关于第二支架长边的中心线呈对称状态设置;
8.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的上端,包括两个关于第二支架水平长边中心线呈对称状态设置的联动机构,两个联动机构能承托待加工的制动蹄并改变其加工时的工位;
9.铆接组件,与两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铆接组件包括动力机构和铆接机构,铆接机构包括气动铆接机,动力机构与两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铆接机构位于动力机构的上方,铆接机构与动力机构固定连接,铆接机构包括气动铆接机,气动铆接机能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动力机构为启动铆接机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
10.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两个夹紧气缸和两个夹爪,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支架的上端,两个夹紧气缸固定安装在另一个第一支架的上端,两个夹紧气缸关于联动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两个夹爪与两个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传动齿轮设置在主动齿轮的旁侧,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11.进一步的,驱动组件还包括承托弧板、若干连接销、若干缓冲弹簧和若干铆接管,
承托弧板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上方,若干连接销沿承托弧板的弧形长边等间隔分布,若干连接销与承托弧板固定连接,若干缓冲弹簧套设在若干连接销的外部,若干铆接管套设在若干缓冲弹簧的外部。
12.进一步的,两个联动机构均包括固定轴座、传动轴、连接弧板、联动弧板、夹紧弧板、两个联动长销和两个联动轴,两个联动机构中的固定轴座,其中一个固定轴座位于设有夹紧气缸的第一支架上,另一个固定轴座位于设有第一电机的第一支架上,传动轴呈水平状态穿过固定轴座后与固定轴座转动连接,传动轴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上固定轴接有传动齿轮,连接弧板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联动弧板设置在连接弧板靠近承托弧板的一侧,夹紧弧板固定安装在承托弧板靠近联动弧板的一侧,两个联动长销,其一端与连接弧板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联动弧板并与联动弧板固定连接,两个联动轴,设置在联动弧板和夹紧弧板之间,两个联动轴的一端与穿过联动弧板的联动长销固定插接,另一端与夹紧弧板靠近联动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轴,两个支撑轴呈水平状态设置,每个支撑轴的中部与承托弧板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穿过联动弧板后与连接弧板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联动机构还包括抵紧弹簧、抵紧套管和活动套管,抵紧套管固定设置在夹紧弧板远离联动弧板的一侧,抵紧弹簧固定套设在抵紧套管的外部,活动套管同轴心套设在抵紧弹簧的外部,抵紧弹簧的一端与活动套管相抵,另一端与连动弧板相抵。
14.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包括顶起气缸、顶杆、限位支架、顶起弧板和两个限位杆,限位支架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顶起气缸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与限位支架固定连接,顶杆与顶起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顶起弧板与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关于气缸短边的中线呈对称状态设置,两个限位杆的两端与限位支架固定连接,顶杆穿过限位支架短边的中心线并与限位支架滑动连接。
15.进一步的,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扭矩传感器、丝杆、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移动底座、两个固定垫片和两个限位移动轴,第二电机固定吊装在一侧的第一支架的上部,扭矩传感器固定套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的外部,两个固定垫片与两个第一支架靠近铆接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丝杆呈水平状态穿过两个固定垫片并与固定垫片滚动连接,并且其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两个限位移动轴呈水平状态设置在丝杆的上方,两个限位移动轴的一端与一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支架固定连接,移动底座的下部与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底座的上部与两个限位移动轴滑动连接,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均固定套设在丝杆的外部,第一挡块靠近第二电机,第二挡块远离第二电机。
16.进一步的,铆接机构包括容纳套管、限位轴、抬升气缸、移动轴和连接板,容纳套管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上端,容纳套管的内壁上沿长边方向成型有避让槽,抬升气缸呈竖直状态与容纳套管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移动轴与抬升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轴接,限位轴位于抬升气缸靠近夹紧弧板的一侧,限位轴的两端与容纳套管固定连接,连接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与限位轴滑动连接,连接板伸出容纳套管的一端与气动铆接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容纳套管并与避让槽滑动连接,移动轴的上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8.其一:本装置集成度高,在制动蹄打入铆钉的过程中集成了制动蹄的翻转和气动铆接机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功能性强;
19.其二:本装置适用性强,在气动铆接机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时,本装置可通
过调节动力源改变气动铆接机的具体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制动蹄成型工作;
20.其三: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本装置对制动蹄安装铆钉时,其整个过程无需操作人员人工扶持制动蹄,操作人员只需安装取下制动蹄即可。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轴测图;
22.图2是图1中第一电机各零件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的偏视轴测图;
24.图4是本发明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5.图5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侧视图;
27.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的铆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发明的动力机构和铆接机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10是本发明的铆接组件平面正视图。
31.图中标号为:
32.1、支撑组件;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支撑机构;5、顶起气缸;6、限位杆;7、顶杆;8、限位支架;9、顶起弧板;10、驱动组件;11、第一电机;12、主动齿轮;13、传动齿轮;14、夹紧气缸;15、夹爪;16、承托弧板;17、缓冲弹簧;18、连接销;19、铆接管;20、联动机构;21、固定轴座;22、传动轴;23、连接弧板;24、联动轴;25、联动弧板;26、夹紧弧板;27、抵紧弹簧;28、抵紧套管;29、活动套管;30、支撑轴;31、铆接组件;32、动力机构;33、第二电机;34、扭矩传感器;35、丝杆;36、固定垫片;37、第一挡块;38、第二挡块;39、移动底座;40、限位移动轴;41、铆接机构;42、容纳套管;43、避让槽;44、限位轴;45、抬升气缸;46、移动轴;47、连接板;48、气动铆接机;49、联动长销。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4.参考图1至图10,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包括:
35.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机构4、第二支架3和两个第一支架2,其中,第二支架3呈竖直状态设置,支撑机构4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3的上端,支撑机构4能对加工时的制动蹄起承托作用,两个第一支架2关于第二支架3长边的中心线呈对称状态设置;
36.驱动组件10,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2的上端,包括两个关于第二支架3水平长边中心线呈对称状态设置的联动机构20,两个联动机构20能承托待加工的制动蹄并改变其加工时的工位;
37.铆接组件31,与两个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铆接组件31包括动力机构32和铆接机构41,动力机构32与两个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铆接机构41位于动力机构32的上方,铆接机构41与动力机构32固定连接,铆接机构41包括气动铆接机48,气动铆接机48能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动力机构32为启动铆接机的水平移动提供动力。
38.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电机11、主动齿轮12、传动齿轮13、两个夹紧气缸14和两个夹爪15,第一电机11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支架2的上端,两个夹紧气缸14固定安装在另一个第一支架2的上端,两个夹紧气缸14关于联动机构20呈对称状态设置,两个夹爪15与两个夹紧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12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套接,传动齿轮13设置在主动齿轮12的旁侧,传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相啮合。装置运行时,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后,此时制动蹄需要转动角度,将下一个安装孔移动至气动铆接机48的下方,转动角度时,第一电机11启动,主动齿轮12与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套接,第一电机11启动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传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啮合,主动齿轮12的转动带动传动齿轮13转动,两个夹紧气缸14,在制动蹄转动角度时,两个夹紧气缸14的输出端收缩,两个夹爪15与两个夹紧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此时两个夹爪15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个夹爪15失去对放置制动蹄的机构的夹紧力,在制动蹄转动角度结束后,两个夹紧气缸14的输出端伸出,此时两个夹爪15之间的距离变小,两个夹爪15对放置制动蹄的机构起夹紧作用,确保制动蹄在被打入铆钉时不会窜动。
39.驱动组件10还包括承托弧板16、若干连接销18、若干缓冲弹簧17和若干铆接管19,承托弧板16设置在第二支架3的上方,若干连接销18沿承托弧板16的弧形长边等间隔分布,若干连接销18与承托弧板16固定连接,若干缓冲弹簧17套设在若干连接销18的外部,若干铆接管19套设在若干缓冲弹簧17的外部。装置运行时,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若干连接销18的位置与制动蹄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挤压至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后,铆钉与铆接管19相抵,铆钉对铆接管19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铆接管19向下移动,缓冲弹簧17的一端与铆接管19相抵,另一端与承托弧板16相抵,缓冲弹簧17为铆接管19的移动提供弹性缓冲余量,当铆钉移动至安装孔底部时,缓冲弹簧17被压缩至极点,此时缓冲弹簧17无法为铆接管19的移动提供缓冲力,此时缓冲弹簧17对铆接管19施加刚性反作用力,铆钉收到刚性反作用力成型在安装孔内,即此时铆钉完成安装。
4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动蹄总成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联动机构20均包括固定轴座21、传动轴22、连接弧板23、联动弧板25、夹紧弧板26、两个联动长销49和两个联动轴24,两个联动机构20中的固定轴座21,其中一个固定轴座21位于设有夹紧气缸14的第一支架2上,另一个固定轴座21位于设有第一电机11的第一支架2上,传动轴22呈水平状态穿过固定轴座21后与固定轴座21转动连接,传动轴22靠近第一电机11的一端上固定轴接有传动齿轮13,连接弧板23与传动轴22固定连接,联动弧板25设置在连接弧板23靠近承托弧板16的一侧,夹紧弧板26固定安装在承托弧板16靠近联动弧板25的一侧,两个联动长销49,其一端与连接弧板23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联动弧板25并与联动弧板25固定连接,两个联动轴24,设置在联动弧板25和夹紧弧板26之间,两个联动轴24的一端与穿过联动弧板25的联动长销49固定插接,另一端与夹紧弧板26靠近联动弧板25的一侧固定连接,驱动组件10还包括两个支撑轴30,两个支撑轴30呈水平状态设置,每个支撑轴30的中部与承托弧板16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穿过联动弧板25后与连接弧板23固定连接。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后,此时承托弧板16需要转动,将下一个安装孔移动至气动铆钉机的下方,此时具体转动过程为:靠近第一电机11一侧的传动轴22与传动齿轮13固定轴接,则传动齿轮13的转动会带动此处的传动轴22转动,传动轴22与连接弧板23固定连接,传动轴22的转动会带动连接弧板23转动,连接弧板23与联动弧板25通过两个联动轴24相
连,连接弧板23的转动会带动联动弧板25转动,联动弧板25与夹紧弧板26通过两个联动长销49相连,联动弧板25的转动会带动夹紧弧板26转动,承托弧板1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夹紧弧板26固定连接,则夹紧弧板26的转动会带动承托弧板16,即完成铆接工位的切换。两个支撑轴30为此转动过程提供辅助支撑力,确保承托弧板16在转动时不发生窜动。
41.联动机构20还包括抵紧弹簧27、抵紧套管28和活动套管29,抵紧套管28固定设置在夹紧弧板26远离联动弧板25的一侧,抵紧弹簧27固定套设在抵紧套管28的外部,活动套管29同轴心套设在抵紧弹簧27的外部,抵紧弹簧27的一端与活动套管29相抵,另一端与连动弧板相抵。装置运行时:当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时,此时制动蹄只有底部的承托力,而没有两侧的夹紧力,而抵紧弹簧27的弹性形变力为制动蹄的侧面提供抵紧力,两个联动机构20中的抵紧弹簧27同时作用,将制动蹄的两侧夹紧,避免制动蹄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产生窜动,具体过程为:当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时,制动蹄的侧面对活动套管29进行挤压,受到挤压后的活动套管29向远离制动蹄的方向移动,此时活动套管29对抵紧弹簧27产生推力,而抵紧弹簧27自身具有弹性形变力,抵紧弹簧27受到推力后对活动套管29产生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作用在活动套管29上,活动套管29将制动蹄抵紧,两组联动机构20中的活动套管29设置在制动蹄的两端,两个活动套管29同时作用于制动蹄可将制动蹄夹紧。
42.支撑机构4包括顶起气缸5、顶杆7、限位支架8、顶起弧板9和两个限位杆6,限位支架8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与第二支架3固定连接,顶起气缸5呈竖直状态设置并与限位支架8固定连接,顶杆7与顶起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顶起弧板9与顶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6关于气缸短边的中线呈对称状态设置,两个限位杆6的两端与限位支架8固定连接,顶杆7穿过限位支架8短边的中心线并与限位支架8滑动连接。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时,此时制动蹄会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力,此时顶起气缸5启动,顶杆7与顶起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顶起气缸5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带动顶杆7向上移动,顶起弧板9与顶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则顶杆7向上移动带动顶起弧板9向上移动,最后顶起弧板9与承托弧板16的下端相抵,顶起弧板9为承托弧板16提供自下而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与制动蹄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力相抵,制动蹄维持平衡。两个限位杆6为顶杆7的移动提供限位,确保顶杆7在移动过程中其移动路径保持稳定。
43.动力机构32包括第二电机33、扭矩传感器34、丝杆35、第一挡块37、第二挡块38、移动底座39、两个固定垫片36和两个限位移动轴40,第二电机33固定吊装在一侧的第一支架2的上部,扭矩传感器34固定套设在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的外部,两个固定垫片36与两个第一支架2靠近铆接机构41的一侧固定连接,丝杆35呈水平状态穿过两个固定垫片36并与固定垫片36滚动连接,并且其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两个限位移动轴40呈水平状态设置在丝杆35的上方,两个限位移动轴40的一端与一个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移动底座39的下部与丝杆35螺纹连接,移动底座39的上部与两个限位移动轴40滑动连接,第一挡块37与第二挡块38均固定套设在丝杆35的外部,第一挡块37靠近第二电机33,第二挡块38远离第二电机33。装置运行时:由于制动蹄中的铆钉安装孔为两列,则气动铆接机48将制动蹄一列的铆钉安装完毕后,气动铆接机48需要进行平移移动至下一列,此具体移动过程为:第二电机33启动,丝杆35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则丝杆35进行转动,移动底座39的下部与丝杆35螺纹连接,而移动底座39的上部与两个限
位移动轴40滑动连接,则丝杆35的转动会使得移动底座39沿丝杆35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挡块37与第二挡块38用于限制移动底座39的位移量,当移动底座39从第一挡块37处移动至第二挡块38处时(此时对应气动铆接机48从制动蹄的一列安装孔上方移动至另一列的安装孔上方),当移动底座39移动至第二挡块38时,此时第二挡块38阻挡移动底座39移动,由于移动底座39与丝杆35螺纹连接,当移动底座39无法移动时,丝杆35便无法转动,丝杆35与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则此时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受到阻力,当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受到阻力后其扭矩增大,此时扭矩传感器34工作,扭矩传感器34检测到过大扭矩后将此信号反馈至第二电机33的接收器内,第二电机33接受信号后停止工作,此时电机的输出端停止转动,由前文可知,此时移动底座39停止移动,此处对应气动铆接机48位移至制动蹄的安装孔上方并中止位移。
44.铆接机构41包括容纳套管42、限位轴44、抬升气缸45、移动轴46和连接板47,容纳套管42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在移动底座39的上端,容纳套管42的内壁上沿长边方向成型有避让槽43,抬升气缸45呈竖直状态与容纳套管42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移动轴46与抬升气缸45的输出端固定轴接,限位轴44位于抬升气缸45靠近夹紧弧板26的一侧,限位轴44的两端与容纳套管42固定连接,连接板47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与限位轴44滑动连接,连接板47伸出容纳套管42的一端与气动铆接机48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容纳套管42并与避让槽43滑动连接,移动轴46的上端与连接板47固定连接。由于制动蹄的表面为弧形,则安装孔也沿弧形表面分布,则只依靠气动铆接机48无法将铆钉准确的打入安装孔内,则此时气动铆接机48应在竖直方向上拥有位移量,此位移量由抬升气缸45提供,具体表现为:以气动铆接机48需要向下移动为例,此时抬升气缸45启动,由于抬升气缸45呈竖直状态设置,则抬升气缸45的输出端向下移动,移动轴46与抬升气缸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抬升气缸45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轴46向下移动,连接板47与移动轴46的上端固定连接,则移动轴46向下移动会带动连接板47向下移动,气动铆接机48与连接板47固定连接,则连接板47向下位移会带动气动铆接机48向下移动,在连接板47移动过程中,限位轴44为连接板47的移动提供限位,同时避让槽43也可为连接板47提供限位,双重限位确保连接板47在移动时不会发生窜动(气动铆接机48向上移动则前文所述各机构移动方向相反)。
45.本装置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此时制动蹄只有底部的承托力,而没有两侧的夹紧力,而抵紧弹簧27的弹性形变力为制动蹄的侧面提供抵紧力,两个联动机构20中的抵紧弹簧27同时作用,将制动蹄的两侧夹紧,避免制动蹄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产生窜动,具体过程为:当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时,制动蹄的侧面对活动套管29进行挤压,受到挤压后的活动套管29向远离制动蹄的方向移动,此时活动套管29对抵紧弹簧27产生推力,而抵紧弹簧27自身具有弹性形变力,抵紧弹簧27受到推力后对活动套管29产生反作用力,此反作用力作用在活动套管29上,活动套管29将制动蹄抵紧,两组联动机构20中的活动套管29设置在制动蹄的两端,两个活动套管29同时作用于制动蹄可将制动蹄夹紧。
46.当制动蹄放置在承托弧板16的上端后,若干连接销18的位置与制动蹄安装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挤压至制动蹄的安装孔内后,铆钉与铆接管19相抵,铆钉对铆接管19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铆接管19向下移动,缓冲弹簧17的一端与铆接管19相抵,另一端与承托弧板16相抵,缓冲弹簧17为铆接管19的移动提供弹性缓冲余量,当铆钉移动
至安装孔底部时,缓冲弹簧17被压缩至极点,此时缓冲弹簧17无法为铆接管19的移动提供缓冲力,此时缓冲弹簧17对铆接管19施加刚性反作用力,铆钉收到刚性反作用力成型在安装孔内,即此时铆钉完成安装。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内时,此时制动蹄会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力,此时顶起气缸5启动,顶杆7与顶起气缸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顶起气缸5的输出端向上移动带动顶杆7向上移动,顶起弧板9与顶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则顶杆7向上移动带动顶起弧板9向上移动,最后顶起弧板9与承托弧板16的下端相抵,顶起弧板9为承托弧板16提供自下而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与制动蹄受到自上而下的推力相抵,制动蹄维持平衡。两个限位杆6为顶杆7的移动提供限位,确保顶杆7在移动过程中其移动路径保持稳定。由于制动蹄的表面为弧形,则安装孔也沿弧形表面分布,则只依靠气动铆接机48无法将铆钉准确的打入安装孔内,则此时气动铆接机48应在竖直方向上拥有位移量,此位移量由抬升气缸45提供,具体表现为:以气动铆接机48需要向下移动为例,此时抬升气缸45启动,由于抬升气缸45呈竖直状态设置,则抬升气缸45的输出端向下移动,移动轴46与抬升气缸4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抬升气缸45向下移动带动移动轴46向下移动,连接板47与移动轴46的上端固定连接,则移动轴46向下移动会带动连接板47向下移动,气动铆接机48与连接板47固定连接,则连接板47向下位移会带动气动铆接机48向下移动,在连接板47移动过程中,限位轴44为连接板47的移动提供限位,同时避让槽43也可为连接板47提供限位,双重限位确保连接板47在移动时不会发生窜动(气动铆接机48向上移动则前文所述各机构移动方向相反)。当气动铆接机48将铆钉打入制动蹄的安装孔后,此时承托弧板16需要转动,将下一个安装孔移动至气动铆钉机的下方,此时具体转动过程为:靠近第一电机11一侧的传动轴22与传动齿轮13固定轴接,则传动齿轮13的转动会带动此处的传动轴22转动,传动轴22与连接弧板23固定连接,传动轴22的转动会带动连接弧板23转动,连接弧板23与联动弧板25通过两个联动轴24相连,连接弧板23的转动会带动联动弧板25转动,联动弧板25与夹紧弧板26通过两个联动长销49相连,联动弧板25的转动会带动夹紧弧板26转动,承托弧板1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夹紧弧板26固定连接,则夹紧弧板26的转动会带动承托弧板16,即完成铆接工位的切换。两个支撑轴30为此转动过程提供辅助支撑力,确保承托弧板16在转动时不发生窜动。
47.由于制动蹄中的铆钉安装孔为两列,则气动铆接机48将制动蹄一列的铆钉安装完毕后,气动铆接机48需要进行平移移动至下一列,此具体移动过程为:第二电机33启动,丝杆35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则丝杆35进行转动,移动底座39的下部与丝杆35螺纹连接,而移动底座39的上部与两个限位移动轴40滑动连接,则丝杆35的转动会使得移动底座39沿丝杆35轴线方向移动,第一挡块37与第二挡块38用于限制移动底座39的位移量,当移动底座39从第一挡块37处移动至第二挡块38处时(此时对应气动铆接机48从制动蹄的一列安装孔上方移动至另一列的安装孔上方),当移动底座39移动至第二挡块38时,此时第二挡块38阻挡移动底座39移动,由于移动底座39与丝杆35螺纹连接,当移动底座39无法移动时,丝杆35便无法转动,丝杆35与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则此时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受到阻力,当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受到阻力后其扭矩增大,此时扭矩传感器34工作,扭矩传感器34检测到过大扭矩后将此信号反馈至第二电机33的接收器内,第二电机33接受信号后停止工作,此时电机的输出端停止转动,由前文可知,此时移动底座39停止移动,此处对应气动铆接机48位移至制动蹄的安装孔上方并中止位移。
48.最后当制动蹄的所有安装孔均安装有铆钉后,操作人员将制动蹄取出,随后本装置各机构复位,为下一个制动蹄的铆接工作做准备。
4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