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12-02 22:16: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轨道交通35kv电力电缆,大多采用常规圆形紧压导体生产,导体成本高,且无法同时满足轨道交通地下潮湿环境和阻燃性能要求。因此,提出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
3.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阻水防水电力电缆”,其公开号为cn216957557u,公开了一种阻水防水电力电缆,包括有主导体和中性导体,所述的主导体和中性导体均是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的,且在绞合缝隙中填充膨胀粉,在主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外侧均绕包一层内层阻水带,并挤包有交联绝缘层,将主导体和中性导体对绞构成缆芯,在缆芯内部填充有阻水条和石棉绳,在缆芯外侧绕包有外层阻水带,然后绕包多层铠装防磁性不锈钢绕包带,最外层挤包一层防水聚乙烯外护套。但是公开号为cn216957557u的中国专利结构简单,且并不能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地下潮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的电力电缆无法同时满足轨道交通地下潮湿环境和阻燃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提高电缆的防水能力和阻燃能力,适合轨道交通敷设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圈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圈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括用于阻水的钢带金属带和阻水带,所述屏蔽层的外圈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外圈绕包有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所述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外圈设置有铠装层,所述铠装层外圈绕包有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所述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外圈设置有外护层。
6.本实用新型中,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内护层、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铠装层、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以及外护层,绝缘层采用三层共挤导体屏蔽层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绝缘屏蔽层;同时设置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和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增加电缆阻燃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构造,能够大幅度提升电缆的防水能力和阻燃能力。
7.作为优选,所述导体采用二类铜导体型线结构,所述导体的紧压系数大于0.95。
8.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的导体为二类铜导体型线结构,导体的截面相较于同规格的圆形紧压硬导体的截面更小,能够大幅度降低铜材成本,同时导体外观表面更加光滑,三层共挤内嵌更小。
9.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的最内层为导体屏蔽层,所述绝缘层的最外层为绝缘屏蔽
层,所述导体屏蔽层与所述绝缘屏蔽层之间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10.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三层共挤导体屏蔽层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绝缘屏蔽层,其中,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厚度较国家标准增厚0.5mm,提高电缆的绝缘能力,对轨道交通等地下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11.作为优选,所述钢带金属带采用0.15mm搭盖绕包,搭盖率为20%-30%,所述钢带金属带外圈绕包有所述阻水带,所述阻水带的搭盖率大于20%。
1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0.15mm搭盖绕包,且搭盖率要求20%-30%,一方面达到屏蔽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的阻水效果是最好的,故带子厚度和搭盖率要求增加,钢带金属带一般可以选用铜带;在钢带金属带外绕包一层阻水带,搭盖率要求20%以上以增强横向阻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采用钢带金属带 阻水带结构以达到阻水要求。
13.作为优选,所述内护层采用低烟无卤b1级隔氧料,所述内护层的厚度为2.0mm。
14.本实用新型中,内护层的隔氧料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效果。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和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的搭盖率均为15%。
16.本实用新型中,双层玻璃纤维带能够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且在铠装层的内外层均设置了双层玻璃纤维带,进一步提升阻燃效果。
17.作为优选,所述铠装层采用非磁性双钢带进行间隙绕包,所述铠装层的厚度为0.5mm。
18.本实用新型中,铠装层具体使用非磁性双钢带进行绕包,其外侧绕包有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的外观圆整,同时也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满足b1级性能要求。
19.作为优选,所述导体屏蔽层的厚度为0.8mm,所述绝缘屏蔽层的厚度为0.8mm,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厚度为11.0mm。
20.本实用新型中,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厚度远远大于导体屏蔽层以及绝缘屏蔽层的厚度,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绝缘性能、机械特性以及耐化学特性。
21.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层采用低烟无卤b1级护套料,所述外护层的厚度为2.5mm。
22.本实用新型中,外护层使用的低烟无卤b1级护套料,厚度较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力电缆的内部结构。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提高电缆的防水能力和阻燃能力,适合轨道交通敷设使用;同时,降低了同规格电缆的导体消耗,节省铜耗,降低铜材成本,能够满足轨道交通建设对电缆使用环境和阻燃性能的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25.其中,1、导体 2、导体屏蔽层 3、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4、绝缘屏蔽层 5、屏蔽层 6、内护层 7、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 8、铠装层 9、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 10、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实施例:
27.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参考图1,包括导体1,导体1的外圈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圈设置有屏蔽层5,屏蔽层5包括用于阻水的钢带金属带和阻水带,屏蔽层5的外圈设置有内护层6,内护层6外圈绕包有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外圈设置有铠装层8,铠装层8外圈绕包有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外圈设置有外护层10。
28.导体1采用二类铜导体型线结构,导体1的紧压系数大于0.95。
29.绝缘层的最内层为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的最外层为绝缘屏蔽层4,导体屏蔽层2与绝缘屏蔽层4之间设置有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
30.钢带金属带采用0.15mm搭盖绕包,搭盖率为20%-30%,钢带金属带外圈绕包有阻水带,阻水带的搭盖率大于20%。
31.内护层6采用低烟无卤b1级隔氧料,内护层6的厚度为2.0mm。
32.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和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的搭盖率均为15%。
33.铠装层8采用非磁性双钢带进行间隙绕包,铠装层8的厚度为0.5mm。
34.导体屏蔽层2的厚度为0.8mm,绝缘屏蔽层4的厚度为0.8mm,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的厚度为11.0mm。
35.外护层10采用低烟无卤b1级护套料,外护层10的厚度为2.5mm。
36.本实施例中,从内到外依次为导体1、绝缘层、屏蔽层5、内护层6、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铠装层8、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以及外护层10,绝缘层采用三层共挤导体屏蔽层2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 绝缘屏蔽层4;同时设置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和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增加电缆阻燃性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额定电压35kv单芯防水阻燃轨道交通用电力电缆的构造,能够大幅度提升电缆的防水能力和阻燃能力。
37.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导体1为二类铜导体型线结构,导体1的截面相较于同规格的圆形紧压硬导体的截面更小,能够大幅度降低铜材成本,同时导体1外观表面更加光滑,三层共挤内嵌更小。
38.本实施例中,采用三层共挤导体屏蔽层2 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 绝缘屏蔽层4,其中,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的厚度较国家标准增厚0.5mm,提高电缆的绝缘能力,对轨道交通等地下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39.本实施例中,在屏蔽层5中,钢带金属带使用0.15mm搭盖绕包,且搭盖率要求20%-30%,一方面达到屏蔽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的阻水效果是最好的,故带子厚度和搭盖率要求增加,钢带金属带一般可以选用铜带;在钢带金属带外绕包一层阻水带,搭盖率要求20%以上以增强横向阻水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5采用钢带金属带 阻水带结构以达到阻水要求。
40.本实施例中,内护层6的隔氧料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效果。
41.本实施例中,双层玻璃纤维带能够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且在铠装层的内外层分别设置了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和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进一步提升阻燃效果。
42.本实施例中,铠装层8具体使用非磁性双钢带进行绕包,其外侧绕包有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的外观圆整,同时也能够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
缆满足b1级性能要求。
43.本实施例中,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的厚度远远大于导体屏蔽层2以及绝缘屏蔽层4的厚度,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绝缘性能、机械特性以及耐化学特性。
44.本实施例中,外护层10使用的低烟无卤b1级护套料,厚度较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力电缆的内部结构。
45.本实用新型中,导体1采用型线铜导体,导体1的截面小、外径小以及外观美观,能够同时满足国家标准电阻要求,能够节省大量的材料;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的的厚度相较于国家标准,进行增厚0.5mm,增加了电力电缆在轨道敷设等环境的绝缘电气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5中采用了钢带金属带 阻水带的结构设置,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电力电缆的防水性能要求;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内护层6 第一双层玻璃纤维带7 铠装层8 第二双层玻璃纤维带9 外护层10的结构,结合阻燃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满足b1级性能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电缆采用低烟无卤材料,代替传统的聚氯乙烯材料,能够满足轨道交通对于环保的要求。
46.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以便于理解,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