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和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7:5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载分接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和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背景技术:

2.分接开关是调整电力变压器线圈电压的装置,用于变换一次或二次绕组的分接,改变其有效匝数,进行分级调压,是变压器上不可或缺的主要配件之一。它分为无载分接开关和有载分接开关。目前,国内外的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正在朝着真空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常规的有载分接开关依靠变压器油来灭弧,真空管的使用,使得有载分接开关具有零污染、高效率、长寿命、小体积、少维护等优点。因此,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得到了众多变压器厂家和用户的青睐。油浸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一般包括绝缘筒和设于绝缘筒内部的转动轴,其中,绝缘筒上设有定触头组,转动轴上设有动触头、真空管等部件。但是,受传统设计概念的引导,现有的油浸式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一般选用实心的绝缘树脂杆作为转动轴,然后将动触头、真空管等部件围绕着转动轴同心布置;由于绝缘树脂杆的体积大、重量重,从而导致了整个转动轴结构的体积大、转动惯量大,使得转动轴结构在转动时力矩偏心、不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利用两块对称设置的半轴板,以及上、下轴头组成中空的转动轴主体,可以将动触头、真空管、杠杆等零部件安装于转动轴主体内部的空间中,使得整个转动轴结构的体积小、重量轻,从而可以减小转动轴结构的转动惯量,保证其转动时力矩平衡。对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配备有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结构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4.对于转动轴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包括转动轴主体和设于转动轴主体上的至少一组动触头组件;所述转动轴主体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半轴板;两块半轴板的上端设有上轴头,下端设有下轴头;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引出动触头和杠杆;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档位动触头和真空管;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绕设有电阻丝;所述杠杆与真空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设于两块半轴板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安装板跨接于两块半轴板之间。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利用两块对称布置的半轴板和上、下轴头组成中空的转动轴主体,可以将动触头、真空管、杠杆等零部件安装于转动轴主体内部的空间中,从而可以减小整个转动轴结构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减小了转动轴结构的转动惯量,保证其转动时力矩平衡。
6.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中,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下两
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槽。由此,电阻丝在绕制过程中,会受到固定槽的限位作用,绕制精度较高;而且电阻丝绕制完成后位于固定槽内,可以使电阻丝在使用时保持稳定。
7.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中,所述上轴头、下轴头、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分别与半轴板可拆连接。此时,拆装方便,有利于后期对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进一步的,所述上轴头、下轴头、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分别与半轴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此时,连接牢固度高,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易于实施。
8.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中,所述转动轴主体上间隔设有3组动触头组件。
9.对于分接开关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包括绝缘筒和设于绝缘筒内部的转动轴结构;所述绝缘筒上设有引出定触头和档位定触头;所述转动轴结构包括转动轴主体和设于转动轴主体上的至少一组动触头组件;所述转动轴主体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半轴板;两块半轴板的上端设有上轴头,下端设有下轴头;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与半轴板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引出动触头和杠杆;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档位动触头和真空管;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绕设有电阻丝;所述杠杆与真空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设于两块半轴板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安装板跨接于两块半轴板之间;所述上轴头和下轴头与绝缘筒同轴设置;所述引出动触头与引出定触头对应设置,档位动触头与档位定触头对应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利用两块对称设置的半轴板,以及上、下轴头组成中空的转动轴主体,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实心转动轴,从而可以将动触头、真空管、杠杆等零部件安装于转动轴主体内部的空间中,大大减小了转动轴结构的体积和重量,使得分接开关在使用时的转动惯量小,转动力矩平衡。
11.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所述绝缘筒的筒底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下轴头与所述定位孔相连接,形成定位。从而,可以提高转动轴主体转动时的稳定性。
12.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槽。由此,电阻丝在绕制过程中,会受到固定槽的限位作用,绕制精度较高;而且电阻丝绕制完成后位于固定槽内,可以使电阻丝在使用时保持稳定。
13.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所述上轴头、下轴头、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分别与半轴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此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拆装方便,有利于后期对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而且连接牢固度高。
14.作为优化,前述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中,所述转动轴主体上间隔设有3组动触头组件。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拆除了其中一块第三安装板);
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的标记为:1-转动轴主体,101-半轴板,102-上轴头,103-下轴头;2-动触头组件,201-第一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203-第三安装板、2031-固定槽,204-引出动触头,
205-杠杆,206-档位动触头,207-真空管;3-绝缘筒,301-筒底;4-引出定触头;5-档位定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
2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包括转动轴主体1和设于转动轴主体1上的三组动触头组件2;所述转动轴主体1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半轴板101;两块半轴板101的上端设有上轴头102,下端设有下轴头103;所述上轴头102和下轴头103同轴设置;所述动触头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和第三安装板203;所述第一安装板201位于第二安装板202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板201上设有引出动触头204和两个杠杆205;所述第二安装板202上设有档位动触头206(档位动触头206与档位相对应)和两个真空管207;两个真空管207的动导电杆分别与两个杠杆205相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203上绕设有电阻丝(图中未画出);电阻丝与档位动触头206及其中一个真空管207电性连接,可以起到档位切换过渡的作用;所述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设于两块半轴板101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三安装板203跨接于两块半轴板101之间。
21.由于上轴头102和下轴头103没有延伸贯穿第二安装板202,从而使得真空管207的安装空间可以向第二安装板202的中心位置延伸,因此有利于选用更大直径的真空管207进行灭弧。
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安装板20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槽2031。由此,电阻丝在绕制过程中,会受到固定槽2031的限位作用,绕制精度较高;而且电阻丝绕制完成后位于固定槽2031内,可以使电阻丝在使用时保持稳定。
23.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轴头102、下轴头102、第一安装板201、第二安装板202和第三安装板203分别与半轴板10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此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拆装方便,有利于后期对转动轴结构的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而且连接牢固度高。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的一个具体应用:参见图2,真空有载分接开关,包括绝缘筒3和设于绝缘筒3内部的转动轴结构;所述转动轴结构为前述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真空有载分接开关的转动轴结构;所述绝缘筒3上设有引出定触头4和档位定触头5;所述引出定触头4与引出动触头204对应设置,所述档位定触头5与档位动触头206对应设置;所述上轴头102和下轴头103与绝缘筒3同轴设置;所述绝缘筒3的筒底301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下轴头103与所述定位孔相连接,形成定位;所述上轴头102用于与驱动机构刚性连接。
25.使用时,驱动机构驱动上轴头102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转动轴结构绕着绝缘筒3作圆周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引出动触头204会与引出定触头4接触,档位动触头206会与档位定触头5接触,从而实现分接开关的各个档位的接通与分断。
26.上述对本技术中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实用新型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实施例)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