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7:0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具体地,涉及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


背景技术:

2.离心泵是一种叶片泵,依靠旋转的叶轮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叶片和液体的相互作用,叶片将机械能传给液体,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液浮式悬臂离心泵属于离心泵的一种。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悬臂离心泵在启动过程中,叶轮会因重力作用而呈下垂状态,因此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摆动,对泵体口环叶轮口环产生磨损,对轴及轴承造成较大应力,此过程持续较慢,直至叶轮达额定转速,这个过程会严重磨损转子部件上的零件,造成零件及泵的使用寿命降低。而且,液体带有的固体颗粒容易进入泵体口环叶轮口环之间,造成更大磨损,现在急需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磨损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包括:
6.泵体,泵体内部设置有叶轮,泵体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叶轮的泵盖,泵盖远离泵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内部设置有径向轴承,径向轴承内部设置有贯穿泵盖与叶轮相连接的泵轴,
7.叶轮分别与泵盖、泵体连接处均设置有当泵体受到液体瞬间产生的液压压力时用于平衡叶轮受到液压压力的密封止损组件;
8.密封止损组件包括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叶轮口环设置在叶轮上分别靠近泵体的一侧、泵盖的一侧,泵体口环分别设置在泵体靠近叶轮的一侧、泵盖靠近叶轮的一侧,泵体口环内壁和叶轮口环外壁上相对的位置处均对称设置有凸起,凸起将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分隔成用于平衡叶轮受到液压压力的上腔室和下腔室。
9.进一步地,上腔室和下腔室对称设置在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上腔室和下腔室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固定颗粒的间隙。
11.进一步地,泵体侧壁设置有吸入段口,泵体顶部设置有吐出段口,吐出段口内侧壁与吸入段口内壁处的下腔室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阀门。
12.进一步地,连接架远离泵体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箱,轴承箱与泵轴连接处设置有止推轴承。
13.进一步地,泵盖上设置有用于对泵盖与泵轴之间进行密封的机封压盖。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
15.通过叶轮启动时,液体瞬间以一定压力进入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内部,并迅速充满下腔室,由于截流的存在,下腔室的压力设为q1则增大,上腔室的压力设为q2,q1>q2时,叶轮受向上且逐渐增大的浮力直至受力平衡之后会逐渐到达高速旋转状态,在此过程中下腔室内部液体会经截流间隙逐渐充满密封环上半部,浮力逐渐减弱,当q1=q2时,浮力消失,叶轮已呈高速旋转状态,可以依靠离心力保持受力平衡,叶轮由静止到额定转速的过程中,叶轮皆受力平衡,大大减小了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及径向轴承的磨损,避免磨损转子部件上的零件,进而提高零件及泵的使用寿命;
16.通过使用间隙,由于上腔室和下腔室中的压力大于上腔室和下腔室外部压力,固体颗粒会无法进入到上腔室和下腔室内部,当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充满液体时,叶轮在高速旋转下,液体会对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进一步减小了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之间及径向轴承的磨损,而且增加了泵运转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图1中a的放大图;
20.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中密封止损组件的结构图;
21.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中密封止损组件的a-a的剖视图;
22.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中密封止损组件的b-b的剖视图;
23.图中:1-泵体、1001-吸入段口、1002-吐出段口、2-叶轮、3-泵盖、4-连接架、5-轴承箱、6-止推轴承、7-泵轴、71-径向轴承、8-机封压盖、9-密封止损组件、91-泵体口环、92-叶轮口环、93-间隙、94-凸起、95-上腔室、96-下腔室、10-连通管、10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浮式悬臂离心泵,包括:
26.泵体1,泵体1内部设置有叶轮2,泵体1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叶轮2的泵盖3,泵盖3远离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架4内部设置有径向轴承71,径向轴承71内部设置有贯穿泵盖3与叶轮2相连接的泵轴7;
27.叶轮2分别与泵盖3、泵体1连接处均设置有当泵体1受到液体瞬间产生的液压压力时用于平衡叶轮2受到液压压力的密封止损组件9;
28.密封止损组件9包括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叶轮口环92设置在叶轮2上分别靠近泵体1的一侧、泵盖3的一侧,泵体口环91分别设置在泵体1靠近叶轮2的一侧、泵盖3靠近叶轮2的一侧,泵体口环91内壁和叶轮口环92外壁上相对的位置处均对称设置有凸起94,凸
起94将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分隔成用于平衡叶轮2受到液压压力的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该设计通过使用叶轮2启动时,液体瞬间以一定压力进入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内部,并迅速充满下腔室96,由于截流的存在,下腔室96的压力设为q1则增大,上腔室95的压力设为q2,q1>q2时,叶轮2受向上且逐渐增大的浮力直至受力平衡之后会逐渐到达高速旋转状态,叶轮2受到向上的浮力,可快速达到力学平衡,从而缩短叶轮2从静止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下腔室96内部液体会经截流间隙93逐渐充满密封环上半部,浮力逐渐减弱,当q1=q2时,浮力消失,叶轮2已呈高速旋转状态,可以依靠离心力保持受力平衡,依靠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叶轮2启动前期和后期,也就是叶轮2由静止到额定转速的过程中,叶轮2皆受力平衡,大大减小了泵体口环91叶轮口环92之间及径向轴承71的磨损,而且增加了叶轮2运转的稳定性,避免磨损转子部件上的零件,进而提高零件及泵的使用寿命。
29.参照图2和图5,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对称设置在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相连通,该设计便于使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部的液体压力保持平衡。
30.参照图3和图4, 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固定颗粒的间隙93,该设计通过使用间隙93,当液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由于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中的压力大于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外部压力,固体颗粒会无法进入到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部,当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充满液体时,叶轮2在高速旋转下,液体会对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进一步减小了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及径向轴承71的磨损,而且增加了泵运转的稳定性。
31.参照图1,泵体1侧壁设置有吸入段口1001,泵体1顶部设置有吐出段口1002,吐出段口1002内侧壁与吸入段口1001内壁处的下腔室96之间设置有连通管10,连通管10上设置有阀门101,该设计便于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的液体与吐出段口1002内部的液体相互流通,连接架4远离泵体1的一侧设置有轴承箱5,轴承箱5与泵轴7连接处设置有止推轴承6,该设计提高了泵轴7转动处的稳定性,泵盖3上设置有用于对泵盖3与泵轴7之间进行密封的机封压盖8。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当使用离心泵时,叶轮2启动时,液体瞬间以一定压力进入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内部,并迅速充满下腔室96,由于截流的存在,下腔室96的压力设为q1则增大,上腔室95的压力设为q2,q1>q2时,叶轮2受向上且逐渐增大的浮力直至受力平衡之后会逐渐到达高速旋转状态,叶轮2受到向上的浮力,可快速达到力学平衡,从而缩短叶轮2从静止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在此过程中下腔室96内部液体会经截流间隙93逐渐充满密封环上半部,浮力逐渐减弱,当q1=q2时,浮力消失,叶轮2已呈高速旋转状态,可以依靠离心力保持受力平衡,依靠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叶轮2启动前期和后期,也就是叶轮2由静止到额定转速的过程中,叶轮2皆受力平衡,大大减小了泵体口环91叶轮口环92之间及径向轴承71的磨损,而且增加了叶轮2运转的稳定性,避免磨损转子部件上的零件,进而提高零件及泵的使用寿命。
33.通过使用间隙93,当液体中含有固体颗粒时,由于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中的压力大于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外部压力,固体颗粒会无法进入到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部,当上腔室95和下腔室96内充满液体时,叶轮2在高速旋转下,液体会对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润滑作用,进一步减小了泵体口环91和叶轮口环92之间及径向轴承
71的磨损,而且增加了泵运转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