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机绕线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6:54: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绕线,包括铁芯、a相(1)、b相(2)和c相(3),所述铁芯的周向边沿布置有若干个齿,相邻的两个所述齿之间具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上设有第一霍尔槽(6)、第二霍尔槽(7)和第三霍尔槽(8),所述第一霍尔槽(6)、第二霍尔槽(7)和第三霍尔槽(8)等间距设置且分别位于对应的齿上,所述a相(1)从第一霍尔槽(6)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所述b相(2)从第二霍尔槽(7)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所述c相(3)从第三霍尔槽(8)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所述a相(1)、b相(2)和c相(3)依次间隔的缠绕在齿外,将所述a相(1)开始绕线的槽记为第一槽(5),所述第一槽(5)一侧的齿记为第一齿(4),所述b相(2)和c相(3)绕线均回跨第一槽(5)绕第一齿(4)一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霍尔槽(6)和第二霍尔槽(7)间隔两个齿设置,所述第二霍尔槽(7)和第三霍尔槽(8)间隔两个齿设置,所述a相(1)、b相(2)和c相(3)以三路并联的方式缠绕在齿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的数量为五十四个,所述槽的数量为五十四个,沿第一槽(5)第一齿(4)的方向对五十四个齿和五十四个槽依次编号,将a相(1)分成a1/a1尾、a2/a2尾、a3/a3尾,a1从第一槽(5)开始绕线,对第1-3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4槽出来再从第10槽进入,对第10-12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13槽为a1尾,从第13槽出来跨到第31槽进线,第31槽为a2尾,对第30-28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28槽出来回跨到第22槽进线,对第21-19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19槽出来回跨第一槽(5)绕第一齿(4)一圈再跨到第37槽进线,第19槽为a2,第37槽为a3,对第37-39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40槽出来绕到第46槽进线,对第46-48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49槽为a3尾;将b相(2)分成b1/b1尾,b2/b2尾,b3/b3尾,b1从第4槽开始绕,对第4-6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7槽出来再从第13槽进入,第13-15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16槽为b1尾,从第16槽出来跨到第34槽进线,第34槽为b2尾,对第33-31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31槽出来回跨到第25槽进线,对第24-22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22槽出来回跨第一槽(5)绕第一齿(4)一圈再跨到第40槽进线,第22槽为b2,第40槽为b3,对第40-42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43槽出来绕到第49槽进线,对第49-51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52槽为b3尾;将c相(3)分成c1/c1尾,c2/c2尾,c3/c3尾,c1从第7槽开始绕,对第7-9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10槽出来再从第16槽进入,第16-18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19槽为c1尾,从第19槽出来跨到第37槽进线,第37槽为c2尾,对第36-34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34槽出来回跨到第28槽进线,对第27-25齿按逆顺逆方向进行绕线,由第25槽出来回跨第一槽(5)绕第一齿(4)一圈再跨到第43槽进线,第25槽为c2,第43槽为c3,对第43-45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从第46槽出来绕到第52槽进线,对第52-54齿按顺逆顺方向进行绕线,第54槽为c3尾;a1、a2和a3组成a相头,b1、b2和b3组成b相头,c1、c2和c3组成c相头,a1尾、a2尾、a3尾、b1尾、b2尾、b3尾、c1尾、c2尾和c3尾全部组成尾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线,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机绕线容易出现差错的问题。本电机绕线包括铁芯、A相、B相和C相,铁芯的周向边沿布置有若干个齿,相邻的两个齿之间具有槽,铁芯上设有第一霍尔槽、第二霍尔槽和第三霍尔槽,第一霍尔槽、第二霍尔槽和第三霍尔槽等间距设置且分别位于对应的齿上,A相从第一霍尔槽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B相从第二霍尔槽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C相从第三霍尔槽所在位置的前两槽开始绕线,A相、B相和C相依次间隔的缠绕在齿外,将A相开始绕线的槽记为第一槽,第一槽一侧的齿记为第一齿,B相和C相绕线均回跨第一槽绕第一齿一圈。本电机绕线具有降低人工操作时剪线错误概率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保 钟玲兵 付开强 元亚 应启业 聂冰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