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1:01: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公路施工过程中立体交叉施工,跨繁忙高速公路施工情况越来越多,各种大跨度、大吨位的桥梁结构也应运而生。桥梁的顶推施工因其施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施用、施工干扰小而受到广大桥梁建设者的青睐。
3.相关技术中,施工跨越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时,先将部分钢箱梁在地面进行拼接固定,接着将拼接完成的吊装至支撑桩上,道路两侧的支撑桩上均放置有拼接成一段的钢箱梁,此时,道路两侧的钢箱梁的连接处位于道路正上方,需在地面设置有辅助支撑桩,即可在道路的正上方形成一个施工平台,将道路两侧的钢箱梁的连接处放置在辅助支撑桩上,实现对钢箱梁的顶推,工人即可在辅助支撑桩上实现对相邻两个钢箱梁连接处的拼接安装,完成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的施工。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辅助支撑桩的尺寸固定,不适用于对跨越不同宽度的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的顶推,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辅助支撑桩不适用于对跨越不同宽度的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的顶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用于支撑钢箱梁的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地面上设置有顶推桩,所述顶推桩远离地面的一端位于道路的上方,所述顶推桩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展开机构,所述展开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顶推桩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支撑板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移动,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带动所述支撑板旋转。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推桩放置在地面上,接着向靠近道路的方向移动,直至顶推桩的部分上端面位于道路的上方的区域内,接着将钢箱梁吊装至道路两侧的支撑桩上,此时,道路两侧的钢箱梁的连接处位于道路正上方,并放置在顶推桩上,实现对钢箱梁的顶推,接着工人可以在顶推桩上实现对相邻两个钢箱梁连接处的拼接安装,完成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的施工。当道路的宽度变宽后,仅靠顶推桩的上端面无法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此时,将顶推桩平铺在地面上,接着利用驱动组件移动,推动支撑组件转动,使得支撑板以支撑板和顶推桩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转动,直至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侧与顶推桩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将顶推桩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并
向靠近道路的方向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使得支撑板位于道路的上方区域内,从而使得支撑板和顶推桩的上端面形成的长度足以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即可完成对位于道路上方的钢箱梁的连接,相较于仅靠顶推桩的上端面支撑道路两侧的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更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连接固定,实用性更高。
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推进驱动件、驱动板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板与顶推桩滑动连接,所述推进驱动件与顶推桩相连,所述推进驱动件的输出端与驱动板相连,用于带动驱动板在顶推桩的宽度方向上移动,所述驱动杆与驱动板相垂直,且与驱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靠近顶推桩的一侧设置有供驱动杆插设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杆插设进驱动槽内,使得所述支撑板与地面相平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较宽时,启动推进驱动件,带动驱动板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板与支撑板相抵接,并将支撑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推进,从而使得支撑板的一端以支撑板和顶推桩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转动,在驱动板的移动过程中,使得驱动杆也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与顶推桩分离,并位于顶推桩和支撑板之间,此时,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使得推进杆插设进驱动槽内,驱动杆端部与驱动槽远离顶推桩的一侧内壁相抵接,并对驱动槽的内壁施加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推进的力,从而使得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侧与顶推桩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使得驱动板停止滑移,驱动杆对支撑板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不易向靠近顶推桩的方向移动,实现支撑板的翻转固定,操作便捷。
10.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推桩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杆远离顶推桩的一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杆转动,带动所述固定组件移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板带动驱动杆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时,使得支撑板靠近顶推桩底部的一端以支撑板以支撑板和顶推桩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转的方向转动,带动支撑杆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支撑板移动至与顶推桩的底壁相平行,即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侧与顶推桩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时,两个支撑杆在同一直线上,且两个支撑杆的连线和顶推桩以及支撑板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支撑板与顶推桩侧壁之间的夹角固定,使得支撑板不易发生转动,即支撑板始终保持与顶推桩侧壁垂直的状态,增加了支撑板结构的稳固。
12.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杆、卡接件和两个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传动杆以伸缩杆为轴对称,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所述传动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卡接件位于伸缩杆内,用于限制伸缩杆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移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支撑杆转动,使得两个支撑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两个传动杆的连接处向靠近两个支撑杆的连接处移动,继而使得伸缩杆收缩,即伸缩杆远离两个支撑杆连接处的一端向靠近两个支撑杆的连接处移动,当伸缩杆收缩至极限位置时,两个支撑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接着利用卡接件,使得伸缩杆不会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杆不会发生转动,即两个
支撑杆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的状态,进而使得两个支撑杆的连线和顶推桩的侧壁及支撑板始终维持三角形的状态,使得支撑板不会以支撑板和顶推桩的连接处为轴发生转动,即支撑板始终保持与顶推桩侧壁垂直的状态,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结构的稳固性。
14.可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杆和固定套,所述固定杆插设在固定套内,所述固定套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与两个所述传动杆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块和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块和固定弹簧均设于固定套内,所述固定块与固定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弹簧用于将固定块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推进,所述固定杆的侧壁设置有供固定块插设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套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靠近定位杆的一端向靠近固定套内底壁的方向倾斜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转动时,两个支撑杆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传动杆向靠近两个支撑杆连接处的方向移动,即两个传动杆的连接处将固定杆向靠近固定套内底壁的方向挤压,当固定杆与导向面相抵接,导向面起到导向作用,挤压固定弹簧,使得固定块向远离固定杆的方向移动,即固定套的侧壁无凸起,便于固定杆在固定套内滑动,当固定杆远离两个传动杆连接处的一端与固定套的内底壁相抵接时,固定孔也移动至固定块处,固定块远离固定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的侧壁分离,即固定弹簧失去挤压力,恢复形变,将固定块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推进,直至固定块插设进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与固定块的侧壁相抵接,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固定杆不会在固定套内移动,即伸缩杆的整体长度不会发生变化,使得传动杆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不会发生转动,始终保持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进而使得两个支撑杆的连线和顶推桩的侧壁及支撑板始终维持三角形的状态,使得支撑板不会以支撑板和顶推桩的连接处为轴发生转动,即支撑板始终保持与顶推桩侧壁垂直的状态,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结构的稳固性。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延伸组件,所述延伸组件包括延伸板和收缩弹簧,所述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端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与驱动槽连通,所述延伸板插设在滑移孔内,并伸至驱动槽内,所述延伸板沿驱动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收缩弹簧设于滑移孔内,用于将延伸板向靠近顶推桩的方向拉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推动支撑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驱动杆插设进驱动槽内,推动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与顶推桩的侧壁相垂直时,支撑板的长度也不足以支撑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启动推进驱动件,使得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杆与延伸板相抵接,并拉动收缩弹簧,将延伸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推动,使得延伸板伸出支撑板,从而增加了支撑板的整体长度,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使得延伸板伸出支撑板的长度固定,进而使得位于道路上方区域内的长度足以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适用于对更加宽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连接固定,实用性更高。
18.可选的,所述顶推桩上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推进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顶推桩包括定位桩和提升桩,所述定位桩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提升桩插设在定位桩内,并与定位桩滑动连接,所述推进组件与定位桩相连,所述限位组件与提升桩相连,所述推进组件转动,带动所述提升桩移动,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提升桩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时,利用推进组件,将提升桩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推进,直至提升桩远离地面的一端位于道路远离地面的一侧,此时,限位
组件起到限制作用,使得提升桩不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即使得提升桩的位置固定,实现顶推桩的整体高度的变化,适用于对不同高度的道路上方的钢箱梁的施工,实用性更高。
20.可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推进杆,所述推进杆的一端插设在定位桩内,且与提升桩靠近地面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推进杆的另一端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推进杆与定位桩转动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道路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时,将推进杆远离定位桩的一端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挤压,使得推进杆位于定位桩内的一端以推进杆和定位桩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即带动提升桩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实现顶推桩的整体高度升高,操作便捷。
22.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抵接块和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抵接块沿提升桩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提升桩的侧壁上,若干所述限位块沿定位桩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定位桩的内壁上,所述限位块通过扭簧与定位桩的内壁相连,所述限位块插设在相邻所述抵接块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进杆推动提升桩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时,抵接块与限位块相抵接,扭转扭簧,使得限位块以限位块向远离提升桩的方向移动,提升桩继续移动,使得抵接块与限位块相分离,扭簧恢复箱变,使得限位块远离定位桩内壁的一端以扭簧为轴向远离定位桩内壁的方向转动,插设在相邻抵接块之间,当提升桩体制移动后,限位块与抵接块靠近地面的一侧侧壁相抵接,起到限制作用,使得抵接块不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即使得提升桩不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提升桩在定位桩内固定,进而使得顶推桩的整体高度固定,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施工,实用性更好。
24.可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向远离地面耳朵方向倾斜设置。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钢箱梁放置在支撑板上后,不易沿支撑板的宽度方向移动出支撑板,增加了钢箱梁放置在支撑板上的稳定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将顶推桩放置在地面上,接着向靠近道路的方向移动,直至顶推桩的部分上端面位于道路的上方的区域内,接着将钢箱梁吊装至道路两侧的支撑桩上,此时,道路两侧的钢箱梁的连接处位于道路正上方,并放置在顶推桩上,实现对钢箱梁的顶推,接着工人可以在顶推桩上实现对相邻两个钢箱梁连接处的拼接安装,完成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的施工。当道路的宽度变宽后,仅靠顶推桩的上端面无法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此时,将顶推桩平铺在地面上,接着利用驱动组件移动,推动支撑组件转动,使得支撑板以支撑板和顶推桩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转动,直至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侧与顶推桩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将顶推桩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并向靠近道路的方向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使得支撑板位于道路的上方区域内,从而使得支撑板和顶推桩的上端面形成的长度足以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即可完成对位于道路上方的钢箱梁的连接,相较于仅靠顶推桩的上端面支撑道路两侧的支撑桩上钢箱梁的端部,更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连接固定,实用性更高;2、当道路较宽时,启动推进驱动件,带动驱动板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板与支撑板相抵接,并将支撑板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推进,从而使得支撑板的一端以支
撑板和顶推桩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转动,在驱动板的移动过程中,使得驱动杆也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与顶推桩分离,并位于顶推桩和支撑板之间,此时,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移动,使得推进杆插设进驱动槽内,驱动杆端部与驱动槽远离顶推桩的一侧内壁相抵接,并对驱动槽的内壁施加向远离顶推桩的方向推进的力,从而使得支撑板远离顶推桩的一侧与顶推桩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使得驱动板停止滑移,驱动杆对支撑板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不易向靠近顶推桩的方向移动,实现支撑板的翻转固定,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驱动杆与支撑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杆与支撑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杆与传动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抵接块与限位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图6中b处的放大图。
28.图中:1、支撑桩;2、顶推桩;21、定位桩;22、提升桩;3、支撑板;30、驱动槽;31、滑移孔;4、展开机构;41、驱动组件;411、推进驱动件;412、驱动板;413、驱动杆;42、支撑组件;421、支撑杆;5、固定组件;51、伸缩杆;511、固定杆;5110、固定孔;512、固定套;5120、安装孔;52、卡接件;521、固定块;5210、导向面;522、固定弹簧;53、传动杆;6、延伸组件;61、延伸板;62、收缩弹簧;7、调节机构;71、推进组件;711、推进杆;72、限位组件;721、抵接块;722、限位块;8、扭簧;9、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参照图1和图2,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包括位于道路两侧用于支撑钢箱梁的支撑桩1,支撑桩1固定在地面上,地面上设置有顶推桩2,顶推桩2远离地面的一端位于道路的上方,顶推桩2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沿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焊机固定有挡块9,挡块9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向远离地面耳朵方向倾斜设置。当支撑板3翻转至与地面平行,即支撑板3远离地面的一侧与顶推桩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内,支撑板3位于道路的上方区域内,将钢箱梁放置在哎支撑板3上,挡块9起到限位作用,钢箱梁不易沿支撑板3的宽度方向移动出支撑板3,而下落砸坏下放的道路,增加了钢箱梁放置在支撑板3上的稳定性。
31.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板3上设置有展开机构4,展开机构4包括驱动组件41,驱动组件41包括推进驱动件411、驱动板412和驱动杆413,驱动板412与顶推桩2滑动连接,推进驱动件411与顶推桩2通过螺栓与顶推桩2相连,本技术实施例中,推进驱动件411采用气缸,推进驱动件411的输出端与驱动板412焊接固定,带动驱动板412在顶推桩2的宽度方向上移动,驱动杆413与驱动板412相垂直,且与驱动板412一体成型,支撑板3靠近顶推桩2的一侧沿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30,驱动杆413插设进驱动槽30内,使得支撑板3与地面
相平行。
32.参照图3和图4,展开机构4还包括支撑组件42,支撑组件42包括两个支撑杆421,其中一个支撑杆421的一端与另一个支撑杆42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顶推桩2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个支撑杆421远离顶推桩2的一端与支撑板3转动连接。
33.当道路较宽时,启动推进驱动件411,带动驱动板412向靠近支撑板3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板412与支撑板3相抵接,并将支撑板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推进,从而使得支撑板3的一端以支撑板3和顶推桩2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转动,带动支撑杆421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42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在驱动板412的移动过程中,使得驱动杆413也向靠近支撑板3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413与顶推桩2分离,并位于顶推桩2和支撑板3之间,此时,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41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使得推进杆711插设进驱动槽30内,驱动杆413端部与驱动槽30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内壁相抵接,并对驱动槽30的内壁施加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推进的力,从而使得支撑板3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与顶推桩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即支撑板3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与顶推桩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时,两个支撑杆421在同一直线上,且两个支撑杆421的连线和顶推桩2以及支撑板3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即支撑板3与顶推桩2侧壁之间的夹角固定,使得支撑板3不易发生转动,即支撑板3始终保持与顶推桩2侧壁垂直的状态,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411,使得驱动板412停止滑移,驱动杆413对支撑板3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3不易向靠近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实现支撑板3的翻转固定,操作便捷。
34.参照图4和图5,支撑杆421上连接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伸缩杆51、卡接件52和两个传动杆53,两个传动杆53转动连接,两个传动杆53以伸缩杆51为轴对称,伸缩杆51的一端与两个支撑杆421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两个传动杆53的连接处转动连接,传动杆53远离伸缩杆51的一端与支撑杆421转动连接,卡接件52位于伸缩杆51内,用于限制伸缩杆51向远离支撑杆421的方向移动。
35.参照图4和图5,伸缩杆51包括固定杆511和固定套512,固定杆511插设在固定套512内,固定套512与两个支撑杆421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固定杆511远离固定套512的一端与两个传动杆53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卡接件52包括固定块521和固定弹簧522,固定套512的内壁开设有安装孔5120,固定块521插设在安装孔5120内,固定弹簧522的一端与安装孔5120远离固定套512中轴线的一侧内壁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块521远离固定套512中轴线的一侧焊接固定,固定杆511的侧壁开设有固定孔5110,固定块521远离固定套512底壁的一侧切削有导向面5210,导向面5210靠近定位杆的一端向靠近固定套512内底壁的方向倾斜设置。
36.参照图3和图5,当支撑板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转动时,两个支撑杆42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带动两个传动杆53向靠近两个支撑杆421连接处的方向移动,即两个传动杆53的连接处将固定杆511向靠近固定套512内底壁的方向挤压,当固定杆511与导向面5210相抵接,导向面5210起到导向作用,挤压固定弹簧522,使得固定块521向远离固定杆511的方向移动,即固定套512的侧壁无凸起,便于固定杆511在固定套512内滑动,当固定杆511远离两个传动杆53连接处的一端与固定套512的内底壁相抵接时,固定孔5110也移动至固定块521处,固定块521远离固定弹簧522的一端与固定杆511的侧壁分离,即固定弹簧522失去挤压力,恢复形变,将固定块521向靠近固定杆511的方向推进,直至固定块521插设进固定
孔5110,固定孔5110的内壁与固定块521的侧壁相抵接,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固定杆511不会在固定套512内移动,即伸缩杆51的整体长度不会发生变化,使得传动杆53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不会发生转动,始终保持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进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的连线和顶推桩2的侧壁及支撑板3始终维持三角形的状态,使得支撑板3不会以支撑板3和顶推桩2的连接处为轴发生转动,即支撑板3始终保持与顶推桩2侧壁垂直的状态,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板3结构的稳固性。
37.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3上设置有延伸组件6,延伸组件6包括延伸板61和收缩弹簧62,支撑板3远离顶推桩2的一端沿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孔31,滑移孔31与驱动槽30连通,延伸板61插设在滑移孔31内,并伸至驱动槽30中,延伸板61沿驱动槽30的长度方向移动,收缩弹簧62的一端与滑移孔31靠近顶推桩2的一测内壁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延伸板61靠近顶推桩2的一端焊接固定,用于将延伸板61向靠近顶推桩2的方向拉动。
38.当驱动杆413推动支撑板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驱动杆413插设进驱动槽30内,推动支撑板3,使得支撑板3与顶推桩2的侧壁相垂直时,支撑板3的长度也不足以支撑道路两侧支撑桩1上钢箱梁的端部,启动推进驱动件411,使得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41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杆413与延伸板61相抵接,并拉动收缩弹簧62,将延伸板61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推动,使得延伸板61伸出支撑板3,从而增加了支撑板3的整体长度,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411,使得延伸板61伸出支撑板3的长度固定,进而使得位于道路上方区域内的长度足以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1上钢箱梁的端部,适用于对更加宽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连接固定,实用性更好。
39.参照图2和图6,顶推桩2包括定位桩21和提升桩22,定位桩21固定放置在地面上,提升桩22插设在定位桩21内,并与定位桩21滑动连接,顶推桩2上设置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包括推进组件71,推进组件71包括推进杆711,推进杆711的一端插设在定位桩21内,且与提升桩22靠近地面的一端相抵接,推进杆711的另一端向远离地面的方向倾斜设置,推进杆711与定位桩21侧壁转动连接。
40.参照图6和图7,调节机构7还包括限位组件72,限位组件72包括若干抵接块721和若干限位块722,若干抵接块721沿提升桩2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提升桩22的侧壁上,若干限位块722沿定位桩2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定位桩21的内壁上,限位块722通过扭簧8与定位桩21的内壁相连,限位块722插设在相邻抵接块721之间。
41.当道路距离地面的高度较高时,将推进杆711远离定位桩21的一端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挤压,使得推进杆711位于定位桩21内的一端以推进杆711和定位桩21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即带动提升桩22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抵接块721与限位块722相抵接,扭转扭簧8,使得限位块722以限位块722向远离提升桩22的方向移动,提升桩22继续移动,使得抵接块721与限位块722相分离,扭簧8恢复箱变,使得限位块722远离定位桩21内壁的一端以扭簧8为轴向远离定位桩21内壁的方向转动,插设在相邻抵接块721之间,当提升桩22体制移动后,限位块722与抵接块721靠近地面的一侧侧壁相抵接,起到限制作用,使得抵接块721不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即使得提升桩22不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提升桩22在定位桩21内固定,进而使得顶推桩2的整体高度固定,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施工,实用性更高。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跨越既有道路的大跨径钢箱梁顶推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道路
较宽时,将顶推桩2平铺在地面上,启动推进驱动件411,带动驱动板412向靠近支撑板3的方向移动,直至驱动板412与支撑板3相抵接,并将支撑板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推进,从而使得支撑板3的一端以支撑板3和顶推桩2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转动,带动支撑杆421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撑杆421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在驱动板412的移动过程中,使得驱动杆413也向靠近支撑板3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413与顶推桩2分离,并位于顶推桩2和支撑板3之间,此时,推进板继续带动驱动杆413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使得推进杆711插设进驱动槽30内,驱动杆413端部与驱动槽30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内壁相抵接,并对驱动槽30的内壁施加向远离顶推桩2的方向推进的力,从而使得支撑板3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与顶推桩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即支撑板3远离顶推桩2的一侧与顶推桩2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时,两个支撑杆421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固定块521插设进固定孔5110中,舒蝶固定杆511不会在固定套512中滑动,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不会发生转动,始终保持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状态,进而使得两个支撑杆421的连线和顶推桩2的侧壁及支撑板3始终维持三角形的状态,即支撑板3与顶推桩2侧壁之间的夹角固定,使得支撑板3不易发生转动,即支撑板3始终保持与顶推桩2侧壁垂直的状态,此时,停止推进驱动件411,使得驱动板412停止滑移,驱动杆413对支撑板3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支撑板3不易向靠近顶推桩2的方向移动,实现支撑板3的翻转固定,接着将顶推桩2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并向靠近道路的方向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使得支撑板3位于道路的上方区域内,从而使得支撑板3和顶推桩2的上端面形成的长度足以承接道路两侧支撑桩1上钢箱梁的端部,即可完成对位于道路上方的钢箱梁的连接,相较于仅靠顶推桩2的上端面支撑道路两侧的支撑桩1上钢箱梁的端部,更适用于对不同宽度的道路上方钢箱梁的连接固定,实用性更高。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