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针灸诊疗床椅的制作方法

2022-11-28 11:23: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灸诊疗床椅。


背景技术:

2.目前,针灸诊疗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诊疗床在结构上不具备调节的结构, 导致诊疗床只具备床的功能,而在实际的针灸诊疗的过程中,根据诊疗的需要,又需要 患者在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正坐位等体位变换,而目前结构功能单一的诊疗床又 无法实现多体位调节,不仅会导致患者就诊体验欠佳,而且还会影响医生操作舒适度。
3.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诊疗床结构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多体位调节,从而导 致患者就诊体验欠佳,影响医生操作舒适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针灸诊疗床椅。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灸诊疗床椅,包括底座、 坐垫、背板以及腿板,所述坐垫的一侧与所述背板转动连接,所述坐垫的另一相对侧与 所述腿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剪式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剪式升降组件升 降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剪式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剪式升 降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与底座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 部,所述剪式升降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坐垫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以及与坐垫滑动连 接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上安装有联动轴,所述联动轴上安装有一端与其相连 的背板支撑件,所述背板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背板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轴上还安装有 一端与其相连的腿板支撑件,所述腿板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剪 式升降组件升降时,所述第四连接部带动背板支撑件、腿板支撑件驱动背板与腿板运动 以使得针灸诊疗床椅实现床椅间多体位切换。
6.在本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时,当针灸诊疗床椅的初始状态为椅子时,第一驱动装置 驱动剪式升降组件升高,由于剪式升降组件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连接 部与底座滑动连接;剪式升降组件上的第三连接部与坐垫转动连接,第四连接部与坐垫 滑动连接,在剪式升降组件升高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向着第一连接部的方向靠近,第 四连接部向着第三连接部的方向靠近,第四连接部移动时带动联动轴运动,联动轴带动 背板支撑件运动使得背板转动并使得背板与坐垫之间夹角变大直到背板与坐垫相平;同 时,联动轴带动腿板支撑件运动使得腿板转动并使得腿板与坐垫之间的夹角变大直到腿 板与坐垫相平,此时针灸诊疗床椅的最终状态变为床。同理,当针灸诊疗床椅的初始状 态处于床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剪式升降组件降低,在剪式升降组件降低的过程中,第 二连接部背离第一连接部的方向运动,第四连接部背离第三连接部的方向运动给,第四 连接部移动时带动联动轴运动,联动轴带动背板支撑件运动驱动背板转动并使得背板与 坐垫之间的夹角由平角逐渐变小;同时,联动轴带动腿板支撑件运动使得腿板转动并使 得腿板与坐垫之间的夹
角也由平角逐渐变小,此时针灸诊疗床椅的最终状态变为椅子。 本技术方案中,针灸诊疗床椅能够实现不同体位的变换,从而可以提升患者体验与医生 的舒适度。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剪式升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能够 同步实现坐垫的高度调节、坐垫与靠背之间角度的调节、坐垫与腿板之间角度的调节, 采用这种同步调节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针灸诊疗床椅不同姿态的切换,提高了调节的 效率。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第一驱动装置就能实现针灸诊疗床椅不同姿态的切换,结 构设计巧妙,还节省了生产成本。
7.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两侧的扶手结构,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至 少一个所述扶手结构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与扶手结构滑动连接的所述固定板上安装 有具有双向运动的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具有一方向运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 连,所述传动结构具有另一相反方向运动的另一侧与所述扶手结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 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剪式升降组件升高时用以驱动所述第 二连接部带动扶手结构相对固定板向着背板方向滑动。
8.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上的安装块、设于所述安装块上的两个 传动轮以及安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 连,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相对侧与所述扶手结构相连。
9.优选地,所述扶手结构中设置有腔体,所述扶手结构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开口 结构,所述开口结构自所述扶手结构的上部延伸至扶手结构的前侧,所述腔体中安装有 支撑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旋转伸出所述开口结构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臂的 一端与所述腔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支撑臂与所述腔体侧壁 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额托板。
10.优选地,所述支撑臂中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额托板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 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额托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额托板旋转展开呈水平状或收纳于 所述支撑臂一侧。
11.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中的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额托 板相连的连接轴以及衬套,所述支撑臂上开设有用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的开孔,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非圆截面,所述连接轴内部呈中空结构且与第三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的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插设于所述中空结构中,所述衬套 套设在所述连接轴的外周面上并安装在所述开孔中且位于所述连接轴与第三驱动电机 的输出轴连接点的外侧。
12.优选地,所述支撑臂用于收纳额托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所述额托板上设 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位置相适应的第二磁吸结构,在所述额托板收纳于所述支撑臂 一侧时,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相吸合。
13.优选地,所述支撑臂设有额托板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额托板位于收纳状 态的起始限位台和用于保持所述额托板位于使用状态的终止限位台,所述额托板上设置 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随着所述额托板转动并选择性地抵靠于所述起始限位台或所 述终止限位台。
14.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呈类“l”型,所述支撑臂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 动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臂以及一端安装有额托板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收纳于腔体中 以
使得所述第一支臂遮盖位于扶手结构前侧的所述开口结构;所述第一支臂的厚度自第 一支臂至第一支臂远离开口结构的方向逐步变大。
15.优选地,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扶手结构上部处设置有盖板,所述腔体的内侧壁上 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盖板盖合或开启开口结构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腔体中的第四驱动电机、一端安装在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连杆、具有 滑槽的连接件以及转轴,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槽中并与 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扶 手结构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
16.优选地,所述腔体上设置用于限制所述连杆的转动角度的起始感应器和终止感应器;
17.优选地,所述起始感应器和所述终止感应器之间的角度为80-150
°

18.优选地,所述起始感应器和所述终止感应器靠近于所述连杆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弹 片。
19.优选地,所述剪式升降组件至少包括两组沿竖直方向依次连接的剪式升降单元,第 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形成在下部的所述剪式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四 连接部形成在上部的所述剪式升降单元上,上部的剪式升降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 伸缩端相连。
20.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娱乐设备且高度可 调节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下方;
21.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理疗灯安装架和置物安装架,所述理疗灯安装架和所 述置物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同一侧,所述理疗灯安装架上设置有拔罐点火枪,所述 置物安装架上设置有置物大托盘、控制面板、平板夹和出针器盒中的至少一种。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针灸诊疗床椅能够实现不同体 位的变换,从而可以提升患者体验与医生的舒适度。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剪式升降组件在 升降过程中,能够同步实现坐垫的高度调节、坐垫与靠背之间角度的调节、坐垫与腿板 之间角度的调节,采用这种同步调节的方式,能够快速实现针灸诊疗床椅不同姿态的切 换,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在本发明中,采用第一驱动装置就能实现针灸诊疗床椅不同姿 态的切换,结构设计巧妙,还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 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25.图2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26.图3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卧位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27.图4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卧位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28.图5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俯扶位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29.图6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俯扶位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30.图7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正坐位的立体图;
31.图8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卧位的第三视角的立体图;
32.图9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卧位且去除后部部分扶手结构与盖板的立体图;
33.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34.图11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盖板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35.图12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中支撑臂与额托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6.图13是图12中a处的放大图;
37.图14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处于卧位且去除侧部部分扶手结构与盖板的立体图;
38.图15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中支撑臂与额托板、第二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16是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中支撑臂与额托板上第一磁吸结构与第二磁吸结构安 装位置关系图;
40.图17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支撑臂和额托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8为图1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42.图19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正面透视图;
43.图20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右侧图;
44.图21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出针单元正视图;
45.图22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出针单元侧视图;
46.图23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出针单元顶视图;
47.图24为本发明针灸诊疗床椅提供的出针器盒的控制电路框图。
48.附图中:1-底座;2-坐垫;3-背板;31-贯穿孔;32-支架;33-理疗灯安装架;34-置 物大托盘;35-置物安装架;36-控制面板;37-平板夹;38-出针器盒;381-机壳;382-出 针单元;383-控制电路;384-上盖板;385-电源插口;386-电源开关;387-喇叭形出针口; 388-红外感应窗;389-指示灯孔;3810-侧板;3811-面板;3812-后盖板;3813-插槽支架; 3814-支架底座;3815-针灸针夹;3816-针灸针;3817-针夹出针孔;3818-推针滑块;3819
‑ꢀ
支架出针口;3820-针具检测窗;3821-针夹到位开关;3822-红外传感器;3823-指示灯; 3824-针具检测光电对管;3825-步进电机;3826-螺旋滑块;3827-推针拨片;3828-推进 螺杆;3829-推进滑轨;3830-滑块推行窗;3831-针夹插槽;3832-针夹到位检测接口模块; 3833-针具检测光电接口模块;3834-步进电机驱动模块;3835-单片机;3836-红外传感接 口模块;4-腿板;5-剪式升降组件;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第三连接部; 54-第四连接部;55-剪式升降单元;6-第一驱动装置;7-背板支撑件;8-腿板支撑件;9
‑ꢀ
扶手结构;91-腔体;92-开口结构;10-固定板;11-传动结构;114-第一连接块;12-支撑 臂;121-开孔;122-第一磁吸结构;123-第二磁吸结构;125-第一支臂;126-第二支臂; 127-起始限位台;124-终止限位台;13-第二驱动装置;14-额托板;141-限位凸起;15-第 三驱动装置;151-第三驱动电机;152-连接轴;153-衬套;16-盖板;170-第四驱动装置; 171-第四驱动电机;172-连杆;173-滑槽;174-连接件;175-转轴;176-滑块;177-起始 感应器;178-终止感应器;179-保护弹片;111-安装块;112-传动轮;113-传动带;17-联 动轴;18-脚踏开关;19-感应开关;20-伸缩装置;21-第二转动轴;22-第一转动轴;23
‑ꢀ
第三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 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 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5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 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 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3.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 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 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5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
ꢀ“
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 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5.实施例1
56.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针灸诊疗床椅,包括底座1、坐垫2、背板3以及腿板4, 坐垫2的一侧与背板3转动连接,坐垫2的另一相对侧与腿板4转动连接,底座1上安 装有剪式升降组件5以及用于驱动剪式升降组件5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驱动装 置6的驱动端与剪式升降组件5相连,剪式升降组件5的底部具有与底座1转动连接的 第一连接部51以及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剪式升降组件5的顶部具有与 坐垫2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53以及与坐垫2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54,第四连接部54上安装有联动轴17,联动轴17固定安装于第四连接部54上,联动轴17可以随着第 四连接部54进行运动,但不会相当于第四连接部54转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联动轴 17上设置两个倒u形安装槽,联动轴17上安装有一端与其相连的背板支撑件7,背板 支撑件7的另一端与背板3转动连接;联动轴17上还安装有一端与其相连的腿板支撑 件8,腿板支撑件8的另一端与腿板4转动连接;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8的一端 均安装于倒u形安装槽内,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8通过联动轴17的运动而运动, 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8的运动角度受到第四连接部54和联动轴17的运动距离的 限制,因此可以保持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8稳定支撑,而不会发生晃动。
此外, 本技术中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8的转动范围受到联动轴17的运动范围控制,而 联动轴17的运动范围受电机行程控制,因此可以有效保证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撑件 8在联动轴17静止时也可以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和角度上,避免背板支撑件7和腿板支 撑件8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
57.本技术中,通过联动轴17的设置,可以实现在剪式升降组件5升降时,第四连接 部54通过联动轴17带动背板支撑件7、腿板支撑件8驱动背板3与腿板4运动以使得 针灸诊疗床椅实现床椅间多体位切换。
58.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当针灸诊疗床椅的初始状态为椅子时,第一驱动装置6 驱动剪式升降组件5升高,由于剪式升降组件5上的第一连接部51与底座1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部52与底座1滑动连接;剪式升降组件5上的第三连接部53与坐垫2转动连 接,第四连接部54与坐垫2滑动连接,在剪式升降组件5升高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 52向着第一连接部51的方向靠近,第四连接部54向着第三连接部53的方向靠近,第 四连接部54移动时带动联动轴17运动,联动轴17带动背板支撑件7运动使得背板3 转动并使得背板3与坐垫2之间夹角变大直到背板3与坐垫2相平;同时,联动轴17 带动腿板支撑件8运动使得腿板4转动并使得腿板4与坐垫2之间的夹角变大直到腿板 4与坐垫2相平,此时针灸诊疗床椅的最终状态变为床。同理,当针灸诊疗床椅的初始 状态处于床的状态时,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剪式升降组件5降低,在剪式升降组件5降 低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52背离第一连接部51的方向运动,第四连接部54背离第三 连接部53的方向运动,第四连接部54移动时带动联动轴17运动,联动轴17带动背板 支撑件7运动驱动背板3转动并使得背板3与坐垫2之间的夹角由平角逐渐变小;同 时,联动轴17带动腿板支撑件8运动使得腿板4转动并使得腿板4与坐垫2之间的夹 角也由平角逐渐变小,此时针灸诊疗床椅的最终状态变为椅子;最终使得诊疗座椅完成 床至椅子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背板3与坐垫2相平、腿板4与坐垫 2相平,并不代表背板3与坐垫2处于绝对相平的状态,也不代表腿板4与坐垫2处于 绝对相平的状态,而是当腿板4、坐垫2与背板3呈一近视相平的状态时,该状态可以 用于患者俯卧、仰卧时,就可以认为是相平的状态。还需要指出的是,当针灸诊疗床椅 从床的姿态转换为椅子的姿态时,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剪式升降组 件5降低的高度量,从而改变坐垫2的高度、同时也调节坐垫2与背板3之间的夹角以 及坐垫2与腿板4之间的夹角,进而可以使得椅子依次处于仰坐位、正坐位等不同体位。 为了保证针灸诊疗床椅无论是处于椅子状态时,还是处于床状态时,背板3与坐垫2之 间连接的稳定性,背板3与坐垫2之间还连接有伸缩装置20,伸缩装置本体与背板3转 动连接,伸缩装置20的伸缩端与坐垫2转动连接。伸缩装置20可以是气动伸缩装置、 液压伸缩装置或电动伸缩装置中的一种。
59.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第二连接部52与底座1滑动连接,第四连接部54与坐 垫2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52可以是设置在剪式升降组件5上的第一滑动块,相应地 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通过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轨的连接,实现第二连接部52与 底座1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52一方面与底座1滑动连接,另一方面还与剪式 升降组件5的底部通过第二转动轴21转动连接,在剪式升降组件5升降的过程中,第 二连接部52一方面可以沿着底座1滑动,另一方面第二连接部52通过第二转动轴21 可以相对与其相连的剪式升降组件5的底部转动。同理,第四连接部54可以是设置在 剪式升降组件5上的第二滑动块,相应地坐垫2上设置有第二滑轨,通过第二滑动块与 第二滑轨的连接,实现第四连接部54与
坐垫2之间的滑动连接。第四连接部54一方面 与坐垫2滑动连接,另一方面还与剪式升降组件5的顶部通过联动轴17转动连接,在 剪式升降组件5升降的过程中,第四连接部54一方面可以沿着坐垫2滑动,另一方面 第四连接部54可以通过联动轴17相对与其相连的剪式升降组件5的顶部转动。第一连 接部51与底座1可以通过第一转动轴22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部51与底座1之间 的转动连接,第三连接部53与坐垫2可以通过第三转动轴23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三连接 部53相对坐垫2转动。上述所说的第一转动轴22、第三转动轴23、第二转动轴21以 及联动轴17并不代表其本身具有旋转的动力,而只是作为连接作用,与其相连的构件 能绕其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6可以是电动推杆、液压伸缩杆、气动伸缩 杆中的一种。第一驱动装置6还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脚踏开关18,通过脚踏开 关18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就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以实现剪式升降组件5的升降。
60.如图3至图9所示,还包括位于坐垫2两侧的扶手结构9,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 定板10,至少一个扶手结构9与固定板10滑动连接,与扶手结构9滑动连接的固定板 10上安装有具有双向运动的传动结构11,传动结构11具有一方向运动的一侧与第二连 接部52相连,传动结构11具有另一相反方向运动的另一侧与扶手结构9相连,第二连 接部52位于第一连接部51靠近背板3的一侧,剪式升降组件5升高时用以驱动第二连 接部52带动扶手结构9相对固定板10向着背板3方向滑动。
6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坐垫2两侧设置有扶手结构9,在针灸诊疗床椅处于椅子状态 时,扶手结构9刚好位于坐垫2两侧。但是,当针灸诊疗床椅从椅子状态转变为床状态 时,第一驱动装置6会驱动剪式升降组件5升高,坐垫2在升高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 52向着第一连接部51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二连接部52安装在传动结构11上,第二连 接部52带动同侧的传动结构11向着第一连接部51的方向移动(即向着腿板4的方向 移动),而另一侧的传动结构11背离第一连接部51的方向移动(即背离腿板4的方向 移动),也就是向着背板3的方向移动,与该侧传动结构11相连的扶手结构9在该侧传 动结构11带动下向着背板3方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在针灸诊疗床椅从椅子状态转变为 床状态的过程中,至少一个扶手结构9自动向着背板3方向移动,患者从腿板4位置侧 爬上处于床状态下的针灸诊疗床椅,扶手结构9不会对患者造成阻碍,便于患者能够轻 松地爬上针灸诊疗床椅。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双向运动的传动结构11是指,该种传动 结构11在运转时,传动结构11的一侧向着一个方向移动,传动结构11的另一对侧向 着另一反方向移动。还需要说明的是,扶手结构9与固定板10滑动连接,具体可以采 用滑轨滑块的方式进行滑动连接,从而可以提高扶手结构9移动的稳定性。为了减小扶 手结构9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扶手结构9底部可以设置有移动轮,一方面可以减下扶 手结构9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对扶手结构9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62.如图3、图4所示,传动结构11包括设于固定板10上的安装块111、设于安装块 111上的两个传动轮112以及安装在两个传动轮112上的传动带113;传动带113的一 侧与第二连接部52相连,传动带113的另一相对侧与扶手结构9相连。在本实施中, 第二连接部52带动传动带113的一侧向着一方向移动,传动带113的另一侧则向着另 一反方向移动,由于扶手结构9与传动带113的另一侧连接,在第二连接部52向着第 一连接部5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部52会通过传动带113带动扶手结构9向着背板 3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接部5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块114与传动带113相连,扶手结构9 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块与传动带113另一侧
相连,为了实现第二连接块的安装,固定板10 上开设有平行于传动带113的通槽,通槽能够便于第二连接块与扶手结构9、传动带113 另一侧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轮112可以是带轮,传动带113则是安装在两个带 轮上的同步带;传动轮112也可以链轮,传动带113则是安装在链轮上的链条。第二转 动轴21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14,通过该第一连接块114使得传动带113与第二转 动轴21相连,进而间接与第二连接部52相连。
63.如图9、图13所示,扶手结构9中设置有腔体91,扶手结构9上设置有连通腔体 91的开口结构92,开口结构92自扶手结构9的上部延伸至扶手结构9的前侧,腔体91 中安装有支撑臂12以及用于驱动支撑臂12旋转伸出开口结构92的第二驱动装置13, 支撑臂12的一端与腔体91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驱动装置13的驱动端与支撑臂12与 腔体91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臂1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额托板14。在本 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13驱动支撑臂12绕着与腔体91的侧壁转动连接的点旋转, 从而将支撑臂12与额托板14从开口结构92处转出。由于支撑臂12的另一端转动安装 有额托板14,在针灸诊疗床椅处于正坐位时,通过转动额托板14可以使得额托板14呈 水平承托的状态,患者可以将双手俯贴在额托板14上,从而可以实现患者多体位的针 灸。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装置13可以是电动推杆、液压伸缩杆、气动伸缩杆中的 一种,第二驱动装置13收缩时,可以将支撑臂12旋转伸出开口结构92。还需要指出的 是,两个扶手结构9中的额托板14在旋转伸出开口结构92后呈水平相对设置。腔体91 中还设置有用于感应额托板14的感应开关19,感应开关19与控制器相连,第二驱动装 置13与控制器相连,当第二驱动装置13驱动支撑臂12收纳于腔体91的过程中,感应 开关19感应到额托板14的位置后,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指令第二驱动装置 13停止工作,感应开关19可以为电机计时器、编码器或终止感应机构。
64.如图11、图12所示,支撑臂12中设置有用于驱动额托板14旋转的第三驱动装置 15,第三驱动装置15的驱动端与额托板14相连用于驱动额托板14旋转展开呈水平状 或收纳于支撑臂12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臂12与额托板14从腔体91中通过开 口结构92旋转至工作位,第三驱动装置15驱动额托板14转动,使得额托板14处于水 平状态,便于患者俯贴在额托板14上。当需要将支撑臂12收纳于腔体91中,通过第 三驱动装置15可以将额托板14收纳于支撑臂12的一侧,使得额托板14与支撑臂12 处于同一面内,从而利于将支撑臂12、额托板14一同通过开口结构92收纳于腔体91 中。
65.如图12所示,第三驱动装置15包括设置在支撑臂12中的第三驱动电机151、与额 托板14相连的连接轴152以及衬套153,支撑臂12上开设有用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 输出轴伸出的开孔121,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为非圆截面,连接轴152内部呈中 空结构且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的截面相适配,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插设 于中空结构中,衬套153套设在连接轴152的外周面上并安装在开孔121中且位于连接 轴152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连接点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三驱动电机 151的输出轴、与额托板14相连的连接轴152,可以实现额托板14的展开至工作位或 收纳于支撑臂12侧。由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为非圆截面(非圆截面可以是d 型截面、椭圆形截面),而连接轴152的中空结构的截面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 截面相适配(可以通过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轴152转动,也可以便于连 接轴152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之间的拆卸),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插入 至中空结构中,且连接轴152通过衬套153安装在开孔121处,当第三驱动电机151出 现失效的情况下,无法正常运行,拆掉第三驱动电机151
后,也可以依靠连连接轴152、 衬套153,实现额托板14的旋转。当患者俯贴在额托板14上时,患者的整个重量会集 中在额托板14上,由于连接轴152与额托板14相连,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插设 于连接轴152的中空结构中,且衬套153套设在连接轴152的外周面上并安装在开孔 121中且位于连接轴152与第三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连接点的外侧,额托板14受到 来自患者的压力后,通过连接轴152传递至衬套153,避免直接传递至第三驱动电机151 的输出轴,从而对第三驱动电机151造成损伤,影响第三驱动电机151的使用寿命。
66.如图14、图15,支撑臂12用于收纳额托板1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磁吸结构122,额 托板14上设置有与第一磁吸结构122位置相适应的第二磁吸结构123,在额托板14收 纳于支撑臂12一侧时,第一磁吸结构122与第二磁吸结构123相吸合。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额托板14通过第三驱动电机151进行旋转,第三驱动电机151在将额托板14收纳 于支撑臂12一侧时,由于第三驱动电机151具有游隙,且支撑臂12的厚度也比较小, 从而导致第三驱动电机151无法精确地将额托板14收纳于支撑臂12的一侧,使得额托 板14可能会露出支撑臂12的外边缘,给后续支撑臂12收纳至腔体91中造成困难。通 过第一磁吸结构122与第二磁吸结构123的设置,在收纳额托板14时,能够精确地将 额托板14吸合在支撑臂12一侧,方便后续支撑臂12与额托板14的收纳。当第一磁吸 结构122设置在支撑臂12厚度方向的正中间时,通过第一磁吸结构122与第二磁吸结 构123吸合,可以将额托板14收纳至支撑臂12厚度方向的正中间(如图15所示)。
67.如图17和18所示,本技术中额托板14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平行于支撑臂12以 便于与支撑臂12一并收纳至腔体91内的收纳状态,第二种是垂直于支撑臂12以实现 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的使用状态,本技术中,为了保证额托板14的两种状态的稳定 性,在额托板14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41,支撑臂12上设置有用于保持额托板14位于收 纳状态的起始限位台127和用于保持额托板14位于使用状态的终止限位台124,限位 凸起141随着额托板14转动并选择性地抵靠于起始限位台127或终止限位台124。在 本实施例中,当额托板14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工作位时,由于终止限位台124的作用, 终止限位台124与限位凸起141相抵接,一方面能够避免额托板14进一步转动,另一 方面,在患者俯贴在额托板14上,限位结构能够分担连接轴152承受的一部分压力。
68.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6,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限位凸起141、起始限位台127和终止 限位台124可以使得额托板14在保持收纳状态或使用状态时,受到起始限位台127和 终止限位台124的支撑,避免将额托板14的所有力均施加于连接轴152和第三驱动电 机151的输出轴上,进而有利于减少第三驱动电机151受到的外力,进而提升第三驱动 电机151的使用寿命。如图5、图12、图15所示,支撑臂12呈类“l”型,支撑臂12 包括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13的驱动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臂125以及一端安装有额托板 14的第二支臂126,第一支臂12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臂126的另一端相连;第二驱动装 置13带动第一支臂125、第二支臂126收纳于腔体91中以使得第一支臂125遮盖位于 扶手结构9前侧的开口结构92;第一支臂125的厚度自第一支臂125至第一支臂125远 离开口结构92的方向逐步变大。在本实施中,通过第三驱动装置15完成额托板14收 纳至第一支臂125侧,利用设置在第一支臂125上的第一磁吸结构122与额托板14上 的第二磁吸结构123,能够精确地将额托板14收纳于第一支臂125侧。在支撑臂12收 纳于腔体91中,第一支臂125会位于扶手结构9前侧的开口结构92处,并利用第一支 臂125封堵扶手结构9前侧的开口结构92;第二支臂126会完全收纳于腔体91
中。由 于第一支臂125的厚度自第一支臂125至第一支臂125远离开口结构92的方向逐步变 大,在支撑臂12收纳的过程中,第一支臂125靠近开口结构92侧会首先进入到开口结 构92中,而首先进入到开口结构92中的该部分第一支臂125的厚度比较小,厚度比较 小且前期进入到开口结构92的第一支臂125会对后续进入的部分第一支臂125具有导 向作用,这样就可以便于整个第一支臂125收纳于开口结构92中,也利于第二支臂126 收纳于腔体91中。
69.如图3、图5、图6、图10所示,开口结构92位于扶手结构9上部处设置有盖板 16,腔体9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盖板16盖合或开启开口结构92的第四驱动装 置170,第四驱动装置170包括安装在腔体91中的第四驱动电机171、一端安装在第四 驱动电机171的输出轴上的连杆172、具有滑槽173的连接件174以及转轴175,连杆 172的另一端设有滑块176,滑块176安装在滑槽173中并与其滑动连接,连接件174 与转轴175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75的另一端安装在扶手结构9上并与其转动连接, 盖板16固定安装在转轴175上。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电机171旋转,带动连杆172 旋转,连杆172通过滑块176电动连接件174运动,连接件174带动转轴175旋转,转 轴175带动盖板16旋转,从而可以将盖板16盖合在开口结构92上或将盖板16从开口 结构92上开启。
70.请参阅图11,本技术中,腔体91的内侧壁上设置用于限制连杆172的转动角度的 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之间的角度为80
‑ꢀ
150度;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之间的角度即盖板16可以旋转的角度,同时 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可以检测连杆172的转动位置进而控制第四驱动电机 171启动或停止转动,实现盖板16转动的自动化操作。由于连杆172在转动过程中,可 能会直接撞击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本技术中,在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 感应器178靠近于连杆172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护弹片179,保护弹片179的设置可以保 护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避免连杆172的撞击对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 应器178造成损坏,进而提升起始感应器177和终止感应器178的使用寿命。
71.实施例2
7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图2所示,剪式升降组件5至少包括两组沿竖 直方向依次连接的剪式升降单元55,第一连接部51以及第二连接部52形成在下部的 剪式升降单元55上,第三连接部53以及第四连接部54形成在上部的剪式升降单元55 上,上部的剪式升降单元55与第一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 一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行程有限,通过至少两组剪式升降单元55的设置,从而可以利 用较小行程的第一驱动装置6来实现剪式升降组件5的大行程的升降。需要说明的是, 上部的剪式升降单元55上设置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与第一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装置6的本体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驱动装置6的伸缩端与上 部的剪式升降单元55相连,用于驱动整个剪式升降组件5升降。
73.实施例3
7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6、图8所示,背板3上设置有贯穿孔31, 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娱乐设备且高度可调节的支架32,支架32位于贯穿孔31的 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贯穿孔31设置在背板3远离腿板4的一侧,患者在俯卧时,利 用将整个面部埋在贯穿孔31中,便于呼吸;同时,也可以通过放置在支架32上的娱乐 设备进行娱乐,需要说明的是,支架32的高度可以调节,便于根据患者的视力情况, 调整到合适的高度。
75.本实施例提供的针灸诊疗床椅为了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便捷性和舒适度更佳,本实施 例中的底座1上还设置有理疗灯安装架33和置物安装架35。
76.其中理疗灯安装架33和置物安装架35设置于底座1的同一侧,理疗灯安装架33 上设置有拔罐点火枪(图未示),该拔罐点火枪专为拔罐定制,可发射含有酒精的火焰, 减少医生操作流程。
77.置物安装架35上设置有置物大托盘34、控制面板36、平板夹37和出针器盒38中 的至少一种,置物大托盘34可放置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控制面板36上设 置有多种控制按钮,可以实现一键体位展开、一键额托板展开等功能,平板夹37可以 实现对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夹设,便于患者坐式治疗时休闲放松,出针器盒38可 以出各种不同规格的针,便于操作人员在使用时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实际选择,该出针 器盒38还可以设置针具状态指示灯,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出针器盒38中针具的使用 情况,以便及时补充。
78.具体来说,请参阅图19-图24,出针器盒38由长方形的机壳381、内部左侧均匀分 布固定的四个结构与功能相同的出针单元382和内部右侧固定的控制电路383构成,机 壳381由上盖板384、左右外形相同的侧板3810、面板3811、后盖板3812构成,右边 的侧板3810的后下方位置设置有电源插口385和电源开关386,面板3811位于机壳381 前面,后盖板3812位于机壳381后面,机壳381下部分布有四组结构相同的与内在出 针单元382对应的连通部件喇叭形出针口387、红外感应窗388和指示灯孔389。
79.出针单元382由插槽支架3813与支架底座3814构成,插槽支架3813具有上方开 口的针夹插槽3831结构,针夹插槽3831为狭长的矩形空间并与针灸针夹3815尺寸匹 配,针夹插槽3831可以通过上方开口进行针灸针夹3815在插槽内自由插拔,针夹插槽 3831的底部开口与支架底座3814相通,插槽支架3813正前靠近支架底座3814位置开 有支架出针口3819,插槽支架3813前下靠近支架底座3814的两侧开有针具检测窗3820, 针具检测窗3820安装有针具检测光电对管3824,针灸针夹3815左侧边靠近底边的位 置开有针夹出针孔3817,针夹出针孔3817与支架出针口3819以及面板3811上的喇叭 形出针口387对应并相通。
80.支架底座3814在与针夹插槽3831的底部连接位置的后1/4处设置有针夹到位开关 3821,支架底座3814正面前下安装有红外传感器3822和指示灯3823,红外传感器3822 的与面板3811的红外感应窗388对应并相通,指示灯3823于与面板3811的指示灯孔 389对应并相通,支架底座3814与针夹插槽3831的底部连接的前2/3位置前端设置有 步进电机3825;
81.控制电路383由单片机3835、红外传感接口模块3836,针夹到位检测接口模块3832、 针具检测光电接口模块3833、步进电机驱动模块3834组成,红外传感接口模块3836与 红外传感器3822电性相连,针夹到位检测接口模块3832与针夹到位开关3821电性相 连,针具检测光电接口模块3833与针具检测光电对管3824电性相连,步进电机驱动模 块3834与步进电机3825电性相连,单片机3835电性连接红外传感接口模块3836、针 夹到位检测接口模块3832、针具检测光电接口模块3833、步进电机驱动模块3834。
82.进一步地,出针单元382为四个结构与功能相同的单元,可以同时插入四种包装有 规格不同针具的针灸针夹3815,满足临床常用规格针灸针选择的需求。出针单元382由 插槽支架3813与支架底座3814构成,插槽支架3813具有上方开口的针夹插槽3831结 构,针夹插槽3831为狭长的矩形空间,并与针灸针夹3815尺寸匹配,针夹插槽3831可 以通过上方开
口进行针灸针夹3815在插槽内自由插拔。
83.进一步地,针灸针夹3815为内装针灸针3816的夹具,针灸针3816成单支多层排 列,针灸针3816有规定的规格型号选择范围,并与针灸针夹3815尺寸匹配。针灸针夹 3815底边左1/3向前开有30mm滑块推行窗3830,滑块推行窗3830内设置右推针滑块 3818,推针滑块3818有向下开口的凹形结构。
84.进一步地,步进电机3825具有推进螺杆3828和推进滑轨3829结构,推进螺杆3828 与螺旋滑块3826匹配并限定在推进滑轨3829上滑行,螺旋滑块3826上设置有推针拨 片3827,推针拨片3827的具有向上凸起结构,与推针滑块3818的凹形结构匹配。
85.进一步地,控制电路383还包括红外传感接口模块3836,红外传感接口模块3836 与红外传感器3822电性相连。
86.当医生利用该出针器盒38取针时,红外传感器3822获取手指取针信号,单片机 3835通过程序控制发出推针指令,步进电机3825推动螺旋滑块3826,通过推针拨片 3827、推针滑块3818的联动,将位于针灸针夹3815最底的一根针灸针推出针夹,医生 从喇叭形出针口387中取出针具,同时机器复位等待下个推针动作。
87.本发明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通过光电感应、数控推进技术提供的出针器盒38用 以解决解决长期以来针灸医师在做针刺治疗时取针环节的耗时费力困扰,降低临床针灸 医师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88.实施例4
8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式针灸诊疗室,其包括实施例1-3中的针灸诊疗床椅、智控 电动隔帘(图未示)和边柜(图未示),智控电动隔帘围成诊疗区间,针灸诊疗床椅和边 柜均安装于诊疗区间内。诊疗区间可以提供一个临时的封闭区间,保护患者的隐私,同 时边柜的设置可以放置患者的衣物以及垃圾桶等。本实施例中的一体式针灸诊疗室从医 患双方舒适度、医疗卫生以及患者隐私等全方面同时满足医生和患者双方对于诊疗过程 舒适度以及针灸诊疗标准体位的需求,改善医患双方的诊疗体验。
90.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 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