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与流程

2022-11-23 15:4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在山区等易发生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区,需要对山体与地面之间的位移量进行监控,以判断是否会发生地质灾害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但是由于需要检测的地形范围通常较大且地形结构较为复杂,采用目视检查法进行检测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3.如果能够提供一种设备,实现替代人工目视监测,不但降低工作的危险系数,而且相比较人工目视,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监测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方便地质灾害监测。
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6.一种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根据本装置的安装位置,调整支撑圆板的位置,实现本装置的初步放置;
8.步骤二:拧松顶丝一,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方板一,实现接触块摆动到合适位置,拧紧所述顶丝一;
9.步骤三:拧松顶丝二,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实现接触块摆动到合适角度,拧紧所述顶丝二;
10.步骤四:转动螺杆二,使圆板三远离u形杆,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实现接触块摆动到准确的角度位置,反向转动所述螺杆二,使所述圆板三紧贴所述u形杆;
11.步骤五:转动螺纹筒,使所述接触块紧贴监测物体;
12.步骤六:当被检测物体发生地质灾害时,所述接触块受力,使所述圆板三、所述圆板四及滑块位置发生变化,所述圆板三、所述圆板四及所述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探测出接触块角度以及高度位置变化量,实现地质灾害监测;
13.步骤七:所述支撑圆板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用以在地质灾害发生同时,监测地面是否发生波动;
14.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一组螺杆一,所述螺杆一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块;
15.所述方板固定连接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连接横板,所述横板设置有直槽,所述直槽内设置有圆杆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所述横板;
16.所述直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圆杆二穿过所述滑块,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
17.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方块一,所述方块一转动连接u形杆,所述u形杆设置有竖槽;
18.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圆块,所述圆块设置在所述竖槽内,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二,所述螺杆二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三,所述圆板三匹配所述u形杆;
19.所述横板固定连接长杆,所述长杆固定连接圆弧轨道;
20.所述u形杆固定连接方块二,所述方块二固定连接圆轴三,所述圆轴三设置在所述圆弧轨道内,所述圆轴三固定连接所述圆板四,所述圆板四对应所述圆弧轨道螺纹连接所述顶丝二。
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板一轴承连接圆板一,所述圆板一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方板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方板二,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板二,所述方板二固定连接直槽杆,所述直槽杆内嵌套竖块,所述直槽杆固定连接圆轴一,所述圆板二边缘处转动连接连杆一的一端,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圆轴二,所述圆轴二固定连接所述竖块,所述圆轴二转动连接连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方杆的中部,所述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轴一,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板。
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流程为:打开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圆板二转动,所述圆板二带动所述连杆一摆动,所述连杆一带动所述圆轴二移动,所述圆轴二带动所述竖块沿所述直槽杆移动,所述圆轴二带动所述连杆二摆动,所述连杆二带动所述方杆摆动,所述方杆带动所述圆杆一及所述支撑圆板摆动。
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流程为:拧松所述顶丝二,摆动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螺杆二、所述圆板三、所述螺杆一、所述螺纹筒及所述接触块,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直槽内沿所述圆杆二移动,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圆块沿所述竖槽移动,所述圆块带动所述u形杆及所述方块二摆动,所述方块二带动所述圆轴三沿所述圆弧轨道移动,所述圆轴三带动所述圆板四及所述顶丝二摆动。
2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流程为:转动所述螺杆二,使所述圆板三远离所述u形杆,摆动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螺杆二、所述圆板三、所述螺杆一、所述螺纹筒及所述接触块,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直槽内沿所述圆杆二移动,所述支撑板带动所述圆块沿所述竖槽移动。
2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圆板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2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圆板表面材料为橡胶。
2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板对应所述方板螺纹连接顶丝。
2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接触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接触块材料为不锈钢。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31.1、本装置通过使用接触块紧贴被检测物体,在拧紧顶丝二及转动螺杆二时,使顶丝二与圆弧轨道间摩擦力以及圆板四与u形杆间摩擦力稍大于相关元件重力作用,保持接触块的位置。当被检测物体发生变化时,接触块受力发生变化,顶丝二与圆弧轨道间摩擦力以及圆板四与u形杆间摩擦力,不会对相关元件的运动造成阻碍。
32.2、本装置通过在圆板三、圆板四及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探测出接触块角度以及高度位置变化量,实现多位置同时监测,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精度更高,实现地质灾害监测。
33.3、本装置通过支撑圆板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多个支撑圆板上设置多个位置传感器,在地表发生波动时,同一时间,各个位置传感器受到波动影响不同,实现监测地面波动情况。
34.4、本装置通过巧妙地设计,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替代人工目视监测,降低工作的危险系数,而且相比较人工目视,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监测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6.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7.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8.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39.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40.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41.图7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42.图8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43.图中:1、横板,2、竖板,3、方板一,4、圆板一,5、顶丝一,6、电机,7、方板二,8、圆板二,9、直槽杆,11、圆轴一,12、连杆一,13、圆轴二,14、连杆二,15、支撑圆板,16、圆杆一,17、方杆,18、竖块,19、直槽,20、方块一,21、滑块,22、圆杆二,23、竖槽,24、支撑板,25、螺杆一,26、螺纹筒,27、接触块,28、圆块,29、圆板三,30、螺杆二,31、长杆,32、圆弧轨道,33、方块二,34、u形杆,35、圆板四,36、顶丝二,37、圆轴三。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45.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46.步骤一:根据本装置的安装位置,调整支撑圆板15的位置,实现本装置的初步放置;
47.步骤二:拧松顶丝一5,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方板一3,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合适位置,拧紧所述顶丝一5;
48.步骤三:拧松顶丝二36,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24,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合适角度,拧紧所述顶丝二36;
49.步骤四:转动螺杆二30,使圆板三29远离u形杆34,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24,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准确的角度位置,反向转动所述螺杆二30,使所述圆板三29紧贴所述u形杆34;
50.步骤五:转动螺纹筒26,使所述接触块27紧贴监测物体;
51.步骤六:当被检测物体发生地质灾害时,所述接触块27受力,使所述圆板三29、所
述圆板四35及滑块21位置发生变化,所述圆板三29、所述圆板四35及所述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探测出接触块27角度以及高度位置变化量,实现地质灾害监测;
52.步骤七:所述支撑圆板15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用以在地质灾害发生同时,监测地面是否发生波动;
53.所述支撑板24固定连接一组螺杆一25,所述螺杆一2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筒26,所述螺纹筒26固定连接所述接触块27;
54.所述方板3固定连接竖板2,所述竖板2固定连接横板1,所述横板1设置有直槽19,所述直槽19内设置有圆杆二22,所述圆杆二22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
55.所述直槽19内设置有滑块21,所述圆杆二22穿过所述滑块21,所述滑块2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4;
56.所述横板1固定连接方块一20,所述方块一20转动连接u形杆34,所述u形杆34设置有竖槽23;
57.所述支撑板24固定连接圆块28,所述圆块28设置在所述竖槽23内,所述支撑板24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二30,所述螺杆二30固定连接所述圆板三29,所述圆板三29匹配所述u形杆34;
58.所述横板1固定连接长杆31,所述长杆31固定连接圆弧轨道32;
59.所述u形杆34固定连接方块二33,所述方块二33固定连接圆轴三37,所述圆轴三37设置在所述圆弧轨道32内,所述圆轴三37固定连接所述圆板四35,所述圆板四35对应所述圆弧轨道32螺纹连接所述顶丝二36。
60.所述方板一3轴承连接圆板一4,所述圆板一4固定连接电机6,所述电机6固定连接方板二7,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方板二7,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圆板二8,所述方板二7固定连接直槽杆9,所述直槽杆9内嵌套竖块18,所述直槽杆9固定连接圆轴一11,所述圆板二8边缘处转动连接连杆一12的一端,所述连杆一1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圆轴二13,所述圆轴二13固定连接所述竖块18,所述圆轴二13转动连接连杆二14的一端,所述连杆二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方杆17的中部,所述方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圆轴一11,所述方杆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杆一16,所述圆杆一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圆板15。
61.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流程为:打开所述电机6,所述电机6带动所述圆板二8转动,所述圆板二8带动所述连杆一12摆动,所述连杆一12带动所述圆轴二13移动,所述圆轴二13带动所述竖块18沿所述直槽杆9移动,所述圆轴二13带动所述连杆二14摆动,所述连杆二14带动所述方杆17摆动,所述方杆17带动所述圆杆一16及所述支撑圆板15摆动。
62.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流程为:拧松所述顶丝二36,摆动所述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螺杆二30、所述圆板三29、所述螺杆一25、所述螺纹筒26及所述接触块27,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滑块21在所述直槽19内沿所述圆杆二22移动,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圆块28沿所述竖槽23移动,所述圆块28带动所述u形杆34及所述方块二33摆动,所述方块二33带动所述圆轴三37沿所述圆弧轨道32移动,所述圆轴三37带动所述圆板四35及所述顶丝二36摆动。
63.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流程为:转动所述螺杆二30,使所述圆板三29远离所述u形杆34,摆动所述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螺杆二30、所述圆板三29、所述螺杆一25、所
述螺纹筒26及所述接触块27,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滑块21在所述直槽19内沿所述圆杆二22移动,所述支撑板24带动所述圆块28沿所述竖槽23移动。
64.所述支撑圆板15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65.所述支撑圆板15表面材料为橡胶。
66.所述圆板4对应所述方板3螺纹连接顶丝5。
67.所述接触块27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68.所述接触块27材料为不锈钢。。
69.本发明的工作流程为:根据本装置的安装位置,调整支撑圆板15的位置,打开电机6,电机6带动圆板二8转动,圆板二8带动连杆一12摆动,连杆一12带动圆轴二13移动,圆轴二13带动竖块18沿直槽杆9移动,圆轴二13带动连杆二14摆动,连杆二14带动方杆17摆动,方杆17带动圆杆一16及支撑圆板15摆动,实现本装置的初步放置。
70.拧松顶丝一5,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方板一3,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合适位置,拧紧顶丝一5。
71.拧松顶丝二36,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24,支撑板24带动螺杆二30、圆板三29、螺杆一25、螺纹筒26及接触块27,支撑板24带动滑块21在直槽19内沿圆杆二22移动,支撑板24带动圆块28沿竖槽23移动,圆块28带动u形杆34及方块二33摆动,方块二33带动圆轴三37沿圆弧轨道32移动,圆轴三37带动圆板四35及顶丝二36摆动,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合适角度,拧紧顶丝二36。
72.转动螺杆二30,使圆板三29远离u形杆34,根据被监测物体形状及位置,摆动支撑板24,摆动支撑板24,支撑板24带动螺杆二30、圆板三29、螺杆一25、螺纹筒26及接触块27,支撑板24带动滑块21在直槽19内沿圆杆二22移动,支撑板24带动圆块28沿竖槽23移动,实现接触块27摆动到准确的角度位置,反向转动螺杆二30,使圆板三29紧贴u形杆34。
73.转动螺纹筒26,使接触块27紧贴监测物体。
74.当被检测物体发生地质灾害时,接触块27受力,使圆板三29、圆板四35及滑块21位置发生变化,圆板三29、圆板四35及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探测出接触块27角度以及高度位置变化量,实现地质灾害监测。
75.支撑圆板15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用以在地质灾害发生同时,监测地面是否发生波动。
76.本装置通过使用接触块27紧贴被检测物体,在拧紧顶丝二36及转动螺杆二30时,使顶丝二36与圆弧轨道32间摩擦力以及圆板四35与u形杆34间摩擦力稍大于相关元件重力作用,保持接触块27的位置。当被检测物体发生变化时,接触块27受力发生变化,顶丝二36与圆弧轨道32间摩擦力以及圆板四35与u形杆34间摩擦力,不会对相关元件的运动造成阻碍。
77.本装置通过在圆板三29、圆板四35及滑块21上分别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探测出接触块27角度以及高度位置变化量,实现多位置同时监测,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精度更高,实现地质灾害监测。
78.本装置通过支撑圆板15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多个支撑圆板15上设置多个位置传感器,在地表发生波动时,同一时间,各个位置传感器受到波动影响不同,实现监测地面波动情况。
79.本装置通过巧妙地设计,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替代人工目视监测,降低工作的危险系数,而且相比较人工目视,监测结果更为准确,监测精度更高。
80.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