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4:5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罐体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也越来越高,类似粉状或者液体状态的产品,人们会使用便携的罐体将产品灌装在罐体内,再使用盖子将罐体口密封。为了降低产品泄漏的可能性,罐体在灌装完产品后,需要使用密封膜粘接在罐体口,对罐体口进行密封,再使用压盖装置将盖子按压在罐体上。
3.现有灌装加盖一体机包括灌料装置、密封装置和压盖装置,灌料装置将产品灌装到罐体后,传送带将灌装好的罐体传送到密封装置上,密封装置将密封膜粘接在罐体口后,传送带再将罐体传送到压盖装置,压盖装置将盖子按压在罐体上,最后传送带将加工完成的罐体传送到打包区域,完成打包。
4.但是整个产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缺少对罐体传送过程中的定位以及对各个操作之间的检测,当罐体灌装加工中出现个别罐体密封位置偏差,导致罐体口没有密封完全。产品没有密封完全会导致产品泄漏,产品泄漏后会导致附近一批罐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产品销售,同时影响人们对该产品的感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检测产品是否密封完全,检测产品压盖是否平整,便于检测出产品中的不良品,降低不良品销售包装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上且用于传送罐体的传送装置、设置在机体上且沿产品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灌料装置、密封装置和压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体上且位于灌料装置与密封装置之间的检测装置一、设置在机体上且位于密封装置与压盖装置之间的检测装置二和设置在机体上且位于机体出料端的检测装置三,所述机体上设有位于传送装置下方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检测出的不良品。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体提高传送装置、灌料装置、密封装置和压盖装置在操作时的稳定性,检测装置一用于检测灌料装置灌装完成的罐体,检测罐体内的物料是否灌装完成,检测罐体内灌装的物料含量是否足量;检测装置二用于检测罐体的开口是否密封完好,降低未密封完全的罐体一起传送到压盖装置进行压盖操作;检测装置三用于检测罐体压盖是否平整,盖子是否牢固;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上述不良品,降低不良品与良品一起传送、包装的可能性。
8.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顶面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定位管、设置在定位管顶面的传送台和驱动传送台进行间歇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传送台的顶面沿圆周依次开设有若干用于定位罐体的定位孔,所述传送台的底面设有用于封堵定位孔下端的定位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套设在定位管上的槽轮、设置在机体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
出端的转动圆盘和设置在转动圆盘上的圆柱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便于定位管与机体进行转动连接,驱动件主要用于驱动定位管转动,定位管转动带动传送台进行转动;定位孔用于定位罐体,提高罐体在传送台上的稳定性,便于罐体进行灌料、密封、压盖操作,定位件用于提高罐体在定位孔内的稳定性,同时便于控制不良品的收集;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圆盘转动,转动圆盘转动带动圆柱销进入槽轮的凹槽内,圆柱销在凹槽内移动带动槽轮进行转动。圆柱销移出凹槽后,槽轮停止转动,圆柱销继续转动到槽轮下一个凹槽,带动槽轮继续转动,便于定位管进行间歇性移动,便于传送台上的罐体进行加工。
10.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传送台上的定位电机和设置在定位电机输出端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面设有引导块,所述传送台的底面开设有与引导块转动路径一致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内壁设有若干滚珠一。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电机用于定位定位板,定位电机可以控制定位板对定位孔端部的密封,当定位孔内存有不良品时,定位电机可以驱动定位板转动,方便不良品下落到收集装置上,引导槽和引导块提高定位板在传送台上的稳定性,提高定位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滚珠一用于降低引导块在引导槽内的摩擦力,便于引导块在引导槽内的进行移动。
12.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套设在定位管上的收集台和设置在机体出料口的传送件,所述收集台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收集台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槽连通的出料口,所述传送件包括若干设置在机体上的传送辊、设置在机体上且用于驱动传送辊转动的传送电机和设置在传送辊上的传送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台用于收集传送台上的不良品,传送件用于将不良品进行传送收集,便于对不良品进行回收利用,降低成本浪费;定位槽用于定位定位孔下落的罐体,出料口便于罐体移出定位槽;传送电机驱动传送辊进行转动,传送辊转动带动传送带进行移动,传送带移动用于将存有问题的罐体进行传送,便于工作人员收集。
14.优选的,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一侧设有导向板一,所述传送带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导向板二,所述导向板一靠近收集台的一端朝向收集台的外侧壁弯曲设置,所述导向板二靠近收集台的一端沿定位槽靠近定位管的一侧弯曲设置,所述导向板二靠近收集台的底面开设有便于收集台转动的缺口。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用于将罐体从定位槽引出,导向板一朝向收集台的外侧壁弯曲设置,是为了防护罐体一侧配合导向板二对罐体进行引导;导向板二用于将罐体直接引导到传送带上,缺口便于收集台转动,收集台转动也便于罐体受到导向板二拦截时顺着导向板二进行移动。
16.优选的,所述收集台的顶面设有与定位槽连通的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开设有供导向板二穿过的物料出口,所述引导管的顶面设有与定位板接触的滚珠二。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管提高罐体下落的稳定性,便于罐体平稳下落,物料出口便于导向板二将罐体引出,滚珠二便于降低定位板转动时与引导管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定位板进行转动。
18.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一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定位孔上方的安装管、设置在安装管内的推动气缸、设置在推动气缸活塞端的称重件和设置
在称重件称重端的夹爪,所述夹爪用于夹取罐体。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用于定位安装管和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用于推动夹爪抓取罐体,夹爪抓取罐头后,推动气缸上移,称重件对罐体进行称重,检测罐体重量是否达标。
20.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二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定位座和设置在定位座上且位于定位孔上方的检测摄像头,所述检测摄像头的检测端朝向定位孔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座提高检测摄像头的稳定性,检测摄像头用于拍照检测罐体口密封膜的密封状态。
22.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三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测距传感器一、测距传感器二和用于调节测距传感器一与测距传感器二之间间距的调节件,所述测距传感器一用于测量压盖后罐体一端高度,所述测距传感器二用于测量压盖后罐体另一端高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提高测距传感器一、测距传感器二和调节件的稳定性,测距传感器一和测距传感器二用于检测罐体压盖后,盖子两端的高度,检测盖子是否按压完全,调节件便于根据盖子的大小调节测距传感器一和测距传感器二之间的间距。
24.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转动轴、设置在转动轴底面的调节块和沿调节块长度方向进行设置的双向螺杆,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用于测距传感器一和测距传感器二穿过的调节槽,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与调节槽连通且用于安装双向螺杆的安装槽,所述测距传感器一上设有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一,所述测距传感器二上设有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二。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向螺杆转动,调动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沿双向螺杆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便于调节测距传感器一和测距传感器二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调节槽便于测距传感器一和测距传感器二检测罐体上盖子的高度,安装槽用于安装双向螺杆,同时提高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之间的稳定性。
26.综上所述,在罐体各个加工流程后都对罐体进行检测,便于降低罐体包装时出现不良品的可能性,检测装置一用于检测罐体内产品的分量,检测装置二用于检测罐体口密封膜的密封状态,检测装置三用于检测罐体压盖是否完全;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检测装置一、检测装置二和检测装置三检测出的不良品,将不良品单独收集,降低不良品混杂在良品内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中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中检测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中检测装置三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传送装置;21、转轴;22、定位管;23、传送台;231、定位
孔;24、驱动件;241、槽轮;242、驱动电机;243、转动圆盘;244、圆柱销;3、灌料装置;4、密封装置;5、压盖装置;6、检测装置一;61、安装座;62、安装管;63、推动气缸;64、称重件;65、夹爪;7、检测装置二;71、定位座;72、检测摄像头;8、检测装置三;81、固定座;82、测距传感器一;83、测距传感器二;84、调节件;841、转动轴;842、调节块;843、双向螺杆;9、收集装置;91、收集台;911、定位槽;912、出料口;92、传送件;921、传送辊;922、传送电机;923、传送带;10、定位件;101、定位电机;102、定位板;11、引导块;12、引导槽;13、滚珠一;14、导向板一;15、导向板二;151、缺口;16、引导管;161、物料出口;162、滚珠二;17、调节槽;18、安装槽;19、连接块一;20、连接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机体1、安装在机体1上且用于传送罐体的传送装置2、安装在机体1上且沿罐体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灌料装置3、检测装置一6、密封装置4、检测装置二7、压盖装置5和检测装置三8。传送装置2将罐体依次传送到各个装置下方,灌料装置3用于将产品灌装到罐体内;检测装置一6用于检测罐体内的产品分量是否充足;密封装置4用于将检测后没有问题的罐体口进行密封,提高产品在罐体内的稳定性,降低产品泄漏的可能性。密封装置4密封好后,检测装置二7将罐体口的密封膜进行检测,检测密封膜是否覆盖完全,降低密封膜未覆盖完全就传送到压盖装置5的可能性;检测装置二7检测完成后,罐体到达压盖装置5进行压盖操作,将盖子按压在检测完好的罐体上。最后传送装置2将罐体传送到检测装置三8,检测装置三8用于检测罐体上盖子是否按压完全。整个流程中,在罐体各个灌装操作中都进行检测,有效降低罐体在包装时混入不良品的可能性。
31.参照图3,传送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转轴21、套设在转轴21上的定位管22、固定在定位管22的顶面的传送台23和安装在机体1上且用于驱动传送台23进行间歇转动的驱动件24,定位管22通过转轴21与机体1进行转动连接,传送台23的顶面沿圆周方向依次开设有若干定位孔231,传送台23的底面安装有用于密封定位孔231下端的定位件10,罐体进入定位孔231后,到达定位件10上。定位件10包括固定安装在传送台23上的定位电机101和固定安装在定位电机101的输出端的定位板102,定位电机101的输出端朝向下方设置,定位板102位于定位孔231的底端,定位板102的顶面固定有引导块11,在传送台23的底面开设有与引导块11转动路径一致的引导槽12,引导块11随着定位板102的转动在引导槽12内移动。为了便于引导块11在引导槽12内进行移动,引导槽12的内壁设有若干滚珠一13,滚珠一13有效降低引导块11与引导槽1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引导槽12进行移动。
32.参照图3和图4,驱动件24包括固定套设在定位管22上的槽轮241、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驱动电机242、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242活塞端的转动圆盘243和固定安装在转动圆盘243远离驱动电机242活塞端的圆柱销244,驱动电机242驱动转动圆盘243转动,转动圆盘243转动带动圆柱销244进入槽轮241的凹槽内,通过圆柱销244在槽轮241凹槽内的位置带动槽轮241进行间接性转动,便于传送台23上的罐体进行加工。
33.参照图1和图5,为了便于收集检测装置一6、检测装置二7和检测装置三8检测出的不良品,机体1上还安装有位于传送装置2下方的收集装置9。收集装置9包括固定套设在定
位管22上的收集台91和安装在机体1出料口912的传送件92,收集台91随着定位管22的转动进行转动,收集台91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孔231对应的定位槽911,收集台91上还固定安装有与定位槽911连通的引导管16,引导管1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与定位板102接触的滚珠二162,滚珠二162便于降低定位板102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引导管16便于定位孔231下落的罐体进入定位槽911内。传送件92包括若干安装在机体1上的传送辊921、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且用于驱动传送辊921转动的传送电机922和安装在传送辊921上的传送带923,传送电机922的输出端与传送辊921一端固定。为了便于罐体从定位槽911到达传送带923上,收集台91的侧壁开设有与定位槽911连通的出料口912。
34.参照图5,同时传送带923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板一14,传送带923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固定有导向板二15,导向板一14靠近收集台91的一端朝向收集台91的外侧壁弯曲设置,导向板二15靠近收集台91的一端沿定位槽911靠近定位管22的一侧弯曲设置,导向板一14和导向板二15形成定位罐体的空间,导向板二15对罐体的行进路线进行限制。同时出料口912倾斜开设在收集台91上且倾斜弯曲方向与收集台91转动方向相反。当收集台91持续转动时,罐体会顺着导向板二15逐渐靠近传送带923,当出料口912对准传送带923时,罐体通过导向板二15和导向板一14的引导从收集台91到达传送带923上。因为导向板二15朝向收集台91内部延伸,为了降低收集台91转动对导向板二15产生影响,导向板二15的顶面开设有缺口151。同时为了导向板二15引导罐体,引导管16的下端靠近导向板二15的一侧开设有供导向板二15穿过的物料出口161。
35.参照图6,罐体通过灌料装置3灌装完成后,检测装置一6对罐体进行检测。检测装置一6包括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安装座61、固定安装在安装座61上的安装管62、固定在安装管62内的推动气缸63、固定安装在推动气缸63活塞端的称重件64和固定安装在称重件64称重端的夹爪65,称重件64可以为弹簧秤,推动气缸63驱动夹爪65进行上下移动,夹爪65抓取罐体后,称重件64对罐体进行称重,查看罐体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符合罐体就移动到下一个工位;不符合的话,定位电机101启动,转动定位板102,罐体下落到收集台91上。
36.参照图2,罐体通过检测装置一6检测后到达密封装置4进行密封,密封装置4将罐体口密封后,罐体移动到检测装置二7下方进行检测。检测装置二7包括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定位座71和固定安装在定位座71上且位于定位孔231上方的检测摄像头72,检测摄像头72用于拍摄罐体口的密封状态,罐体口密封完好,罐体移动到压盖装置5进行压盖操作;罐体口如果密封出现问题,定位电机101启动,转动定位板102,罐体下落到收集台91上。
37.参照图1和图7,检测完好的罐体进行压盖操作,压盖装置5将盖子按压在罐体上后,检测装置三8对罐体上盖子的状态进行检测。检测装置三8包括固定安装在机体1上的固定座81、安装在固定座81上的调节件84、安装在调节件84上的测距传感器一82和测距传感器二83,调节件84用于调节测距传感器一82和测距传感器二83之间的间距。
38.参照图7,调节件84包括安装在固定座81上的转动轴841、固定在转动轴841底面的调节块842和安装在调节块842上的双向螺杆843,调节块842通过转动轴841与固定座81转动连接,调节块842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测距传感器一82和测距传感器二83穿过的调节槽17,调节块842上还开设有位于调节槽17长度方向一侧的安装槽18,安装槽18用于定位双向螺杆843,安装槽18一侧敞开且与调节槽17连通,调节块842上固定安装有位于双向螺杆843两端的轴承。测距传感器一82位于双向螺杆843的一端,测距传感器二83位于双向螺杆
843的另一端。测距传感器一82上固定安装有与双向螺杆843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一19,测距传感器二83上固定安装有与双向螺杆843螺纹连接的连接块二20。通过转动双向螺杆843控制测距传感器一82和测距传感器二83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测距传感器一82用于检测压盖后罐体上盖子一端的高度,测距传感器二83用于检测罐体上盖子另一端的高度,通过两边的高度差确定罐体盖子是否按压好,按压完好,可以将罐体进行收集;如果按压出现问题,定位电机101启动,转动定位板102,罐体下落到收集台91上,通过传送带923将问题罐体进行收集。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化罐体加盖检测一体机的实施原理为:传送装置2将罐体传送到灌料装置3进行灌料,灌料完成后,检测装置一6检测罐体内的产品分量是否足够,产品分量没有问题,传送装置2将罐体传送到密封装置4进行加工。产品分量有问题,定位板102转动,罐体下落到收集台91上,传送带923将问题罐体进行收集。
40.分量没有问题的罐体通过密封装置4的密封后,传送装置2将罐体传送到检测装置二7下方进行检测,检测罐体口的密封膜是否密封完全,密封完好的罐体通过传送装置2传送到压盖装置5处进行压盖操作。密封有问题的罐体,下落到收集台91。罐体进行压盖操作后,检测装置三8对盖子的状态进行检测,检测通过的罐体直接进入包装阶段,检测未通过的罐体下落到达收集台91。本技术有效降低包装中出现不良品的可能性,降低不良品污染其他产品的可能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