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3:0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力施工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缆进行铺设,电缆通常是盘绕在盘具上,将盘具放置在放线架或放线车上进行放线,在进行电力施工时,通过放线架或放线车将电缆从盘具上放出。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110745649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电缆放线设备,其包括线盘,线盘可拆卸连接有放线架,放线架上设置有拉直机构;拉直机构包括与放线架转动连接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均能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轴上套设有主动压线轮,主动压线轮外侧面设置有主动压线环槽,从动轴上套设有从动压线轮,从动压线轮外侧面设置有从动压线环槽,主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主动轴转动;放线架上固定有支撑固定板,放线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动板,支撑滑动板上开设有两个支撑孔,支撑孔能分别容纳主动轴和从动轴插入;支撑滑动板上设置有带动支撑滑动板移动的压紧机构。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在电缆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电缆自身具有重力,一段时间后,电缆会向下松弛,当电缆下坠的重力过大时,电缆会带动线盘进行快速转动,使得缠绕在线盘上的电缆快速从线盘上脱落,需要工作人员重新将电缆缠绕在线盘上,极大的浪费了人力,导致工作人员铺设电缆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工作人员铺设电缆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座以及转动安装在移动座上的线盘,所述移动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减速部件,所述减速部件包括滑移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减速杆;所述减速杆与线盘抵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减速杆进行移动的动力部件,所述线盘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动力部件启动的感应部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盘的转速过快时,感应部件能够控制动力部件进行启动,动力部件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使得减速杆与线盘抵接,减速杆能够减缓线盘的转速,减少了电缆快速从线盘上脱落情况的发生,改善了工作人员铺设电缆效率较低的问题。
8.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的电磁铁、固定连接在减速杆上的铁片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的蓄电池;所述电磁铁与铁片配合使用,所述电磁铁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感应部件可控制蓄电池对电磁铁进行通电与断电;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减速杆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线盘的转速过快时,感应部件控制蓄电池对电磁铁进行通电,电磁铁对铁片进行吸合,铁片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此时第一弹簧呈拉伸状,当线盘的转速恢复正常状态时,感应部件控制蓄电池对电磁铁进行断电,第一弹簧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使得减速杆与线盘进行分离,便于下次继续对线盘进行降速。
10.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线盘包括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板上的线轴和固定连接在线轴上的两个限位板;所述感应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线轴上的多个离心件和套设在线轴上的伸缩环;所述伸缩环与多个离心件连接,所述固定板上滑移安装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伸缩环抵接,所述感应块上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触点配合使用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电磁铁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感应块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在第一燕尾槽中的第一燕尾块,所述第一燕尾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燕尾块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轴转动的过程中,线轴通过离心件带动伸缩环进行转动,当线轴的转速过快时,离心件会带动伸缩环的半径变大,伸缩环推动感应块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呈拉伸状,感应块带动第一触点进行移动,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时,蓄电池即可对电磁铁进行通电,进一步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能够更快的对线盘进行降速,减少电缆快速从线盘上脱落情况的发生。
12.优选的,所述离心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线轴上的离心筒和固定连接在伸缩环上的离心杆;所述离心杆穿设在离心筒中,所述离心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离心杆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线轴转动的过程中,线轴带动离心筒进行转动,离心筒带动第三弹簧与离心杆进行转动,当线轴的转速过快时,离心杆能够朝向远离线轴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伸缩环的半径变大,通过线轴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带动感应块进行移动,减少了人员的操作步骤。
14.优选的,所述伸缩环包括两个第一弧板与两个第二弧板,两个所述第二弧板分别穿设在第一弧板中,且可在第一弧板中滑动,所述离心杆与第一弧板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离心杆转动的过程中,离心杆带动第一弧板进行转动,当离心杆朝向远离线轴的一侧移动时,离心杆带动第一弧板朝向远离线轴的一侧移动,第一弧板带动第二弧板朝向远离线轴的一侧移动,伸缩环的半径即可变大。
1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滑移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第二触点设置在移动块上,所述感应块上安装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感应块上的锁定块,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锁定块插入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安装槽中放置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与第四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锁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供锁定杆插入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杆朝向锁定块的端面上成型有锁定斜面,所述锁定斜面可与锁定块的侧边接触;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用于将锁定杆从锁定槽中脱离的脱离部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感应块移动的过程中,感应块带动锁定块进行移动,当锁定块与锁定斜面接触时,锁定块继续移动,锁定块推动锁定杆进行移动,此时第四弹簧呈压缩状,当锁定杆与锁定槽相对时,第四弹簧推动锁定杆插入到锁定槽中,锁定杆对锁定块进行固定,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持续接触,当伸缩环与感应块分离时,线轴仍可进行降速,当线轴达到初始速度时,启动脱离部件,将锁定杆从锁定槽中脱离,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进行分离,减少了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多次短暂接触,导致线轴降速效果较差问题的发生。
1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燕尾块,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第二燕尾块放置的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与第二燕尾块固定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环与感应块分离时,感应块能够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二燕尾块进行移动,此时第五弹簧呈压缩状,当感应块与移动块分离时,第五弹簧推动移动块返回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继续使用。
20.优选的,所述脱离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的l型脱离杆,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贯通的穿设槽,所述l型脱离杆通过穿设槽插入到安装槽中,所述锁定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供l型脱离杆插入的脱离槽,所述脱离槽靠近第四弹簧的内壁上成型有脱离斜面,所述脱离斜面与l型脱离杆的侧边接触。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伸缩环与感应块分离时,第二弹簧带动感应块进行移动,感应块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当l型脱离杆与脱离斜面抵接时,感应块继续移动,l型脱离杆推动锁定杆进行移动,使得锁定杆从锁定槽中脱离,即可使得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进行分离,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22.优选的,所述减速杆朝向线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减速槽,所述减速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减速槽中放置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第六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杆与线盘接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速杆朝向线盘移动的过程中,减速杆带动第六弹簧与抵接杆朝向线盘移动,第六弹簧能够为抵接杆提供持续的推力,使得抵接杆紧贴在线盘上,能够更加快速对线盘进行降速。
24.优选的,所述抵接杆朝向线盘的端面上成型有弧面,所述线盘上开设有与弧面契合的弧形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抵接杆与线盘的接触面积,使得线盘能够更快的进行降速。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速杆,当线盘的转速过快时,感应部件能够控制动力部件进行启动,动力部件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使得减速杆与线盘抵接,减速杆能够减缓线盘的转速,减少了电缆快速从线盘上脱落情况的发生,改善了工作人员铺设电缆效率较低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动力部件,当线盘的转速过快时,感应部件控制蓄电池对电磁铁进行通电,电磁铁对铁片进行吸合,铁片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此时第一弹簧呈拉伸状,当线盘的转速恢复正常状态时,感应部件控制蓄电池对电磁铁进行断电,第一弹簧带动减速杆进行移动,使得减速杆与线盘进行分离,便于下次继续对线
盘进行降速;3.本技术通过设置感应部件,在线轴转动的过程中,线轴通过离心件带动伸缩环进行转动,当线轴的转速过快时,离心件会带动伸缩环的半径变大,伸缩环推动感应块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呈拉伸状,感应块带动第一触点进行移动,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时,蓄电池即可对电磁铁进行通电,进一步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能够更快的对线盘进行降速,减少电缆快速从线盘上脱落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减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感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心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座;11、安装板;111、第三燕尾槽;12、固定板;121、第一燕尾槽;122、第二燕尾槽;13、移动块;131、放置槽;132、安装槽;133、第二燕尾块;134、穿设槽;14、万向轮;2、线盘;21、线轴;22、限位板;23、弧形槽;3、减速部件;31、减速杆;311、减速槽;312、第三燕尾块;32、第六弹簧;33、抵接杆;331、弧面;4、动力部件;41、电磁铁;42、铁片;43、蓄电池;44、固定块;45、第一弹簧;5、感应部件;51、离心件;511、离心筒;512、离心杆;513、第三弹簧;52、伸缩环;521、第一弧板;522、第二弧板;53、感应块;531、第一燕尾块;54、第一触点;55、第二触点;56、第二弹簧;6、锁定部件;61、锁定块;611、锁定槽;62、第四弹簧;63、锁定杆;631、锁定斜面;632、脱离槽;633、脱离斜面;64、第五弹簧;7、脱离部件;71、l型脱离杆。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参照图1,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座1、线盘2、减速部件3、动力部件4以及感应部件5;移动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便于对移动座1进行移动,移动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固定板12。
36.线盘2包括线轴21和两个限位板22;线轴21转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板12之间,且为水平设置;两个限位板22均套设在线轴21上,且与线轴21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板22均为圆形板。移动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1,减速部件3安装在安装板11的顶部,减速部件3能够对限位板22进行降速,限位板22带动线轴21进行降速,减少了电缆快速从线轴21上脱落情况的发生,改善了工作人员铺设电缆效率较低的问题;动力部件4安装在安装板11的顶部,动力部件4能够驱动减速部件3进行移动;线轴21上安装有感应部件5,感应部件5能够控制动力部件4的开启与关闭,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37.参照图2和图3,减速部件3包括减速杆31、第六弹簧32以及抵接杆33;减速杆31滑移安装在安装板11的顶部,且为水平设置,减速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燕尾块312,安装板11的顶部水平开设有第三燕尾槽111,第三燕尾块312放置在第三燕尾槽111中,动力部
件4能够带动减速杆31进行移动,减速杆31朝向限位板22的端面上开设有减速槽311;第六弹簧32固定连接在减速槽311远离限位板22的内壁上;抵接杆33水平放置在减速槽311中,且延伸到减速杆31的外侧,抵接杆33的侧壁与减速槽311的侧壁贴合,减速杆31带动抵接杆33进行移动,使得抵接杆33与限位板22抵接,从而对限位板22进行降速,第六弹簧32能够为抵接杆33提供持续的推力,使得抵接杆33紧贴在线盘2上,能够更加快速对限位板22进行降速;抵接杆33朝向限位板22的端面上成型有弧面331,限位板2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弧面331契合的弧形槽23,多个弧形槽23沿限位板22的轴线圆周分布,增加了抵接杆33与限位板22的接触面积。
38.参照图1和图2,动力部件4包括蓄电池43、电磁铁41、铁片42、固定块44以及第一弹簧45;蓄电池43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顶部;电磁铁4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顶部,电磁铁41与蓄电池43通过导线电连接,感应部件5能够控制蓄电池43对电磁铁41进行通电与断电;铁片42固定连接在减速杆31的侧壁上,铁片42与电磁铁41配合使用,电磁铁41能够对铁片42进行吸合,铁片42即可带动减速杆31进行移动,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固定块44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块44位于减速杆31远离限位板22的一侧;第一弹簧45固定连接在固定块44的侧壁上,第一弹簧45远离固定块44的一端与减速杆31固定连接,在铁片42带动减速杆3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45呈拉伸状,当线轴21的转速恢复正常状态时,感应部件5控制蓄电池43对电磁铁41进行断电,第一弹簧45带动减速杆31进行移动,使得抵接杆33与限位板22进行分离,便于下次继续对线轴21进行降速。
39.参照图2和图4,感应部件5包括多个离心件51、伸缩环52、感应块53、第一触点54以及第二触点55;多个离心件51均固定连接在线轴21的周面上,此实施例中离心件51设置为两个,两个离心件51沿线轴21的轴线对称设置,在线轴21转动的过程中,线轴21带动离心件51进行转动;伸缩环52套设在线轴21上,伸缩环52的轴线与线轴21的轴线相同,伸缩环52与两个离心件51固定连接,离心件51带动伸缩环52进行转动;感应块53滑移安装在固定板12的侧壁上,感应块53能够沿竖向滑动,感应块53与伸缩环52接触,当线轴21的转速过快时,离心件51会带动伸缩环52的半径变大,伸缩环52推动感应块53进行移动;第一触点54设置在感应块53上,第一触点54与蓄电池43通过导线电连接,感应块53带动第一触点54进行移动;固定板12上安装有移动块13,第二触点55设置在移动块13上,第二触点55与第一触点54配合使用,第二触点55与电磁铁41通过导线电连接,当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接触时,蓄电池43即可对电磁铁41进行通电,通过电信号的传输能够更快的对线盘2进行降速,减少电缆快速从线盘2上脱落情况的发生。
40.参照图5,离心件51包括离心筒511、第三弹簧513以及离心杆512;离心筒511固定连接在线轴21的周面上,离心筒511与线轴21的轴线垂直;第三弹簧513固定连接在离心筒511靠近线轴21的内壁上;离心杆512穿设在离心筒511中,且延伸到离心筒511的外侧,离心杆512的一端与第三弹簧513固定连接,离心杆512的另一端与伸缩环52固定连接,当线轴21的转速过快时,离心杆512能够朝向远离线轴21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伸缩环52的半径变大。
41.伸缩环52包括两个第一弧板521与两个第二弧板522;两个第一弧板521与两个第二弧板522交错设置,两个第二弧板522分别穿设在第一弧板521中,且可在第一弧板521中滑动,离心杆512与第一弧板521固定连接,离心杆512带动第一弧板521朝向远离线轴21的
一侧移动,第一弧板521带动第二弧板522朝向远离线轴21的一侧移动,伸缩环52的半径即可变大。
42.参照图4和图6,感应部件5还包括第二弹簧56,固定板12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第一燕尾槽121,感应块5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燕尾块531,第一燕尾块531放置在第一燕尾槽121中,感应块53带动第一燕尾块531进行滑动,第二弹簧56固定连接在第一燕尾槽121的内顶面上,第二弹簧56的底部与第一燕尾块531固定连接,在伸缩环52推动感应块5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56呈拉伸状,当伸缩环52与感应块53分离时,第二弹簧56带动感应块53进行移动,使得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进行分离,便于下次对线轴21进行降速。
43.参照图6,移动块13滑移安装在固定板12上,移动块1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燕尾块133,固定板12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第二燕尾槽122,第二燕尾块133放置在第二燕尾槽122中;感应块53上安装有锁定部件6,锁定部件6包括锁定块61、第四弹簧62、锁定杆63以及第五弹簧64;锁定块61固定连接在感应块53的底部,移动块13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31,锁定块61插入到放置槽131中,且与放置槽131相互契合;放置槽131的内壁上水平开设有安装槽132,第四弹簧62固定连接在安装槽132的内壁上;锁定杆63水平放置在安装槽132中,且插入到放置槽131中,锁定杆63与第四弹簧62固定连接,锁定块61的侧壁上开设有锁定槽611,锁定杆63插入到锁定槽611中,锁定杆63对锁定块61进行固定,使得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持续接触,当伸缩环52与感应块53分离时,线轴21仍可进行降速,减少了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多次短暂接触,导致线轴21降速效果较差问题的发生;锁定杆63朝向锁定块61的端面上成型有锁定斜面631,锁定斜面631自上而下距锁定块61的距离逐渐减小,在锁定块61插入放置槽131的过程中,锁定块61首先与锁定斜面631抵接,锁定块61推动锁定杆63进行移动,此时第四弹簧62呈压缩状,当锁定杆63与锁定槽611相对时,第四弹簧62推动锁定杆63插入到锁定槽611中。
44.固定板12上安装有脱离部件7,脱离部件7能够将锁定杆63从锁定槽611中脱离,第五弹簧64固定连接在第二燕尾槽122的内顶面上,第五弹簧64的底部与第二燕尾块133固定连接,在感应块53带动移动块13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块13带动第二燕尾块133进行移动,此时第五弹簧64呈压缩状,当感应块53与移动块13分离时,第五弹簧64推动移动块13返回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继续使用。
45.参照图6,脱离部件7包括l型脱离杆71,l型脱离杆7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侧壁上,l型脱离杆71位于移动块13的上方,移动块13的顶部竖直开设有与安装槽132贯通的穿设槽134,l型脱离杆71通过穿设槽134插入到安装槽132中;锁定杆63的顶部开设有脱离槽632,脱离槽632靠近第四弹簧62的内壁上成型有脱离斜面633,l型脱离杆71能够插入到脱离槽632中,且与脱离斜面633抵接,l型脱离杆71能够推动锁定杆63进行移动,使得锁定杆63从锁定槽611中脱离。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线轴21转动的过程中,线轴21带动限位板22与离心筒511进行转动,离心筒511带动第三弹簧513与离心杆512进行转动,离心杆512带动第一弧板521进行转动;当线轴21的转速过快时,离心杆512朝向远离线轴21的一侧移动,离心杆512带动第一弧板521朝向远离线轴21的一侧移动,第一弧板521带动第二弧板522朝向远离线轴21的一侧移动,伸缩环52的半径即可变大;伸缩环52推动感应块53进行移动,此时第二弹簧56呈拉伸状,感应块53带动第一触点54与锁定块61
进行移动,当锁定块61与锁定斜面631接触时,锁定块61继续移动,锁定块61推动锁定杆63进行移动,此时第四弹簧62呈压缩状,当锁定杆63与锁定槽611相对时,第四弹簧62推动锁定杆63插入到锁定槽611中,锁定杆63对锁定块61进行固定,此时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进行接触;蓄电池43对电磁铁41进行通电,电磁铁41对铁片42进行吸合,铁片42带动减速杆31进行移动,此时第一弹簧45呈拉伸状,减速杆31带动第六弹簧32与抵接杆33进行移动,当抵接杆33与限位板22抵接时,抵接杆33即可减缓限位板22的转速,限位板22带动线轴21进行降速,减少了电缆快速从线盘2上脱落情况的发生,改善了工作人员铺设电缆效率较低的问题。
47.当线盘2降速时,伸缩环52与感应块53进行分离,第二弹簧56带动感应块53进行移动,感应块53带动移动块13进行移动,此时第五弹簧64呈压缩状,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持续接触,线轴21仍可进行降速,减少了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多次短暂接触,导致线轴21降速效果较差问题的发生。
48.当线盘2的转速恢复正常状态时,此时l型脱离杆71插入到脱离槽632中,且推动锁定杆63进行移动,使得锁定杆63从锁定槽611中脱离,感应块53与移动块13进行分离,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进行分离,蓄电池43对电磁铁41进行断电,第一弹簧45带动减速杆31进行移动,使得抵接杆33与限位板22进行分离,与此同时第五弹簧64带动移动块13返回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继续对线盘2进行降速。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