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的充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11:2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车辆的充电连接器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2021年5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1-006405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其耦合到电动车辆的充电入口并用于给电动车辆充电。


背景技术:

4.最近,随着环境问题成为一个问题,环保车辆因为节约能源和防止环境污染被高度重视。因此,氢燃料电池车辆、生物柴油车辆和电动车辆作为通过现有内燃机获得驱动力的车辆的替代品而受到关注。
5.其中,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车辆是电动车辆,即使用电力作为驱动力的车辆。根据使用电能的方法和电力用作驱动力的比率,电动车辆被分为ev、phev和hev,并且ev和phev中的每一个都设置有快速充电部分和慢速充电部分以从外部接收电力。
6.这里存在限定,由于在快速充电部分和慢速充电部分中产生高电压以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因此存在端子部分的固定力由于车辆的充电入口部分和充电部分的反复分离而被降低,从而降低了电气安全性,而且为了将出口端子安装在正确的位置,还存在可加工性和生产率被降低以便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限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连接器,其中,安装在车辆的充电连接器内部的充电端子易于安装并且也被稳定地固定,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其耦合到电动车辆的入口充电部分,该充电连接器包括:出口端子部分,其电连接到安装在入口充电部分内部的入口端子部分;壳体,其配置为提供容纳空间和耦合到入口端子部分的耦合空间,出口端子部分容纳在该容纳空间中;以及后保持器安装在壳体一侧以防止出口端子部分分离,
9.其中,出口端子部分包括:耦合到入口端子部分的多个充电端子;以及防护肋,其从充电端子的外部沿径向方向延伸,并具有支承在后保持器的一侧处的远端,以防止充电端子分离。
10.壳体可以具有第一连接孔,使得多个充电端子以预定图案安装,后保持器可以包括设置在容纳空间外部的主体和具有第二连接孔的延伸部分,第二连接孔延伸到容纳空间内部以与第一连接孔连通,并且在出口端子部分中,充电端子可设置成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防护肋的远端可以被支承在所述延伸部分的远端上,并且被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1.该防护肋可以包括:沿着充电端子中的每个的外周表面突出的连接端;多个弹性
悬臂,所述多个弹性悬臂与连接端隔开预定距离,以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以及支承端,该支承端从弹性悬臂中的每个的远端弯曲并设置为面向延伸部分,其中出口端子部分可以穿过第二连接孔并被设置在容纳空间中。
12.弹性悬臂可从连接端部延伸,其中,弹性悬臂可具有倾斜表面,倾斜表面从充电端子的外周表面延伸,从而在径向方向上逐渐间隔开。
13.后保持器可以包括:保护肋,其从主体延伸到容纳空间的外部,以保护壳体的远端;以及耦合肋,其延伸到容纳空间的外部,并在其远端设置有钩形突出部,从而被钩接并固定到在容纳空间中限定的耦合槽。
附图说明
14.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15.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16.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17.图3是图2的出口端子部分的立体图;
18.图4是示出出口端子部分组装到图2的后保持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19.图5是示出图4的不同方向的立体图;
20.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后保持的状态的立体图;
21.图7是示出在图4中组装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22.图8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
23.图9是沿图7的方向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和
24.图10是示出用于将出口端子组装到后保持器的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省略了众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以免使本发明的要点模糊。
26.此外,为了便于描述,用于车辆的入口充电部分和充电连接器彼此耦合的方向被定义为延伸方向,将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定义为径向方向。
27.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出口端子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出口端子部分组装到图2的后保持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图4的不同方向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应用后保持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了壳体组装在图4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沿图7的方向vii-vii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了将出口端子组装到后保持器的方法的视图。
28.参照图1至图10,耦合到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入口充电部分的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包括:出口端子部分100,其电连接到安装在入口充电部分内部的入口端子部分、壳体200,其提供其中容纳出口端子部分100的容纳空间210和耦合到入口端子部分的耦合空间220、以及后保持器,其安装在壳体200的一侧以防止出口端子部分100分离。出口端子部
分100设置有:耦合到入口端子部分的多个充电端子110;以及防护肋120,其从充电端子110的外部沿径向方向延伸,并具有支承在后保持器300的一侧以防止充电端子110中的每个分离的远端。
29.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连接到外部设备,并耦合到设置在电动车辆中的入口充电部分,以供应外部电力,从而对电池充电。这里,充电连接器被连接成使得出口端子部分100和安装在入口充电部分内部的入口端子部分彼此稳定地连接。
30.出口端子部分100设置有耦合到入口端子部分的多个充电端子110和延伸到充电端子110的外部的防护肋120,并且安装成穿过壳体200。出口端子部分100的一侧通过电线连接到外部设备,另一侧与安装在入口充电部内部的入口端子部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31.充电端子110穿过第一连接孔212,从而设置在耦合空间220和容纳空间210上方,使得设置在容纳空间210中的一端设置在壳体200内部并通过电线电连接到外部电源,另一端设置在耦合空间220内部并电连接到入口端子部分。这里,多个充电端子110分别安装在预先设计的位置处,并整体连接到入口端子部分。
32.防护肋120延伸到充电端子110中的每个的外部,使得出口端子部分100被防止与后保持器300接触,并且充电端子110的另一端以预先设计的长度设置在耦合空间220中,以防止在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提供较好的电稳定性。
33.具体地,防护肋120设置有沿着充电端子110的外周表面延伸并突出的连接端121、与连接端121间隔预定距离以在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弹性悬臂、以及从弹性悬臂121中的每个的远端弯曲并平行于延伸方向设置的支承端123。
34.这里,连接端121从充电端子110的外周表面突出,并被支承在支承表面211的一侧,第一连接孔212被限定支承表面中,支承端123被支承在延伸部分320的远端,延伸部分320限定了第二连接孔321,以将充电端子110牢固地固定在预定位置,从而利用入口端子部分确保较好的电气安全性和可靠性。
35.因此,连接端121和支承端123可以平行于延伸方向设置,以确保延伸方向上的固定力。
36.弹性悬臂122从连接端121沿延伸方向延伸。这里,弹性悬臂122可以具有倾斜表面1221,从而在径向方向上逐渐与充电端子110的外部间隔开。因此,由于在连接端121所连接的部分被固定的状态下,弹性悬臂122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弹力,所以当充电端子110穿过第二连接孔321时,弹性悬臂122弹性变形以最小化与第二连接孔321的干涉,并且在穿过第二连接孔321之后也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因此,弹性悬臂122被钩接并固定到第二连接孔321的远端,以更便于多个充电端子110的组装。
37.换句话说,出口端子部分100设置有防护肋120,其弹性变形以更容易地安装多个充电端子110,并且,由于不需要单独的安装工序和调节安装位置的工序,简化了生产工序,提高了作业性,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率。
38.此外,出口端子部100被支承在壳体200的一侧和后保持器300的一侧,以提高充电端子110的延伸方向上的固定力,从而提供电稳定性,并且,即使当用于车辆的入口充电部分和充电连接器10被反复拆卸时,出口端子部分100也将固定力保持在预定水平或更高,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39.容纳出口端子部分100的一端的耦合空间220进一步限定在壳体200的一侧处,容
纳出口端子部分100的另一端的容纳空间210限定在壳体200的另一侧处。耦合空间220和容纳空间210被安装成被与连接端121接触的支承表面211分开,使得连接到外部装置的部分和连接到入口充电部分的装置被彼此分开。
40.这里,充电端子110中的每个穿过的第一连接孔212被限定在支承表面211中,使得多个充电端子110中的每个具有预先设计的图案。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孔212的尺寸小于连接端121的尺寸,使得连接端121被支承在支承表面211上。
41.此外,耦合槽213和引导后保持器300的耦合位置的引导突出部214设置在容纳空间210内,后保持器300耦合到该耦合槽213,使得后保持器300以卡扣配合的方式被容易地耦合,并且主要固定到后保持器300的多个充电端子110被一体地设置在指定位置处,从而防止入口充电部分和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错误地彼此耦合。
42.这里,耦合槽213可以设置成至少一对以彼此面对。导向突出部214可以设置成彼此规则间隔的三块,并且充电端子110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在正确的位置而没有垂直倒置。此外,限定在后保持器300中的引导槽313可以沿着引导突出部214移动,使得引导突出部214被容易耦合。
43.此外,当设置多个引导突出部214的情况下,当入口充电部分和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彼此分离时,相对于壳体200的中心轴线产生的旋转力可以被抵消,以使入口端子部分和出口端子部分100中可能发生的变形、损坏等最小化。
44.后保持器300具有设置在容纳空间210的一侧的主体310和延伸部分320,其中限定从主体310延伸以与第一连接孔212连通的第二连接孔321。因此,后保持器300设置在容纳空间210的开口表面的外部,以保护设置在容纳空间210中的充电端子110,并且还设置成面向支承表面211,以更牢固地固定充电端子110。
45.主体310设置在容纳空间210的开口表面的外部,并且沿着外周表面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以在容纳空间210的外部提供保护肋311,从而保护壳体200的远端,并且还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以在容纳空间210的内部提供耦合肋312,使得后保持器300容易地耦合和固定到壳体200。
46.这里,钩接并固定到耦合槽213的耦合突出部3121设置在耦合肋312的远端,耦合突出部3121的耦合槽213被钩接并固定在容纳空间210内,以防止耦合结构暴露到外部。
47.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充电端子110由于操作者的疏忽而被损坏,防止充电端子110的固定力由于重复使用而降低,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并确保电气安全。
48.此外,导向槽313被限定在主体310的一侧,以与导向突出部214对应,使得后保持器300和壳体200彼此容易地耦合,并且还被钩接并固定到导向突出部214,以抵消旋转力,从而使充电终端110的损坏最小化。
49.延伸部分320从主体310的一侧沿容纳空间210的延伸方向延伸。这里,具有与第一连接孔212相同图案的第二连接孔321限定在延伸部分320内,使得主要固定到后保持器300的出口端子部分100被一体地耦合到壳体200。
5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孔321的尺寸等于或大于弹性悬臂122将弹性变形的多个支承端彼此连接的部分的尺寸。这里,弹性悬臂122将处于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多个支承端彼此连接的部分具有使得支承端123支承第二连接孔321的远端的小尺寸。
51.此外,如图5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延伸部分320的后保持器300具有圆柱形形状,因
此通过弹性悬臂122在一个方向上的弹性变形而耦合。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延伸部分1320的后保持器1300在充电端子110被耦合的延伸方向上被切割,因此,当充电端子110被插入时,延伸部分1320也与弹性悬臂122一起在径向上弹性变形,以减小插入/拔出力,从而减少工人的疲劳。
52.这里,延伸部分1320的切割程度或切割次数可以根据设计而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对应于本发明显而易见的问题。
53.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中,多个充电端子110被插入到后保持器300中,以初步固定充电端子110,并且,充电端子110和后保持器300被一体地耦合到壳体200,以简化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生产率。
54.此外,提供用于防止充电端子110移动的各种结构,以确保用于具有入口充电部分的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当重复拆卸时,车辆的充电连接器10中可能发生的损坏被最小化,并且防止固定力降低,以提高耐用性和稳定性。
55.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可以预期包括以下事实的各种效果。然而,本发明不需要发挥所有下列效果。
56.本发明的充电连接器可以在多个充电端子安装在后保持器中的状态下被组装到壳体,以简化生产过程并通过减少工人疲劳来提高产品生产率。
57.此外,沿径向方向设置的防护肋可以设置在出口端子部分上,使得多个充电端子被稳定地固定到后保持器,并且充电端子在耦合空间中突出预先设计的长度,以提高与入口端子部分的电稳定性。
58.这里,防护肋可以设置为从充电端子的外部延伸的多个弹性悬臂,使得工人在无需执行单独的过程的情况下,容易地将出口端子部分固定到后保持器,并且为了引导后保持器的安装位置而突出的引导突出部可以设置在容纳空间中,以使提高产品生产率的效果最大化。
59.在上文中,已经示例性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并且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范围内能够适当改变的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