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9:39: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风电机组被运用,同时大功率风电机组的变流器热损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风电塔筒的通风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变流器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过温的问题,进而导致机组故障停机。
3.现有的通风方案通常采用塔底风机向外排风,使塔筒底部产生负压,从而让塔筒外的新风进入塔筒内而实现散热。但是此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差,因为上机舱中冷却风扇及变流器风扇作用下,塔筒底部处于负压,不利于塔底风机向外排风。随着变流器容量的增加,所需新风量越来越多,即便增大塔底风机风量,会使进风的风速加大,随之风阻也加大,通风散热的效果也不佳。
4.因此,如何提高风电机组塔筒的散热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包括塔筒和风机,所述塔筒的塔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塔筒内,并自下而上将空气从所述出风口排出,以对所述塔筒内的热源进行散热。
8.优选地,所述塔壁上设有塔门,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塔门上或所述塔门的门框上,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进风口处。
9.优选地,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筒内,所述塔筒外侧设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塔筒内部连通,所述导风罩的底部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开口。
10.优选地,所述导风罩内设有过滤组件。
11.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导风罩的开口处。
12.优选地,所述导风罩内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过滤组件的两侧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13.优选地,所述导风罩的顶部设有拱形弧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包括塔筒和风机,塔筒的塔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的高度位置低于出风口,风机可以与进风口对应,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塔筒内,并自下而上将空气从出风口排出,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塔筒内的热源进行散热。相对于塔筒底部排风的方式,本技术通过在塔筒内自下而上的通风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空气流动,可以在不增加风量或者少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中的塔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4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如下:
24.01为变流柜;
25.1为塔壁,2为风机,3为门框,4为导风罩,41为圆弧板,42为扇形板,43为n型板,44为平板,5为过滤组件,6为安装板,7为塔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请参考图1~图6,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塔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28.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包括塔筒和风机2,塔筒的塔壁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的高度位置低于出风口,风机2可以与进风口对应,用于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塔筒内,并自下而上将空气从出风口排出,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塔筒内的热源进行散热,其中热源为塔筒内的变流柜01等产生热量的装置。相对于塔筒底部排风的方式,本技术通过在塔筒内自下而上的通风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空气流动,可以在不增加风量或者少增加的情况下,提高散热效果,因为在上机舱冷却风扇及变流器风扇排风作用下,塔筒底部呈负压,所以在塔筒底部采用下进风上排风更加有利于增加进风量,因此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塔壁上设有塔门7,塔门7安装在门框3上,进风口可以设置在塔门7上或塔门7的门框3上,风机2安装于进风口处;风机2位于塔筒内,塔筒外侧设有导风罩4,导风罩4通过进风口与塔筒内部连通,导风罩4的底部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开口。风机2除了安装在塔门7或者门框3上之外,也可安装在塔壁上的其它位置,只要能够保证塔筒的通风
为自下而上即可,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塔筒采用埋管走线时,风机2安装在塔筒内且位于门框3下部,导风罩4安装在塔筒外部,具体可以通过安装板6连接于门框3外侧的下部,空气可以从导风罩4底部的开口进入塔筒内,可以避免雨水进入从进风口进入到塔筒内。
31.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当塔筒采用门下走线时,风机2安装在塔筒内且位于塔门7下部,导风罩4安装在塔筒外部,具体可以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在塔门7外侧的下部。
32.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从进风口进入到塔筒内部,可以在导风罩4内设有过滤组件5。考虑到过滤组件5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清洁更换的问题,过滤组件5优选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导风罩4的开口处。为了便于导风罩4的拆装,导风罩4内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卡槽,过滤组件5的两侧卡接于卡槽内,例如在连接时,过滤组件5可以沿卡槽向内推入导风罩4,当需要拆卸时,沿卡槽的方向再向外拉出过滤组件5即可。
33.进一步地,导风罩4的顶部设有拱形弧面,如图3和图6所示,为两种不同结构的导风罩4,图3中的导风罩4包括90
°
的圆弧板41和两块90
°
的扇形板42,扇形板42连接在圆弧板41的两端,所形成的导风罩4的左侧可以通过螺钉或其它紧固件连接在进风口处,过滤组件5连接在导风罩4的底部,具体可以在其中一块扇形板42的底部设置通孔,可以从此通孔将过滤组件5水平推入导风罩4内,拆卸过滤组件5时,从扇形板42的外侧拉出过滤组件5即可。图6中的导风罩4包括一块顶部呈180
°
弯曲、两侧呈竖直状态的n型板43以及一块连接在n型板43外侧的平板44,过滤组件5水平连接在n型板43的底部,n型板43的内侧可以通过螺钉或其它紧固件固定在塔门7上。图3和图6的导风罩4共同点在于顶部为拱形弧面,通过拱形弧面不仅可以提高导风罩4顶部的抗冲击能力,还可以对雨水或其它异物起到下滑导向的作用,以防止暂存在导风罩4顶部。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导风罩4只是优选的结构,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导风罩4,只要保证其底部开口即可。
3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6.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