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8:2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轮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


背景技术:

2.铝合金轮毂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强和制造加工简单等特点,既能满足汽车的日常运行需求,又能对降低整车重量,实现节能减排起到有效作用,目前已在中高端家用轿车上得到广泛应用,铝合金轮毂一般通过低压铸造工艺制造,在传统生产中由于涉及到温度、材料及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低压铸造成形过程的工艺参数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试验获得,因此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如今数值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实现低压铸造成形工艺的快速建立成为可能,通过对低压铸造成形过程建模仿真,预测成形结果,研究成形规律,确定出最佳的工艺参数,大大缩短了工艺研发周期,对提高低压铸造成形的铝合金轮毂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对于目前铝合金轮毂还存在以下不足:目前的铝合金轮毂的五个枝杈设计在受到碰撞的时候极易出现折断的情况,无法承载汽车重量进行短距离移动。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以解决现有的铝合金轮毂的五个枝杈设计在受到碰撞的时候极易出现折断的情况,无法承载汽车重量进行短距离移动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架;所述轮毂架的内侧前端位置设置有六个轮毂弯叉,六个轮毂弯叉内侧位置分别与一个轮毂直叉外端位置固定连接,轮毂直叉内侧位置与轮毂对接块的外端位置固定连接,轮毂对接块的前端位置开设有六个轮毂通孔,且每相邻两个轮毂通孔间距相同,六个轮毂通孔呈圆形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对接块的前端位置与轮辐对接块的后端位置相贴合,轮辐对接块的前端位置开设有六个轮辐通孔,每相邻两个轮辐通孔间距相同,且六个轮辐通孔呈圆形分布。
9.进一步的,六个所述轮辐通孔分别位于六个轮毂通孔正前方位置。
10.进一步的,所述轮辐对接块的外端位置设置有六个轮辐直叉,六个轮辐直叉的外端位置与六个轮辐弯叉内侧位置固定连接,六个轮辐弯叉外侧位置与轮辐架内侧位置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轮辐架位于轮毂架前端中间位置,且轮辐架后端位置与六个轮毂
直叉相贴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该型轮毂架特点为采用分叉式的轮辐设计,每个轮辐均由轮毂弯叉和轮毂直叉两部分组成,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孔洞,该结构方案在保证轮辐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轻量化。
14.轮辐架后端位置与六个轮毂直叉相贴合,使得轮毂直叉的单个压力传递至轮辐架,通过轮辐架与六个轮毂直叉的贴合,避免当个轮毂直叉出现压力形变的情况发生。
15.在轮毂架以及轮辐架装配完成之后,结合轮毂架设计的六个轮毂弯叉以及轮毂直叉,使其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更大的提高任意一个轮毂弯叉以及轮毂直叉断裂后的机动性能,承载车辆进行短距离移动。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0.1、轮毂架;101、轮毂弯叉;102、轮毂直叉;103、轮毂对接块;104、轮毂通孔;2、轮辐架;201、轮辐弯叉;202、轮辐直叉;203、轮辐对接块;204、轮辐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
25.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枝杈轮辐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架1;轮毂架1的内侧前端位置设置有六个轮毂弯叉101,六个轮毂弯叉101内侧位置分别与一个轮毂直叉102外端位置固定连接,轮毂直叉102内侧位置与轮毂对接块103的外端位置固定连接,轮毂对接块103的前端位置开设有六个轮毂通孔104,且每相邻两个轮毂通孔104间距相同,六个轮毂通孔104
呈圆形分布,该型轮毂架1特点为采用分叉式的轮辐设计,每个轮辐均由轮毂弯叉101和轮毂直叉102两部分组成,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孔洞,该结构方案在保证轮辐强度。
27.其中,轮毂对接块103的前端位置与轮辐对接块203的后端位置相贴合,轮辐对接块203的前端位置开设有六个轮辐通孔204,每相邻两个轮辐通孔204间距相同,且六个轮辐通孔204呈圆形分布,六个轮辐通孔204分别位于六个轮毂通孔104正前方位置,轮辐对接块203的外端位置设置有六个轮辐直叉202,六个轮辐直叉202的外端位置与六个轮辐弯叉201内侧位置固定连接,六个轮辐弯叉201外侧位置与轮辐架2内侧位置固定连接,轮辐架2位于轮毂架1前端中间位置,轮辐架2后端位置与六个轮毂直叉102相贴合,使得轮毂直叉102的单个压力传递至轮辐架2,通过轮辐架2与六个轮毂直叉102的贴合,避免当个轮毂直叉102出现压力形变的情况发生。
28.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29.在使用本装置的时候,首先将本装置中的轮毂架1以及轮辐架2进行分别制作,在轮毂架1进行装配到车体上的时候,将车体附带的螺栓穿过轮毂对接块103的前端位置开设的六个轮毂通孔104,再次将螺栓穿过轮辐对接块203的前端位置开设的六个轮辐通孔204,将轮毂架1与轮辐架2进行结构固定,该型轮毂架1特点为采用分叉式的轮辐设计,每个轮辐均由轮毂弯叉101和轮毂直叉102两部分组成,在这两部分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孔洞,该结构方案在保证轮辐强度的同时,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轻量化。
30.在轮毂架1以及轮辐架2装配完成之后,结合轮毂架1设计的六个轮毂弯叉101以及轮毂直叉102,使其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更大的提高任意一个轮毂弯叉101以及轮毂直叉102断裂后的机动性能,承载车辆进行短距离移动。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