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

2022-11-23 08:1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领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


背景技术:

2.皮下隧道通条是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一种装置,所述通条从腹部的皮下脂肪层出发,通过不断地在皮下脂肪层内向头部运动,最终抵达头部的皮下,建立一个腹腔到头部耳后皮肤的通道,开始于放置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腹腔端,之后连接已经放置好的脑室端,将脑室的积液引流到腹腔,用于治疗脑积水等多种疾病。
3.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缺陷如下:
4.第一、通过较尖的钳头捅开皮下脂肪层组织后将其分离,并在皮下脂肪层内前进,较尖的钳头在夹闭时容易造成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5.第二、通条管插入固定座上,通过外力抵住通条管的方式避免通条管绕自身轴线旋转,此种方式不能完全避免通条管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有效避免前进方向上重要神经和血管等结构被挑断、夹断等形式的损伤。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包括通条杆、通条管、固定座、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第三旋转盘、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硬质杆、连接轴、连接杆、球状结构、操作杆、传动杆和推杆;
9.所述固定座固定套置在通条管一端,通条管的外管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结构和固定柱,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通条管另一端的外管面上,所述固定柱在第二限位结构和固定座之间,固定柱另一端连接在第三旋转盘圆心处,第三旋转盘的旋转中心在固定柱的轴线上;所述通条杆一端有抵靠结构,通条杆另一端从通条管的带有固定座的一端伸入,抵靠结构上的紧固件和固定座端部的定位槽形成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拉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盘的边缘,第一拉杆与第一旋转盘垂直;所述连接轴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盘的圆心处和第二旋转盘的圆心处,第一旋转盘的直径大于第二旋转盘的直径,连接轴上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连接杆上连接有第一限位结构,操作杆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拉杆上,操作杆另一端穿过第一限位结构的通孔与球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旋转盘的边缘,第二拉杆与第二旋转盘垂直,第二拉杆另一端与传动杆垂直连接,并且传动杆可绕第二拉杆的轴线转动;第三旋转盘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位于第三旋转盘上同一条直径上,传动杆与第一连接柱垂直连接,并且传动杆可绕第一连接柱的轴线转动;推杆一端连接有椭圆球状结构,推杆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结构的通孔与第二连接柱垂直连接,并且推杆可绕第二连接
柱的轴线转动;硬质杆穿过固定座、通条管和通条杆开设的通孔后两端与横杆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包括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两端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结构可转动的套置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拉杆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杆的两端为螺纹结构,横杆上开设有螺纹孔。
12.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表面光滑的椭圆球状结构在向前和向左和向右方向上的移动推开皮下脂肪组织,有效避免前方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等结构被挑断、夹断等形式的损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硬质杆的限位作用,避免通条管绕自身轴线旋转,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硬质杆和通条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通条管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包括通条杆8、通条管7、固定座16、第一旋转盘9、第二旋转盘10、第三旋转盘5、第一拉杆12、第二拉杆11、硬质杆18、连接轴21、连接杆22、球状结构23、操作杆14、传动杆6和推杆2;所述固定座16固定套置在通条管7一端,通条管7的外管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结构3和固定柱4,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位于通条管7另一端的外管面上,所述固定柱4在第二限位结构3和固定座16之间,固定柱4另一端连接在第三旋转盘5圆心处,第三旋转盘5的旋转中心在固定柱4的轴线上;所述通条杆8一端有抵靠结构19,通条杆8另一端从通条管7的带有固定座16的一端伸入,抵靠结构19上的紧固件15和固定座16端部的定位槽20形成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拉杆12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盘9的边缘,第一拉杆12与第一旋转盘9垂直;所述连接轴21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旋转盘9的圆心处和第二旋转盘10的圆心处,第一旋转盘9的直径大于第二旋转盘10的直径,连接轴21上端通过连接杆22固定连接在固定座16上,连接杆22上连接有第一限位结构13,操作杆14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第一拉杆12上,操作杆14另一端穿过第一限位结构13的通孔与球状结构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1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旋转盘10的边缘,第二拉杆11与第二旋转盘10垂直,第二拉杆11另一端与传动杆6垂直连接,并且传动杆6可绕第二拉杆11的轴线转动;第三旋转盘5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位于第三旋转盘5上同一条直径上,传动杆6与第一连接柱垂直连接,并且传动杆6可绕第一连接柱的轴线转动;推杆2一端连接有椭圆球状结构1,推杆2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结构3的通孔与第二连接柱垂直连接,并且推杆2可绕第二连接柱的轴线转动;硬质杆18穿过固定座16、通条管7和通条杆8开设的通孔后两端与横杆17固定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传动杆6包括杆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两端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结构,所述圆环形结构可转动的套置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拉杆11上。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杆18的两端为螺纹结构,横杆17上开设有螺纹孔。
2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皮下隧道通条使用过程如下:
23.将通条杆8插入通条管7中,旋转通条杆8,使紧固件15卡在定位槽20中;再插入硬质杆18穿过固定座16、通条管7和通条杆8,再将横杆17通过螺纹连接在硬质杆18两端。
24.初始位置时,操作杆14的球状结构23抵住第一限位结构13,椭圆球状结构1位于靠近通条管7的位置,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在的直径垂直于通条管7的轴线。
25.工作状态时,拉动操作杆14带动第一旋转盘9旋转,由于第一旋转盘9和第二旋转盘10同时连接在连接轴21上,所以第二旋转盘10旋转,第二转杆11拉动传动杆6向固定座16方向运动,传动杆6拉动第三旋转盘5转动,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在的直径慢慢平行于通条管7的轴线,第三旋转盘5推动推杆2向前运动,同时也左或是右运动,也就是椭圆球状结构1向前同时也左、右运动推开皮下脂肪;重复操作直至最终建立一个腹腔到头部耳后皮肤的通道。
2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