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轮同步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23 01:2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轮同步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金刚线等刚性线材的生产生产过程中,对金钢线的松弛要求很高,直接关乎产品的质量。以往对于金刚线等刚性线材的生产都是采用单线生产,但单线生产的效率低下,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需要将单线生产改为多线同时生产,但多线生产就会产生多线的张力同步难同步的问题,现在市面上针对金钢线生产设备的多线生产中关于张力同步这方面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分布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多线同时生产且能自动调整各线张力以达到多线张力同步的多轮同步张紧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多轮进线机构、多轮张力调整机构、多轮出线机构以及电控箱,所述多轮进线机构、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以及所述多轮出线机构依次适配对应设置,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
5.所述多轮进线组包括安装板以及若干个进线轮构件,所述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进线部架上,若干个所述进线轮机构均匀适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6.所述进线轮机构包括进线轮、支撑杆以及进线转动销,所述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进线转动销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进线轮上,所述进线轮通过所述进线转动销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7.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包括若干个张力调整轮组,若干个所述张力调整轮组依次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过线部架上,所述张力调整轮组包括伺服调整电机、横置支承杆、张力调整过线轮以及高度传感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过线部架上,所述横置支承杆的首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通过过线转动销活动连接在所述横置支承杆的末端上,所述高度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所述横置支承杆相对应,所述伺服调整电机以及所述高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接,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置于所述进线轮的下方并与所述进线轮相适配对应。
8.所述多轮出线机构包括斜向固定板以及若干个出线过线轮组,所述斜向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出线部的斜边架上,所述出线过线轮组包括出线支撑架、出线过线轮、出线横向支撑杆、出线竖直支撑杆以及水平向导向轮,所述出线支撑架适配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固定板上,所述出线过线轮通过出线过线转动销活动设置在所述出线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出线横向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出线支撑架上,所述出线竖直支撑杆固定竖直设置在所述出线横向支撑杆的末端上,所述水平向导向轮适配转动设置在所述出线竖直支撑
杆的顶端,所述出线过线轮置于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的上方并与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相适配对应,所述水平向导向轮与所述出线过线轮相适配对应。
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依次适配对应的进线轮、张力调整过线轮以及出线过线轮来分别对多条线材进行过线,再通过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每条线材对张力调整过线轮的拉力,再通过伺服调整电机调整与预设拉力有偏差的线材所处的张力调整过线轮的高度,达到实时控制调整线材张力的目的,有效保证多线材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统一的张力。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多轮进线机构、多轮张力调整机构、多轮出线机构以及电控箱11,所述多轮进线机构、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以及所述多轮出线机构依次适配对应设置,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与所述电控箱11相连接。
14.所述多轮进线组包括安装板21以及若干个进线轮构件,所述安装板2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进线部架12上,若干个所述进线轮机构均匀适配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上。
15.所述进线轮机构包括进线轮22、支撑杆23以及进线转动销24,所述支撑杆2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上,所述进线转动销24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所述进线轮22上,所述进线轮22通过所述进线转动销24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3上。
16.所述多轮张力调整机构包括若干个张力调整轮组,若干个所述张力调整轮组依次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过线部架13上,所述张力调整轮组包括伺服调整电机31、横置支承杆32、张力调整过线轮33以及高度传感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固定设置在所述过线部架13上,所述横置支承杆32的首端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的输出端上,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通过过线转动销34活动连接在所述横置支承杆32的末端上,所述高度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所述横置支承杆32相对应,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以及所述高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控箱11相连接,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置于所述进线轮22的下方并与所述进线轮22相适配对应。
17.所述多轮出线机构包括斜向固定板41以及若干个出线过线轮组,所述斜向固定板4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出线部的斜边架14上,所述出线过线轮组包括出线支撑架42、出线过线轮43、出线横向支撑杆44、出线竖直支撑杆45以及水平向导向轮46,所述出线支撑架42适配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向固定板41上,所述出线过线轮43通过出线过线转动销活动设置在所述出线支撑架42的上端,所述出线横向支撑杆44固定设置在所述出线支撑架42上,所述出线竖直支撑杆45固定竖直设置在所述出线横向支撑杆44的末端上,所述水平向导向轮46适配转动设置在所述出线竖直支撑杆45的顶端,所述出线过线轮43置于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的上方并与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相适配对应,所述水平向导向轮46与所述出线过线轮43相适配对应。
1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线轮机构的数量为八个,相应地,所述张力调整轮组以及所述出线过线轮组的数量也各为八个。
19.八个所述张力调整轮组的分布为四层式错位分布,每层各为两个,每个均分别对应一个所述进线轮机构以及一个所述出线过线轮组。所述四层式错位分布能够合理节省横向放置空间,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占用空间。
20.工作过程:
21.八根金刚线线材依次一一对应上绕经过所述进线轮22、下绕经过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上绕经过所述出线过线轮43以及侧绕经过所述水平向导向轮46。
22.当其中有线材的张力过低时,所述横置支承杆32就会以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的输出端为圆点向下绕动,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低于预设高度,所述高度传感器将高度变化实时传送置所述电控箱11,所述电控箱11启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正向微调转动,使得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回到预设高度,保证线材的张紧力度的一致。
23.当其中有线材的张力过大时,所述横置支承杆32就会以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的输出端为圆点向上绕动,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高于预设高度,所述高度传感器将高度变化实时传送置所述电控箱11,所述电控箱11启动所述伺服调整电机31反向微调转动,使得所述张力调整过线轮33回到预设高度,保证线材的张紧力度的一致。
2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线材生产加工领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