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耦合喷射器的双机类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2022-11-23 00:42: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喷射器的双机类双级压缩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常用的制冷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工质物理状态(相态变化)而产生温度降低的方法,除在工业上使用较广泛外,也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喷射器由于其结构特殊,不存在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逐渐成为制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传统的制冷系统中,常常采用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等传统部件进行制冷,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喷射器和压缩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制冷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制冷方式,然而如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并高效地获得冷量始终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耦合喷射器的双机类双级压缩制冷系统,为压缩机和喷射器如何相互结合以共同高效制冷提供一种可行的方向。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耦合喷射器的双机类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喷射器、分离罐、第一蒸发器、第三回热器、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流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热流侧出口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流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热流侧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a口连接;所述喷射器的出口与所述分离罐的d口连接;
7.所述分离罐的出口分为e口、f口和g口;所述e口与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冷流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冷流侧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f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回热器的冷流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回热器的冷流侧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三回热器的热流侧入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三回热器的热流侧出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节流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b口连接;所述g口与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的出口与第二回热器的冷流侧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回热器的冷流侧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b口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该制冷系统中,从第一压缩机中出来的制冷剂在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中两度
提高过冷度,并在之后进入到喷射器中,随后再进入到分离罐中,分离罐中e口流出的制冷剂直接参与到第一回热器换热中,来保证主路制冷剂的第一次换热效果;从分离罐中f口流出的制冷剂首先会在第一蒸发器中进行散冷,以实现第一次制冷,后续将会经过第二压缩机,f口流出的制冷剂所在的支路上设置的第三回热器会对经过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和未经过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来保证后续在第二蒸发器中的散冷效果;而g口流出的制冷剂将会直接参与到第二回热器的换热工作中,并在经过第二回热器后和从第二蒸发器中完成散冷的制冷剂相互汇合后从喷射器的b口进入,重新参与到循环中,整个制冷系统进行了三次换热,二次制冷;且合理布置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第三回热器、喷射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从分离罐中e口、f口、g口流出的不同状态的制冷剂均能发挥其自身的特性,为制冷的持续循环提供了基础,从而来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同时该制冷系统也为压缩机和喷射器相结合共同高效制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向。
附图说明
10.图1是该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11.图中各标记对应的名称:
12.1、第一气液分离器,2、第一压缩机,3、第一冷凝器,4、第一回热器,5、第二回热器,6、喷射器,7、分离罐,8、第一蒸发器,9、第三回热器,10、第二气液分离器,11、第二压缩机,12、第二冷凝器,13、第二蒸发器,14、第一节流阀,15、第二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5.如图1所示,一种耦合喷射器的双机类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气液分离器1、第一压缩机2、第一冷凝器3、第一回热器4、第二回热器5、喷射器6、分离罐7、第一蒸发器8、第三回热器9、第二气液分离器10、第二压缩机11、第二冷凝器12、第二蒸发器13、第一节流阀14和第二节流阀15。
16.第一气液分离器1的出口与第一压缩机2的入口连接,第一压缩机2的出口与第一冷凝器3的入口连接,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与第一回热器4的热流侧入口连接,第一回热器4的热流侧出口与第二回热器5的热流侧入口连接,第二回热器5的热流侧出口与喷射器6的a口连接;喷射器6的c口与分离罐7的d口连接。
17.分离罐7的出口分为e口、f口和g口;e口与第一回热器4的冷流侧入口连接,第一回热器4的冷流侧出口与第一气液分离器1的入口连接;f口与第一蒸发器8的入口连接,第一蒸发器8的出口与第三回热器9的冷流侧入口连接,第三回热器9的冷流侧出口与第二气液分离器10的入口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第二压缩机11的入口连接,第二压缩机11的出口与第二冷凝器12的入口连接,第二冷凝器12的出口与第三回热器9的热流侧入口相互连通,第三回热器9的热流侧出口与第一节流阀14的入口连接,第一节流阀14的出口与
第二蒸发器13的入口连接,第二蒸发器13的出口与喷射器6的b口连接;g口与第二节流阀15的入口连接,第二节流阀15的出口与第二回热器5的冷流侧入口连接,第二回热器5的冷流侧出口与喷射器6的b口连接。
18.工作原理:
19.从第一压缩机2中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首先经过第一冷凝器3,在第一冷凝器3中降温为液态;将从第一冷凝器3中排出的液态制冷剂记为主路制冷剂,主路制冷剂之后将从第一回热器4的热流侧入口进入,再从第一回热器4的热流侧出口流出,同时在第一回热器4中完成换热操作,使其自身温度降低,提高过冷度;从第一回热器4的热流侧出口排出的主路制冷剂将会从第二回热器5上的热流侧入口进入到第二回热器5中,以在第二回热器5中进一步提高过冷度,在完成换热后再从第二回热器5中的热流侧出口排出,随后的主路制冷剂将会从喷射器6的a口进入到喷射器6内,并从喷射器6的出c口喷出,喷出后的主路制冷剂进入到分离罐7内,进入分离罐7的主路制冷剂将会分别以不同的形态从e口、f口和g口排出,为便于说明,将排出的主路制冷剂对应e口、f口和g口分别记为第一分流制冷剂、第二分流制冷机和第三分流制冷剂,其中,第一分流制冷剂为气态,其通过管道从第一回热器4的冷流侧入口进入,并从第一回热器4的冷流侧出口排出,以此和主路制冷剂在第一回热器4中完成换热,从第一回热器4出来的第一分流制冷剂将会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1进入到第一压缩机2内,完成循环;第二分流制冷剂为液态,其通过管道进入第一蒸发器8中,并在其中进行散冷,随后从第三回热器9的冷流侧入口进入,从冷流侧出口排出并通过第二气液分离器10进入到第二压缩机11中,从第二压缩机11中排出的第二分流制冷剂经过第二冷凝器12的冷凝作用后从第三回热器9的热流侧入口进入第三回热器9中;在第三回热器9中,经过冷流侧通道的第二分流制冷剂升温,提高过热度,降低第二压缩机11出现液击的风险,而经过热流侧通道的第二分流制冷剂温度降低,增加其过冷度,提高系统的效率;之后经过第一节流阀14进入到第二蒸发器13中,并在第二蒸发器13中进行散冷,最终从第二蒸发器13中排出,从喷射器6的b口进入,完成循环;第三分流制冷剂为液态,其从分离罐7的g口排出,经过第二节流阀15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态,并从第二回热器5的冷流侧入口进入,再从第二回热器5的冷流侧出口排出,在第二回热器5中完成与主路制冷剂的换热;最终与从第二蒸发器13中排出的第二分流制冷剂汇流共同流入喷射器6中,完成循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