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

2022-11-22 23:24: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它是最常见的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近侧段之所以好发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它比所有器官动脉都靠近心室,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树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此亦承受较大的血流剪应力。
3.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病的基础,其中冠心病更是成为现代社会引起老人死亡的最重要病因之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导致患者死亡。
4.但是,现有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大都是通过夹取的方式将斑块取出,通过夹取夹住斑块时,容易导致斑块松散或脱落,容易导致松散的小斑块跟随血液流至动脉分支,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圈,且所述外管的端部位于气囊圈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摄像头及冷光源,所述外管的内腔中心部位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内滑动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的靠近尾端处于内管的尾端处之间设置有钢丝网。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圈张开时为喇叭状结构,且所述气囊圈的内壁设置有可复位的丝网,通过在气囊圈的内壁设置可复位的丝网,使得当对气囊圈放气时,气囊圈可恢复成管状结构,便于跟随外管在动脉中移动,当对气囊圈充气时,气囊圈便会形成如图所示的状态,扩张血管,堵在血管内,以暂时减缓动脉里的血流,用于阻止血液将斑块推向下游,可以有效避免对动脉造成更多的损害。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管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气囊圈的端部设置于容纳槽内部,且所述气囊圈的端部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充气管的气管道,所述充气管的端部延伸至外管外侧并连接有充气泵,通过
充气泵与充气管的设置,便于对气囊圈进行充放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长度长于外管的长度,所述钢丝线的长度长于内管的长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网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且所述钢丝网的内径大于钢丝线的直径,所述钢丝网的一端与钢丝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管的尾端固定连接,当将外管伸入动脉内时,向气囊圈内充完气后,然后用手推动内管,使得内管的尾端延伸至外管的外部,此时钢丝线与钢丝网跟随内管的移动而移动,初始状态时,钢丝线及钢丝网处于内管的外侧,且钢丝网呈管状结构,通过推动内管,使得钢丝线与钢丝网穿过斑块,并使得钢丝网完全穿过斑块,然后拉动钢丝线,此时内管静止不动,而钢丝线带动钢丝网向后移动,在内管的作用下,使得钢丝网的两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钢丝网被挤压膨胀起来,从而使得膨胀起来的钢丝网涨在血管内,然后拉动内管,使得内管带动钢丝线及钢丝网向后移动,使得涨起的钢丝网带动斑块移动至气囊圈的内部,然后再推动钢丝线,使得内管静止,从而使得钢丝网恢复原状,最后对气囊圈进行放气,从而使得气囊圈将斑块包裹在其内部,拉动外管,即可将整块斑块带出血管,本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阻止动脉中的血液向前流动,可以有效防止斑块到达动脉分支,有效避免堵塞细小的血管,可一次性移出大量的斑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光源通过电路与电源连接,所述摄像头通过数据线与外部显示屏连接,通过冷光源、摄像头及显示屏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可以清楚的观察血管内部的情况,可以有效发现斑块的位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通过在气囊圈的内壁设置可复位的丝网,使得当对气囊圈放气时,气囊圈可恢复成管状结构,便于跟随外管在动脉中移动,当对气囊圈充气时,气囊圈便会形成如图所示的状态,扩张血管,堵在血管内,以暂时减缓动脉里的血流,用于阻止血液将斑块推向下游,可以有效避免对动脉造成更多的损害。
15.2、通过钢丝网、钢丝线及内管之间的配合,可以将整个斑块移动至涨起的气囊圈内部,并通过对气囊圈放气,使得气囊圈将斑块包裹住,使得该装置可以一次性将整个斑块带出,可以有效避免斑块松散或脱落的现象发生,安全性更好,本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阻止动脉中的血液向前流动,可以有效防止斑块到达动脉分支,有效避免堵塞细小的血管,可一次性移出大量的斑块,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症状、预防心梗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的前视图。
19.图4为图1的分解图。
20.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21.图6为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中钢丝网与钢丝线的连接图。
22.图7为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中气囊圈与充气管的连接图。
23.图中:1、外管;2、气囊圈;3、充气泵;4、内管;5、钢丝线;6、钢丝网;7、摄像头;8、冷
光源;9、充气管;10、管道;1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取出装置,包括外管1,外管1的一端设置有气囊圈2,气囊圈2张开时为喇叭状结构,且气囊圈2的内壁设置有可复位的丝网,通过在气囊圈2的内壁设置可复位的丝网,使得当对气囊圈2放气时,气囊圈2可恢复成管状结构,便于跟随外管1在动脉中移动,当对气囊圈2充气时,气囊圈2便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扩张血管,堵在血管内,以暂时减缓动脉里的血流,用于阻止血液将斑块推向下游,可以有效避免对动脉造成更多的损害,外管1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11,气囊圈2的端部设置于容纳槽11内部,且气囊圈2的端部连接有充气管9,外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充气管9的气管道,充气管9的端部延伸至外管1外侧并连接有充气泵3,通过充气泵3与充气管9的设置,便于对气囊圈2进行充放气,外管1的端部位于气囊圈2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摄像头7及冷光源8,冷光源8通过电路与电源连接,摄像头7通过数据线与外部显示屏连接,通过冷光源8、摄像头7及显示屏的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可以清楚的观察血管内部的情况,可以有效发现斑块的位置;
26.外管1的内腔中心部位设置有管道10,管道10内滑动连接有内管4,内管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钢丝线5,内管4的长度长于外管1的长度,钢丝线5的长度长于内管4的长度,钢丝线5的靠近尾端处于内管4的尾端处之间设置有钢丝网6,钢丝网6为中空的圆柱状结构,且钢丝网6的内径大于钢丝线5的直径,钢丝网6的一端与钢丝线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管4的尾端固定连接,当将外管1伸入动脉内时,向气囊圈2内充完气后,然后用手推动内管4,使得内管4的尾端延伸至外管1的外部,此时钢丝线5与钢丝网6跟随内管4的移动而移动,初始状态时,钢丝线5及钢丝网6处于内管4的外侧,且钢丝网6呈管状结构,通过推动内管4,使得钢丝线5与钢丝网6穿过斑块,并使得钢丝网6完全穿过斑块,然后拉动钢丝线5,此时内管4静止不动,而钢丝线5带动钢丝网6向后移动,在内管4的作用下,使得钢丝网6的两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钢丝网6被挤压膨胀起来,从而使得膨胀起来的钢丝网6涨在血管内,然后拉动内管4,使得内管4带动钢丝线5及钢丝网6向后移动,使得涨起的钢丝网6带动斑块移动至气囊圈2的内部,然后再推动钢丝线5,使得内管4静止,从而使得钢丝网6恢复原状,最后对气囊圈2进行放气,从而使得气囊圈2将斑块包裹在其内部,拉动外管1,即可将整块斑块带出血管,本装置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阻止动脉中的血液向前流动,可以有效防止斑块到达动脉分支,有效避免堵塞细小的血管,可一次性移出大量的斑块。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8.使用时,将外管1插入动脉里,通过冷光源8及摄像头7贯穿血管内的情况,当发现斑块时,使得外管1的端部靠近斑块,然后向气囊圈2内充气,使得气囊圈2膨胀扩张血管,堵在血管内,以暂时减缓动脉里的血流,然后用手推动内管4,使得内管4的尾端延伸至外管1的外部,此时钢丝线5与钢丝网6跟随内管4的移动而移动,初始状态时,钢丝线5及钢丝网6
处于内管4的外侧,且钢丝网6呈管状结构,通过推动内管4,使得钢丝线5与钢丝网6穿过斑块,并使得钢丝网6完全穿过斑块,然后拉动钢丝线5,此时内管4静止不动,而钢丝线5带动钢丝网6向后移动,在内管4的作用下,使得钢丝网6的两端相互靠近,从而使得钢丝网6被挤压膨胀起来,从而使得膨胀起来的钢丝网6涨在血管内,然后拉动内管4,使得内管4带动钢丝线5及钢丝网6向后移动,使得涨起的钢丝网6带动斑块移动至气囊圈2的内部,然后再推动钢丝线5,使得内管4静止,从而使得钢丝网6恢复原状,最后对气囊圈2进行放气,从而使得气囊圈2将斑块包裹在其内部,拉动外管1,即可将整块斑块带出血管,可以有效避免斑块松散或脱落的现象发生。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