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2022-11-19 16:08: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在《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腰痛系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脉络拙急或失于濡养而引起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包括肾虚腰痛、跌打腰痛、产后腰痛,腰肌劳损及风、寒、湿、热、血瘀、气滞引起的腰部疼痛、肿胀、酸麻、伸展不利,腰腿疼痛,肌肉酸痛等。依据病因,腰痛又分为特异性腰痛(specific low back pain,slbp)和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前者有明确病理改变;研究表明非特异性腰痛是腰痛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腰痛患者的百分比为 90%。据统计,约有 60%-80%的人存在腰痛症状,并且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2013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3)数据,通过对188个国家急性和慢性疾病和伤害的数量发现从1990年到2013年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全球伤残损失健康生命(yld)的最大罪魁祸首,是各国威胁生命健康和影响生活致残的重大原因之一。腰痛是针灸科、骨伤科、疼痛科等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3.目前,临床上治疗腰痛的方法既有以中药、针灸或推拿及针药结合为主的中医药疗法,也有以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手术等为主的西医疗法,还有以康复理疗为主的中西医疗法。其中,西医疗法可短期缓减疼痛,但难以根治,容易复发,甚至还会产生药物的副作用,并且手术费用昂贵,风险较大,易留下后遗症,影响患者生活。中西结合的康复理疗方法所需设备成本较高,疗程长。中医药疗法虽然效果显著,但是针灸推拿所需手法专业复杂,部分患者还出现怕针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现有中药复方及中成药疗效佳,但其组方较为复杂,使治疗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价廉效优治疗腰痛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方有效地治疗腰痛,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杜仲10~15份,石榴籽10~20份,三七6~10份,山药6~15份,炼蜜10~20份。
6.根据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其特征是,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药学可接受的剂型,所述药学可接受的剂型选自汤剂、丸剂、粉剂、胶囊剂、片剂或冲剂中的一种。
7.根据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其特征是,中药组方制剂制备成剂型汀剂、水剂、膏药或喷雾剂中的一种。
8.根据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其特征是,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
份、山药15份、蜂蜜10份,制备成丸剂。
9.根据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其特征是,将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份、山药6份、蜂蜜20份,制备成膏滋。
10.根据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其特征是,将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份、山药6份、蜂蜜10份,制备成粉剂。
11.本发明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石榴籽、三七、山药均粉碎,过80目筛;杜仲药材按杜仲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并浓缩为杜仲浓缩液;蜂蜜加热至116~118℃进行炼蜜,炼制成含水量为10~13%的中蜜。石榴籽粉、三七粉、山药粉按照比例混匀,加入杜仲浓缩液、炼蜜搅拌混匀,搓条,制丸,干燥,制备成丸剂。
12.本发明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杜仲、石榴籽、山药按药材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加热浓缩,捞去浮沫,待药汁变浓;将蜂蜜加热至140℃,变为金黄色,表面出现气泡时,与浓缩的药液合并,待合并的药液较浓稠时加入三七粉,继续加热至搅拌棒出现“挂旗”现象或将膏滋滴在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收膏,趁热转移至容器内即得。[1]本发明治疗腰痛的中药组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石榴籽、三七、山药均粉碎,过80目筛;杜仲药材按杜仲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并浓缩为杜仲浓缩液;蜂蜜加热至116~118℃进行炼蜜,炼制成含水量为10~13%的中蜜。将杜仲浓缩液与炼蜜按比例搅拌混匀,使用烘箱烘干,研磨成粉,再将石榴籽粉、三七粉、山药粉按一定比例与之混匀,过筛即得。
[0013]
本发明组方适应症:本组方适用于腰痛患者,包括慢性腰腿疼痛及风湿性腰腿疼痛。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针对腰痛病症的中药组分,采用中药原料,无化学成分,科学配伍,安全无毒,具有滋补肝肾,调理脾胃,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提高腰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0015]
本发明组方配伍简单,所用药材价廉易得,可以根据患者依从性,选择便于服用的剂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不限于此。
[0017]
实施例1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份、山药15份、蜂蜜10份,制备成丸剂。一次服3-6克,一日三次。
[0018]
制备方法:石榴籽、三七、山药均粉碎,过80目筛;杜仲药材按杜仲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并浓缩为杜仲浓缩液;蜂蜜加热至116~118℃进行炼蜜,炼制成含水量为10~13%的中蜜。石榴籽粉、三七粉、山药粉按照比例混匀,加入杜仲浓缩液、炼蜜搅拌混匀,搓条,制丸,干燥,制备成丸剂。
[0019]
实施例2将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份、山药6份、蜂蜜20份,制备成膏滋。一次服3-6克,一日三次。
[0020]
制备方法:将杜仲、石榴籽、山药按药材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加热浓缩,捞去浮沫,待药汁变浓;将蜂蜜加热至140℃,变为金黄色,表面出现气泡时,与浓缩的药液合并,待合并的药液较浓稠时加入三七粉,继续加热至搅拌棒出现“挂旗”现象或将膏滋滴在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收膏,趁热转移至容器内即得。
[0021]
实施例3将杜仲15份、石榴籽15份、三七6份、山药6份、蜂蜜10份,制备成粉剂。一次服3-6克,一日三次。
[0022]
制备方法:石榴籽、三七、山药均粉碎,过80目筛;杜仲药材按杜仲与水体积比例1:10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并浓缩为杜仲浓缩液;蜂蜜加热至116~118℃进行炼蜜,炼制成含水量为10~13%的中蜜。将杜仲浓缩液与炼蜜按比例搅拌混匀,使用烘箱烘干,研磨成粉,再将石榴籽粉、三七粉、山药粉按一定比例与之混匀,过筛即得。
[0023]
方释: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
[0024]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2020版《中国药典》石榴籽:味酸、甘,性温、润。
[0025]
功能主治:助消化,温胃肾。主治胃寒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肾腰疼痛。—1999版《中华本草
·
藏药卷》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
[0026]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 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孕妇慎用。—2020版《中国药典》山药:味苦、微辛,性平。归胃、心经。
[0027]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胃痛,吐泻腹痛,跌打损伤;外治疮痈肿毒,瘪痂痰核。—2020版《中国药典》蜂蜜:味甘,性平。归肺、脾、大肠经。
[0028]
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 用于胱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解乌头类药毒;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2020版《中国药典》组方中君、臣、佐、使药的排序:方中杜仲甘温、石榴籽酸甘温润,一君一臣,互为补充,发挥补肝肾,健脾胃的作用;三七甘微苦温、山药苦辛,二者共凑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效为佐药;蜂蜜甘平,补中润燥止痛,调和诸药,为佐药。因此,本方在补肝肾健脾的同时兼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0029]
从中医角度来讲:腰痛病名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古代医家认为腰痛多因肾精亏虚、气滞血瘀、过度劳作、外伤闪挫以及外邪侵入体内所致。明清时期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指出:“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木生于水,水暖木荣,......,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根本失
荣,生气抑遏,则病腰痛”。指出肾水寒,则脾土必湿,脾土湿则肝木郁,郁则阳气陷,陷而不已,而致腰痛发作。因此,在治疗时需要考虑脏腑与外邪之间的关联性。本发明所选药物组合,不仅能补肾精,散瘀血,同时考虑肝气郁结及脾虚所致腰痛,并予以理气健脾的药物。
[0030]
毒性与副作用:本组方所用杜仲、三七为可用于生产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山药、蜂蜜为药食同源材料,石榴籽为石榴的可食用部分,营养丰富,无其他不良作用。
[0031]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使用本发明产品,具有明显的治疗腰痛的疗效。下面结合具体病例来介绍本发明的效果。
[0032]
病例1:刘某某,女,73岁,行动不便。自述患腰腿疼痛多年,医院诊断为“风湿性腰腿疼痛”,曾服用止痛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但长期服用感觉肠胃不适,遂就放弃服用药物,只有疼痛难忍时才用止痛药物缓解。通过实施例1的中药组方制剂进行治疗,1周后感觉身体轻快,胃口也有所改善,2周后明显感觉疼痛缓解,步伐轻盈。2个月后回访,患者自述疼痛基本消失。
[0033]
病例2:胡某某,女,80岁,行动尚可。自述患腰腿疼痛多年,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时轻时重,重时行动受限,只能依靠止痛药物缓解,停药后疼痛复现。通过实施例1的中药组方制剂进行治疗,服后3天,明显感觉腰腿部轻松,2周后疼痛明显缓解。2个月后回访,患者自述病情病情稳定,疼痛感较轻。
[0034]
病例3:马某某,女,51岁,行动不便。自述患腰腿疼痛多年,医院诊断为“风湿性腰腿疼痛”,曾自服止痛药物进行治疗,症状改善不显著,且影响食欲。通过实施例1的中药组方制剂进行治疗,服用后明显感觉腰腿部有力,且增强食欲,2周后疼痛缓解。1个半月后回访,患者自述病情得到极大好转,疼痛基本消失,且比以前胃口好。
[0035]
本发明针对腰痛病症的中药组分,采用中药原料,无化学成分,科学配伍,安全无毒,具有滋补肝肾,调理脾胃,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提高腰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发明组方配伍简单,所用药材价廉易得,可以根据患者依从性,选择便于服用的剂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