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16:00: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敏感肌肤,是指皮肤在经受一般常态刺激作用下,发生或出现超常的皮肤应激反应,如红斑、瘙痒、刺痛、紧绷感、不耐受等,甚至出现轻度水肿、丘疹、浸润性苔藓等改变,影响患者容貌美观。敏感肌肤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长时间接触不良护肤品、不正确护肤习惯、环境污染等,病理机制可寻,敏感肌肤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且存在持续性微弱炎症反应,对外界环境有很高的感受性。敏感肌肤的治疗棘手,急需有效的治疗方案。
3.黄柏(cortex phellodendrm chinensis)为芸香科黄檗属(phdlodendron)植物。黄檗属植物有4种,我国2种,1变种,分别是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川黄檗(p.chinense schneid.)和秃叶黄檗(p.chinense sehneid.vat.glabriusculum schneid),本发明所述黄柏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即俗称的川黄柏。黄柏性寒、味苦,归肾、大肠、膀胱经,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消肿祛腐,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泻痢、带下、黄疸、盗汗、热淋、骨蒸劳热、痔漏、遗精、风疹瘙痒及疮疡,伤口感染属阳证者。
4.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苦参中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皂苷类以及醒类化合物,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为诸多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除外苦参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等成分,但是这些都无明显的药理作用故而研究较少。苦参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利尿、祛风杀虫等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杀菌消毒、抗寄生虫、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氧、抗肿瘤等作用。
5.金银花(flos lonicerae)又名忍冬、双花,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主治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等功效。
6.五倍子(galla chinensis)是我国的森林特产物,目前已报道的有十多种,商品五倍子有角倍类、肚倍类、倍花类。200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列出了常见的角倍和肚倍两种。各种五倍子均为不同的瘦绵蚜(pemphigidae)的一些蚜虫在其寄主植物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木属(rhus)的盐肤(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红麸杨(rhus pun jabensis var
·
sinica rehd
·
et wils)或其他树上不同的特定部位形成的虫瘘。本发明所述五倍子为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在盐肤木上寄生后所形成的虫瘿。五倍子酸涩收敛,寒能清泄,既入肺、肾经,又入大肠经。善敛肺、涩肠、敛汗、固精、止血、敛疮,兼降火,适用于多种滑脱之证,兼热者尤宜。五倍子主要含柔质、没食子酸、脂肪酸等成分。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的功效。五倍子主要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7.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本发明所述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中含有10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其中以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和甘草多糖为主。在皮肤外用方面,甘草主要起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和润肤作用。
8.针对已生成的敏感肌肤主要采取依靠皮肤自身的调节和修复能力以达到有效护理的目的,修复敏感肌肤主要采用尿囊素、植物油、硬脂酸、胆甾醇、神经酰胺等进行保护,但化学有害物质会随着皮肤渗透到血液当中,日积月累,对身体肝脏造成损伤,也会对肌肤造成后天敏感。本技术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皮肤科学为基础,将多种中药进行组合,多管齐下,能有效修复皮肤自然微损伤,最终达到治疗敏感肌肤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9.目前研究表明黄柏、苦参、金银花、五倍子、甘草中的任一种均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的功效,但尚未发现将黄柏、苦参、金银花、五倍子、甘草复配用于治疗敏感肌肤的相关研究。
10.基于中药学理论,本发明利用黄柏的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抗菌、抗真菌、抗滴虫的作用,苦参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抗菌抗炎抗过敏杀虫作用,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抗菌消炎、解热、抗病毒作用,五倍子的收敛止痛、抗菌、抗病毒、收敛、软化瘢痕作用,甘草的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抗过敏、抗菌、抗病毒、润肤作用;本发明综合不同中药药性,所制得皮肤外用剂治疗敏感肌肤优异,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
11.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1-4份、苦参2-5份、金银花1-5份、五倍子2-6份、甘草2-4份。
12.本发明所述黄柏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即俗称的川黄柏;金银花(flos lonicerae);五倍子为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在盐肤木上寄生后所形成的虫瘿;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及根茎。
1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1份、苦参2份、金银花1份、五倍子2份、甘草2份。
1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3份、苦参3份、金银花3份、五倍子3份、甘草3份。
1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黄柏4份、苦参5份、金银花5份、五倍子6份、甘草4份。
1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制备过程中还加入了甘油。
17.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制备方法为:将黄柏、苦参、金银花、五倍子、甘草加水煎煮得到药液,蒸煮所述药液30min后,取膜布放入药液中完全浸没,取出攥干液体直至无液体滴落,再将膜布浸入甘油中5-10min,取出后无液体滴落,即为所述皮肤外用剂。
18.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面膜,其采用权利要求上述的皮肤外用剂制备。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至少具有下述的优点或有益效果:
20.本专利申请发明人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其原料由黄柏、苦参、金银花、五倍子、甘草构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配合,在治疗敏感肌肤方面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将黄柏、苦参、金银花、五倍子、甘草进行水煎提取,浸没甘油后使得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得到皮肤吸收,且无外用接触性皮炎反应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2.下述各实施例中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药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所述指标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测量方法。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的制备试验。
25.原料产地:黄柏-辽宁、苦参-安徽、金银花-山东、五倍子-四川、甘草-甘肃。
26.原料部位:黄柏-干燥树皮、苦参-干燥根、金银花-干燥花蕾、五倍子-叶上的虫瘿、甘草-干燥根和根茎。
27.原料与制备:黄柏1份、苦参2份、金银花1份、五倍子2份、甘草2份,总计50g。加水煎煮2次得到药液,直至每50g原料得到1000ml药液。蒸煮所述药液30min后,取膜布放入药液中完全浸没,取出攥干液体直至无液体滴落,再将膜布浸入甘油中8min,取出后无液体滴落,即为所述皮肤外用剂。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的制备试验。
30.原料产地:黄柏-辽宁、苦参-安徽、金银花-山东、五倍子-四川、甘草-甘肃。
31.原料部位:黄柏-干燥树皮、苦参-干燥根、金银花-干燥花蕾、五倍子-叶上的虫瘿、甘草-干燥根和根茎。
32.原料与制备:黄柏3份、苦参3份、金银花3份、五倍子3份、甘草3份,总计50g。加水煎煮2次得到药液,直至每50g原料得到1000ml药液。蒸煮所述药液30min后,取膜布放入药液中完全浸没,取出攥干液体直至无液体滴落,再将膜布浸入甘油中8min,取出后无液体滴落,即为所述皮肤外用剂。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的制备试验。
35.原料产地:黄柏-辽宁、苦参-安徽、金银花-山东、五倍子-四川、甘草-甘肃。
36.原料部位:黄柏-干燥树皮、苦参-干燥根、金银花-干燥花蕾、五倍子-叶上的虫瘿、甘草-干燥根和根茎。
37.原料与制备:黄柏4份、苦参5份、金银花5份、五倍子6份、甘草4份,总计50g。加水煎
煮2次得到药液,直至每50g原料得到1000ml药液。蒸煮所述药液30min后,取膜布放入药液中完全浸没,取出攥干液体直至无液体滴落,再将膜布浸入甘油中8min,取出后无液体滴落,即为所述皮肤外用剂。
38.实施例4
3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敏感肌肤的中药皮肤外用剂的治疗敏感肌肤试验。
40.样本与选择条件:150名35-65周岁健康志愿者,均有红斑、瘙痒、刺痛、脱屑等临床表现,病程1~8年,无任何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治疗期间不会接受强烈日晒或紫外线,近1个月未服用任何药物。
41.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42.表1,观察指标与评分标准
[0043][0044]
试验方案:治疗组1:外敷实施例1提供的皮肤外用剂,每天3次,每次20min。治疗组2:外敷实施例2提供的皮肤外用剂,每天3次,每次20min。治疗组3:外敷实施例3提供的皮肤外用剂,每天3次,每次20min。治疗组4:外敷同实施例2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对照治疗组1:外敷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原料为50g黄柏,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对照治疗组2:外敷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原料为50g苦参,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对照治疗组3:外敷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原料为50g金银花,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对照治疗组4:外敷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原料为50g五倍子,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对照治疗组5:外敷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的皮肤外用剂,区别在于原料为50g甘草,不浸入甘油,每天3次,每次20min。空白对照组:外敷清水,每天3次,每次20min。每组患者30名,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及皮损数目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主客观症状积分,疗效=(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接受治疗3周后统计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45]
表2,治疗前后评分对比与试验结果
[0046][0047]
由表2数据可知,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主客观症状评分变化不大,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皮肤外用剂具有较好的敏感肌肤治疗效果,且均高于各单一组分的外用制剂,红肿、瘙痒、脱屑等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visia检测也显示,患者治疗后面部红区明显缩小,扩张血管数量明显减少。治疗后跟踪随访半年,疗效稳定,无不良反应发生。
[0048]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