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1:47: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增加空气中的湿度的加湿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调节从水箱到水槽的供水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2.通常,根据湿气的产生方式,人为地产生并喷射水分以增加室内湿度的加湿器分为加热型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以及复合型加湿器,加热型加湿器采用将通过将储存在水槽中的水加热到预定温度来产生的水蒸气喷射到室内的方式,超声波加湿器采用通过超声波振动细化储存在水槽中的水粒子并将细化的水粒子喷射到室内的方式,复合型加湿器同时具备加热型加湿方法和超声波加湿方法。近期,也在使用汽化式(吹风型)加湿器,汽化式(吹风型)加湿器采用将加湿构件(加湿过滤器)浸入水槽后通过吹风将移动至加湿构件的水进行汽化以执行加湿的方式。
3.尽管加湿方式有所不同,但这种传统的加湿器通常采用从水箱向水槽供水的方式。
4.具有水箱和水槽的传统加湿器具有如下结构:当水箱安装在水槽时,联接到水箱注入口的开闭阀通过形成在水槽的突起部打开,从而实现从水箱到水槽的供水。此时,当水槽的水位与开闭阀的流出口下端一致时,空气不会流入水箱,使得储存在水箱中的水不会继续供应到水槽。
5.因此,传统的加湿器由于被配置为维持水槽的预定水位,因此在加湿完成后仍然有预定水位的水残留在水槽中,因此具有水槽内发霉、产生水渍、水垢或者滋生细菌的卫生问题。
6.尤其,传统的汽化式加湿器会在容纳在水槽中的水中浸渍加湿过滤器或者在旋转盘与容纳在水槽中的水接触的状态下进行加湿,因此水不仅会残留在水槽中,还会残留在加湿构件,从而会发生如上所述的卫生问题。
7.并且,同时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传统加湿器可以选择性地执行空气净化模式或加湿模式,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即使在不希望加湿的空气净化模式的情况下,水槽和/或加湿构件中的水也由于吹风而不断蒸发,而使加湿状态持续。另外,传统的加湿器存在即使在不需要供水的空气净化模式下,当水槽的水位下降时,也会再次从水箱供水,因此水槽持续处于被污染状态的问题。
8.另一方面,传统加湿器存在如下问题,即当使用或移动过程中倾斜时,容纳在水槽中的水会沿加湿器(水槽)倾斜的方向移动,因此开闭阀的流出口下端会高于水槽的水位,从而会处于暴露在空气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空气通过水箱的流出口供应到水箱内部,因此容纳在水箱中的水将持续流入水槽并溢出水槽的上表面,进而泄漏到外部。
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采用在与开闭阀的流出口周边对应的水槽部分形成隔墙的结构,在加湿器壳体倾斜时仍然能够防止水持续流出的技术。
10.但是,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隔墙固定在水槽部分,因此可能无
法根据加湿器的倾斜程度灵活地防止水溢出。
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12-0032393号
[0013]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2013-0099807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14]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不仅可以调节是否从水箱向水槽供水,还可以在壳体倾斜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泄漏到水槽外部的现象。
[0016]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通过最小化水槽和/或加湿构件的污染或细菌的产生等来改善卫生。
[0017]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能够干燥加湿构件和/或水槽。
[0018]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可根据加湿器内部的流路变化向水槽供水或阻断向水槽供水,而不使用单独的驱动单元来向水槽供水。
[0019]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易于清洁水槽。
[0020]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1]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壳体,具有吸入口和排出口,空气通过所述吸入口被吸入,并且通过所述排出口被排出;水箱,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所述水箱具有水箱主体和开闭阀,所述开闭阀联接到所述水箱主体,并且所述开闭阀能够被打开或关闭,以便容纳在所述水箱主体的内部的水能够被排出;水槽单元,具有容纳从所述水箱排出的水的水槽;加湿构件,利用容纳在所述水槽中的水执行加湿;送风部,提供送风动力,以便从所述吸入口流入的空气通过形成在所述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的空气流路部流向所述排出口;供水调节构件,安装在所述水槽单元,以便能够移动至通过打开所述开闭阀来从所述水箱向所述水槽单元供水的打开位置和通过关闭所述开闭阀来阻断从所述水箱的供水的关闭位置;供水操作构件,与所述供水调节构件接触以移动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供水操作构件的驱动,使得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其中,所述供水调节构件包括空间形成构件,所述空间形成构件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将从所述开闭阀的流出口排出的水引导至所述水槽单元,所述空间形成构件包括蓄水空间,所述蓄水空间能够在所述壳体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储蓄从所述流出口排出的水。
[0022]
此时,所述供水调节构件可以包括:接触部,设置为能够被所述供水操作构件按压;升降按压部,与所述空间形成构件一体地联接,设置为能够按压所述开闭阀;以及旋转轴部,连接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升降按压部。
[0023]
并且,所述接触部在所述供水操作构件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升降按压部响应于所述接触部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打开位
置是所述升降按压部从所述关闭位置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旋转预设角度后的状态下的位置。
[0024]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加湿器还包括: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倾斜度,其中,当所述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倾斜度在预设值以上时,所述控制部进一步控制所述供水操作构件的驱动,以便使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位于供水阻断位置,所述供水阻断位置可以是所述升降按压部按照比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旋转的角度更大的角度旋转后的状态下的位置。
[0025]
并且,所述水槽单元包括水槽盖,所述水槽盖用于覆盖所述水槽上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供水调节构件可以设置到所述水槽盖。
[0026]
另外,所述水箱偏心设置在所述水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空间形成构件的开口可以形成在所述水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
[0027]
并且,所述空间形成构件包括:底面,在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对应于所述流出口的下表面;以及侧壁,形成为从所述底面向上侧方向延伸以包围所述流出口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蓄水空间在所述壳体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可以形成在所述底面与侧壁之间。
[0028]
此时,所述空间形成构件的所述开口可以由所述侧壁的一侧敞开而形成的开口端构成,或者可以由形成在所述底面的一侧的连通开口构成。
[0029]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加湿器还包括:空气净化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过滤从所述吸入口流入的空气;以及流路调节构件,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空气流路部,用于调节朝向所述排出口的空气流动,所述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所述流路调节构件的旋转来控制所述供水操作构件的驱动。
[0030]
此时,所述排出口包括加湿空气排出口和净化空气排出口,从所述吸入口流入并经过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的空气流经所述加湿构件后通过所述加湿空气排出口排出,从所述吸入口流入并经过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后不流经所述加湿构件的空气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排出,所述流路调节构件在加湿模式位置与净化模式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加湿模式位置时,在所述空气流路部流动的空气流经所述加湿构件后被排出,在所述净化模式位置时,在所述空气流路部流动的空气不流经所述加湿构件而被排出,当所述流路调节构件在所述加湿模式位置时,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当所述流路调节构件在所述净化模式位置时,所述供水调节构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
[0031]
并且,所述流路调节构件包括:流路调节主体,配置为横穿所述空气流路部,以便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流路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轴构件,构成所述流路调节主体的旋转中心,所述供水操作构件可以联接到所述轴构件并与所述流路调节构件一起旋转。
[0032]
发明效果
[0033]
根据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不仅可以通过可移动的供水调节构件调节是否从水箱到水槽的供水,还通过空间形成构件形成蓄水空间,从而在壳体倾斜的情况下最小化水泄漏到水槽外部。
[0034]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随着壳体的倾斜而驱动供水调节构件,因此在壳体倾斜的情况下迅速阻断从水箱到水槽的供水。
[0035]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可以最小化水槽和/或加
湿构件的污染或细菌产生等,从而卫生得到改善。
[0036]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不仅可以干燥加湿构件,还可以干燥水槽。
[0037]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可根据加湿器内部的流路变化向水槽供水或阻断向水槽供水,而不使用单独的驱动单元来向水槽供水,因此可以减少驱动单元的数量并简化加湿器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38]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图。
[0039]
图2是示出水箱、加湿构件和水槽单元处于从图1所示的加湿器分离出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0]
图3是图2所示的水槽单元、供水调节构件和加湿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0041]
图4是从图1所示的加湿器中取出水箱主体后沿图1的a-a’线截断后的截面图。
[0042]
图5是图3所示的供水调节构件的立体图,(a)是示出关闭位置下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示出打开位置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3]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供水调节构件的变形例的图,(a)是打开位置下的立体图,(b)是沿(a)的b-b’线截断后的截面图。
[0044]
图7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流路调节构件和供水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0045]
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加湿器的图,上侧部是在取下水箱主体的状态下沿图1的a-a’线截断后的截面图,下侧部是壳体中心部分的截面图。
[0046]
图9是示出图8的d部分在加湿模式下的状态的放大图。
[0047]
图10是示出图8的d部分在空气净化模式下的状态的放大图。
[0048]
图11是示出图8的d部分在干燥模式下的状态的放大图。
[0049]
图12是沿图3的i-i’线截断后的截面图。
[0050]
图13是示出相对于图12的e部分的供水调节构件的关闭位置的截面图。
[0051]
图14是示出相对于图12的e部分的供水调节构件的打开位置的截面图。
[0052]
图15是示出水槽处于在相对于图12的e部分的供水调节构件的打开位置倾斜的状态的截面图。
[0053]
图16是示出供水调节构件处于在图15所示状态下移动至供水阻断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0054]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部的构造的示意图。
[0055]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56]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干燥步骤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57]
图20至图24是示出图19所示的控制方法中对于干燥步骤的各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修
改为各种其它形态,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另外,提供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能被夸大以便更清楚地描述。
[0059]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应的元件。
[0060]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器100,所述加湿器100包括水箱130和水槽141并且执行加湿,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100不仅可以应用于仅具有加湿功能的加湿器,还可以应用于除了加湿功能还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等其他附加功能的加湿器(加湿净化器)。
[0061]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使用浸渍在水槽141中的加湿构件170进行加湿且具备加湿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加湿器100为例描述本发明,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100如果能够通过具备水箱130和水槽141来执行加湿,则可以对具体的加湿方法、加湿构件170的类型或形状、是否包括除加湿功能之外的附加功能以及附加功能的类型进行各种改变。
[0062]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100及其控制方法。
[0063]
首先,将参照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
[0064]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水箱130、加湿构件170和水槽单元140处于从图1所示的加湿器100分离出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水槽单元140、供水调节构件150和加湿构件170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图1所示的加湿器100中取出水箱主体131后沿图1的a-a’线截断后的截面图。并且,图5的(a)和(b)分别是示出图3所示的供水调节构件150在关闭开闭阀135时的关闭位置下的状态和供水调节构件150在打开开闭阀135时的打开位置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变形例的图,图6的(a)是在打开位置下的立体图,图6的(b)是沿图6的(a)的b-b’线截断后的截面图,图7是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的流路调节构件190和供水操作构件195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加湿器100的图,上侧部是在取下水箱主体131的状态下沿图1的a-a’线截断后的截面图,下侧部是壳体110中心部分的截面图,图9至图11分别是示出图8的d部分在加湿模式、空气净化模式以及干燥模式下的状态的放大图。并且,图12是沿图3的i-i’线截断后的截面图,图13至图16是示出相对于图12的e部分的放大图,分别示出了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关闭位置、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打开位置、水槽处于在图14的打开位置倾斜的状态以及供水调节构件150处于在图15所示状态下移动至阻断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部的构造的示意图。
[0065]
参照图1至图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可以配置为包括:壳体110,形成产品的外观;水箱130,包括水箱主体131和开闭阀135;水槽单元140,包括水槽141,所述水槽141容纳从水箱130排出的水;加湿构件170,使用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进行加湿;送风部180,提供送风动力;供水调节构件150,可移动地安装以打开或关闭开闭阀135;以及控制部c,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可以配置为进一步包括供水操作构件195、空气净化过滤器120以及流路调节构件190中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水操作构件195配置为移动供水调节构件150,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120用于过滤和净化空气,所述流路调节构件190用于调节空气流动。并且,供水调节构件150可以包括空间形成构件160,所述空间形成构件160上形成有开口163以将从开闭阀135排出的水引导至水槽141。
[0066]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10可以包括:壳体主体111,形成产品的外观;吸入口115,外部空气通过其流进壳体主体111的内部;以及排出口116,流过壳体主体111内部的空气通过其排放到壳体主体111的外部。
[0067]
此外,排出口116可以分为:加湿空气排出口118,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在后述的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之后流经加湿构件170后通过该加湿空气排出口118被排出;以及净化空气排出口117,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流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后不流经加湿构件170时将通过该净化空气排出口117被排出。
[0068]
如图1所示,壳体110可以具有如下结构:吸入口115形成在壳体主体111的前表面下方,加湿空气排出口118形成在壳体主体111的前表面上方,净化空气排出口117形成在壳体主体111的上表面。然而,可以对吸入口115和排出口116(117、118)的安装位置和数量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所述吸入口115可以设置在壳体110的前、后、左、右表面中的多个表面,以便从各个方向吸入空气。并且,也可以改变加湿空气排出口118和净化空气排出口117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0069]
参照图8,壳体110的内部形成有空气流路部f1、f2、f3,以便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通过排出口116(117、118)被排出。此外,参照图2和图4,壳体110上可以安装隔板112,所述隔板112用于划分空气流路部f1、f2、f3与用于安装水箱130的开口部113。
[0070]
参照图8,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可以设置在吸入口115后端的空气流路上以过滤(净化)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此外,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可以设置在送风部180的前端,使得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被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流入送风部180。
[0071]
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可以配置成与吸入口115后端的空气流路的形状和与截面积相对应的四边形形状。由此,通过壳体110的吸入口115流入的全部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20。然而,空气净化过滤器120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四边形形状,可以使用各种已知形状的过滤器。例如,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可以由具有圆形或方形截面且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的立体过滤器构成。
[0072]
为了过滤空气,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120可以从具有各种形状和功能的已知的过滤器中选择,用作空气净化过滤器120的过滤器的类型、数量和形状等不限于图8所示的示例,并且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0073]
并且,水箱130设置在壳体110的开口部113,所述水箱130可以包括:水箱主体131,在其内部形成用于容纳加湿用水的空间;以及开闭阀135,与水箱主体131联接,打开或关闭以便容纳在水箱主体131中的水排出。
[0074]
这种水箱130可以具有与加湿器100分离的结构,以便容易地在所述水箱主体131的内部盛水。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水箱130可以被配置为能够从壳体110分离。此外,水箱主体131可配置为形成壳体110外观的一部分,但不限于此。
[0075]
并且,开闭阀135被配置为能够打开或关闭以将容纳在水箱130中的水供应到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中。开闭阀135可以形成有流出口136,用于排出容纳在水箱主体131中的水。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可以形成有部分地形成台阶的台阶部(图3的136a)。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这种台阶部136a容易地流入到水箱主体131,随着空气流入到水箱主体131的内部,容纳在水箱主体131内部的水可以容易地通过流出口136被排出。
[0076]
作为示例,开闭阀135可以具有通过弹力打开或关闭的机械阀结构。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具有机械阀结构的开闭阀135的示意性构造。
[0077]
开闭阀135可以具有安装在杆构件137上侧的阻断构件139由安装在杆构件137的弹性构件138弹性支撑的结构。弹性构件138可以由缠绕在杆构件137周围的螺旋弹簧等构成。弹性构件138可以沿拉伸方向向阻断构件139施加弹力。因此,如图13所示,当没有外力施加到弹性构件138时,阻断构件139密封并封闭流出口136的上侧端部。
[0078]
另外,如图14所示,当用于向上侧按压杆构件137的外力作用于开闭阀135时,弹性构件138被压缩,同时杆构件137和阻断构件139向上侧移动。因此,阻断构件139将打开流出口136的上侧端部,以使得容纳在水箱主体131内部的水成为通过流出口136能够排出的状态。
[0079]
另一方面,开闭阀135可以通过盖构件135a和135b螺纹联接到水箱主体131的注入口。图13和图14示出了盖构件具有分离为两个盖构件135a、135b的双重结构的情形,然而盖构件135a、135b也可以构成为单个构件。由于这种开闭阀135具有常规加湿器的水箱130中普遍使用的构造,因此将省略更详细的描述。
[0080]
接着,水槽单元140安装在壳体110的内部,并且根据开闭阀135的打开而容纳从水箱130排出的水。
[0081]
参照图2和图3,水槽单元140可以包括:水槽141,用于容纳从水箱130排出的水;以及水槽盖145,被配置为覆盖水槽141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水箱130安置在其上。
[0082]
水槽141的一侧(图2和图3的右侧)形成有盖安装部144,水槽盖145安装在其上,水槽141的另一侧(图2和图3的左侧)形成有加湿构件安装开口142,加湿构件170安装在其上。因此,可以在浸渍于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中的状态下安装加湿构件170。
[0083]
此外,参照图3和图12,水槽上端143可以形成为沿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高于中央侧,以便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在壳体110稍微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溢出到水槽141的外部。
[0084]
水槽盖145的上表面形成有水箱安置部146,所述水箱安置部146用于安置水箱130的开闭阀135,通过所述水箱安置部146可以支撑水箱130。此外,水槽盖145可以形成有直径大于流出口136直径的安装开口147,以便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穿过水槽盖145并从水槽盖145的下侧暴露。水槽盖145可以形成有逃逸槽148,以便后述的供水调节构件150从水槽盖145的上侧暴露。此外,水槽盖145的下表面上可以配置供水调节构件安装部149,用于安装供水调节构件150。
[0085]
此外,水传感器(图17中的ls)可以安装在水槽单元140以检测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位或是否有水。这种水传感器ls可以由用于检测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的高度的水位传感器构成。然而,水传感器ls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由用于检测水槽141的底部是否有水的传感器构成。并且,水传感器ls可以安装在水槽单元140的内部,但是为了便于清洁水槽141,也可以被配置为安装在水槽141的外部,使得当与水槽141联接时,利用电容等测量水位或者水存在与否。
[0086]
此外,如图2所示,水槽单元140可以被安装使得在水箱130与壳体110分离的状态下能够从壳体110的开口部113分离。此时,水槽单元140可以在加湿构件170安装在水槽141的状态下以滑动方式从壳体110分离。
[0087]
加湿构件(加湿过滤器)170使用从水箱130供给到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的水进行加湿。
[0088]
参照图8,加湿构件170可以被安装使得靠近加湿空气排出口118并与壳体110的前表面平行。加湿构件170可以设置在空气流路上的送风部180的后端。因此,通过送风部180的操作流动的空气在通过加湿构件170的同时被加湿,然后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被排出(参见图9)。
[0089]
如上所述,由于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设置在送风部180的前端并且加湿构件170设置在送风部180的后端,因此在仅执行后述的空气净化功能时(参照图10),由于经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被排出而不经过加湿构件170,因此可以提高空气净化效率。因此,即使当设置在送风部180的鼓风扇以相对低的rpm和低功率被驱动时,也可以确保足够的排放量,并且也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不仅如此,当通过后述的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流路切换进行加湿时(参照图9),使从送风部180吹出的空气全部流向加湿构件170,从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
[0090]
这种加湿构件170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优异的吸湿性的材料或形状,以便充分地吸收容纳在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中的水。作为示例,如图2和图3所示,加湿构件170可以具有浸渍于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中的结构。然而,加湿构件170的安装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可以使用回转驱动盘等各种已知形式的汽化式加湿结构。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100所具备的加湿构件170不限于汽化式加湿构件,可以对其具体结构或形状进行各种改变,只要能够使用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141的水来执行加湿。
[0091]
另外,如图3所示,加湿构件170可以通过加湿构件安装开口142安装到水槽单元140或者从水槽单元140分离。并且,加湿构件170可以将水箱130从壳体110上分离后在安装在水槽单元140的状态下以滑动方式从壳体110分离。
[0092]
另一方面,加湿构件170设置在相当于隔板112内侧的空气流路部(图8的f1、f2、f3)中的加湿流路f3。因此,隔板112的一侧可形成有用于抽入、抽出安装有加湿构件170的水槽单元140部分的通孔(参见图4,未指定附图标记),以便安装有加湿构件170的水槽单元140能够设置在加湿流路f3。
[0093]
另外,如图8所示,送风部180提供送风动力,以便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通过形成在吸入口115与排出口116(117、118)之间的空气流路部f1、f2、f3流向排出口116(117、118)。
[0094]
参照图8,空气流路部f1、f2、f3可以包括:送风流路f1,位于送风部180的出口侧;净化流路f2,来自送风流路f1的空气通过其流向净化空气排出口117;以及加湿流路f3,来自送风流路f1的空气通过其流向加湿空气排出口118。
[0095]
这种空气流路部f1、f2、f3的具体的空气流动路径可以根据吸入口115和排出口116(117、118)的位置以及送风部180的吸入/排出位置和方向而进行各种改变。
[0096]
此外,类似于空气净化器中使用的常规的送风构器具,送风部180可以包括用于使空气流动的鼓风扇(未提供附图标记)和用于驱动鼓风扇的风扇电机(未示出)。虽然在图8中基于空气流动路径示出了送风部180设置在空气净化过滤器120的后方且在送风部180的一侧被吸入的结构,然而送风部180的安装位置和吸入结构不限于图8所示的结构,并且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设置在送风部180的鼓风扇可以具有双吸结构。
[0097]
另外,供水调节构件150可移动地安装以打开或关闭开闭阀135,并且随着开闭阀135的打开或关闭,可以实现或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也就是说,供水调节构件150可以设置在水槽单元140,以便使其移动到通过打开开闭阀135来将水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的打开位置(图14)和通过关闭开闭阀135来阻断水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141的关闭位置(图13)。
[0098]
参照图3至图6,供水调节构件150可以包括:主体部151;接触部158,被配置为形成在主体部151的一侧以便能够被后述的供水操作构件195按压;升降按压部159,被配置为形成在主体部151的另一侧以能够按压开闭阀135;以及旋转轴部154,连接接触部158与升降按压部159。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按压部159可以与后述的空间形成构件160一体地联接。接触部158可以通过供水操作构件195的驱动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升降按压部159可以相应于接触部158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即,接触部158与升降按压部159可以被配置为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此外,打开位置(图14)可以由升降按压部159在从关闭位置(图13)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旋转预设角度后的状态下的位置构成。并且,旋转轴部154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形成在水槽盖145的下表面的供水调节构件安装部149。
[0099]
参照图5,主体部151可以具有两个主体152和153彼此连接的结构,以便在由于后述的供水操作构件195的按压而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旋转时不会干扰水槽141的内壁表面。即,主体部151可以被配置为分离成第一主体152和第二主体153,所述第一主体152对应于主体部151的一侧并且通过供水操作构件195的按压而升降,所述第二主体153根据第一主体152的升降而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主体152可以设置有接触部158,并且第二主体153可以设置有升降按压部159和旋转轴部154。并且,第二主体153可以包括:第一延伸部155,朝向第一主体152侧延伸;第二延伸部156,朝向第一延伸部155的反方向延伸;侧面延伸部157,从第二延伸部156朝向升降按压部159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按压部159连接到侧面延伸部157。
[0100]
虽然在图5中未具体示出第一主体152与第二主体153的连接结构,但是第一主体152与第二主体153可以具有铰链联接结构,以便第二主体153能够根据第一主体152的升降而进行旋转移动。然而,可以对第一主体152与第二主体153的连接结构进行各种改变。例如,第一主体152可以具有由形成在水槽盖145的引导构件(未示出)引导升降的结构。
[0101]
通过这种结构,供水调节构件150可以具有根据接触部158的上下方向上(升降)的移动,升降按压部159以旋转轴部154为轴旋转并进行升降的结构。即,当接触部158被供水操作构件195按压并向下侧移动,并且供水操作构件195与接触部158之间的接触被释放并使得接触部158由设置在弹性构件138的开闭阀135的弹力向上侧移动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和接触部158可以被配置为能够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参照图5和6中的箭头)。
[0102]
参考图14,当升降按压部59随着供水调节构件150的转动而向上侧移动时,开闭阀135的阻断构件139被提升至上侧以打开开闭阀135。由此,容纳在水箱130内部的水可以通过流出口136被排出并供应到水槽141。随着水被供应到水槽141,水槽141的水位wl1可以上升至对应于流出口136的下端(台阶部136a)的高度。当水槽141的水位wl1对应于流出口136下端的高度时,由于阻断空气流入到水箱130内部,因此水箱130中的水不被排出,从而水槽
141的水位wl1可以保持恒定。
[0103]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供水调节构件150设置在形成于水槽盖145的供水调节构件安装部149,其可以在清洁供水调节构件150和/或水槽单元140时分离。并且,供水调节构件150安装在可以从水槽141拆卸的水槽盖145上,而不是安装在水槽单元140的底面,因此在清洁水槽单元140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即,在水槽141的底面不会形成用于按压开闭阀135的结构或者用于安装供水调节构件150的结构,因此具有容易地清洁水槽141的底面的优点。
[0104]
参照图5和图6,空间形成构件160设置在供水调节构件150,所述空间形成构件160形成有开口163,以便在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打开位置(图14)时将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排出的水引导至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
[0105]
这种空间形成构件160形成在与侧面延伸部157连接的升降按压部159的外围,并且可以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主体部151一体地形成。因此,当接触部158被供水操作构件195按压时,空间形成构件160可以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与供水调节构件150一起旋转。
[0106]
当接触部158被供水操作构件195按压并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处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时,空间形成构件160可以包括底面162和侧壁161,所述底面162对应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表面,所述侧壁161从底面162向上侧方向延伸以包围流出口136的圆周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可以形成为从底面162的中央部向上突出。
[0107]
这种空间形成构件160可以引导供水调节构件150处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下使得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排出的水通过底面162流经开口163并流入到水槽141。
[0108]
并且,参照图15,当壳体110/水槽141的一侧被提升,且壳体110/水槽141的下表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时,壳体110/水槽141的底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斜角θ。这样,如果当供水调节构件150处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下,壳体110/水槽141的倾斜角θ大于或等于预定角度,则蓄水空间165可以形成在空间形成构件160,以便将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排出的水限制在空间形成构件160内。当壳体110和水槽14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可以在底面162与侧壁161之间形成该蓄水空间165。
[0109]
这样,当壳体110/水槽141倾斜时,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沿与水槽141被提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水槽141被提升的部分的水槽141的水位wl1将低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端。因此,可能出现水箱130的水不断被排出并溢出水槽141的问题。然而,根据本发明,由于蓄水空间165形成在空间形成构件160中,因此当壳体110/水槽141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如图15所示,蓄水空间165的水位wl2将位于高于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的位置。因此,如图15所示,在开闭阀135位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下,水槽141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将完全容纳在蓄水空间165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空气不会通过流出口136流入到水箱130内部,因此即使在开闭阀135打开的状态下,也可以阻断从水箱130向水槽141供水。
[0110]
为了使蓄水空间165的水位wl2形成为高于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壳体110/水槽141的倾斜角θ和/或蓄水空间165的体积可以通过改变空间流动构件160的底面162的长度、底面162朝向开口163侧倾斜的角度、底面162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等来设置。
[0111]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水槽141的倾斜角θ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
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被设置为相比图14的打开位置进一步向下侧方向按压接触部158。在这种情况下,供水调节构件150和与其连接的空间形成构件160可以移动到供水阻断位置(图16),此时的旋转角度大于从图13的关闭位置移动到图14的打开位置时旋转角度。在这种供水阻断位置(图16)时,空间形成构件160的底面162与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之间的间隙减小,并且底面162与侧壁161之间形成的蓄水空间165的体积将增加。因此,与在打开位置(图15)时相比,在供水阻断位置(图16)时,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可以位于比蓄水空间165的水位wl2低的位置。因此,当壳体110/水槽141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可以通过在空间形成构件160预先形成水蓄水空间165,阻断水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141。
[0112]
在图15的情况下,当壳体110/水槽141以预定角度(例如,10
°
至15
°
)以上倾斜时才可以在蓄水空间165内容纳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相比之下,在供水阻断位置(图16)时,即使倾斜角度(例如,5
°
至7
°
)小于图15的角度,也可以预先形成蓄水空间165以将流出口136容纳在蓄水空间165中,从而可以根据水槽141的倾斜(倾斜度)预先阻断供水彻底防止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溢出的现象。
[0113]
此外,参照图2和图12,加湿构件170安装在水槽141中,并且水箱130安装在加湿构件170的相对侧,以使得从壳体110的外侧分离。例如,水箱130安装在水槽141的一侧(图2和图12的右侧),加湿构件170安装在水槽141的另一侧(图2和图12的左侧),因此,水箱130和设置在其上的开闭阀135可以偏心地设置在水槽141的长度方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此时,空间形成构件160的开口163可以形成在水槽14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图2和图12中的右侧),使得从水箱130排出的水可以通过加湿构件170的相反方向向下流到水槽141。
[0114]
参照图5,空间形成构件160仅在打开或关闭流出口136的升降按压部159的圆周的一部分区域中形成侧壁161,侧壁161的一侧可以具有敞开的形状。在空间形成构件160具有图5所示形状的情况下,开口163可以由通过敞开侧壁161的一侧而形成的敞开口端163a构成。
[0115]
作为空间形成构件160的变形例,如图6所示,空间形成构件160的侧壁161可以被配置为完全包围开闭流出口136的升降按压部159的周边的形状。在具有图6所示形状的空间形成构件160的情况下,开口163可以由形成在底面162的一侧上的连通开口163b构成。
[0116]
另外,如图14所示,空间形成构件160底面162可以在供水调节构件150打开开闭阀135的打开位置(图14)朝向开口163方向向下倾斜,以便从水箱130排出的水容易地流下水槽141。
[0117]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形成蓄水空间165的空间形成构件160与供水调节构件150一体地形成,因此可以根据水槽141的安装方向或开闭阀135的偏心位置等改变空间形成构件160的开口163方向或者旋转轴部154的旋转轴的方向的设计,从而可以提高水槽单元140的设计自由度。
[0118]
供水操作构件195被配置为,通过按压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或解除对其的按压,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能够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旋转。即,供水操作构件195被驱动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打开位置(图14)或者关闭位置(图13)。这种供水操作构件195的驱动可以由控制部c执行。
[0119]
参照图3、图5、图8至图11,当供水操作构件195向下侧按压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时,升降按压部159以旋转轴部154为中心向上侧升降移动,从而可以打开开闭阀135。即,如图9所示,当升降按压部159向上侧移动时,由弹性构件138弹性支撑的开闭阀135的阻断构件139向上侧移动以在阻断构件139与流出口136的上侧端部之间形成间隙允许水流出,由此实现水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单元140。并且,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供水操作构件195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之间的接触(按压状态)被解除时,由设置在开闭阀135中的弹性构件138的弹力,使得阻断构件139与流出口136的上侧端部紧密接触,从而关闭开闭阀135。
[0120]
这种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与其他部件独立的驱动,以便执行按压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的功能。然而,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后述的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流路切换而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起旋转并按压接触部158,从而打开开闭阀135。
[0121]
此外,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设置在空气流路部f1、f2、f3以调节流向排出口116(117、118)的空气的流动。
[0122]
参照图8,所述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被配置为切换流路,以便在空气流路部f1、f2、f3流动的空气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和净化空气排出口117中的至少一个被排出。
[0123]
例如,流路调节构件190被配置为可旋转地设置在净化模式位置(参照图10)和加湿模式位置(参照图9)之间,在所述净化模式位置时,使空气从吸入口115流入并在空气净化过滤器120中过滤后从送风部180排放,然后通过净化流路f2流向净化空气排出口117;在所述加湿模式位置时,使来自送风部180的空气通过加湿流路f3流向加湿空气排出口118。即,当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图9所示的加湿模式位置时,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被净化的空气通过加湿构件170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以加湿状态被排出,而当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图10所示的净化模式位置时,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被净化的空气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被排出而不通过加湿构件170。当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加湿模式位置(图9)时,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打开位置(图14),当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净化模式位置(图10)时,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关闭位置(图13)。
[0124]
另一方面,所述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位于净化模式位置与加湿模式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干燥模式位置)(参见图11),在这种情况下,来自送风部180的空气可以分支为净化流路f2和加湿流路f3并且分别流向净化空气排出口117和加湿空气排出口118。
[0125]
参照图7和图8,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包括流路调节主体191、轴构件193和加强筋192,所述流路调节主体191被配置为横穿空气流路部f1、f2、f3以便打开或关闭空气流路部,所述轴构件193构成所述流路调节主体191的旋转中心,所述加强筋192用于补充流路调节主体191的刚性。
[0126]
另外,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由马达等构成的驱动单元m旋转。因此,通过控制部c控制驱动单元m,使得流路调节构件190在净化模式位置和加湿模式位置之间旋转。
[0127]
另一方面,上述供水操作构件195也可以被配置为随着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旋转而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体地旋转。例如,如图7所示,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与流路调节构件190的轴构件193一体地形成或者与轴构件193联接,以便在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流路调节主
体191在驱动单元m的驱动下以轴构件193为中心转动时,供水操作构件195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起旋转。
[0128]
因此,设置在水箱130中的开闭阀135的开闭可以通过使供水操作构件195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起旋转来实现。例如,当通过加湿构件170进行加湿时(即,当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加湿模式位置时),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打开加湿流路f3的位置,并且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位于按压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的位置处。由此,设置在水箱130中的开闭阀135被打开,水可以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141。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设置在水箱130中的开闭阀135的开闭是通过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起旋转的供水操作构件195来执行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单元140的供水,并且具有无需用于向水槽单元140供水的单独的驱动装置的优点。
[0129]
另一方面,参照图2和图4,壳体110可以在其内部具有隔板112,所述隔板112将用于安装有水箱130的开口部113与空气流经的空气流路部f1、f2、f3划分开。此时,供水调节构件150可以位于相当于隔板112外侧的开口部113,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位于相当于隔板112内侧的空气流路部f1、f2、f3。但是,与流路调节构件190连接的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形成在隔板112上的通孔(未示出)从开口部113暴露,以便能够按压位于开口部113的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
[0130]
控制部c可以控制供水操作构件195的驱动,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打开位置或关闭位置。此外,为了在壳体110/水槽141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预先防止水从水槽141溢出,控制部c可以在检测到壳体110的倾斜(倾斜度)时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以便可以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水的供应)。即,当由倾角传感器ts检测到的倾斜度为预设值以上时,控制部c可以执行用于控制供水操作构件195的移动的供水阻断模式,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移动到图16的供水阻断位置。
[0131]
此外,控制部c可以控制从水箱130向水槽141的供水以及送风部180的驱动。即,控制部c可以通过控制向水槽141的供水和送风部180的驱动来执行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模式和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式,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加湿模式结束后执行用于干燥加湿构件170和/或水槽141的干燥模式。
[0132]
并且,控制部c可以通过控制流路调节构件190的驱动,调节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旋转位置以根据净化模式、加湿模式和干燥模式引导空气流动。
[0133]
首先,参照图12至图16描述供水阻断模式。
[0134]
[供水阻断模式]
[013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100包括用于检测壳体110的倾斜(倾斜度)的倾角传感器(图17中的ts),并且控制部c可以基于由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倾斜度值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至少一个倾角传感器ts安装在壳体110内部以检测壳体110的倾斜度,由此可以测量安装在壳体110中的水槽141的倾斜度。
[0136]
控制部c被配置为通过倾角传感器ts检测壳体110/水槽141的倾斜,在检测到的倾斜度值达到预设值以上时,将供水调节构件150移动到旋转角度大于供水调节构件150从关闭位置(图13)移动到打开位置(图14)时的旋转角度所对应的供水阻断位置(图16)。
[0137]
如上所述的供水调节构件150的移动可以通过控制供水操作构件195的移动来执行。此外,单独安装驱动装置以驱动供水操作构件195,可以通过控制部c来控制供水操作构
件195的移动,但是如上所述,可以配置为使得供水操作构件195与流路调节构件190一起旋转,并且通过控制部c控制流路调节构件190的驱动来控制供水操作构件195的移动。
[0138]
如上所述,供水调节构件150被配置为通过旋转从用于关闭开闭阀135的关闭位置(图13)移动到用于打开开闭阀135的打开位置(图14)。当壳体110或水槽141在供水调节构件150处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下倾斜时,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将聚集到水槽141被提升的相反侧的方向,使得水槽141被提升的相反侧的方向的水位上升。如果在图14的状态下水槽141的左侧被提升,容纳在水槽141内的水将聚集到右侧,使得水槽141的右侧区域的水位wl1上升。当水槽141的右侧区域的水位wl1上升时,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将位于水槽141的水位wl1的下方,因此可以自动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反之,图15所示,如果在图14的状态下水槽141的右侧被提升,容纳在水槽141内的水将聚集到左侧,使得水槽141的右侧区域的水位wl1下降。当水槽141的右侧区域的水位wl1上升时,开闭阀135的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将位于水槽141的水位wl1的下方,使得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继续供水,由此可能发生水从水槽141溢出。
[0139]
当壳体110/水槽141在开闭阀135处于打开位置(图14)的状态下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在空间形成构件160形成蓄水空间165,如图15所示,当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完全容纳在蓄水空间165时,供水可以被阻断。然而,只有当壳体110/水槽141倾斜预定角度以上时,流出口136的下侧端部才能完全容纳在蓄水空间165中。
[0140]
考虑到这一点,当处于供水阻断模式时,即使壳体110/水槽141没有倾斜到预定角度以上,也可以在倾角传感器ts检测到的倾斜度值达到预设值以上时将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旋转角度调节为大于打开位置(图14),使得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供水阻断位置(图16)。因此,当倾斜度值达到设定值以上时,可以通过预先在空间形成构件160中形成蓄水空间165来阻断供水。因此,即使以小的倾斜角度也可以阻断供水,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槽141溢水的现象。
[0141]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图14的状态下水槽141的左侧被提升时,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将自动被阻断,因此如图15所示,当设置有开闭阀135的水槽141的右侧区域被提升时,可以阻断供水。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c可以被配置为开闭阀135在水槽141的右侧区域被提升时的倾斜角达到预定角度以上时执行供水阻断模式。然而,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水槽141的水溢出,控制部c可以被配置为在任何方向上的倾斜的角度达到预定值以上时执行供水阻断模式。
[0142]
接下来,将参照图9至图11描述净化模式、加湿模式和干燥模式。
[0143]
[净化模式]
[0144]
首先,如图9所示,在净化模式下,控制部c可以将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位置控制使得流路调节构件190朝向上下方向并驱动送风部180,以便打开空气流路部f1、f2、f3的净化流路f2。如上所述,当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流路调节主体191与净化流路f2平行设置时,从送风部180吹出的空气将受到设置在加湿流路f3中的加湿构件170的流路阻力,从而流经被打开的净化流路f2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排出。
[0145]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流路调节构件190连接的供水操作构件195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成为隔开的状态(不接触的状态),因此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不会按压开闭阀135。因此,设置在开闭阀135中的阻断构件139通过弹性构件138的弹力保
持关闭状态,不会实现从水箱130向水槽单元140的供水。
[0146]
在如上所述的净化模式的流路状态下驱动送风部180时,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被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通过净化流路f2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排出而不通过加湿构件170。
[0147]
[加湿模式]
[0148]
接下来,如图10所示,在加湿模式下,控制部c可以控制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位置使得位于横跨净化流路f2的横截面的方向,例如位于倾斜方向,以便空气流路部f1、f2、f3的净化流路f2被关闭。即,流路调节构件190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流路调节主体191的上端朝向加湿空气排出口118侧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流路调节构件190的流路调节主体191的上端与隔墙w相邻,下端与隔墙w的相反侧相邻,因此向净化流路f2的空气流动被阻断,并且在空气流路部流动的空气通过形成在隔墙w中的通孔wh流入道加湿流路f3。由此,从送风部180吹出的空气可以被加湿构件170加湿后,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排放到壳体110的外部。
[0149]
当执行这种加湿模式时,控制部c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移动,使得开闭阀135处于打开的状态并且驱动送风部180。具体而言,当执行加湿模式时,控制部c使连接在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供水操作构件195处于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接触并按压接触部158的状态。由此,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以旋转轴部154为基准向下侧方向方移动,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以旋转轴部154为基准向上侧方向移动。并且,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向上按压杆构件137,使得阻断构件139向上移动。因此,开闭阀135处于打开状态,从而实现水从水箱130到水槽单元140的供应。
[0150]
在如上所述的加湿模式的流路状态下驱动送风部180时,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被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再通过加湿构件170和加湿流路f3而变成加湿状态,然后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被排出。
[0151]
[干燥模式]
[0152]
此外,如图11所示,控制部c可以在加湿模式结束之后执行干燥模式以干燥加湿构件170和/或水槽141。在执行这种干燥模式时,控制部c使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处于阻断状态,并且可以驱动送风部180以便对由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和/或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进行干燥。
[0153]
此外,控制部c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移动以在执行干燥模式时使开闭阀135处于关闭状态。即,通过控制部c流路调节构件190从加湿模式位置旋转到干燥模式位置时,连接在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供水操作构件195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之间的接触被解除,因此供水调节构件150的升降按压部159由于弹性构件158的弹力而向下方移动。由于这种弹力,开闭阀135处于关闭状态,从而可以阻断水从水箱130到水槽单元140的供应。
[0154]
此外,控制部c可以控制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位置使得处于净化模式位置与加湿模式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干燥模式位置),以便在加湿结束后执行干燥模式,并且在该状态下,实现送风部180的驱动,因此可以执行干燥被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和/或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的干燥。
[0155]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以垂直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小于图10的加湿模式的位置下以垂直方向为基准的倾斜角。在这种情况下,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上端处于与隔墙w略微隔开的状态,下端处于与隔墙w的相反侧略微隔开的状态,因此一部分空
气流入到净化流路f2,一部分空气通过形成在隔墙w中的通孔wh流入到加湿流路f3。由此,通过加湿构件170的空气可以执行对加湿构件170的干燥。此外,加湿构件170可以具有能够吸收容纳在水槽单元140中的水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加湿构架170的干燥,还可以实现对容纳在水槽单元140的水槽141中的水的干燥。
[0156]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可以将干燥模式下的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位置设置为充分确保加湿流路f3上的送风量。例如,在干燥模式下流路调节构件190的位置可以是从加湿模式位置略微旋转后的位置,以便供水操作构件195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接触部158之间的接触被解除进而使得开闭阀135关闭。
[0157]
另一方面,当执行干燥模式时,控制部c可以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调节送风部180的送风量。
[0158]
例如,当照度传感器(图17中的is)例如在夜间(就寝时间)检测到的测量照度在预设的参考照度值以下时,控制部c可以减少由送风部180吹出的送风量以实现安静操作。
[0159]
另外,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参考相对湿度值时,表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且加湿构件170和水槽141的干燥不顺利,此时控制部c可以比参考相对湿度值低的情况设置大的送风量以快速地执行干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相对湿度可以通过诸如图17所示的温湿度传感器hs的各种公知传感器来获取。
[0160]
另外,当测得的照度在预设参考照度以下时,控制部c可以将送风量降到最低,而在测得的照度大于预设的参考照度时,控制部c可以将测得的相对湿度与预设的参考相对湿度值进行比较,由此增加或减少送风量。
[0161]
可以通过调节送风部180的驱动rpm来执行上述的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将以加湿器100的送风档位具有5个档位,即由最低rpm的1档到最高rpm的5档的情况作为示例进行描述。当测得的照度在预设参考照度以下时,可以用最低rpm的1档驱动送风部180,以便不打扰用户的休息(就寝)(即,为了以安静地运行)。另外,当测得的照度大于预设的参考照度时,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比1档高的2档以上。此外,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相对湿度值,表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为了快速地执行干燥操作,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4档或5档,反之,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值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风量较少的3档或2档。
[0162]
或者,可以基于与当前的空气条件(例如,灰尘量)对应的送风档位,根据照度或相对湿度来上调或下调送风档位。例如,如果与当前的空气条件(例如,灰尘量)对应的送风档位的设定值为3档,如果测得的照度为预设参考照度以下,则以低于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的送风档位(例如1档或2档)驱动送风部180,当测得的照度大于预设的参考照度时,可以维持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或者以高于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的送风档位(例如4档或5档)以执行快速干燥操作驱动送风部180。并且,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高于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的4档或5档以执行快速干燥操作,而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维持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或者将送风部180驱动为低于当前设置的送风档位(3档)的2档或1档。
[0163]
另一方面,以上描述的预设的参考照度值或参考相对湿度值可以为一个值,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值。如上所述,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参考照度值或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响应于与测得的照度或测得的相对湿度对应的区间来控制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如上所述,
考虑到照度或相对湿度来控制或增加或减少送风量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0164]
此外,控制部c可以控制在预设干燥时间期间执行干燥模式。可以考虑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量、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量等来预设干燥设置时间。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控制部c可以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加或减少送风部180的送风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来设定干燥设定时间。
[0165]
另一方面,在控制部c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的状态下,可以驱动送风部180干燥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和/或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将由此逐渐被耗尽。由此,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的水位逐渐降低,最终可以通过水检测传感器ls检测到水位降到最低或者水槽141的下表面无水的状态。
[0166]
如上所述,通过水检测传感器ls检测到没有水之后,加湿构件170仍然会在预定时间内维持吸湿状态。因此,为了完全干燥被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控制部c可以在检测到水槽141中没有水之后的预设的附加时间期间执行进一步的干燥模式。
[0167]
此时,可以考虑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量等来预设附加干燥时间。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控制部(c)可以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加或减少送风部180的送风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考虑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来设定附加干燥时间。
[0168]
如上所述,在干燥模式的流路状态下驱动送风部180时,从吸入口115流入的空气中的一部分被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通过加湿构件170和加湿流路f3时,干燥由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和/或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后,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被排出,还有一部分空气被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后通过净化流路f2,再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被排出而不经过加湿构件170。
[0169]
另一方面,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加湿构件170具有浸渍于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的状,但是加湿构件170的形状、结构和/或操作方法不限于上述浸渍式加湿结构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只要从水箱130供应到水槽141的水可以提供给加湿构件170并执行加湿即可。例如,对向加湿构件170供水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可以是向加湿构件170喷射容纳在水槽141内的水的结构,或者可以是使得容纳在水箱130或水槽141内的水沿加湿构件170的表面流动,并且在加湿构件170的下部设置水槽141以容纳从加湿构件170流下的水的结构,又或者可以是加湿构件170具有旋转驱动圆盘形状的结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的状态下,向加湿构件170侧送风以执行干燥容纳在水槽141的水和/或加湿构件170的干燥模式。
[0170]
以下将参照图18至图2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s100)。
[0171]
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和(s100)包括用于阻断供水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和包括用于干燥容纳在水槽141的水的干燥步骤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0)。
[0172]
在下文中,将基于参照图1至图17描述的加湿器100来描述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和干燥控制方法(s100),但是适用根据本发明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的加湿器100的具体配置不限于参照图1至图17描述的加湿器100的配置,并且具体的加湿方法也不受限制,只要可以调节从水箱130到水槽的供水(供水与否)即可。并且,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和干燥控制方法(s100)的加湿器100不限于仅具有加湿功能的加湿器,并且可以包括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加湿器或具有其它附加功能的加湿器等任何加湿
器。
[0173]
[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
[0174]
将参照图18描述当壳体110/水槽141倾斜时用于阻断供水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
[0175]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176]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供水阻断控制方法(s10)可以包括倾斜度比较步骤(s11)、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判断步骤(s12)和供水调节构件的移动步骤(s13)。
[0177]
首先,在倾斜度比较步骤(s11)中判断通过斜角传感器(图17中的ts)检测到的壳体110/水槽141的倾斜度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值。
[0178]
此时,如图15所示,由于当设置有开闭阀135的水槽141的右侧区域被提升时,需要阻断供水,因此可以在倾斜度比较步骤(s11)中判断开闭阀135所在位置的右侧区域被提升时产生的倾斜角是否在预设值以上。然而,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水槽141的水溢出,可以在倾斜度比较步骤(s11)中比较在任一方向上测得的壳体110倾斜度值是否为预设值以上。
[0179]
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判断步骤(s12)用于判断开闭阀135是否被打开。当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开闭阀135的关闭位置时,即使壳体110/水槽141倾斜,水箱130的水也不会被排出,因此无需执行供水阻断步骤。因此,只有在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开闭阀135的打开位置时,才需要控制供水调节构件150的移动。
[0180]
当测得的倾斜度值为预设值以上,并且供水调节构件150位于打开位置时,执行从供水调节构件150的打开位置移动到供水阻断位置的供水调节构件的移动步骤(s13)。由此,空间形成构件160内形成有蓄水空间165,并且开闭阀135的下侧端部被浸没于蓄水空间165,从而可以阻断供水。
[0181]
另一方面,尽管图18中示出了在倾斜度比较步骤(s11)之后执行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判断步骤(s12),然而也可以在供水调节构件150的位置判断步骤(s12)之后执行倾斜度比较步骤(s11)。
[0182]
[干燥控制方法(s100)]
[0183]
以下将参照图19至图24描述包括水槽141干燥步骤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0)。
[0184]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干燥步骤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0)的流程图,图20至图24是示出图19所示的控制方法(s100)中的干燥步骤的各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0185]
参照图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干燥步骤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s100)涉及一种加湿器100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从水箱130向水槽单元140供应的水供应到加湿构件170以执行加湿的步骤,所述加湿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加湿步骤(s110)和干燥步骤(s150)至(s170),并且还可以包括在干燥步骤之后执行的后续步骤(s190)。
[0186]
首先,加湿步骤(s110)用于进行加湿模式,该加湿模式通过加湿构件170实现。这种加湿步骤(s110)对应于加湿器100的加湿模式,加湿步骤(s110)的详细描述将以上述加湿模式的记载来替代。这种加湿步骤(s110)持续执行直到输入加湿结束信号,并且会在加湿结束信号被输入(s120)时结束加湿模式。
[0187]
这种加湿结束信号可以包括用于关闭(off)加湿器100的驱动的结束信号和用于
执行除加湿模式和干燥模式之外的第三模式的第三模式进行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模式进行信号可以包括用于结束加湿步骤并等待的待机信号。这种结束信号和第三模式进行信号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或对加湿器100的设置来输入。
[0188]
并且,在加湿模式结束后,执行干燥步骤(s150)至(s170),其进行用于实现水槽141和/或加湿构件170的干燥的干燥模式。
[0189]
如图19所示,这种干燥步骤(s150)至(s170)可以包括: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在阻断从水箱130向水槽141的供水的状态下执行干燥模式;完成与否的判断步骤(s160),判断是否已完成干燥模式;以及结束步骤(s170),在完成干燥模式后结束干燥模式。
[0190]
首先,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与加湿器100的干燥模式对应。另外,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在供水阀构件135关闭的状态下执行,在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中用于关闭供水阀构件135的操作将以上述的关于干燥模式的记载来替代。
[0191]
另外,在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中,可以配置为将由送风部1800吹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流向加湿构件170。例如,使流路调节构件190处于如图11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驱动送风部180,使得一部分空气通过加湿构件170并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118被排出,并且使剩余的空气通过净化空气排出口117被排出。
[0192]
另一方面,在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中,可以配置为使得在加湿构件170浸渍于水槽141中的状态下执行,以便通过向加湿构件170送风来去除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
[0193]
参照图20至图24,在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调整送风量。
[0194]
例如,如图20和图23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同时考虑照度和相对湿度来调节送风量。例如,如图21和图24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考虑照度来调节送风量,并且如图22所示,通过考虑相对湿度来调节送风量。
[0195]
另外,如图20、图21、图23和图24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对比测得的照度与预设参考照度值(s151),在测得的照度为预设参考照度值以下时减少送风量(s155)。并且,如图20、图22和图23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对比测得的相对湿度与预设参考相对湿度值(s153),在测得的相对湿度为预设参考相对湿度值以上时,相比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的送风量(s156)增加送风量(s157)。
[0196]
参照图20和图23,在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中,可以对比由照度传感器(图17中的is)检测到的测得的照度与参考照度值(s151),测得的照度如夜间(就寝时间)处于参考照度值以下时,用最低rpm驱动送风部180,从而最小化送风量(s155)。并且,当测得的照度大于参考照度值时,可以对比测得的相对湿度与参考相对湿度值(s153)。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参考相对湿度值时,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因此不利于顺利地进行加湿构件141的干燥,此时,为了执行快速干燥操作,可以以高rpm驱动送风部180以增加送风量(s157)。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以低rpm驱动送风部180以减少送风量(s156)。
[0197]
另外,如图21和图24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考虑照度但不考虑相对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比测得的照度与参考照度值(s151),当测得的照度
处于参考照度值以下时如夜间(就寝时间),以最低rpm驱动送风部180以最小化送风量(s156),而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参考照度值时,可以将送风部180以低rpm驱动或以根据空气质量选择的常规rpm驱动以调节送风量(s156)。
[0198]
另外,如图22所示,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被配置为考虑相对湿度但不考虑照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比测得的相对湿度与参考相对湿度值(s153),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参考照度值时,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因此不利于顺利地进行加湿构件141的干燥,此时,为了执行快速干燥操作,可以以高rpm驱动送风部180以增加送风量(s157),而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以低rpm驱动送风部180以减少送风量(s156)。
[0199]
这种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被配置为根据照度和/或相对湿度单纯地增加送风部180的驱动rpm,也可以基于对应于当前空气状态(例如,灰尘量)的送风档位的同时,根据照度或相对湿度上调或下调送风档位。例如,假设加湿器100的送风档位具有从最低rpm的1档至最高rpm的5档的共5个档位,并且与当前的空气状态(例如,粉尘量)对应的送风档位设定值为3档。在这种情况下,当测得的照度小于或等于参考照度时,为了安静的运行环境,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比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低的送风档位(例如,1档或2档)(s155)。当测得的照度大于参考照度值时,可以维持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或者为了执行快速地干燥操作而将送风部180驱动为比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高的4档或5档(s157)。并且,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参考湿度值时,为了快速地执行干燥操作,可以将送风部180驱动为比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高的4档或5档。当测得的相对湿度小于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维持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或者将送风部180驱动为比当前的设置送风档位(3档)低的2档或1档。
[0200]
另一方面,以上描述的参考照度值或参考相对湿度值可以为一个值,也可以为两个以上的值。如上所述,当存在两个或多个参考照度值或参考相对湿度值时,可以响应于与测得的照度或测得的相对湿度对应的区间来控制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
[0201]
如上所述,考虑到照度或相对湿度来调节或增加或减少送风量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并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0202]
另外,如图20至图22所示,用于判断是否已完成干燥模式是否已完成的完成与否的判断步骤(s160)可以根据是否已超过预设干燥设置时间来决定(s16)1,当超过干燥设置时间时,结束干燥模式(s170)。
[0203]
即,干燥步骤(s150)至(s170)可以在预设的干燥设置时间期间执行。可以考虑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量、由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量等来预设干燥设置时间。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加或减少送风部180的送风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考虑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以设置干燥设置时间。
[0204]
或者,如图23和24所示,判断是否已完成干燥模式的完成与否的判断步骤(s160)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判断是否检测到水槽141内无水的步骤(s165);以及判断在检测到水槽141内无水后是否已经超过附加干燥时间的步骤(s166),并且可以配置为在超过附加干燥时间后结束干燥模式(s170)。
[0205]
即,随着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在阻断从水箱130到水槽141的供水的状态下
执行,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逐渐消耗,由此容纳在水槽141中的水的水位逐渐下降并最终处于水槽141的底面无水的状态。如上所述,在检测到水槽141内没有水之后,加湿构件170仍然将吸湿状态保持预定时间。因此,为了完全干燥由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在干燥模式的完成与否的判断步骤(s160)中检测到水槽141中没有水之后,可以在附加干燥时间期间进一步执行干燥模式。
[0206]
此时,可以考虑由加湿构件170吸收的水量等来预设附加干燥时间。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干燥模式的执行步骤(s150)可以基于照度和相对湿度中的至少一个来增加或减少送风部180的送风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考虑送风量的增加或减少来设定附加干燥时间。
[0207]
另外,在结束干燥模式(s170)后执行后续步骤(s190)。如上所述,在输入加湿结束信号(s120)之后执行干燥步骤(s150)至(s170),加湿结束信号可以包括加湿器驱动结束信号和第三模式进行信号。
[0208]
由此,后续步骤(s190)在结束干燥模式(s170)之后,根据加湿结束信号关闭加湿器100的驱动或者进行第三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三模式进行信号可以包括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20过滤的空气在不经过加湿构件170的情况下被排出的空气净化模式。
[0209]
尽管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尤其,本发明包括通过删除一些在上述实施例中不必要的组件、或者用其它组件替代、又或者添加其它组件来实现的情况。并且,本发明也可以包括将上述实施例的构造相互综合组合而成的结构。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部的控制结构不仅可以在加湿器内部实施,还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加湿器的控制方法。
[0210]
附图标记说明
[0211]
100:加湿器;110:壳体;111:壳体主体;112:隔板;
[0212]
113:开口部;115:吸入口;116:排出口;117:净化空气排出口;
[0213]
118:加湿空气排出口;120:空气净化过滤器;130:水箱;
[0214]
131:水箱主体;135:开闭阀;136:流出口;
[0215]
136a:台阶部;137:杆构件;138:弹性构件;139:阻断构件;
[0216]
140:水槽单元;141:水槽;142:加湿构件安装开口;
[0217]
143:水槽上端;144:盖安装部;145:水槽盖;
[0218]
146:水箱安置部;147:安装开口;148:逃逸槽;
[0219]
149:供水调节构件安装部;150:供水调节构件;151:主体部;
[0220]
152:第一主体;153:第二主体;154:旋转轴部;
[0221]
155:第一延伸部;156:第二延伸部;157:侧面延伸部;
[0222]
158:接触部;159:升降按压部;160:空间形成构件;
[0223]
161:侧壁;162:底面163:开口;163a:开口端;
[0224]
163b:连通开口;165:蓄水空间;170:加湿构件;
[0225]
180:送风部;190:流路调节构件;191:流路调节主体;
[0226]
192:加强筋;193:轴构件;195:供水操作构件;
[0227]
c:控制部;f1:送风流路;f2:净化流路;f3:加湿流路;
[0228]
hs:温湿度传感器;is:照度传感器;ls:水传感器;
[0229]
m:驱动单元;ts:倾角传感器;w:隔墙;wh:通孔;
[0230]
wl1:水槽的水位;wl2:蓄水空间的水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