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容器的闭合件和带有这种闭合件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1:0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用于容器的闭合件和带有这种闭合件的容器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器的闭合件或闭合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带有这种闭合件或闭合装置的容器。
2.这种闭合件通常用于分配容纳在容器中的产品,闭合件附接到该容器。
3.待分配的产品通常是流体产品,例如液体或粉状或颗粒状产品,例如在食品或饮料领域中,但也在其他应用中,例如用于清洁物质、洗涤剂或其他产品。
4.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翻盖的闭合件,该翻盖通过铰链附接到基部元件,而这样的翻盖可以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而该翻盖通常上围绕铰链在其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旋转。
5.这样的闭合件例如在ep 2 121 466b1或wo 2013/023742 a2中已知。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型闭合件或闭合装置以及具有增强型防擅动系统的增强型系统,用于指示翻盖是否已被使用者打开过至少一次,或者是否仍处于原始的、未打开的状态。
7.该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容器的闭合件和根据权利要求22的带有这种闭合件的容器得到解决。权利要求2到21提到了根据权利要求1的闭合件的具体有利实现。根据权利要求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闭合件的方法。
8.根据本发明,用于容器的闭合件包括基部元件和翻盖,该翻盖借助铰链直接或间接地附接到所述基部。翻盖与基座的这种连接或附接实现为翻盖可以在打开和闭合的位置之间移动。
9.优选的是,基部元件具有带有附接器件的裙部,用于将闭合件附接到容器。该附接器件可以包括内螺纹或外螺纹,用于与容器,特别是容器的颈部的对应螺纹相互作用。闭合件也可以实现为卡扣式闭合件,包括用于附接到容器,优选是容器颈部的卡扣凸边。然而,闭合件和容器也可以是一体式或单一的元件,而且闭合件也可以通过其他紧固方式,例如通过加热、胶合或其他方式附接到容器,优选是容器的颈部。
10.所述翻盖包括顶盖元件和从顶盖元件延伸的外侧壁。
11.从本意义并结合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的描述,该闭合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竖直轴线或z轴线。如果是具有基本圆柱形外部形式或圆柱形裙部的基部元件,如通常或经常的情况,也见本说明书之后所示的实施例,此竖直轴线或z轴线也是该圆柱形基部元件或裙部的纵向轴线。此竖直轴线或z轴线的向上方向是翻盖的定位方向,翻盖限定了闭合件的上部,而此竖直轴线或z轴线的向下方向是基部或基部元素定位的方向,限定了闭合件的下部。因此闭合件的下部分是闭合件的附接或可附接到容器的部分,而闭合件的上部分是闭合件的布置翻盖的部分,在附接或可附接到容器的闭合件的相对侧处。
12.附加于此竖直轴线或z轴线,还存在两个水平轴线,横轴线或x轴线和纵向轴线或y轴线,其彼此为法线,并与竖直轴线或z轴线为法线,从而限定坐标系。纵向轴线或y轴线延伸穿过闭合件的中部并穿过铰链的中部或中心,而横轴线或x轴线则法向于其延伸。因此,在考虑具有基本为圆形的形式的闭合件时,x轴线和y轴线还限定了径向方向。
13.闭合件包括用于指示翻盖是否已被使用者打开过至少一次的防擅动元件,其中,
所述防擅动元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当所述闭合件处于其制造状态或当所述翻盖还未被使用者打开过时,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并且其中所述防擅动元件可由使用者操作,以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并同时将所述翻盖首次从其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
14.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布置为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优选的是不可移动地(或不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翻盖,特别是在装置的正常操作期间,且其还布置为使得相对于所述翻盖或者相对于所述翻盖的其他部分或特定部分,例如所述翻盖的顶盖元件或外侧壁,其可从其第一位置线性移动到其第二位置。
15.根据本发明,所述翻盖还包括内侧壁,该内侧壁仅围绕所述闭合件或所述翻盖的一部分周线延伸,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壁和至少部分所述外侧壁一起形成导向装置,用于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能够从其第一位置线性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并控制所述防擅动元件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线性移动。
16.此外,在其制造状态下或当所述翻盖尚未被使用者打开或首次打开时,所述防擅动元件通过彼此间隔的至少一个脆性桥接件,优选通过多个脆性桥接件与所述基部元件脆性地连接。
17.此外,所述防擅动元件包括第一闩锁元件,而所述翻盖包括第二闩锁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闩锁元件和所述第二闩锁元件布置为一旦防擅动元件已首次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它们就将防擅动元件保持在其第二位置。
18.本发明这样的闭合件具有的优点是,防擅动元件不仅清楚地限定了第一和第二位置,而且还清楚限定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防擅动元件的移动本身,其给予任何使用者更清楚的指示和反馈。
19.此外,防擅动元件最好是不可移动的或不可拆卸地连接到闭合件上,使得始终与闭合件保持在一起,更具体地说,它始终与闭合件的翻盖保持在一起,避免了单独的塑料部件,从而特别环保。
20.此外,防擅动元件保持在翻盖处或在翻盖中,从而与基部元件和在闭合件的基部元件处的喷嘴或分配开口分开,使得其不会干扰分配过程。
21.另一优点是,防擅动元件通过闩锁元件固定在其第一位置,使得闭合件被用于打开之后防擅动元件不移动,从而避免了任何响声和噪音,否则当防擅动元件移动时,例如在首次打开后,可以在口袋或闭合件的空隙中生产响声或噪音。
22.此外,在首次打开闭合件时,防擅动元件直接由使用者操作,换言之,使用者可以直接操作防擅动元件。因此,使用者可以将防擅动元件移动出其第一位置,从而破坏在其制造状态中将防擅动元件连接到所述基部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脆性桥接件,同时由于使用者直接操作防擅动元件,给予使用者脆性连接件的断裂的更直接的反馈。
23.通过相同的操作移动,使用者还可以将翻盖移动出其闭合位置,到其打开位置。因此,使用者仅启动一个操作,而不必启动两个单独的步骤或单独的活动或移动,即一方面破坏或移除防擅动元件而另一方面打开翻盖。使用者仅需启动所述的一个“操作活动”,该操作活动首先自动破坏通过其将防擅动元件附接到基部元件的脆性桥接件、将防擅动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并同时将翻盖从其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由于所有元件的特定布置,将由使用者启动的这一个“操作活动”也是使用者将直观地应用以便打开
带有翻盖的闭合件的移动或“活动”。
24.因此,即使首次操作它,使用者也可以直观地操作闭合件,并且在首次打开翻盖的完整操作期间,使用者会自动收到有关每个步骤的非常清晰的指示:脆性桥接件的断裂、防擅动元件从其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受控移动,以及首次同时打开翻盖。无论是相对于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第一和第二位置)还是相对于这些位置之间的移动,这都是一个显著的增强,特别是与其中防擅动元件不能由用户直接操作、或者至少不是每个阶段都将防擅动元件的所有位置固定的闭合件相比。
25.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基部元件具有凹槽部,优选是径向凹槽部,其仅围绕所述闭合件的一部分周线延伸。所述凹槽部布置为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进所述基部元件的所述凹槽部。这样的布置具有的优点是,所述防擅动元件被保护在所述凹槽部内,同时整个闭合件的形式呈整体式外观。
26.此外,所述闭合件优选地布置为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在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凹槽部缩回,使得所述凹槽部是可见的或空的,从而改变闭合件的整体式外观并清楚地指示不同的状态,即指示了所述闭合件已经打开了至少一次的状态。
27.优选地,所述基部元件包括布置在所述凹槽部中的标识部,其中所述标识部布置为使得其在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不可见,但在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可见。标识部优选地刻有向使用者清楚地指示了防擅动元件已经移动过的标记,例如,可以设置刻有“打开(open)”字样的标识部。除了对使用者非常清楚的指示效果外,此标识部是基部元件的部分,使得其在翻盖的任何位置也可以清楚可见,这也是一个特定的优点。此布置还确保了翻盖本身的尺寸可以保持相对较小,同时通过使用基部元件的可用尺寸来保持仍然相对较大的标识部。此外,指示效果是与防擅动元件本身(在其第二位置)分开实现的,或者,如果防擅动元件单独和/或附加地使用,用于指示闭合件已打开至少一次,则在闭合件的不同部分或位置有附加的指示效果,其显着增强了对使用者是否打开过一次闭合件的指示。
28.优选地,所述外侧壁的径向内表面包括纵向延伸的导向槽,并且其中,所述防擅动元件的径向外表面包括突起,所述导向槽和所述突起布置成使得所述突起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导向槽中,优选用于引导或控制所述防擅动元件在其第一位置与其第二位置之间的线性移动或用于支持这样的引导或控制。当在翻盖处于其闭合位置的情况下考虑或查看时,纵向导向槽优选地沿垂直方向或沿z轴线的方向延伸。这种布置进一步支持防擅动元件的受控运动,并且它还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以防止对防擅动元件的潜在操纵。
29.更优选地,所述导向槽包括闩锁突起,该闩锁突起布置为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使得闩锁突起与所述防擅动元件的所述突起(或所述防擅动元件的替代的另一单独突起或元件的可选词)相互作用,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闩锁在其第二位置中。这种布置在其第二位置提供防篡改元件的安全闭锁,特别是当所述闭锁在闭合的内部部分提供时,因此可以安全地防止另外的操纵。
30.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布置为使得当所述翻盖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所述外侧壁或所述内侧壁之一的下边缘或者所述外侧壁和所述内侧壁两者的下边缘在闭合件的整个周线(或至少超过闭合件的约90%或至少80%的周线)上
紧靠基部元件。从而实现特定的密封效果,当所述翻盖处于其闭合位置时,防止或最小化灰尘或污垢进入翻盖和基部之间的区域,从而显着增强在不清洁环境中的卫生情况。
3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擅动元件包括致动突起,其适合用于由使用者操作以在首次打开闭合件时,将防擅动元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并将翻盖移动出其闭合位置。优选地,所述致动突起从所述防擅动元件的径向外表面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更优选地,所述致动突起沿着周向方向在防擅动元件的至少70%的周向延伸上进行延伸,优选地在防擅动元件的至少80%或甚至至少90%的周向延伸上进行延伸。这种实现增强了使用者的易操作性,令使用者更容易直接操作防擅动元件,并增强了操作期间的反馈,特别是在首次打开翻盖期间。
32.更优选地,这样的致动突起布置为使得当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其紧靠翻盖的外侧壁的下边缘。这还增强了防擅动元件的受控移动,特别是到其第二位置的受控移动,从而还增强了防擅动元件在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的受控闩锁。优选地,外侧壁的下边缘和致动突起的边缘或边界或上部或竖直上端具有一致的形式,使得紧靠发生在致动突起的整个或基本整个延伸上。
33.在非常特别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翻盖包括通孔或开口或狭缝,其布置成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至少部分地穿过或伸出所述狭缝或通孔或开口,并且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不延伸穿过所述狭缝。这样的狭缝优选设置在所述翻盖的顶盖元件中,但该狭缝也有可能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翻盖的外侧壁中。还可以有实施例,其中在所述翻盖的顶盖元件和外侧壁之间存在连续过渡部,例如在顶盖元件和外侧壁之间的弯曲边缘部。在一个实施例中,狭缝或通孔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布置在这种过渡区域,特别地是在顶盖元件和外侧壁之间的弯曲边缘部。
34.这种布置给予了使用者特别明确的指示,即防擅动元件位于其第二个位置,清楚地指示了脆性桥接件已被破坏,并且闭合件已经或可能已经打开至少一次。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是,防擅动元件穿过所述狭缝延伸到外侧或上侧,超出翻盖的外表面,特别是超出顶盖元件的外表面或外侧壁的外表面或超出这两个元件之间的过渡区域或边缘的外表面,防擅动元件从所有侧部都清楚可见,例如,从布置铰链的背面观察闭合件时也是如此。
35.另一个优点是,防擅动元件超过翻盖的外表面的延伸也可以用手指感觉到或感受到,这对于盲人使用者或视力不佳的使用者来说是特殊的优势。
36.在这方面必须提及的是,在特定的实施例中,防擅动元件即使在其第一位置时也可以延伸到所述狭缝或通孔中,但是它仅在翻盖材料厚度内延伸到狭缝的内区域中,而不超出翻盖外表面,或换言之,超出狭缝尺寸本身。
37.在另一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翻盖还包括狭缝,但该狭缝布置成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狭缝中但不穿过所述狭缝,并且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不延伸到所述狭缝中,或进一步替代地,其中所述翻盖还包括狭缝,该狭缝布置为使得所述防擅动元件在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移动靠近所述狭缝而不延伸到所述狭缝中或穿过所述狭缝。
38.在这些实施例中,独立于防擅动元件的位置和甚至在第二位置中,防擅动元件不延伸穿过所述狭缝且不超过翻盖的外表面或,换言之,超出狭缝尺寸本身。然而,由于当处
于其第二位置时,防擅动元件延伸到所述狭缝中或是翻盖材料厚度内的区域中(不延伸穿过所述狭缝且到外区域或超出翻盖的外表面),或至少更靠近所述狭缝,因此与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的情况相比,防擅动元件在其第二位置时显著地更加可见。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甚至可以通过实现与翻盖的其他部分颜色不同的特定颜色的防擅动元件来增加这种可见性。例如,翻盖能以白色或灰色来实现,而防擅动元件则能以红色来实现。
39.在翻盖中带有狭缝的闭合件的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擅动元件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的闩锁元件,其与所述翻盖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相互作用,优选与所述翻盖的所述顶盖元件(或所述外侧壁或者顶盖元件与外侧壁之间的过渡或边缘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相互作用,使得实现闩锁效果或附加的闩锁效果,一旦防擅动元件首次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就将防擅动元件闩锁或保持在其第二位置中。这种布置附加地确保了避免对防擅动元件的任何操纵。
4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所述顶盖元件(或一部分所述外侧壁或者顶盖元件与外侧壁之间的过渡区域或面积,例如,弯曲边缘)包括在一部分所述顶盖元件上延伸的变深部或凹部。在如上所述的在所述翻盖中,特别是在所述翻盖的所述顶盖元件中包括狭缝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狭缝优选地完全设置在所述变深部或凹部内。这确保了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延伸超过狭缝的防擅动元件的那些部分仍然部分地受到闭合件的其他部分或特别是翻盖的保护,同时仍然清楚可见或合理。
41.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所述顶盖元件包括形成站立表面或平台的至少一个平坦表面,优选为两个,用于允许闭合件或连接到所述闭合件的容器以倒置位置进行布置。这种实现对于将从容器中分配的特定产品尤其重要,例如不仅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中,也在化妆品或美容护理等其他领域中。
42.在所述翻盖设置有防擅动元件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的狭缝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闭合件优选地布置为使得所述防擅动件在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不会延伸超过由所述顶盖元件的所述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的平坦表面所限定的平面。这确保了闭合件或带有闭合件的容器仍然可以在其上侧位置储存或放置,即使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
43.根据另一实施例,翻盖的这种变深部或凹部具有沟槽的形式,其在整个顶盖元件上径向延伸,优选沿着从闭合件的定位有铰链的周向位置到闭合件的相对铰链的周向位置的方向上延伸,使得此沟槽或凹部基本上平行于y轴线延伸。这种实现使得防擅动元件在其第二位置和在延伸穿过所述狭缝时,从闭合件的背面特别地清楚可见。
44.根据更特别优选的实施例,部分所述内侧壁与部分所述外侧壁一起形成导向装置和所述防擅动元件可以在其中移动的通道,其中,所述通道中设置有连接所述内侧壁和所述外侧壁的至少一个桥接元件,其中,所述防擅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对应狭缝,所述至少一个桥接元件延伸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对应狭缝。此通道的厚度适应于防擅动元件的厚度,使得引导防擅动元件使其基本上仅能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线性地在纵向方向上移动,避免或最小化在其他方向上的移动。这进一步确保了适当的功能,特别是防擅动元件在通道内的适当和受控的运动,并且它还提供了附加的保护,以防止对防擅动元件和闭合件的任何可能的操纵。
45.根据更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防擅动元件包括布置在所述防擅动元件的径向外表面上的标识部,使得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防擅动元件的所述标识部可
见,而当所述防擅动元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所述防擅动元件的所述标识部不可见且被所述翻盖的外侧壁覆盖。这为使用者提供了进一步的标识,附加地确保无论使用者从哪个方向看向装置,使用者总是了解闭合件的状态。
4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上述闭合件的容积和一种用于制造闭合件的方法,其中,优选地所述基部元件和所述翻盖在打开状态中通过注塑模制进行制造,带有处于其打开位置的所述翻盖。
47.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和系统的这些和其他优点在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图中会变得更加明显。
4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的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带有处于其闭合位置的翻盖和处于其第一位置的防擅动元件,
49.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闭合件的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但带有处于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
50.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闭合件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51.图4示出了在制造过程期间已经模制到打开状态之后且在翻盖的第一闭合之前的图1到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52.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装置的俯视图,
53.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横截视图,带有处于其第一位置的防擅动元件,
54.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部分横截视图,带有正处于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
55.图8示出了在制造过程期间已经模制到打开状态之后且在翻盖的第一闭合之前(类似图4)的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的另一实施例,以及
56.图9示出了在制造过程期间已经模制到打开状态之后且在翻盖的第一闭合之前(类似图4和8)的根据本发明的闭合件的又一实施例。
57.图1示出了闭合件10的实施例,其带有基部元件100和通过铰链(150,见图5)附接到所述基部元件100的翻盖200。所述翻盖200包括顶盖元件220和从顶盖元件220延伸的外侧壁240。
58.在顶盖元件220和外侧壁240之间弯曲有过渡部或边缘部230,在此实施例中,其围绕闭合件10的整个周线延伸。顶盖元件220还包括变深部或凹部224,从铰链(沿着a轴线)位于相对侧的区域开始像沟槽一样在顶盖元件220的整个径向延伸上进行延伸,使得凹部224形成沟槽,该沟槽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延伸,翻盖200围绕该旋转轴线从其闭合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平行于x轴线)。
59.顶盖元件220包括两个平坦表面222,在沟槽或凹部224的两侧各有一个,其可用作站立表面,以防闭合件或与此闭合件所附接的容器必须被以倒置位置储存或放置。
60.从图1中可以很好地看出,顶盖元件220包括狭缝300,当所述防擅动元件400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参见图2),防擅动元件400的部件可以穿过该狭缝300延伸到外部。然而,在图1中,防擅动元件400处于其第一位置,使得防擅动元件400不会穿过狭缝300。狭缝300是弯曲的并且围绕一部分周线延伸且基本上横跨凹部224的整个宽度,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狭缝300仅设置在设置有压痕的区域内,而不在两个平坦表面222的区域中。
61.基部元件100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容器(未示出),并且基部元件100包括外侧壁140。选择基部元件100和翻盖200的尺寸使得外侧壁140和240的外表面具有相同的外径并因此彼此齐平。
62.在基本与铰链所布置的位置相对的区域中,基部元件100包括凹槽部120,其仅围绕所述闭合件的一部分周线延伸,在此实施例中,凹槽部20延伸约80
°
的角度。
63.翻盖10包括防擅动元件400,其相对于翻盖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是线性可移动的。所示防擅动元件400包括致动突起410,使用者操作其以将防擅动元件400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凹槽或凹部175位于基部元件100中在凹槽部120下方(特别地见图2),其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接近用于操作设备的致动突起410。
64.从图1中可以很好地看出,防擅动元件400基本上完全延伸到所述基部元件100的凹槽部120中,从而从视图中覆盖了一部分凹槽部120,在此实施例中,基本上从视图中覆盖了整个凹槽部120。防擅动元件400在其外侧具有标识部422,在此实施例中,刻有“闭合(closed)”的字样,当防擅动元件400如图1所示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此标识部422是全部可见的。
65.防擅动元件400经由脆性桥接件402脆性地连接到基部元件100。
66.图2和3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但带有移动至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400。可以很好地看到,当防擅动元件400已移出其第一位置时,脆性桥接件402已被破坏。
67.防擅动元件400已移出基部元件100的凹槽部120,使得基部元件100的标识部122可见,当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该标识部122已被防擅动元件400所覆盖。在此实施例中,标识部122示出“打开(open)”的字样。在防擅动元件400的外侧的带有“闭合(closed)”字样的标识部422现在被翻盖200的外侧壁240覆盖,因此不再可见。
68.除了被破坏的脆性桥接件402、可见的标识部122和“打开(open)”字样之外,闭合件的不同“状态”变得特别清晰可见,因为防擅动元件400现在也穿过翻盖200的顶盖元件220处的狭缝300延伸到外部。防擅动元件400到翻盖200上部区域的外部的延伸不仅从几乎所有方向都非常清晰可见,而且特别能通过使用者的手指所感受到,这对于盲人或视力受限或视力不佳的人而言特别有用。
69.然而,从图3中可以很好地看出,防擅动元件400穿过狭缝仅延伸到由顶盖元件220或翻盖200的两个平坦表面222确定的平面的高度。其具有的优点是,闭合件或带有闭合件的系统以及容器仍可以倒置位置放置或储存,而不会影响防擅动元件400。
70.图4示出了图1到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在制造过程期间直接已经(注塑)模制到打开状态之后且在翻盖的第一闭合之前的状态中的立体视图。因此,图4非常好地示出了在基部元件100的凹槽部120中的防擅动元件400的位置。
71.防擅动元件还包括第一闩锁元件482,其可以在对应的导向槽242内移动,该导向槽242设置在所述翻盖200的所述外侧壁240的径向内表面中。纵向延伸的导向槽242包括闩锁突起282,布置闩锁突起282使得当所述防擅动元件400处于其第二状态时,闩锁突起282与防擅动元件400的对应突起482相互作用,充当第一闩锁元件。因此,一旦防擅动元件400由使用者移动到此第二位置,则防擅动元件400附接进其第二位置中。
72.此实施例的防擅动元件400包括两个纵向延伸的狭缝452、454(基本上平行于z轴
线延伸),它们的功能将结合图5进行描述。
73.基部元件100包括带有分配开口710,而翻盖200在其内侧包括延伸部810和外环820,当所述翻盖200处于其闭合位置时,延伸部810插入到喷嘴700的分配开口710中,外环820包围喷嘴700。
74.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闭合件的实施例,但在俯视图中。图5特别示出了翻盖200的结构,而基本与在铰链150布置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在图5中是在右侧)处,翻盖200包括另一内侧壁260,其与一部分的外侧壁240一起形成在外侧壁240和内侧壁260之间的通道310,用于引导和控制防擅动元件240的移动。该通道310的厚度适应于防擅动元件400的厚度,使得引导防擅动元件400使其基本上仅能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线性地在纵向方向上移动,避免或最小化在其他方向上的移动。
75.在通道310中,有两个桥接部件252、254,它们将所述外侧壁240的径向内表面和所述内侧壁260的径向外表面桥接。这两个桥接元件252、254附加地引导具有对应狭缝452和454的防擅动元件400,在图4中可以很好地看出。
76.然而,桥接元件252和254不仅用作通道310中对防擅动元件400的附加控制和引导,桥接元件252和254还确保通道310的厚度在其整个延伸或在其大部分延伸部保持基本恒定,即使应该从外部施加压力。这进一步确保了适当的功能,特别是防擅动元件400在通道310内的适当和受控的运动,并且它还提供了附加的保护,以防止对防擅动元件400和闭合件10的任何可能的操纵。
77.图6和图7示出了闭合件的实施例的部分横截面,其中图6示出了处于其第一位置的防擅动元件400,而图7示出了处于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400。
78.可以在图6中很好地看出,当防擅动元件400位于其第一位置并经由脆性桥接件连接到基部元件100(在此图中不可见),使得它不能在不破坏脆性桥接件的情况下移出其位置时,翻盖200由于防擅动元件的突起482与部分的外侧壁240、即外侧壁240的导向槽242的端部的相互作用而使翻盖200保持在其位置中,所述突起482在其中延伸并且当所述防擅动元件400从其第一位置(图6)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图7)时,所述突起482能够在其中移动。
79.图7示出了和图6相同的部分横截面,然而带有处于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400。可以在图7中很好地看出,防擅动元件400的突起482紧靠导向槽242的上端且通过闩锁/通过与所述翻盖200的对应闩锁元件282的相互作用保持在此位置中。
80.图7还清楚地示出了正处于其第二位置的防擅动元件400如何穿过狭缝300延伸到外部。
81.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闭合件的另一实施例,其与图1到7所示的实施例非常相似。因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并且为了避免重复,事先提及描述。
82.不同于前述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图8中的实施例具有不同的防擅动元件400,其仅具有一道径向狭缝(而非如第一实施例的两道狭缝)。然而,功能类似,且此狭缝452也与对应桥接元件接合,该对应桥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翻盖200的所述外侧壁240和所述内侧壁260之间的所述通道中。当然,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在所述外侧壁240和所述内侧壁260之间的所述通道中仅设置有一个桥接元件,其定位为使得其与狭缝452相匹配。
83.此外,也不同于第一实施例,防擅动元件包括在防擅动元件400的径向外侧处的两个突起482和484(而不是第一实施例中的一个突起),并且外侧壁240包括在其径向内表面
上的两个相应的导向槽242和244,用于引导和控制所述防擅动元件400的线性运动。
84.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闭合件的又一实施例,其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非常相似。因此,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同的元件,并且为了避免重复,也事先提及描述。
85.在此实施例中,防擅动元件400不包含任何狭缝,因此在翻盖200的外侧壁240和内侧壁260之间的通道中也没有设置对应的桥接元件。本实施例的其他方面与图8所示的实施例相同。
86.专家清楚地知道,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正,并且与实施例或一般描述相关的任何特征披露对于实现本发明都是重要的,无论是单独还是以其任何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