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9:43: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膜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


背景技术:

2.铝塑膜所要求的指标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与普通复合膜不同的地方是极高的阻隔性、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耐电解液稳定性以及电性能(包括绝缘性),铝塑膜在生产过程中会运用到绕卷装置对其进行收卷,目的便于对外销售。
3.现有用于铝塑膜的绕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便于将绕卷完成后的铝塑膜进行拆卸取出,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故而提出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具备便于拆卸取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用于铝塑膜的绕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便于将绕卷完成后的铝塑膜进行拆卸取出,导致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与底座上的u型架,所述u型架内部设置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转动轴,前后所述转动轴相对之间插接有同一个的可拆轴件,所述u型架的背面设置有输出端与背面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可拆轴件的外侧套设有绕卷筒,所述可拆轴件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可拆轴件外部并用于对所述绕卷筒进行限位的防移件,所述u型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牵引架。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在驱动机构和两个转动轴以及可拆轴件的配合下,即可使套设于可拆轴件外侧的绕卷筒对铝塑膜进行绕卷工作,绕卷完成后,通过使可拆轴件的长度变短,从而使可拆轴件的前后两端脱离两个转动轴的内部,取出可拆轴件后,通过按压防移件消除对绕卷筒的限位,即可使绕卷筒与可拆轴件脱离,从而实现了便于拆卸取出的效果。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转动轴包括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于u型架内部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六边形插接槽;
12.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于u型架背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端与背面所述转轴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机;
13.进一步,所述可拆轴件包括数量为两个并分别插接于两个六边形插接槽内部的六
边形插接块,两个所述六边形插接块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轴,两个所述圆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环,两个所述圆轴的相对之间外侧套设有六边形轴套,两个所述圆轴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六边形轴套内部的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六边形轴套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绕卷筒套设于六边形轴套的外侧,所述绕卷筒的内部开设有六边形轴套外侧相适配的六边形孔。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机输出端的驱动下,使得背面转轴在轴承内部旋转,背面转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连接的可拆轴件带动正面的转轴在轴承内部旋转,使得套设于六边形轴套外侧的绕卷筒开始绕卷铝塑膜,当绕卷完成后,通过向相对一侧挤压两个按压环,使得两个按压环带动两个圆轴向相对一侧运动,两个圆轴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接的限位板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力后收缩,使得与两个圆轴连接的六边形插接块脱离两个六边形插接槽,即可取出可拆轴件脱离u型架的内部。
15.进一步,所述防移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六边形轴套内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六边形轴套外侧的矩形限位卡块,所述防移件的数量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取出可拆轴件后,通过按压一侧的两个矩形限位卡块,使得矩形限位卡块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力后收缩,即可使矩形限位卡块移动至六边形轴套的内部,然后倾斜可拆轴件,绕卷筒在重力作用下即可与可拆轴件分离,从而具备便拆式的优点。
17.进一步,所述牵引架由t字型架以及数量为两个的牵引辊组成,所述t字型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牵引辊。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t字型架与两个牵引辊配合,能够对绕卷中的铝塑膜起到稳定牵引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架右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移件侧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六边形轴套结构立体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轴与六边形轴套侧视连接结构图。
24.图中:1、底座;2、u型架;3、驱动机构;31、防护罩;32、电机;4、可拆轴件;41、六边形插接块;42、圆轴;43、按压环;44、六边形轴套;45、限位板;46、第一弹簧;5、绕卷筒;6、防移件;61、第二弹簧;62、矩形限位卡块;7、转动轴;71、转轴;72、六边形插接槽;8、牵引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中,由图1-5给出,一种铝塑膜生产用便拆式绕卷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
与底座1上的u型架2,u型架2内部设置有呈前后对称分布的转动轴7,转动轴7包括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于u型架2内部的转轴71,两个转轴71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六边形插接槽72,前后转动轴7相对之间插接有同一个的可拆轴件4,可拆轴件4包括数量为两个并分别插接于两个六边形插接槽72内部的六边形插接块41,两个六边形插接块4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圆轴42,两个圆轴4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压环43,两个圆轴42的相对之间外侧套设有六边形轴套44,两个圆轴4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六边形轴套44内部的限位板45,两个限位板45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六边形轴套44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46,绕卷筒5套设于六边形轴套44的外侧,绕卷筒5的内部开设有六边形轴套44外侧相适配的六边形孔,u型架2的背面设置有输出端与背面转动轴7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包括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于u型架2背面的防护罩31,防护罩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输出端与背面转轴7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机32,在电机32输出端的驱动下,使得背面转轴71在轴承内部旋转,背面转轴7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连接的可拆轴件4带动正面的转轴71在轴承内部旋转,使得套设于六边形轴套44外侧的绕卷筒5开始绕卷铝塑膜,当绕卷完成后,通过向相对一侧挤压两个按压环43,使得两个按压环43带动两个圆轴42向相对一侧运动,两个圆轴42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接的限位板45挤压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受力后收缩,使得与两个圆轴42连接的六边形插接块41脱离两个六边形插接槽72,即可取出可拆轴件4脱离u型架2的内部,可拆轴件4的外侧套设有绕卷筒5,可拆轴件4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可拆轴件4外部并用于对绕卷筒5进行限位的防移件6,防移件6包括固定安装于六边形轴套44内部的第二弹簧61,第二弹簧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六边形轴套44外侧的矩形限位卡块62,防移件6的数量有四个并呈矩形阵列分布,取出可拆轴件4后,通过按压一侧的两个矩形限位卡块62,使得矩形限位卡块62挤压第二弹簧61,第二弹簧61受力后收缩,即可使矩形限位卡块62移动至六边形轴套44的内部,然后倾斜可拆轴件4,绕卷筒5在重力作用下即可与可拆轴件4分离,从而具备便拆式的优点,u型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牵引架8,牵引架8由t字型架以及数量为两个的牵引辊组成,t字型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牵引辊,t字型架与两个牵引辊配合,能够对绕卷中的铝塑膜起到稳定牵引的作用。
27.工作原理:
28.第一步:在电机32输出端的驱动下,使得背面转轴71在轴承内部旋转,背面转轴71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连接的可拆轴件4带动正面的转轴71在轴承内部旋转,使得套设于六边形轴套44外侧的绕卷筒5开始绕卷铝塑膜;
29.第二步:当绕卷完成后,通过向相对一侧挤压两个按压环43,使得两个按压环43带动两个圆轴42向相对一侧运动,两个圆轴42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接的限位板45挤压第一弹簧46,第一弹簧46受力后收缩,使得与两个圆轴42连接的六边形插接块41脱离两个六边形插接槽72,即可取出可拆轴件4脱离u型架2的内部;
30.第三步:取出可拆轴件4后,通过按压一侧的两个矩形限位卡块62,使得矩形限位卡块62挤压第二弹簧61,第二弹簧61受力后收缩,即可使矩形限位卡块62移动至六边形轴套44的内部,然后倾斜可拆轴件4,即可使绕卷筒5在重力作用下与可拆轴件4分离。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