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1:08: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2.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形式多种多样,有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和落地式交流充电桩。
3.但现有的充电桩的安装方式都采用落地或者壁挂的方式,而这种安装方式要占用一定的地面面积,并且固定安装的充电桩存在充电位被油车占用,导致电动汽车不能利用充电桩充电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的安装方式都采用落地或者壁挂的方式,而这种安装方式要占用一定的地面面积,并且固定安装的充电桩存在充电位被油车占用,导致电动汽车不能利用充电桩充电的现象发生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包括桥架、轨道和充电箱,所述桥架安装在地下车库的顶部,所述桥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轨道,所述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所述充电箱;
6.所述充电箱包括充电箱外壳、驱动单元、充电主体、收卷单元、充电线缆和充电枪,所述充电箱外壳与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充电箱外壳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充电箱外壳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驱动腔、供电腔和收线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单元,所述供电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充电主体,所述充电主体上设置有所述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远离所述充电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充电枪,所述收线腔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收卷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箱外壳在所述轨道上滑动,所述收卷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线缆的收放,所述收线腔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充电枪相对应。
7.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两个驱动轮、传动轴、两个传动轮和驱动组件,所述充电箱外壳的上方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驱动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传动轮,所述轨道的内壁的两侧上均设置有滑道,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传动轮均位于所述滑道的内部,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腔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齿轮机械传动。
8.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变速箱和输出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腔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齿轮变速箱,所述齿轮变速箱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
9.其中,所述收卷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和电缆卷线盘,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收线腔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电缆卷线盘,所述充电线缆卷设在所述电缆卷线盘上。
10.其中,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还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滑触线母线槽、充电电源线和移动电源线,所述滑触线母线槽安装在所述轨道的一侧,所述滑触线母线槽上设置有所述充电电源线和所述移动电源线,所述充电电源线与所述充电主体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电源线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11.其中,所述滑触线母线槽的外表面喷涂有防火绝缘塑粉。
12.本发明的一种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包括桥架、轨道和充电箱,所述充电箱包括充电箱外壳、驱动单元、充电主体、收卷单元、充电线缆和充电枪,车主通过安装在地下车库内的上位机或通过扫码的方式,录入车位信息,从而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启动,利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充电箱外壳在所述轨道上滑动,当所述充电箱外壳滑动至对应车位的上方后,控制所述收卷单元启动,从而利用所述收卷单元对所述充电线缆进行放线,进而放下所述充电枪,车主通过所述充电枪对车辆进行充电到位后,所述收卷单元对所述充电线缆进行收线,从而回收所述充电枪,并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充电箱外壳在所述轨道上复位,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所述充电箱悬挂在地下车库的所述轨道上,实现车桩分离,提高单体充电桩利用率,避免发生充电位被油车占用时,不能利用充电柱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现象。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图1的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的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9.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图4的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20.101-桥架、102-轨道、103-充电箱、104-充电箱外壳、105-充电主体、106-收卷单元、107-充电线缆、108-充电枪、109-第一隔板、110-第二隔板、111-驱动腔、112-供电腔、113-收线腔、114-开口、115-驱动轴、116-驱动轮、117-传动轴、118-传动轮、119-驱动组件、120-滑道、121-传动齿轮、122-驱动电机、123-齿轮变速箱、124-输出齿轮、125-伺服电机、126-减速器、127-电缆卷线盘、128-滑触线母线槽、129-充电电源线、130-移动电源线、131-红外传感器、132-反光片、133-红外发射器、134-红外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包括桥架101、轨道102和充电箱103,所述桥架101安装在地下车库的顶部,所述桥架101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轨道102,所述轨道102上滑动设置有所述充电箱103;
24.所述充电箱103包括充电箱外壳104、驱动单元、充电主体105、收卷单元106、充电线缆107和充电枪108,所述充电箱外壳104与所述轨道102滑动连接,所述充电箱外壳104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109和第二隔板110,所述第一隔板109和所述第二隔板110将所述充电箱外壳104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驱动腔111、供电腔112和收线腔113,所述驱动腔11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驱动单元,所述供电腔112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充电主体105,所述充电主体105上设置有所述充电线缆107,所述充电线缆107远离所述充电主体105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充电枪108,所述收线腔113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收卷单元106,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充电箱外壳104在所述轨道102上滑动,所述收卷单元106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线缆107的收放,所述收线腔113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14,所述开口114与所述充电枪108相对应。
25.在本实施方式中,车主通过安装在地下车库内的上位机或通过扫码的方式,录入车位信息,从而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启动,利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充电箱外壳104在所述轨道102上滑动,当所述充电箱外壳104滑动至对应车位的上方后,控制所述收卷单元106启动,从而利用所述收卷单元106对所述充电线缆107进行放线,进而放下所述充电枪108,车主通过所述充电枪108对车辆进行充电到位后,所述收卷单元106对所述充电线缆107进行收线,从而回收所述充电枪108,并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充电箱外壳104在所述轨道102上复位,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所述充电箱103悬挂在地下车库的所述轨道102上,实现车桩分离,提高单体充电桩利用率,避免发生充电位被油车占用时,不能利用充电柱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现象。
2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115、两个驱动轮116、传动轴117、两个传动轮118和驱动组件119,所述充电箱外壳104的上方的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所述驱动轴115和所述传动轴117,所述驱动轴115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驱动轮116,所述传动轴117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传动轮118,所述轨道102的内壁的两侧上均设置有滑道120,所述驱动轮116和所述传动轮118均位于所述滑道120的内部,所述驱动轴115上设置有传动齿轮121,所述驱动组件119安装在所述驱动腔111的内部,所述驱动组件119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齿轮121机械传动。
27.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驱动组件119,通过所述传动齿轮121带动所述驱动轴115转动,使得所述驱动轮116在所述轨道102的所述滑道120上转动,并配合所述传动轴117
带动所述传动轮118在所述滑道120上转动,从而通过所述驱动轮116配合所述传动轮118在所述滑道120上转动,带动所述充电箱外壳104在所述轨道102上移动。
2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119包括驱动电机122、齿轮变速箱123和输出齿轮124,所述驱动电机122安装在所述驱动腔111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齿轮变速箱123,所述齿轮变速箱123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124,所述输出齿轮124与所述传动齿轮121相啮合。
29.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22,利用所述齿轮变速箱123加快所述驱动电机122的转速后,带动所述输出齿轮124转动,由于所述输出齿轮124与所述传动齿轮121相啮合,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轴115转动。
30.进一步的,所述收卷单元106包括伺服电机125、减速器126和电缆卷线盘127,所述伺服电机125安装在所述收线腔113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125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减速器126,所述减速器126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电缆卷线盘127,所述充电线缆107卷设在所述电缆卷线盘127上。
31.在本实施方式中,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25,利用所述减速器126减缓所述伺服电机125的输出转速后,带动所述电缆卷线盘127转动,从而通过所述电缆卷线盘127收放所述电缆卷线盘127上的所述充电线缆107。
32.进一步的,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还包括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滑触线母线槽128、充电电源线129和移动电源线130,所述滑触线母线槽128安装在所述轨道102的一侧,所述滑触线母线槽128上设置有所述充电电源线129和所述移动电源线130,所述充电电源线129与所述充电主体105电性连接,所述移动电源线130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
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的所述电源系统,通过所述滑触线母线槽128采用滑触线方式供电,使得所述充电电源线129和所述移动电源线130随着所述充电箱外壳104在所述轨道102上移动而跟进,所述充电电源线129用于对所述充电主体105供电,所述移动电源线130用于提供所述充电箱103在所述导轨上移动的动力和控制左右移动方向;
34.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系统由滑触线和两副滑触臂构成,滑触线可安装于所述轨道102内部,滑触点在所述充电箱103的顶部,在所述充电箱103的顶部固定两副滑触臂(两副滑触臂分别用于对所述充电主体105供电和对所述驱动单元供电),每副滑触臂具有一定的弹性强度,可使滑触臂顶部能与滑触线充分接触,滑触臂的顶部采用导电性好,不易变形的材料,滑触过程中无闪烙,无火花。
35.进一步的,所述滑触线母线槽128的外表面喷涂有防火绝缘塑粉。
3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滑触线母线槽128的外表面喷涂所述防火绝缘塑粉,从而保证在移动所述充电箱103的过程中供电的安全性。
37.进一步的,所述带导轨吸顶式扫码可移动智能充电设备还包括红外限位单元,所述红外限位单元包括红外传感器131和多个反光片132,所述红外传感器131安装在所述充电箱外壳104的上方,所述轨道10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反光片132,每个所述反光片132分别与一个停车位相对应。
38.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充电箱103在所述轨道102上移动时,利用所述红外传感
器131捕捉所述反光片132反射的红外光的次数,从而判断所述充电箱103移动至第几个所述反光片132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充电箱103移动至对应的停车位的上方,使得所述充电箱103能够准确的移动至对应的停车位处。
39.进一步的,所述开口114处设置有红外发射器133,所述充电枪108上设置有红外接收器134,所述红外发射器133与所述红外接收器134相对应。
4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通过所述收卷单元106对所述充电线缆107进行收线时,当所述红外接收器134接收到所述红外发射器133发出的红外光时,所述收卷单元106停止运行,从而避免所述收卷单元106对所述充电线缆107收线过度。
4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