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9:34: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中医外用涂抹型药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中药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从古至今和各类疾病做斗争中传承的瑰宝,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如今结合西药制备技术,中药早已获得认可而成熟持续发展,世代人们用亲身尝试和积累经验,从植物、动物及矿物获取能够对抗疾病的中药物材料及知识,中药分为内服外敷,中药内服长期调理身体,对身体没有副作用,用于治疗标本,增强体质;中药外敷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药草制备具有药效的气味渗入皮肤,对皮肤病治疗发挥药理作用。
3.治疗皮肤病的外涂药膏,根据皮肤病病症、皮肤病类型不同,选择中药草配制不同,中药草的占比含量不同以及制备方式不同,通常农户人家对于皮肤病治疗会采取田间马齿苋进行晾晒,晒干清洗用水煎煮,一般把三碗水煎煮到只剩半碗水,冷却外敷皮肤患处,对急性湿疹皮炎有益,但是存在气味酸涩,食性寒凉,对身虚体寒人入口有害。
4.现有治疗皮肤病外涂药膏有很多种类,但是存在原材料不够安全,达不到可食用标准,并且对于皮肤病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问题,现有的部分外涂药膏含有柴草部分,但是存在配比不够科学,中药膏气味难闻,制备方法不是采用泡制方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存在原材料不够安全,材料配比不够科学,达不到可食用标准,并且对于皮肤病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组成,以下用药剂量按照质量比例分为份数:
10.柴草5-7两,防风5-7钱,地榆2-3两,党参4-10钱,薄荷10-12钱,白芷3-4两,当归5-7两,食用蜂蜡4-8钱,黑芝麻油1-2斤。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份数是按照中药配比的计量单位配制,有斤、两、钱、分及厘,一斤等于五百克,为了中药调剂统一,换算为数学计量单位,千克、克和毫克,一两为三十克,一钱为三克,一分为零点三克,以及一厘为三十毫克。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柴草,中药名柴胡,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苦,药性微寒,用于皮肤抗炎散热;所述防风,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湿疹止痛止痒;所述地榆,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苦,用于皮肤解毒敛疮;所述党参,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甜,用于皮肤托疮生机;所述薄荷,取其枝叶晒干,味道
清凉,用于皮肤透疹散热;所述白芷,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消肿排脓;所述当归,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活血消肿。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制备步骤如下:
14.s1、首先取出柴草5-7两、防风5-7钱、地榆2-3两、党参4-10钱、薄荷10-12钱、白芷3-4两,以及当归5-7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1-2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6-8个月;
15.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范围为2000℃-22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30-40分钟;
16.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17.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8-1:5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2-3小时;
18.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1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黑芝麻油是把黑芝麻种子内含有的脂肪油提取出来,其成分包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油酸、廿四烷酸的甘油脂,以及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卵磷脂成分,所述黑芝麻油泡制是把黑芝麻油作为溶剂长时间浸泡中药,是利用油脂酸从药草中充分地萃取脂溶性高的物质,达到了降低外敷疼痛,加强滋润肌肤和安定患者情绪的作用。
2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熬制是利用煎药砂锅把浸泡的药材进行熬煮的过程,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熬制过程中,控制火候和时间最为关键,熬制的时间和火候结合药材属性和治病性质而定。
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蜂蜡是指蜜蜂采集花朵汁蜜分泌的可食用蜡,味道甘甜,药性微寒,用于皮肤溃烂外敷,具有解毒、敛疮、生肌及止痛的功效。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该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通过采用可食用黑芝麻油浸泡中药材萃取药物精华成分,能够有效利用黑芝麻油中的油脂酸溶解药材中脂溶性物质,有效避免清水浸泡出现药材提取成本含量低的问题,提高了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使用药效。
25.(2)该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通过采用可食用的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原材料,能够有效避免儿童误食带来的身体危害,通过对原材料的配比设定实施例进行比较,能够有效改善药膏气味和味道,达到了药膏可食用和调制使用者能够接受药膏气味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6.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
29.其原料包括: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
30.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中药配方比例,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31.所述柴草5份,地榆2份,白芷3份,当归5份;
32.所述防风5份,党参4份,薄荷10份;
33.所述黑芝麻油1份,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为1:5。
34.所述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5.s1、首先取出柴草5两、防风5钱、地榆2两、党参4钱、薄荷10钱、白芷3两,以及当归5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1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6个月;
36.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为20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30分钟;
37.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38.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5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2小时;
39.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40.其中,所述份数是按照中药配比的计量单位配制,有斤、两、钱、分及厘,一斤等于五百克,为了中药调剂统一,换算为数学计量单位,千克、克和毫克,一两为三十克,一钱为三克,一分为零点三克,以及一厘为三十毫克。
41.其中,所述柴草,中药名柴胡,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苦,药性微寒,用于皮肤抗炎散热;所述防风,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湿疹止痛止痒;所述地榆,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苦,用于皮肤解毒敛疮;所述党参,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道微甜,用于皮肤托疮生机;所述薄荷,取其枝叶晒干,味道清凉,用于皮肤透疹散热;所述白芷,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消肿排脓;所述当归,取其根茎清洗切片晒干,味辛微温,用于皮肤活血消肿。
42.其中,所述黑芝麻油是把黑芝麻种子内含有的脂肪油提取出来,其成分包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油酸、廿四烷酸的甘油脂,以及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卵磷脂成分,所述黑芝麻油泡制是把黑芝麻油作为溶剂长时间浸泡中药,是利用油脂酸从药草中充分地萃取脂溶性高的物质,达到了降低外敷疼痛,加强滋润肌肤和安定患者情绪的作用。
43.其中,所述熬制是利用煎药砂锅把浸泡的药材进行熬煮的过程,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熬制过程中,控制火候和时间最为关键,熬制的时间和火候结合药材属性和治病性质而定。
44.其中,所述蜂蜡是指蜜蜂采集花朵汁蜜分泌的可食用蜡,味道甘甜,药性微寒,用于皮肤溃烂外敷,具有解毒、敛疮、生肌及止痛的功效。
45.实施例2:
4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
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
47.其原料包括: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
48.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中药配方比例,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49.所述柴草6份,地榆3份,白芷4份,当归6份;
50.所述防风6份,党参5份,薄荷11份;
51.所述黑芝麻油1份,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为1:5。
52.所述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53.s1、首先取出柴草6两、防风6钱、地榆3两、党参5钱、薄荷11钱、白芷4两,以及当归6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1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6个月;
54.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范围为20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30分钟;
55.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56.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5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2小时;
57.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58.实施例3:
5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
60.其原料包括: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
61.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中药配方比例,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62.所述柴草5份,地榆2份,白芷3份,当归5份;
63.所述防风5份,党参4份,薄荷10份;
64.所述黑芝麻油2份,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为1:6。
65.所述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66.s1、首先取出柴草5两、防风5钱、地榆2两、党参4钱、薄荷10钱、白芷3两,以及当归5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2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8个月;
67.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范围为22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40分钟;
68.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69.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6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3小时;
70.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71.实施例4:
7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
73.其原料包括: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
74.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中药配方比例,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75.所述柴草6份,地榆3份,白芷4份,当归6份;
76.所述防风6份,党参5份,薄荷11份;
77.所述黑芝麻油2份,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为1:6。
78.所述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79.s1、首先取出柴草6两、防风6钱、地榆3两、党参5钱、薄荷11钱、白芷4两,以及当归6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2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8个月;
80.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范围为22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40分钟;
81.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82.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6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3小时;
83.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84.实施例5:
8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
86.其原料包括:柴草、防风、地榆、党参、薄荷、白芷、当归、黑芝麻油,以及食用蜂蜡。
87.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中药配方比例,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
88.所述柴草7份,地榆3份,白芷4份,当归7份;
89.所述防风7份,党参10份,薄荷12份;
90.所述黑芝麻油1份,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为1:5。
91.所述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的配方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92.s1、首先取出柴草7两、防风7钱、地榆3两、党参10钱、薄荷12钱、白芷4两,以及当归7两的中药,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玻璃罐中,注入黑芝麻油1斤淹没中药,盖上玻璃盖,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泡制时间范围为8个月;
93.s2、然后打开玻璃盖,把泡制的中药材及黑芝麻油倒入熬药砂锅,进行熬制,温度范围为2200℃大火煮开慢煎,熬制时间为30分钟;
94.s3、熬制完成后,另取出耐高温玻璃罐,在罐口处安置过滤器,把熬制中药的砂锅倾倒过滤,把过滤的药渣丢弃,保留耐高温玻璃罐中的中药液;
95.s4、在耐高温玻璃罐中放入蜂蜡质量与药液质量比范围为1:5的食用蜂蜡,进行搅拌,随着熬制中药汁温度融化蜂蜡,搅拌均匀后,放置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冷却2小时;
96.s5、最后把冷却药膏按照20克一管的标准,分别安装在便于外涂的药管内即可。
97.实验例
98.检测实施例1-5,在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在温度为25℃的阴凉处泡制、砂锅熬制、过滤器过滤的药渣及均匀分管安装不变条件下,中药材材料配比成分、熬制温度℃、熬制时间min,以及冷却时间h的变化,得出食用性、涂抹湿疹类皮肤药效特征和气味特征。得到下
表:
99.实施例对比食用性药效特征气味特征实施例1可食用有效气味清香,味道甘甜实施例2可食用明显有效香味浓郁,味道微涩实施例3可食用明显有效气味清香,味道微苦实施例4可食用有效香味浓郁,味道微苦实施例5可食用明显有效香味略冲,味道苦涩
100.工作原理:把制备后安装成管的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涂抹在湿疹皮肤患处,清洁皮肤后直接外敷涂抹,一日三次,当日见效;针对于夏日蚊虫叮咬,涂抹一次,即刻见效;针对于其它类的普通皮肤问题,每日涂抹三次,一周均见效。
101.综上所述,该治疗皮肤疾病外用膏,通过采用长期泡制法,充分利用黑芝麻油萃取药物精华,以及采用传统的熬制方法,保留药材本身气郁芬芳的优点,解决了其他皮肤药膏气味难闻和药效不显著的问题。
10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