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07:0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普外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


背景技术:

2.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在普外科科室中,对患者伤口创面渗出的组织废液进行处理,借助负压引流器来将液体进行导出,负压缩小的伤口的创面更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3.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106421943b,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球,所述负压球包括进液端和放液端,所述负压球的进液端设有引流管,所述负压球的放液端设有放液管,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实现由引流管至负压球单向导通的进液单向阀,所述放液管上设有实现由负压球至放液管单向导通的放液单向阀。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负压球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能及时、高效、持续的引流,在引流管处设置进液单向阀,实现由引流管至负压球的单向导通,防止引流液逆流,有效防止引流液的逆流感染,放液管上设置放液单向阀,用放液单向阀替代手动开关,在引流或放液时,无需手动控制开或关,简化了操作,其设置的进液单向阀可以防止液体的回流,同时也使得内部的气流循环速度得到了下降,因此会导致内部的负压不足,使得对液体引流的效果得到了下降。
4.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104998336a,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的防弯折支架,包括可拆卸式安装在病床底部的支座、导轨和转向滑轮机构,以及可拆卸安装在病床边缘的翻转滑轮机构;支座外边缘固定安装有导向滑轮;负压引流器放置在支架中,从负压引流器引出的导管依次穿过导向滑轮和导轨,然后穿过转向滑轮机构转向后进入翻转滑轮机构,翻转滑轮机构将导管从病床底下翻转至病床上部,从翻转滑轮机构中穿出的导管的端部插在从体内引出的留置管内,实现导管的无弯折负压引流。本发明的支架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管的弯折,使得负压引流过程能够顺畅进行,也能够使得负压引流器可拆卸式安装在病床底部,不占用额外空间,便于护理和检查,其设置的支架可以防止导管的弯折,避免负压引流过程中的顺畅进行,但是也将导致该装置占用空间的增加,安装起来和维护更换都将带来一系列的不便。
5.结合上述对比文件和现有技术所阐述,负压引流器采用了手握负压引流球来实现管道内的负压,后引流球复位的张力决定了负压大小,引流球的复位速度不均匀影响到引流的速度,在引流球的复位中不便于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引流过程效果不一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的顶端密封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杆的上端连
接有连接盖板;
8.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储存结构,所述储存结构包括储存仓,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储存仓,所述储存仓的内部连接有定位卡条,所述储存仓的内部嵌入连接有一次性引流袋,所述储存容器的顶端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有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一侧连接有夹片,所述储液袋的顶端嵌入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推板,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前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端连接有握把,所述推板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吸引管,所述推板的两侧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储存容器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密封盖的上端开设有凹槽。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次性引流袋的两侧嵌入在定位卡条的内部,所述定位卡条共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一次性引流袋之间通过定位卡条相分隔。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存容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储存容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连接有棘齿杆,所述棘齿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和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连接有棘轮。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棘齿杆的顶端设置有卡齿,所述棘齿杆的顶端啮合在棘轮的上端,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棘齿条,所述棘齿条贯穿固定架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和储存容器的内壁通过滑槽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槽设置成向下的凹面,所述固定架靠近固定槽的一侧设置成凸面,所述固定架的凸面和固定槽的凹面之间相配适。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握把贯穿储存容器的外侧延伸至储存容器的内部,所述推板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成瓦楞结构,所述推板远离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分隔板的上端。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弹簧片,所述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顶端连接有护板,所述推板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引流气囊,所述引流气囊的背面一侧连接有支撑垫。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片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弹簧片之间两两相互对应,其中两组所述弹簧片的上端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分别位于推板内壁的上沿和下沿。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气囊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所述引流气囊的前端连接有吸引管,所述引流气囊的后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支撑垫的顶面设置成弧形,两组所述支撑垫分别固定引流气囊的后端一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推板、防护罩、弹簧片、护板和支撑垫,其中在作用力下使得的引流气囊内部的空气挤压出去,引流气囊内部负压在引流气囊恢复初始状态这一过程中,将患者创口处的组织废液吸取到其内部,为了使得负压引流过程中效果的一致性,在控制引流气囊恢复阶段也更加地便于进行掌控,由此来控制引流过程中负压的大小,另外为了避免引流气囊压瘪无法复原,通过设置的弹簧片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握把、压板以及推板和防护罩,在进行操作方面,按压握把即可完成,在压板和推板的作用下,受力面积也更加的广泛,使得引流气囊受到力可以整体完成收缩压瘪,受力更加的均匀,另外在推板的保护下可以加大对引流气囊的保护,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挡作用,可以避免患者以及家属观测到引流气囊内部吸取的组织废液而引起的生理上的不适。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储液袋和固定架以及固定槽,通过将储液袋嵌入到底座的内部进行收纳起来,且通过底座对储液袋进行保护,也使得引流管和吸引管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纳,避免吸引管以及引流管长度较长裸露在外侧,受到环境的影响导致吸引管或引流管的弯折,影响到正常引流的通畅性,另外通过加大对储液袋的保护,在后期对内储存的组织废液进行抽检时,抽检的结果也更加具备一定的参考性。
22.4、本发明通过设置储存仓、定位卡条和一次性引流袋,其中可储存一定量的组织废液储存容器,在对储液袋进行的更换时,直接脱离引流管和储液袋之间的连接即可,操作上也更加的便捷,同时储存仓内部具备一定的储存空间,可以储存一些较小物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当储存仓的内部储存的冰袋等降温工具,可加大对储液袋储存的组织废液进行储存,使得对组织废液抽检的结果也更加的精准。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地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储液袋和固定架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固定块和棘齿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底座和储存容器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推板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推板和弹簧片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10、底座;120、储存容器;130、密封盖;140、连接套;150、连接插杆;160、连接盖板;2、储存结构;210、储存仓;220、定位卡条;230、一次性引流袋;240、密封槽;250、储液袋;260、夹片;270、引流管;3、固定结构;310、固定架;320、固定槽;330、转动杆;340、固定块;350、棘齿杆;360、复位簧;370、棘轮;380、棘齿条;4、挤压结构;410、握把; 420、吸引管;430、凹槽;440、推板;450、压板;460、防护罩;470、分隔板;5、复位结构;510、弹簧片;520、护板;530、支撑垫;540、引流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的技术方案:
33.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包括底座110,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存容器120,储存容器120的顶端密封连接有密封盖130,密封盖130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套140,连接套140
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连接插杆150,连接插杆150 的上端连接有连接盖板160,为了加大对管道以及引流组件的保护,通过将其嵌入到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可以防止管道受到弯折以及挤压影响到管道的引流,也能通过储存容器120避免周围人员以及患者看到组织废液引起的不适,以及一些负面心理。
34.储存容器12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结构3,固定结构3包括固定架 310,储存容器12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10,固定架310的顶端连接有固定块340,固定块340的上端连接有棘齿杆350,棘齿杆35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簧360,固定块34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转动杆330,转动杆330和固定块340之间转动连接,通过对转动杆330进行转动带动了棘轮370进行转动,其中棘轮370和棘齿条380之间相互啮合,在棘轮370转动中推进了棘齿条380上端的固定槽320逐渐的靠近固定架310,使得两者之间相互啮合,进而对储液袋250进行夹持固定,转动杆330的底端连接有棘轮370,棘齿杆 350的顶端设置有卡齿,棘齿杆350的顶端啮合在棘轮370的上端,固定架 3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棘齿条380,棘齿条380贯穿固定架310的内部连接有固定槽320,固定槽320设置成向下的凹面,固定架310靠近固定槽320的一侧设置成凸面,固定架310的凸面和固定槽320的凹面之间相配适,固定槽 320和储存容器120的内壁通过滑槽滑动连接,当棘轮370和棘齿杆350之间相互啮合,限制了棘轮370的转动,当棘轮370转动得到了限制,加大固定架310好固定槽320之间的连接,当逆向转动时,可通过掰动棘齿杆350,使得和棘齿条380之间分离,则可进行棘轮370的转动,也使得固定架310和固定槽320逐渐远离。
35.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储存结构2,储存结构2包括储存仓210,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储存仓210,储存仓210的内部连接有定位卡条220,储存仓21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一次性引流袋230,一次性引流袋230 的两侧嵌入在定位卡条220的内部,定位卡条220共设置有两组,每组一次性引流袋230之间通过定位卡条220相分隔,储存容器120的顶端开设有密封槽240,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有储液袋250,储液袋250的一侧连接有夹片260,储液袋250的顶端嵌入连接有引流管270,通过对储液袋250进行夹持加大对位置的限定,避免储液袋250在储存容器120的内部晃动,另外储存仓210的内部具备了一定的储存空间,可以存放一些器械,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上更加的简单便捷,灵活性也更好。
36.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挤压结构4,挤压结构4包括推板440,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推板440,推板440的前端连接有压板450,压板450的顶端连接有握把410,推板44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吸引管420,推板440的两侧连接有防护罩460,储存容器1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分隔板470,密封盖130的上端开设有凹槽430,握把410贯穿储存容器120的外侧延伸至储存容器120的内部,推板440的两侧均连接有防护罩460,防护罩460设置成瓦楞结构,其中防护罩460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对推板440的挤压后,通过防护罩460可辅助推板440进行复原,推板440远离压板45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分隔板470的上端;推板440的包裹加大对内部部件的保护,也使握把410在挤压推板440,推板440传递到引流气囊540上端的作用力更加的均衡,受力面积也得到了提升,负压引流中也更加容易进行控制。
37.推板44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结构5,复位结构5包括弹簧片510,推板44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片510,弹簧片510的顶端连接有护板520,推板44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引流气囊540,引流气囊540的背面一侧连接有支撑垫530,弹簧片510共设置有四组,四组弹簧片510之间两两相互对应,其中两组弹簧片510的上端连接有护板520,护板520分别位于推板
440内壁的上沿和下沿,当引流气囊540挤压后变形,后释放作用力后弹簧片510带动了护板520,通过护板520对引流气囊540的一侧进行牵引,使得引流气囊540 复原过程中更加的灵敏,也能通过控制握把410松开的距离来控制引流气囊 540复原展开的所产生的负压,使得负压大小能更加的便于进行掌控,同时避免了引流气囊540压瘪后无法复原的情况发生,引流气囊540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状,引流气囊540的前端连接有吸引管420,引流气囊540的后端连接有引流管270,支撑垫530的顶面设置成弧形,两组支撑垫530分别固定引流气囊540的后端一侧,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38.具体使用时,本发明一种普外护理用引流器,在对患者的创口处进行组织废液清除,来加快创面的愈合,在临床上,负压引流器,人们又把他称之为吸引瓶。一般情况下是应用于病房,其主要用来痰液的排出、医学引流、还有排出污血以及分泌物,负压引流器是通过利用真空工作的原理,使之在人体的腔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导引腔体内的液体,发挥其排污、净化的作用,其具体操作如下:
39.医护人员通过将储液袋250和引流管270之间进行连接,将引流管270 嵌入到储液袋250的内部,使得两者之间完成密封连接后,将引流管270的另外一端连接到的引流气囊540的内部,其中引流气囊540的一侧连接有吸引管420,吸引管420、引流气囊540以及引流管270和储液袋250之间保证了相互的连接,通过对引流气囊540的挤压使得内部空气通过吸引管420排出后,当引流气囊540恢复初始状态时将组织废液通过吸引管420吸取到引流气囊540的内部进行储存起来,因此实现对废液的吸取,吸取后,为创面的愈合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40.医护人员完成操作需要通过按压握把410,通过握把410挤压压板450,进而挤压到推板440,使得推板440向一侧移动,当推板440被挤压后引流气囊540也会受到挤压向内收缩,使得引流气囊540内部的空气排出,后逐渐松开握把410,握把410的松开后引流气囊540开始恢复初始状态,在恢复初始状态阶段期间,弹簧片510受到挤压后收缩,握把410松开的同时弹簧片 510也开始伸展开,进而推动了护板520,其中护板520和引流气囊540的一侧连接,牵引了引流气囊540进行展开,使得引流气囊540展开的时候更加的稳定,避免因压瘪而无法复原的现象所发生,使得引流气囊540能够压瘪排出空气,复原产生较为稳定的负压,通过吸引管420将组织废液引流到引流气囊540的内部,后通过夹子夹持在吸引管420的上端,通过再次挤压握把410,使得握把410内部的液体可以通过挤压通过引流管270进入到储液袋 250的内部进行收集起来,操作上没有过长的管道裸露在外侧,能有效地避免管道的缠绕,另外也能通过储液袋250进行组织废液的储存,整体储存在储存容器120的内部也不会引起周围人的不适,也能进一步的对储液袋250进行保护,避免锐器戳破储液袋250而引发的泄露;
41.为了方便对储液袋250的更换,其中储存仓210的内部储存的一次性引流袋230可以代替储液袋250和引流管270进行连接,给操作上带来了更多的便捷。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