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吊顶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20:51: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吊顶减震器。


背景技术:

2.吊顶,是指房屋室内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可以遮挡原天花板的一些不规则形状,隐蔽一些从天花板走的线缆,也便于一些灯具的安装,还可以做成一些造型,从而使天花板更加美观。第一步需要安装边角线,这是确定整个吊顶的高度和水平程度必不可少的。第二步安装承重的螺杆,螺杆是主要承重部件,配合膨胀螺丝等小部件,实现对吊顶的支撑作用,几乎是承载整体吊顶的重量。第三步安装龙骨,龙骨有横向的和纵向的,比较长的叫主龙骨,短的叫副龙骨,主副龙骨垂直交叉布置,分别和掉线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格状网。第四步安装扣板,它是我们最终可见的部分,一般是先对准拐角再进行卡扣。最后是安装电器等,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看个人需求。
3.现有吊顶的安装过程中,都是通过一根螺杆作为连接件,再在螺杆的底部连接龙骨或者电器,直接受力传递,容易造成晃动,没有缓冲效果,整理受力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背景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顶减震器,其对吊顶起到缓冲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吊顶减震器,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底部凸出第一挡块,第一丝杆上套设有减震垫,第一丝杆上连接有第一螺母;
7.还包括z形的减震器,减震器的一端部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夹持固定于第一螺母与减震垫之间;
8.还包括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减震器的另一端部套设于第二丝杆上并夹持固定于两个第二螺母之间,减震器牵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底部用于连接吊顶。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减震垫的底面开设有贯通整体的第一通孔,减震垫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卡槽,减震器的一端部嵌入第一卡槽内固定。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卡槽的底面凸出有间隔均匀的第一垫块。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减震垫的底面凹陷形成第一凹坑;还包括弹簧,弹簧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且插入第一凹坑内固定。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端盖;端盖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第二凹坑,第二凹坑内开设有第二通孔,端盖套设于第一丝杆上并且弹簧插入第二凹坑内固定。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的上表面开设有贯通整体的第三通孔;缓冲垫的侧面开设有环状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嵌入减震器的另一端部内固定,第二丝杆穿过第三通孔内。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减震垫呈圆台状;减震垫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1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缓冲垫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
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胀管;胀管内部开设有内螺孔,第一丝杆的顶部与胀管的内螺孔相连接。
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两个拼接的外壳;外壳成凹槽状,外壳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缺口,外壳套设于减震器的一端部上。
18.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用于固定于墙体行,第一丝杆上套设有减震垫,第一丝杆上穿入有减震器,第一螺母旋入第一丝杆上夹持固定住减震器;减震器的另一端部套设入第二丝杆上,第二丝杆旋入第二螺母夹持住固定;第二丝杆用于吊顶电器悬挂;
20.减震垫牵拉起到缓冲、减震效果;
21.第一丝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顶压于第一挡块和减震垫之间,起到双重缓冲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垫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垫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第一丝杆01;第一挡块010;减震垫02;第一通孔020;第一卡槽021;第一垫块022;第一凹坑023;第一螺母03;减震器04;第二丝杆05;第二螺母06;弹簧07;端盖08;第二凹坑080;第二通孔081;缓冲垫09;第三通孔090;第二卡槽091;胀管10;外壳11;缺口110;垫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1.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吊顶减震器04,包括第一丝杆01;第一丝杆01的表面设有螺纹,也可以采用螺杆产品支撑;第一丝杆01的底部凸出第一挡块010;第一挡块010为块状结构,为了方便旋钮可以是六角形,第一挡块010与第一丝杆01一体成型,方便生产制造;第一丝杆01上套设有减震垫02;减震垫02采用硅胶或橡胶制成,具有弹性减震效果,减震垫02的
长度匹配第一丝杠的长度;第一丝杆01上连接有第一螺母03;第一螺母03旋入第一丝杠上,可以进行上下调节;
32.还包括z形的减震器04,减震器04根据配合悬吊位置的不同设计对应形状,一般竖直悬吊,采用z形结构,水平悬吊时可以是l形结构等;z形的减震器04两端部相互平行设置为了保证吊顶产品能够平整安装;减震器04的两端部开设有孔洞用于穿过;减震器04的一端部套设于第一丝杆01上并夹持固定于第一螺母03与减震垫02之间;通过第一螺母03和减震垫02夹持实现固定连接,根据需求第一螺母03挤压夹持的程度不同;
33.还包括第二丝杆05;第二丝杆05与第一丝杆01结构相同;第二丝杆05上连接有两个第二螺母06;两个第二螺母06在第二丝杆05上螺纹连接旋转上下调节;减震器04的另一端部套设于第二丝杆05上并夹持固定于两个第二螺母06之间;两个第二螺母06夹持固定;
34.减震器04牵拉第二丝杆05,第二丝杆05的底部用于连接吊顶。减震器04用于中间连接结构,起到传递效果;
35.如上所述,具体安装过程,减震垫02套设在第一丝杆01上,被第一挡块010阻挡住,不会下掉;减震器04套入第一丝杆01内,第一螺母03顶部旋入第一丝杆01,第一螺母03下旋顶压到减震器04,再下调夹持固定住;一个第二螺母06旋入第二丝杆05,减震器04的另一端部套设入第二丝杆05,另一个第二螺母06旋入第二丝杆05夹持住实现固定;第二丝杆05插入吊顶的产品实现悬吊;
36.进一步的,减震垫02的底面开设有贯通整体的第一通孔020,减震垫02的顶部侧面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卡槽021,减震器04的一端部嵌入第一卡槽021内固定。
37.如上所述,减震垫02采用硅胶制成,减震器04的一端部上开设有通孔,减震垫02的第一卡槽021直接硬塞入减震器04内,起到受力吸能缓冲的效果,与减震器04连接更加紧密,缓冲减震效果更好;
38.进一步的,第一卡槽021的底面凸出有间隔均匀的第一垫块022。
39.如上所述,第一垫块022支撑减震器04相贴,若干个第一垫块022均匀间隔之间存在间隙,在减震器04下拉时,能够形变,不至于直接将减震垫02撤下,之后再弹性复原;
40.进一步的,减震垫02的底面凹陷形成第一凹坑023;
41.还包括弹簧07,弹簧07套设于第一丝杆01上并且插入第一凹坑023内固定。
42.如上所述,具体安装过程,弹簧07先套设入第一丝杆01上,被第一挡块010阻挡,再将减震垫02套入第一丝杆01内,弹簧07的顶部插入减震垫02的底面第一凹坑023内;第一凹坑023起到限位弹簧07的作用,同时弹簧07起到进一步缓冲减震效果,起到双重保证;
43.进一步的,还包括端盖08;端盖08的上表面凹陷形成第二凹坑080,第二凹坑080内开设有第二通孔081,端盖08套设于第一丝杆01上并且弹簧07插入第二凹坑080内固定。
44.如上所述,具体组转过程,端盖08上第二凹坑080朝上,端盖08套设入第一丝杆01内被第一挡块010阻挡,再将弹簧07套设入第一丝杆01内,端盖08的第二凹坑080包覆弹簧07的底部,端盖08能够对弹簧07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弹簧07在受压时出现位移偏离;
45.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垫09;优选的,缓冲垫09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09的上表面开设有贯通整体的第三通孔090;缓冲垫09呈圆柱状;
46.缓冲垫09的侧面开设有环状的第二卡槽0910,第二卡槽0910嵌入减震器04的另一端部内固定,第二丝杆05穿过第三通孔090内。
47.如上所述,具体组装过程,缓冲垫09上第二卡槽0910直接挤压入减震器04的孔洞内,缓冲垫09的第三通孔090套设入第二丝杆05内,起到软连接的效果,进一步减轻晃动;
48.进一步的,减震垫02呈圆台状;
49.如上所述,圆台状的减震垫02下大上小,具有更好地支撑效果,更加稳定,不容易晃动;
50.进一步的,还包括胀管10;胀管10内部开设有内螺孔,第一丝杆01的顶部与胀管10的内螺孔相连接。
51.如上所述,胀管10为圆柱状,嵌入墙体内;第一丝杆01的顶部旋入胀管10的内螺孔,实现螺纹连接悬吊;
52.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拼接的外壳11;外壳11成凹槽状,外壳11的上下表面开设有缺口110,外壳11套设于减震器04的一端部上。外壳11上的缺口110包覆在第一丝杆01上;
53.如上所述,外壳11采用塑料制成,两个外壳11对拼在一起胶水粘结包裹住减震垫02,对减震垫02起到保护作用;
54.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垫片12,金属垫片12套设于第一丝杆或第二丝杆05上,分别夹持于第一螺母03或第二螺母06起到增大压紧面积的效果;
5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5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