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煤磨的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20:05: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扫煤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磨的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风扫煤磨的进料装置是矩形的进料溜槽,通过进料溜槽将成股的碎煤快速进入煤磨内部,这样碎煤不能很好的进行打散,从而使得煤磨内部的碎煤体积都较大,使得碎煤不能很好的得到烘干,影响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煤磨的进料装置;解决目前风扫煤磨的进料装置所输入的碎煤体积较大、无法有效烘干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用于煤磨的进料装置,设置于磨机筒体的入料口处,包括 热风进口管、原煤进口管、接料板、第一道打散装置、第二道打散装置,热风进口管的下端开口与磨机筒体的入料口相连接,原煤进口管斜向下插入热风进口管内,接料板、第一道打散装置、第二道打散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并且通过左右两块侧板将三者相固定连接,侧板的上端与原煤进口管下端出口相固定连接,侧板的下端伸至入料口内部,第一道打散装置以及第二道打散装置均包括打散板以及打散板上端左右设置的隔板,打散板两侧与侧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热风进口管由两个成角度的圆管组成,下端的圆管开口处保持水平,上端的圆管开口保持斜向上状态,两个圆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7.进一步的,下端的圆管外侧通过一个锥形的连接管与磨机筒体的入料口相连接,磨机筒体的入料口保持水平,连接管的小直径一端与热风入口的下端圆管开口相连接,连接管的大直径一端与磨机筒体的入料口相连接。
8.进一步的,连接管的小直径一端通过一个竖直的环形板与下端圆管的开口相连接,环形板的外径大于下端圆管的开口外径。
9.进一步的,所述原煤进口管与热风进口管的上端圆管相连通,并且原煤进口管位于上端圆管的上端,斜向下伸入上端圆管内部,原煤进口管的轴线与上端圆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10.进一步的,所述原煤进口管为方管结构。
11.进一步的,两块侧板为平板结构,两块侧板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之间的间距。
12.进一步的,接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保持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相固定连接;接料板与磨机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4.25
°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打散装置包括第一打散板以及第一打散板上端的隔板,第一打散板设置于接料板的下方,第一打散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相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相固定连接;第一打散板与磨机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4.25
°
;隔板的数量为两块,沿着第一打散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打散板的上端面上,两块隔板相对于上端
圆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块隔板下端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边缘之间的间距。
1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打散装置包括第二打散板以及第二打散板上端的隔板,第二打散板设置于第一打散板的下方,第二打散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相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下边缘相固定连接;第二打散板的长度与两侧的侧板下边缘长度相等;第二打散板与磨机筒体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8.5
°
;隔板的数量为两块,沿着第二打散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打散板的上端面上,两块隔板相对于上端圆管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块隔板下端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边缘之间的间距。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料装置,在内部设置了两道打散装置,可以将输入的碎煤进行及时的打散,从而使得碎煤的体积减小,在通过输入的热风进行及时的烘干,可以保证输入煤磨内部的碎煤得到足够的烘干,有利于后期的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半剖后的立体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4是图3中的a-a剖视图;
22.其中,1为磨机筒体、2为热风进口管、3为原煤进口管、4为上端圆管、5为下端圆管、6为接料板、7为侧板、8为第一打散板、9为第二打散板、10为隔板、11为连接管、12为导流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磨的进料装置,设置于磨机筒体1的入料口处,包括热风进口管2、原煤进口管3、接料板6、第一道打散装置、第二道打散装置、导流密封板12。
25.所述热风进口管2由两个成角度的圆管组成,下端的圆管开口处保持水平,上端的圆管开口保持斜向上状态,两个圆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下端的圆管外侧通过一个锥形的连接管11与磨机筒体1的入料口相连接,磨机筒体1的入料口保持水平,连接管11的小直径一端与热风入口的下端圆管5开口相连接,连接管11的大直径一端与磨机筒体1的入料口相连接。
26.具体的,连接管11的小直径一端通过一个竖直的环形板与下端圆管5的开口相连接,环形板的外径大于下端圆管5的开口外径。
27.所述原煤进口管3与热风进口管2的上端圆管4相连通,并且原煤进口管3位于上端圆管4的上端,斜向下伸入上端圆管4内部。原煤进口管3的轴线与上端圆管4的轴线之间的
夹角为锐角。
28.所述原煤进口管3为方管结构。
29.原煤进口管3进入上端圆管4内部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块侧板7,侧板7的上端与原煤进口管3的下端相固定连接,侧板7的下端斜向下伸入磨机筒体1的入料口内部。两块侧板7为平板结构,两块侧板7下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之间的间距。
30.所述接料板6位于上端圆管4的内部,并且位于原煤进口管3的下端出口下方。接料板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7保持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7相固定连接。接料板6与磨机筒体1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8.5
°

31.所述第一打散装置包括第一打散板8以及第一打散板8上端的隔板10,第一打散板8设置于接料板6的下方,第一打散板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7相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7相固定连接。第一打散板8与磨机筒体1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8.5
°
。隔板10的数量为两块,沿着第一打散板8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打散板8的上端面上,两块隔板10相对于上端圆管4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块隔板10下端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边缘之间的间距。
32.所述第二打散装置包括第二打散板9以及第二打散板9上端的隔板10,第二打散板9设置于第一打散板8的下方,第二打散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7相垂直,并且与两侧的侧板7下边缘相固定连接。第二打散板9的长度与两侧的侧板7下边缘长度相等。第二打散板9与磨机筒体1的轴线之间的角度为:38.5
°
。隔板10的数量为两块,沿着第二打散板9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打散板9的上端面上,两块隔板10相对于上端圆管4的轴线对称设置,两块隔板10下端边缘之间的间距大于上端边缘之间的间距。
33.隔板10的长度分别与相连接的第一打散板8以及第二打散板9的长度相等。
34.所述导流密封板12设置于下端圆管5的开口处下方,并且位于第二打散装置的下方,整体为圆弧状结构。导流密封板12远离下端圆管5的一端内径大于靠近下端圆管5一端的内径。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6.碎煤从上部的原煤进口管3进入后,首先与接料板6相接触,在接料板6的导向作用下,碎煤掉落至第一打散装置上,在第一打散板8以及第一打散板8上的隔板10作用下进行第一次打散,第一次打散后掉落至第二打散装置上,在第二打散板9以及第二打散板9上的隔板10作用下进行第二次打散。最后,打散后的碎煤进入磨机内部。
37.热风通过尾部的热风进口管2进入,进入后通过进料装置尾部的孔洞以及周围的间隙进入磨机内部,将磨机内部的碎煤进行烘干。
38.导流密封板12的作用是防止碎煤从此处窜出至磨机的外部。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