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下楼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9:54: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生加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楼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民生加梯领域,普遍使用两种加梯方式,一种是平层到户(加装电梯直接到平层,用户无需走楼梯),另一种是错层到户(由于房屋原始结构限制,电梯出口只能在楼梯中间休息层,用户需要再走半层),为了弥补最后半层的上下楼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电动爬楼器方式,电动爬楼器由电动马达驱动,沿楼梯长度方向移动,可以用于载人,其动力来源为内置的可充电电池组,同时为保证爬楼器长时间续航,电池组一般采用锂电池组,但电动爬楼器使用的电动马达和可充电电池组造价高,维护成本高,系统复杂,增加了安装负担和使用成本。此外,锂电池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楼梯间存放并使用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楼器,用于解决电动爬楼器中电动马达和电池组造价高、系统复杂,维护成本高,且可充电电池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下楼器,包括:
6.轨道,用于固定连接在楼道墙壁上;
7.移动机构,与轨道可移动连接;
8.承载机构,与移动机构连接,以在承载机构受压时,通过移动机构使得承载机构沿轨道下降,或在承载机构空载时,通过移动机构使得承载机构沿轨道上升。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两端对称设置有行程限位,用于限制承载机构在轨道两端内侧运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
11.支撑架,与承载机构可旋转连接;
12.复位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架上,且一端与承载机构连接,用于在承载机构受压沿轨道下降时蓄积动力,或承载机构空载时带动承载机构沿轨道上升。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上设有齿轮轨道槽,沿轨道长度方向布设;
14.复位组件包括:
15.轴承杆,轴承杆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架上;
16.主动齿轮,穿设在轴承杆上并与轴承杆固定连接,主动齿轮的齿面上形成有多个与齿轮轨道槽匹配的齿条,并通过齿条与齿轮轨道槽啮合,用于在承载机构沿轨道下降时,通过啮合连接带动轴承杆旋转;
17.发条弹簧,缠绕于轴承杆上,用于在轴承杆旋转时蓄积动力,并在承载机构空载时释放动力,带动承载机构上行。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上还设有凹形滑动槽,固定连接在轨道上,并与齿轮轨道槽长度方向平行;
19.移动机构还包括:滑轮,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滑轮用于安装在凹形滑动槽中,以使移动机构与轨道可滑动地连接。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还包括舱体,罩设在复位组件外围,并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机构包括:
22.联动杆,与支撑架可旋转连接,联动杆上设置有联动杆挡块,用于限定联动杆相对支撑架上下移动;
23.旋转把手,设置在联动杆顶部,并与联动杆固定连接;
24.踏板,设置在联动杆底部,并与联动杆固定连接。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26.双向旋转阻尼器,穿设在轴承杆上,用于限制轴承杆的转速以控制承载机构的上升\下降速度。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下楼器还包括:
28.棘牙保险,一端与联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主动齿轮上方并形成有与齿条匹配的棘牙,棘牙保险长度方向与旋转把手长度方向平行。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棘牙设置在棘牙保险背离旋转把手的一端。
3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31.1、本实用新型的下楼器,在承载机构受压时,使得承载机构沿轨道下降并通过发条弹簧积累弹性势能,或在承载机构空载时,通过发条弹簧积累的势能使得承载机构沿轨道上升,无需设置外部动力源,造价低、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安装成本;
32.2、本实用新型的下楼器,通过双向阻尼器控制轴承杆的转速,从而控制承载机构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构造简单可靠,提升了下楼器的安全性能,同事也进一步降低了造价。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楼器的安装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楼器的主动齿轮与轨道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100、轨道;101、行程限位;110、齿轮轨道槽;120、凹形滑动槽;121、滑轮;移动机构200;210、支撑架;211、滑轮支架;221、轴承杆;222、主动齿轮;223、齿条;224、发条弹簧;230、舱体;承载机构300; 310、联动杆;311、联动杆挡块;320、旋转把手;330、踏板;400、双向旋转阻尼器;500、棘牙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39.目前常用的加梯方法是在楼梯墙壁一侧设置电动爬楼器,但电动爬楼器造价高,维护成本高,系统复杂,增加了安装负担和使用成本。同时,由于电动爬楼器使用电机控制承载装置上升或下降,在启停时速度变化较大,容易发生颠簸,造成安全事故。
40.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楼器。
41.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下楼器,包括:轨道 100、移动机构200以及承载机构300。图1是本技术的下楼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轨道100用于固定连接在楼道墙壁上,移动机构200与轨道100 可移动连接,承载机构300与移动机构200连接,以在承载机构300受压时,通过移动机构200使得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下降,或在承载机构300空载时,通过移动机构200使得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上升。
42.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承载机构300下降的动力源为用户产生的重力,当用户登上承载机构300时,承载机构300受压,即可通过承载机构300沿轨道 100下降,此时移动机构200转化用户的重力势能并储存。当用户离开承载机构300后,承载机构300空载,移动机构200释放积攒的势能,使得承载机构 300沿轨道100上升。在承载机构300下降和上升的过程中,无需外部动力源提供动力,结构简单、维护性能好。由此,有效减少了安装和使用成本。
43.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100两端对称设置有行程限位101,用于限制承载机构300在轨道100两端内侧运动。具体来说,在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下降或上升时速度较快,轨道100两端对称设置的行程限位101可以在承载轨道100沿轨道100运动时阻止承载机构300滑出轨道 100。由此,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能。
44.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0包括:支撑架 210和复位组件。其中,支撑架210与承载机构300可旋转连接;复位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撑架210上,且一端与承载机构300连接,用于在承载机构 300受压沿轨道100下降时蓄积动力,或承载机构300空载时带动承载机构300 沿轨道100上升。具体来说,复位组件在用户登上承载机构300,使承载机构 300受压时下降以蓄积势能,并在用户离开承载机构300,承载机构300空载时释放蓄积的势能,从而带动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上升。复位组件为机械结构,通过转化和储存用户的重力势能,以在用户使用自身重力势能下降后带动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上升,无需外部动力源提供动力,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由此,有效降低了造假,提升了下楼器的使用范围。
45.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100上设有齿轮轨道槽110,沿轨道100长度方向布设;复位组件包括:轴承杆221、主动齿轮222以及发条弹簧224。其中,轴承杆221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架210上;主动齿轮222穿设在轴承杆221上并与轴承杆221固定连接,主动齿轮222 的齿面上形成有多个与齿轮轨道槽110匹配的齿条223,并通过齿
条223与齿轮轨道槽110啮合,用于在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下降时,通过啮合连接带动轴承杆221旋转;发条弹簧224缠绕于轴承杆221上,用于在轴承杆221 旋转时蓄积动力,并在承载机构300空载时释放动力,带动承载机构300上行。
46.具体来说,发条弹簧224设置在弹簧舱(未图示)中,且弹簧舱与支撑架 210固定连接,发条弹簧224一端与弹簧舱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杆221 固定连接。由此,当用户登上承载机构300,承载机构300受力为向下的f1 (人体重力f2和下楼器自身重力f3),此时f1大于发条弹簧224的阻力f4,从而承载机构300可以带动设置在齿轮轨道槽110上的主动齿轮222旋转,并沿轨道100上的齿轮轨道槽110开始匀加速下降。同时,与主动齿轮222通过轴承杆221连接的发条弹簧224在轴承杆221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并开始蓄积弹性势能。从而,当用户到达楼梯底部离开承载机构300,承载机构300受到的向下的力仅为下楼器自身重力f3,此时f3小于发条弹簧224的阻力f4。由此,使得承载机构300空载时,发条弹簧224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承载机构300 沿轨道100向上运动。从而实现了下楼器的无动力下降和上升,有效降低了下楼器的造价,减少了下楼器的安装成本。
47.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100上还设有凹形滑动槽120,固定连接在轨道100上,并与齿轮轨道槽110长度方向平行;移动机构200还包括:滑轮12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10上,滑轮121用于安装在凹形滑动槽120中,以使移动机构200与轨道100可滑动地连接。
48.具体来说,当承载机构300通过主动齿轮222沿轨道100下降或上升时,由于主动齿轮222通过齿条223与齿轮轨道槽110啮合,在运动过程中会发生振动。由此,可以通过在支撑架210上设置滑轮支架211,并在滑轮支架211 下方设置滑轮121,通过滑轮121与凹形滑动槽120的良好接触,降低主动齿轮222运动时产生的震动。由此,有效降低了下楼器下降或上升时的震动,保证了下楼器上升或下降时速度的连续性,提升了使用舒适性。此外,本技术中使用两条轨道100仅作为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不应对轨道100数量进行限定。
49.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移动机构200还包括舱体 230,罩设在复位组件外围,并与支撑架21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移动机构 200中的发条弹簧224在下降时会积蓄较大的弹性势能,发条弹簧224释放弹性势能驱动承载机构300上升时需要张开,裸露在外的发条弹簧224较为危险。由此,通过在移动机构200外罩设舱体230,将发条弹簧224与外部隔绝,从而有效提升了下楼器的安全性能。
5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机构300包括:联动杆310、旋转把手320和踏板330。其中,联动杆310与支撑架210可旋转连接,联动杆310上设置有联动杆挡块311,用于限定联动杆310相对支撑架210上下移动;旋转把手320设置在联动杆310顶部,并与联动杆310固定连接;踏板330设置在联动杆310底部,并与联动杆310固定连接。
51.具体来说,在用户需要使用承载机构300时,可以通过将与联动杆310 固定连接的旋转把手320和踏板330旋转至与楼梯平行并登上踏板330,此时承载机构300受压,使得承载机构300可以克服发条弹簧224的阻力沿轨道 100下降。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的承载机构300包含但不限于是否采用踏板330、靠背、折叠座椅、折叠轮椅等其它装载工具。
52.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双向旋转阻尼器 400。双向旋转阻尼器400穿设在轴承杆221上,用于限制轴承杆221的转速以控制承载机构300的上升\下降速度。具体来说,当用户登上承载机构300,使得承载机构300受压下降时,承载机构300
会做匀加速下降运动。同时,在用户离开承载机构300后,发条弹簧224产生的向上的弹力远大于下楼器自身重力,因此下楼器复位时速度较快。双向旋转阻尼器400可以设定下降和上升时的速度,使得承载机构300下降或上升时的最高速度低于或等于向旋转阻尼器设定的速度。由此,使得下楼器下降或上升时的速度可控,有效提升了安全性能。
53.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下楼器还包括:棘牙保险500,一端与联动杆310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主动齿轮222上方并形成有与齿条223匹配的棘牙,棘牙保险500长度方向与旋转把手320长度方向平行,棘牙设置在棘牙保险500背离旋转把手320的一端。
54.具体来说,棘牙保险500的棘牙设置在棘牙保险500背离旋转把手320 的一端,当用户将与联动杆310固定连接的旋转把手320和踏板330旋转至与楼梯平行时,会带动棘牙保险500旋转至主动齿轮222上方,棘牙保险500 的棘牙可以抵住主动齿轮222从而使得主动齿轮222只能向下方旋转。由此,当用户登上承载机构300时,承载机构300只能向下运动,当承载机构300 到达楼梯底部,用户需要离开承载机构300时,由于棘牙保险500的阻挡,主动齿轮222无法向上旋转,使得发条弹簧224无法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承载机构 300上升,承载机构300从而停留在楼梯下方,此时用户可以将与联动杆310 固定连接的旋转把手320和踏板330旋转至与楼梯平行的方向,此时棘牙保险 500远离主动齿轮222,承载机构300可以在发条弹簧224的带动下沿轨道100 上升。由此,给予了用户充足的时间离开承载机构300,有效提升了下楼器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55.本实用新型的下楼器,在承载机构300受压时,使得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下降并通过发条弹簧224积累弹性势能,或在承载机构300空载时,通过发条弹簧224积累的势能使得承载机构300沿轨道100上升,无需设置外部动力源,造价低、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安装成本。同时,通过双向阻尼器控制轴承杆221的转速,从而控制承载机构300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构造简单可靠,提升了下楼器的安全性能,同事也进一步降低了造价。
5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