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2022-11-18 19:3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2.原有的无芯磨床用于上料的方式是通过人工上料,为此为了一台无芯磨床设备需要配置至少两名以上的操作工人,此外,人工的高频率重新性劳动,无法跟上无芯磨床的速度,也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失误容易产生,同时劳动效率低下,不适用于高速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难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包括:
5.料斗1;
6.上料机单元,所述上料机2设置在料斗1的出料单元;
7.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的一端连接在上料机单元的出料口,另一端设置在无芯磨床4 的进料口;
8.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9.滑道3,所述滑道3倾斜设置,靠近上料机单元的一侧高于靠近无芯磨床4的一侧;
10.送料单元,所述送料单元位于滑道3的出料口,将工件以垂直于滑道的方向输送入无芯磨床4内。
11.根据优选方案,料斗1内设置有倾斜的料道5,位于料道5的两侧设置有挡板6,所述挡板6高于料道5设置。
12.根据优选方案,挡板6倾斜设置,与料道5平行。
13.根据优选方案,料道5的宽度与上料机2的入料口宽度一致。
14.根据优选方案,上料机单元包括:
15.上料机2,所述上料机2的底部插入料斗1的内部,与料斗1的出料口连接;
16.导料板7,所述导料板7上从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导料板7,所述导料板7倾斜设置;
17.上料电机8,所述上料电机8电连接在上料机2远离料斗1和无芯磨床4的一侧。
18.根据优选方案,导料板7与滑道3平行设置,靠近上料机单元的一侧高于靠近无芯磨床 4的一侧。
19.根据优选方案,上料机2的竖直两侧还设置有铰接的防尘门9。
20.根据优选方案,送料单元包括:
21.导轮10,所述导轮10设置在滑道3的出料端下方;
22.弧形转向滑道14,所述导轮10和滑道3之间通过弧形转向滑道14过渡,将工件从左
右排列转向成前后排列。
23.根据优选方案,送料单元内还包括压料导向组件15,所述压料导向组件15安装在一对所述导轮10上限制工件的前后排列。
24.根据优选方案,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采用皮带11的方式对导轮10进行传动,所述皮带11竖直设置,顶部安装在导轮10上,底部安装在送料电机12上。
25.根据优选方案,送料电机12设置在无芯磨床4操作面的一侧。
26.根据优选方案,导轮10的下方设置有托盘13,所述托盘13的面积大于多个导轮10组成的面积。
27.根据优选方案,驱动单元的外部还安装有箱体。
28.根据优选方案,滑道3包括:
29.滑道基座31,所述滑道基座31呈u型,设置有从顶部向下凹入的通槽;
30.护栏32,所述护栏32通过连接杆平行的固定在滑道基座31的上方。
31.根据优选方案,滑道基座31内通槽的高度小于工件的直径,所述护栏32和滑道基座31 之间形成观察间隙33。
32.本实用新型使用无心磨上料机后,获得了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此外生产效率也提升30%以上的效果。
33.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34.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滑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标号说明
37.1、料斗;2、上料机;3、滑道,31、滑道基座,32、护栏,33、观察间隙;4、无芯磨床;5、料道;6、挡板;7、导料板;8、上料电机;9、防尘门;10、导轮;11、皮带;12、送料电机;13、托盘;14、弧形转向滑道;15、压料导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40.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
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4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用于无芯磨床加工工艺中,本实用新型对产品的类型不做限制,但该上料单元的结构特别适用于轴承产品中。
42.总体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适用于无芯磨床的自动上料机主要包括料斗、上料机单元和输送单元。其中,可以参见图1,其示出了料斗、上料机单元和输送单元的布置关系。
43.如图1所示,在使用中,只需要一名操作工,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倒入料斗1中,由于料道1的出料口处连接有上料机单元,可以方便的将多个工件以顺序排列的方式向上输送,为了起到集中工件的目的,将料斗1布置成底部面积小于顶部面积的形状,此外,在其内部对配上料机2还布置有倾斜的料道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能够将工件集中在上料机2 的入口处,在位于料道5的两侧设置有倾斜的挡板6,靠近上料机2的一端高于远离上料机2 的一端,且挡板6的顶部高于料道5的顶部设置,可以有效的起到斗中斗的效果,提高输送的效率,也能缩短工作时效;此外,料道5的宽度与上料机2的入料口宽度一致。
44.由于上料机2的底部插入料斗1的内部,当工件从料斗1中被提取后,由上料机2上的传送带驱动工件向上移动,此处,在传送带上从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导料板7,导料板7 的长度可以承载2个工件,当导料板7带着工件到达制定高度时,由于导料板7是倾斜设置的,便会沿着对配的滑道3朝向无芯磨床4移动,解决了需要人工上料的问题。
45.在此基础上优选的,为了进一步保证上料机2的稳定运行,也减少与地面、无芯磨床4 和操作区的接触,上料机2的上料电机8将其布置在远离上料机2、地面、无芯磨床4和操作区的位置,位于上料机2的背面。
46.根据上述结构,工件的上料完成了自动化的改进,但在使用的区域是车间,为了避免粉尘的触及影响后续的操作,在上料机2的一侧还铰接了防尘门9,上料电机8也位于防尘门9 的后方,目的是在防尘门9打开后,起到保护上料电机8的作用。
47.如图2所示,滑道3倾斜设置,靠近上料机单元的一侧高于靠近无芯磨床4的一侧,由于导料板7的目的是将工件输送给滑道3,为此,将导料板7与滑道3平行设置,同样布置成靠近上料机单元的一侧高于靠近无芯磨床4的一侧的结构。
48.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上料机2会将产品向上移动,无芯磨床4的入料口比较高,通常需要在无芯磨床4的下方安装阶梯才能触及,因此,滑道3也势必是位于高于普通人身高的一个高度,为此将滑道3布置成具有滑道基座31和护栏32的结构,滑道基座31从顶部向下凹入的通槽,呈u型,且滑道基座31内通槽的高度小于工件的直径,可以通过安装在滑道基座 31上方的护栏32形成观察间隙33,也能便于操作工的实时监控,有效处理使用时的各种问题。
49.如前文所述,滑道3的出料口会将工件通过送料单元传递给无芯磨床4,由于无芯磨床4 的入料方向与滑道3的路线不尽相同,为此,需要借助送料单元将工件以垂直于滑道的方向输送入无芯磨床4内;具体的,送料单元布置成包括弧形转向滑道14和压料导向组件15的结构,弧形转向滑道14是用于将从滑道3上左右排列的工件转变成前后排列的一个转向结构,其起到在导轮10和滑道3之间通过弧形转向滑道14过渡的一个作用,当工件完成前后排列之后,将会随着一对导轮10的旋转向无芯磨床4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保证传递的稳定性,以及步进的速度一直,在弧形转向滑道14的出口处的一对导轮10上还安装有压料导向组件15,所有工件均会经过压料导向组件15内整齐排列之后传递至无芯磨床4。
50.驱动单元采用皮带11的方式对导轮10进行传动,皮带11竖直设置,顶部安装在导轮10上,底部安装在送料电机12上,由于驱动单元设置在靠近操作面的一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坏,以及防止对操作人员产生危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驱动单元的外部还安装有箱体;此外,一对导轮10的下方设置有托盘13,其中托盘13的面积大于多个导轮10组成的面积,方便收集掉落的工件等,起到进一步的维护作用。
5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