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齿轮磨具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15:40: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模具。


背景技术:

2.齿轮在注塑过程中,由于进胶口位置的不同,影响注塑工艺,进而影响产品的尺寸,尤其是影响齿轮的真圆度,各个齿离齿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不一样,这就有导致使用该齿轮的设备出现异响等问题。
3.由于齿轮的中间为安装旋转轴的孔,不能从中间点进胶,最佳方案是从齿轮的中间圆孔进胶。目前都是采用多点进胶来替代中间点进胶,这样多点进胶还是对品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模具,解决中间点进胶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齿轮磨具,包括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嵌入后膜;所述下模芯设置有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刀口、型腔,所述型腔呈齿轮装,所述型腔的周围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设置于所述型腔的中心,所述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的周围,所述刀口绕所述第一顶针一圈,所述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顶针。
6.优选地,包括前模,所述后膜与所述前模固定连接。
7.优选地,包括下固定板、第一顶出机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二顶出机构、第一顶出机构安装在后模上,所述第二顶出机构设置在后模、第一顶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顶出机构设置在第二顶出机构、下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在第一顶出机构上,所述第二顶针安装在第二顶出机构上。
8.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第一限位柱、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孔、第二限位柱孔,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上的第一限位柱孔后与后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套在第一限位柱上并放置在后模或第二顶出机构与第一前顶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有限位帽,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限位帽可阻止第一回位弹簧把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顶出第一限位柱之外,所述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之间安装有用于第一次顶出的第一顶针。
9.优选地,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第二限位柱、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孔、第二限位柱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上的第二限位柱孔后与后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位弹簧套在第二限位柱上并放置在后模与第二前顶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有限位帽,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限位帽可阻止第二回位弹簧把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顶出第二构限位柱之外,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之间安装有用于第二次顶出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均设置有用于第一顶针穿过的第一顶针孔,所述第一顶针可在第一顶针孔
内滑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齿轮模具,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型腔中间的刀口将注塑成型后的齿轮从中间切开一个缺口,之后由第一顶针将切开的材料推出,第一顶针下沉后,型腔中心显示出一进胶口,用户通过此进胶口进行点胶,使胶通过齿轮中间向周围均匀扩散,胶均匀渗透至齿轮的表面,提升点胶工艺的质量,从而提升齿轮质量,点胶工艺完成后,由均匀分布在型腔内的第二顶针将齿轮整体推出,齿轮均匀受力的推出,使其在与型腔分离时是整体表面同时脱离,保持脱离时胶还均匀的分布在齿轮上。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磨具的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磨具的下模芯与后模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模,2-后模,3-下固定板,4-下模芯,5-第二顶出机构,6-第一顶出机构,7-第二顶针,8-第一顶针,9-型腔,10-刀口,11-第二前顶板,12-第二后顶板,13-第一前顶板,14-第一后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4.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磨具,包括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嵌入后膜;所述下模芯设置有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刀口、型腔,所述型腔呈齿轮装,所述型腔的周围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设置于所述型腔的中心,所述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的周围,所述刀口绕所述第一顶针一圈,所述刀口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顶针。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型腔的中间的刀口将注塑成型后的齿轮从中间切开一个缺口,之后由第一顶针将切开的材料推出,第一顶针下沉后,型腔中心显示出一进胶口,用户通过此进胶口进行点胶,使胶通过齿轮中间向周围均匀扩散,胶均匀渗透至齿轮的表面,提升点胶工艺的质量,从而提升齿轮质量,点胶工艺完成后,由均匀分布在型腔内的第二顶针将齿轮整体推出,齿轮均匀受力的推出,使其在与型腔分离时是整体表面同时脱离,保持脱离时胶还均匀的分布在齿轮上。
16.优选地,请参阅图1-3,所述后膜与所述前模固定连接。
17.优选地,请参阅图1-3,包括下固定板、第一顶出机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二顶
出机构、第一顶出机构安装在后模上,所述第二顶出机构设置在后模、第一顶出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顶出机构设置在第二顶出机构、下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一顶针安装在第一顶出机构上,所述第二顶针安装在第二顶出机构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顶出机构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具有顶出、推进功能,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将所述第一顶针推进,同时,将设置在所述第一顶针上的所述刀口一齐推进,使所述刀口受到一个推力,完成切割齿轮,同时,使所述第一顶针推出切割后材料,所述第二顶出机构给与所述第二顶针一个推力,使所述第二顶针对齿轮进行推出,完成脱模的过程。
19.优选地,请参阅图1-3,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第一限位柱、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孔、第二限位柱孔,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过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上的第一限位柱孔后与后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套在第一限位柱上并放置在后模或第二顶出机构与第一前顶板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柱设置有限位帽,所述第一限位柱的限位帽可阻止第一回位弹簧把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顶出第一限位柱之外,所述第一前顶板、第一后顶板之间安装有用于第一次顶出的第一顶针。
20.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柱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柱孔将第一前顶板与所述第一后顶板对应,提高所述第一前顶板与所述第一后顶板对应精度,同时,所述后膜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孔与所述第一后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一顶出机构与所述后模的对应精度,使所述第一顶出机构能精准的对准所述第一顶针,使其所述第一顶针在推出时均匀受力,进一步,使所述刀口能均匀的对齿轮进行切割,使后续的点胶工艺能均匀的渗透至齿轮,提升齿轮质量。
21.优选地,请参阅图1-3,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第二限位柱、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柱孔、第二限位柱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上的第二限位柱孔后与后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回位弹簧套在第二限位柱上并放置在后模与第二前顶板之间,所述第二限位柱设置有限位帽,所述第二限位柱的限位帽可阻止第二回位弹簧把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顶出第二构限位柱之外,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之间安装有用于第二次顶出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二前顶板、第二后顶板均设置有用于第一顶针穿过的第一顶针孔,所述第一顶针可在第一顶针孔内滑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所述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柱孔与所述第二限位柱孔将第二前顶板与所述第二后顶板对应,同时,所述后膜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柱孔与所述第二后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二顶出机构与所述后模的对应精度,使所述第二顶出机构能精准的对准所述第二顶针,使所述第二顶针均有受力,进一步,使所述第二顶针能够同步的推进至所述型腔内的齿轮,将齿轮均匀的从所述型腔内脱离出,进一步,使齿轮在脱离所述型腔时,胶还能均匀的涂抹在齿轮的表面上,提升齿轮的质量。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26.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