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6 14: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乳膏指药用乳膏,指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半固体制剂,乳膏剂传统的制备方法为水相和油相在适宜的温度下乳化,一般为75℃,乳化后降温至适宜温度,再加入含原料药和溶剂的溶液,混合一定时间以保证混合均匀,分装即得乳膏成品。该方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原料药加入后的混合均匀度和长期物理稳定性,可能会发生液滴聚集、黏度和体外释放不稳定的问题,从而可能影响药物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在保持原有处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调整,使得制备的乳膏剂物理稳定性优良。
4.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关键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s1.将油相基质加热至融化;
6.s2.将原料药溶解于溶剂后,加入融化后的油相基质中;
7.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水相基质中,加热至80-90℃,搅拌乳化10-30min。
8.优选的,所述水相基质为纯水或含有亲水性组分的水溶液。
9.优选的,所述s3中搅拌速度为100~250r/min。
10.优选的,乳化后的混合物,搅拌冷却至40-50℃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11.优选的,冷却搅拌速度为50~100r/min。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通过工艺优化调整,将原料药先溶于溶剂后再溶于油相基质中,最后与水相基质乳化制得质地均匀、物理稳定性优良的乳膏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sem图;
14.图2为对比例的sem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体外释放曲线图;
16.图4为对比例的体外释放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表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18.实施例1
19.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相基质加热至融化,油
相基质包括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乳化剂(三乙醇胺),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加热水相基质至液态,水相基质为水;将原料药溶解于溶剂后,加入融化后的油相基质中得到预制相;将预制相加入液态的水相基质中,加热至80℃,在100-150r/min的速度下,搅拌乳化10-30min;乳化后的混合物,在50-80r/min的速度下,搅拌冷却至40-50℃后灌装封口,放冷至室温得成品乳膏。
20.实施例2
21.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相基质加热至融化,油相基质包括凡士林,乳化剂(吐温-80),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加热水相基质至液态,水相基质为甘油;将原料药溶解于溶剂后,加入融化后的油相基质中得到预制相;将预制相加入液态的水相基质中,加热至90℃,在200~250r/min的速度下,搅拌乳化10-30min;乳化后的混合物,在80-100r/min的速度下,搅拌冷却至40-50℃后灌装封口,放冷至室温得成品乳膏。
22.实施例3
23.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油相基质加热至融化,油相基质包括液体石蜡,乳化剂(吐温-80),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加热水相基质至液态,水相基质为甘油;将原料药溶解于溶剂后,加入融化后的油相基质中得到预制相;将预制相加入液态的水相基质中,加热至85℃,在150~200r/min的速度下,搅拌乳化10-30min;乳化后的混合物,在60-90r/min的速度下,搅拌冷却至40-50℃后灌装封口,放冷至室温得成品乳膏。
24.对比例
25.原料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在于将水相基质和油相基质在75℃下乳化,然后降温至50-60℃,再加入含原料药和溶剂的溶液,搅拌均匀,分装得到成品乳膏。
26.对本发明所制得的乳膏各项性能进行物理稳定性测试,结果如下:
27.1.动力黏度测试:
28.实验仪器:流变仪
29.测试条件:采用p20/ti/sb防打滑转子,设置温度25.00
±
1.00℃,cs模式,t=120s;设置旋转连续扫描cr模式(连续),剪切速率,log采集300s,共采集200个数据点,t=25.00℃。
[0030][0031]
2.液滴粒径测试:
[0032]
图1a-1c为本发明所制得的乳膏的液滴粒径,分别为存储0天,在40℃下存储15天,在40℃下存储30天的显微特性图,放大倍率为400
×
;图2a-2c为对比例的液滴粒径,分别为存储0天,在40℃下存储15天,在40℃下存储30天的显微特性图,放大倍率为400
×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所制得的乳膏的液滴粒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粒径小于对比例的液滴粒径,而对比例的液滴粒径有聚集变大的趋势,这会导致物理稳定性的问题。
[0033]
3.体外释放(ivrt)测试
[0034]
实验仪器:透皮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实验方法:接受液:etoh:0.9%nacl=70:30;人工膜:0.45μm ptfe亲水膜(pall);给药量:300mg;转速:500转/分钟;测试时间:6小时,分别于0.5、1、2、4、6h取样检测
[0035]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本发明所制得的乳膏经过长时间储存后,累积单位面积释放量与初始制备时并无太大差异,而对比例制得的乳膏经6个月储存后,累积单位面积释放量大大降低。
[0036]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乳膏剂产品的物理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疗效不会发生变化,保持与初始一致。
[0037]
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油相基质加热至融化;s2.将原料药溶解于溶剂后,加入融化后的油相基质中;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加入水相基质中,加热至80-90℃,搅拌乳化10-3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基质为纯水或含有亲水性组分的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搅拌速度为100~250r/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乳化后的混合物,搅拌冷却至40-50℃后自然冷却至室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搅拌速度为50~100r/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乳膏物理稳定性的制备方法,在保持原有处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艺优化调整,将原料药先溶于溶剂后再溶于油相基质中,最后与水相基质乳化制得质地均匀、物理稳定性优良的乳膏剂。剂。剂。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达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