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转向器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1-16 05:2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用于调节转向行程的转向器结构复杂,对于同一平台的不同车型需要单独开发相关模具以匹配不同的行程,或者转向器具有多种模式,但是模式之间的转换结构也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转向器占用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安装和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器,可以实现对转向行程的调节,结构简单。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转向器,包括:壳体、移动件、拉杆组件和行程调节装置。所述壳体具有限位面,所述移动件穿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移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可移动,所述拉杆组件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行程调节装置设在所述拉杆组件上,所述行程调节装置相对于所述拉杆组件沿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可移动,所述行程调节装置适于与所述限位面止抵。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通过在壳体的限位面与拉杆组件之间设置行程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对转向行程的调节,增加调节行程的便捷性,且改进的结构简单,可以降低转向器的制造成本,有利于缩短项目的研发周期。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和拉杆限位块,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拉杆限位块可转动地配合,所述拉杆限位块与所述移动件相连。所述行程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与所述转向拉杆限位块配合以使所述调节环相对于所述拉杆限位块沿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可移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所述拉杆限位块外,所述调节环与所述拉杆限位块螺纹配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环的面向所述限位面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拉杆限位块的周向间隔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程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套设在所述拉杆限位块外,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拉杆限位块螺纹配合,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调节环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的邻近所述限位面的一端形成有配合槽,所述拉杆限位块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移动件的一侧,所述拉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转动地配合,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外,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
螺纹配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一子限位部、第二子限位部,所述调节环套设在所述第一子限位部外且与所述第一子限位部螺纹配合,所述第二子限位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子限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子限位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子限位部的横截面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移动件的横截面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邻近所述拉杆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横截面积以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连接处形成所述限位面。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器。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的剖面示意图。
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杆组件和行程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22.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杆限位块的示意图。
2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环的示意图。
24.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件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转向器100;
27.壳体10;限位面11;第一安装腔12;第二安装腔13;
28.移动件20;配合槽21;
29.拉杆组件30;拉杆31;拉杆限位块32;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22;第一子限位部3221;第二子限位部3222;
30.行程调节装置40;调节环41;凸起411;锁紧件42。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100,转向器100包括:壳体10、移动件20、拉杆组件30和行程调节装置40。
32.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具有限位面11,限位面11形成在壳体10邻近拉杆组件30的一端,移动件20穿设在壳体10内,沿着壳体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可以来回移动。拉杆组件30与移动件20相连,行程调节装置40设在拉杆组件30上,且行程
调节装置40可以与移动件20实现配合。行程调节装置40相对于拉杆组件30沿移动件20的移动方向可移动。换言之,行程调节装置40可以相对移动件2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行程调节装置40适于与限位面11止抵。当行程调节装置40在拉杆组件30上的位置不同时,移动件20相对于壳体10可调节的行程也将发生改变,当转向器100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时,可以具有不同的转向行程。
33.例如,当转向器100使用在乘用车上时,由于乘用车的质量较轻、体积较小,较小的转向行程就可以实现转弯的目的,此时,可以减小移动件20在壳体10内部移动的距离;当转向器100使用在商用车上时,由于商用车的质量较重、体积较大,转弯半径较大,需要较大的转向行程才能实现转弯的目的,此时,可以增加移动件20在壳体10内部移动的距离。
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100,通过在壳体10的限位面11与拉杆组件30之间设置行程调节装置40,可以实现对转向行程的调节,增加调节行程的便捷性,且改进的结构简单,可以降低转向器100的制造成本,有利于缩短项目的研发周期。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拉杆组件30包括拉杆31和拉杆限位块32,拉杆31邻近移动件20的一端与拉杆限位块32可转动地配合,拉杆限位块32与移动件20的邻近限位面11的一端相连,连接的方式可以螺纹连接或者铰接等。行程调节装置40包括:调节环41,调节环41与转向拉杆限位块32配合以使调节环41相对于拉杆限位块32沿移动件20的移动方向可移动。
36.由此,在拉杆限位块32上设置调节环41,以通过调节环41调节拉杆限位块32与限位面11之间的距离,便于增加或减小移动件20的行程,调节的方式简单,降低转向器100的制造成本和研发周期。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环41套设在拉杆限位块32外,调节环41与拉杆限位块32螺纹配合。调节环41内周面可以设有内螺纹,拉杆限位块32与调节环41相对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从而实现调节环41与拉杆限位块32的安装和调节环41在拉杆限位块32上的移动。例如,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也即移动件20的移动方向,在调节环41顺时针转动时,调节环41朝向远离移动件20的方向移动,增加调节环41与限位面11之间的距离,以使转向器100具有较大的行程,此时,移动件20带动与之连接的拉杆限位块32移动的行程增大,转向半径减小。在调节环41逆时针转动时,调节环41逆时针转动时,调节环41朝向限位面11移动,减小调节环41与限位面11之间的距离,以减小转向器100的行程,增大转向半径。由此,螺纹配合可以增加调节环41的导向性,便于调节环41相对拉杆限位块32移动,且可以实现调节环41精准调节,调节环41调节行程的结构简单。
38.可选地,结合图5,调节环41的面向限位面11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411,多个凸起411沿拉杆限位块3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调节环41固定在拉杆限位块32上时,移动件20可以通过行程调节装置40调节拉杆组件30,在移动件20朝向远离拉杆组件30的一端运动且运动到最大行程时,调节环41上的凸起411与限位面11止抵,以限定移动件20的移动。由此,在调节环41朝向限位面11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起411,以使凸起411止抵限位面11,增加对移动件2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移动,同时,可以降低材料的使用,降低调节环41的重量和制造的成本。
39.其中,凸起411邻近限位面11一侧的表面可以设有带静音材料的涂层,或者凸起411可以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造,以使凸起411在与限位面11止抵时能够保持静音或
者降低噪声,增加使用调节环41的转向器100的静音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40.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6,行程调节装置40包括:锁紧件42,锁紧件42套设在拉杆限位块32外,锁紧件42与拉杆限位块32螺纹配合,锁紧件42位于调节环41的远离移动件20的一侧。锁紧件42与调节环41依次与拉杆限位块32螺纹配合。锁紧件42与调节环41的螺纹旋向相反,例如,调节环41顺时针转动为旋紧,锁紧件42顺时针转动为旋松,在调节环41与锁紧件42彼此靠近的时候,调节环41与锁紧件42相互锁紧。由此,锁紧件42在调节环41远离限位面11的一侧与拉杆限位块32配合,锁紧件42可以形成对调节环41位置的锁止,以使调节环41能够在设定好行程后能够固定,避免调节环41由于震动等影响调节环41位置的精度。
41.可选地,锁紧件42为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由此,锁紧件42为锁紧螺母可以通过与拉杆限位块32螺纹配合,增加锁紧件42安装的便捷性,锁紧的方式简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移动件20的邻近限位面11的一端形成有配合槽21,拉杆限位块32包括:第一限位部321、第二限位部322,第一限位部321配合在配合槽21内,配合槽21内可以设有内螺纹,第一限位部321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外螺纹,配合槽21和第一限位部321可以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连接。第二限位部322连接在第一限位部321的远离移动件20的一侧,拉杆31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322可转动地配合,例如,在拉杆31的一端上形成有球头部,第二限位部322远离第一限位部321的一端形成有安装槽(图未示出),安装槽与球头部配合,球头部在安装槽内可实现多向转动。调节环41套设在第二限位部322外,调节环41与第二限位部322螺纹配合。由此,在移动件20的一端设有配合槽21,以使配合槽21与第一限位部321配合,从而实现移动件20与拉杆限位块32的连接,便于移动件20带动拉杆限位块32转动实现转向,且移动件20与拉杆限位块32连接的可靠性较好。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第二限位部322包括:第一子限位部3221、第二子限位部3222,调节环41套设在第一子限位部3221外且与第一子限位部3221螺纹配合,第二子限位部3222连接在第一子限位部3221的远离第一限位部321的一端,第二子限位部32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子限位部3221的横截面积。在调节环41从第一子限位部3221向第二子限位部3222所在的方向调节时,第二子限位部3222可以形成对调节环41的限位。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子限位部3221和第二子限位部3222,且使第二子限位部32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子限位部3221的横截面积,调节环41在第一子限位部3221上移动时第二子限位部3222可以与调节环41止抵,阻挡调节环41继续调节避免调节环41脱离拉杆限位块32,增加调节环41调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部322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限位部321的横截面积,第一限位部321用于与移动件20连接,且在极限位置第一限位部321可以伸入壳体10内,第二限位部322横截面积较大可以在第一限位部321进入壳体10内部时止抵在限位面11,以可以利用限位面11形成对第二限位部322的止抵,避免第二限位部322伸入壳体10内导致转向拉杆31限位部的失效。此外,第二限位部322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移动件20的横截面积。在移动件20与第一限位部321螺纹配合时,第二限位部322横截面积大于移动件20的横截面积可以实现与移动件20端部的止抵,从而形成对移动件20的限位,避免第二限位部322的横截面积小于移动件20的横截面积,导致与第二限位部322配合的调节环41与移动件
20产生干涉,影响调节环41在第二限位部322邻近第一限位部321一端的极限调节。
45.可选地,参照图2,壳体10上形成有彼此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2和第二安装腔13,移动件20可移动地配合在第一安装腔12内,第二安装腔13位于第一安装腔12的邻近拉杆组件30的一侧,第二安装腔1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安装腔12的横截面积以在第二安装腔13和第一安装腔12的连接处形成限位面11。由此,第一安装腔12与移动件20适配,可以形成对移动件20的导向作用,第二安装腔13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安装腔12的横截面积,以在远离第一安装腔12的一侧形成限位面11与调节环41止抵,避免调节环41位于第二安装腔13内影响调节的精度。
4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转向器100。
47.结合图1-6,车辆还可以包括与转向器100连接的方向盘和车轮(图中未示出),例如,在车辆左转弯时,用户操作方向盘逆时针转动,方向盘带动移动件20左移,这里移动件20可以是齿条,方向盘与齿条连接后可以将转动转变成移动,移动件20通过与之连接的拉杆组件30带动与之连接的车轮向左转向;在车辆右转弯时,用户操作方向盘顺时针转动,方向盘带动移动件20右移,移动件20通过拉杆组件30带动与之连接的车轮右转。转向器100在装配到车辆上时,在调节环41的行程调节范围内,可以根据不同车辆转弯半径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节,控制调节环41与限位面11间的距离,并使用锁紧件42固定调节环41的位置,以使调节后的行程不变。
4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可调节转向行程的转向器100,以使车辆的转向在移动范围内可调,尤其在同一平台上生产不同车型时,在不改变硬点的前提下,可以便于减小或增加车辆的转弯半径,避免重新开发转向器100壳体10模具,有效缩短项目研发的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可以增加车辆的稳定性,也使车辆的转向更加清晰。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5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