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4:35: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墙体装修板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墙体装修板主要用于住宅的内墙面上,起到装饰和保护墙面的作用。
3.墙体装修板通常切分为若干墙板单元,将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时,将墙板单元一一与墙体相连,再将相邻两墙板单元之间连接。墙板单元与墙体连接时,一般采用螺钉压紧与胶粘配合的方式,具体为先将胶涂附于墙板单元的中心位置处,再通过螺钉将墙板单元的边角处与墙体固定,螺钉将墙板单元压紧于墙体时,也使墙板单元的中心位置通过胶与墙体固定。
4.上述连接方式环保性低,导致室内甲醛释放量高,影响正常居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连接过程中胶的使用,避免造成过高的甲醛释放,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墙板单元和设于若干墙板单元四周的封边条板,所述墙体上固设有龙骨架,任意一墙板单元与龙骨架之间均设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固设于龙骨架的内挂件、固设于墙板单元的外挂件和设于龙骨架的限位块,所述内挂件的顶面设为向外逐渐增高的斜面,所述墙板单元朝向墙体的一侧固设有用于供外挂件连接的连接板;所述外挂件包括铰接于连接板的上挂板和设于连接板的施力件,所述上挂板背离其铰接端的一端与连接板卡接配合,所述施力件用于对上挂板施加作用力,使上挂板向下翻转至贴合于内挂件的顶面;当所述上挂板与内挂件的顶面贴合时,调整施力件使限位块限制上挂板背向内挂件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时,先将墙板单元朝向墙体移动至外挂件挂设于龙骨架的内挂件上,初始状态时,上挂板处于水平状态且上挂板与连接板卡接配合;当墙板单元挂设就位时,通过施力件对上挂板施加作用力,使上挂板脱离与连接板的卡接配合并向下翻转至贴合于内挂件的顶面;当上挂板与内挂件的顶面贴合时,调整施力件使限位块限制上挂板背向内挂件转动,实现墙板单元与墙体之间的连接,避免了连接过程中胶的使用,避免了胶的过度使用造成的过高的甲醛释放,符合环保的要求,不影响正常居住。
8.优选的,所述施力件设为气囊,所述气囊卡接配合于连接板;所述限位块水平滑移连接于龙骨架,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与限位块抵接;
当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驱动处于同一横排的气囊水平移动,所述限位块能在气囊的作用下移动,至限位块抵接于上挂板的上表面限制上挂板的翻转。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施力件设置为气囊,当上挂板随墙板单元移动至内挂件上方后,向气囊中充气,使气囊膨胀,气囊膨胀过程中,对一端铰接于连接板的上挂板施加作用力使上挂板的另一端脱离与连接板之间的卡接配合,上挂板在重力和膨胀的气囊的作用下向下翻转至与内挂件的顶面抵接,限制墙板单元向外移动;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驱动处于同一横排的气囊水平移动,带动限位块移动至与上挂板的上表面抵接,限制上挂板向上翻转,限位块就位后,将气囊放气,并向一侧继续拉动气囊将气囊拉出,最终实现墙板单元与墙体之间的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气囊的中间位置留有凹口,所述限位块位于凹口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包裹于限位块的两侧,利于拉动气囊时带动限位块横向移动。
12.优选的,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带将横向相邻的两个气囊连接,驱动处于同一横排的气囊水平移动时,拉动其中一侧的气囊,既能拉动同一横排的多个气囊一同向外移动。
14.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固设有连接块,所述龙骨架上开设有与连接块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滑动配合于连接槽中。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和连接槽的配合实现了限位块与龙骨架之间的滑移连接。
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呈开口朝向墙体的c型设置,所述连接板扣设于内挂件外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c型设置的连接板利于其与内挂件连接,并在连接过程中对墙板单元的移动进行导向。
1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板之间留有用于供放气后的气囊通过的空隙。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放气后,经由限位块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隙移动至墙体装修板外侧。
20.优选的,所述封边条板通过螺钉于墙体连接,所述封边条板将龙骨架的边缘处遮盖。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边条板将龙骨架的边缘处遮盖,与若干墙板单元共同形成完整的墙体装修板。
2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移动至与连接槽的一侧抵接时,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槽卡紧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墙体装修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由于限位块的意外移动导致墙体装修板松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24.图1是显示实施例中的龙骨架、连接板以及封边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显示实施例中的墙板单元以及封边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显示实施例中的墙板单元与龙骨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27.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6是显示实施例中外挂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显示实施例中的外挂件与内挂件之间的配合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显示相邻两个气囊之间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龙骨架;11、横向骨架;111、连接槽;12、纵向骨架;2、墙板单元;21、连接板;211、竖板;212、顶板;2121、卡接槽;2122、卡槽;213、底板;3、封边条板;4、内挂件;41、斜面;5、限位块;51、连接块;6、外挂件;61、上挂板;611、卡接块;612、豁口;62、气囊;621、卡块;622、凹口;623、拉带;7、连接带;71、带体;7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结合图1和图2,包括使用螺钉固定于墙体的龙骨架1、设于龙骨架1的若干墙板单元2和设于若干墙板单元2四周的封边条板3,封边条板3用于将龙骨架1的四周边缘处遮盖,墙板单元2呈矩形设置,若干墙板单元2呈矩形阵列排布,且相邻墙板单元2之间相互抵接。
35.结合图1和图3,龙骨架1包括交错设置的横向骨架11和纵向骨架12,横向骨架11和纵向骨架12交错形成的网格与墙板单元2一一对应。墙板单元2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于龙骨架1的网格处,连接构件包括设于龙骨架1外侧的内挂件4、限位块5和设于墙板单元2内侧的外挂件6。
36.内挂件4由四块呈矩形围布的长条形板组成,位于顶端的长条形板倾斜设置,使内挂件4的顶面形成自内向外逐渐增高的斜面41。
37.为便于墙板单元2与内挂件4连接的同时保证墙板单元2的完整性,墙板单元2朝向墙体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呈开口向内的c型设置,连接板21的设置用于供墙板单元2与龙骨架1连接。连接板21包括竖板211、一体成型于竖板211顶端的顶板212和一体成型于竖板211底端的底板213,顶板212与底板213相对的两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内挂件4顶面最高点与内挂件4底面之间的距离。
38.结合图3至图7,外挂件6包括用于与内挂件4的斜面41配合限位的上挂板61和用于对上挂板61施力的施力件。上挂板6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竖板211内壁,上挂板61的另一端与顶板212卡接配合。顶板212的下表面上开设有卡接槽2121,上挂板61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用于与卡接槽2121卡接配合的卡接块611。
39.墙板单元2未挂设于内挂件4之前,上挂板61处于与连接板21卡接配合的初始状态,此时的上挂板61水平设置,利于墙板单元2及连接板21朝向墙体移动至竖板211抵接于内挂件4;连接板21移动过程中,底板213的上表面与内挂件4的下表面接触;当墙板单元2移动就位时,通过施力件对上挂板61施加作用力,使上挂板61脱离与顶板212的连接并向下翻转至抵接于内挂件4的顶面,从而限制墙板单元2向背离墙体的一侧移动。
40.本实施例中,施力件设为与顶板212卡接配合的气囊62,为实现气囊62与顶板212的临时连接,气囊62的外壁上固定有卡块621,顶板212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用于供卡块621卡
接的卡槽2122,气囊62与连接板21连接时,卡块621卡接于卡槽2122中,气囊62与连接板21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于附图中未示出。
41.需要驱动上挂板61向下翻转时,向气囊62中充气,使气囊62膨胀,驱动上挂板61向下翻转至脱离与顶板212的卡接,上挂板61在重力和气囊62的作用下绕铰接轴向下翻转至与内挂件4的顶面贴合。
42.本实施例中,气囊62的中间位置设有凹口622,气囊62处于膨胀但未被拉动的状态时,限位块5位于气囊62的凹口622处,且与凹口622的两侧抵接。
43.为对与内挂件4的顶面贴合的上挂板61限位,使墙板单元2保持与龙骨架1的连接状态,将限位块5沿横向骨架1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横向骨架11。横向骨架11上开设有两个纵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槽111,限位块5上成型有与连接槽111一一适配的连接块51,连接块51滑移连接于连接槽111中,连接块51设为t型块。
44.上挂板61上开设有与限位块5位置相对应的豁口612,初始位置时,限位块5位于豁口612处,未与上挂板61的上表面抵接,且限位块5位于气囊62的凹口622处,与凹口622的两侧抵接。
45.本实施例中,采用驱动处于充气状态的气囊62移动,进而推动限位块5移动至上挂板61上方的方式,实现对限位块5的调整,进而实现对上挂板61的限位,限位块5调整就位后,需要对气囊62进行放气,然后再将气囊62全部拉出。
46.连接槽111向气囊62的拉动方向延伸,且未贯穿横向骨架11,避免后续拉动已经放气后的气囊62的过程中,限位块5在气囊62的带动下与上挂板61脱离的情况出现。
47.为方便将放气后的气囊62顺利拉出,限位块5的上表面与顶板212的下表面之间留有供放气后的气囊62通过的间隙。
48.结合图7和图8,相邻两个气囊62之间通过连接带7连接,拉动位于外侧的气囊62时,即可带动同一横排的气囊62一同向外移动,实现对位于同一横排的限位块5的同时驱动,提高了安装效率。连接带7包括两条带体71和用于将两条带体71靠近两端连接的挂钩72,两条带体71的背离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气囊62。
49.为确保墙体装修板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限位块5移动至由于连接槽111的限制无法继续移动时,限位块5卡接于连接槽111的侧壁,限位块5与连接槽111的具体卡接方式和上挂板61与连接板21之间的卡接方式相同,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卡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50.为便于将气囊62拉出,位于两侧的气囊6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拉带623。
51.实际使用过程中,顶板212与横向骨架11相互靠近的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便于充气管路伸入对气囊62充气,也方便工作人员于该空隙处对连接带7进行连接,该空隙于附图中未示出。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墙体装修板与墙体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墙体装修板时,采用先安装完下方的同一横排,再按照横排向上安装的方式进行,先将墙板单元2挂设于内挂件4,再对气囊62充气使上挂板61贴合于内挂件4的顶端斜面41,然后拉动气囊62驱动限位块5移动至与上挂板61抵接,将气囊62全部拉出;初始位置时,上挂板61与顶板212卡接配合,朝向墙体移动墙板单元2,连接板21随墙板单元2移动的过程中,底板213的上表面与内挂件4的下表面接触,顶板212下表面的气
囊62位于上挂板61与顶板212之间、此时气囊62处于未充气状态;当墙板单元2移动就位时,将充气管路通过顶板212与龙骨架1之间的空隙插入,向气囊62中充气,使气囊62膨胀,驱动上挂板61向下翻转至脱离与顶板212的卡接,上挂板61在重力和气囊62的作用下绕铰接轴向下翻转至与内挂件4的顶面贴合;当上挂板61与内挂件4的顶面贴合时,将相邻气囊62之间的连接带7连接,拉动位于外侧的气囊62,带动同一横排的气囊62移动,进而驱动位于同一横排的限位块5移动,使限位块5移动至其下表面与上挂板61的上表面接触,当限位块5由于连接槽111的限制无法继续移动时,将气囊62放气,并将气囊62全部拉出,实现墙板单元2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墙板单元2全部安装完成后,将封边条板3通过螺钉安装于墙体上,完成墙体装修板的安装,避免了连接过程中胶的使用,避免了胶的过度使用造成的过高的甲醛释放,符合环保的要求,不影响正常居住。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