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10:1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相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调天线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天线生产越来越趋于模块化、集成化。移相器是电调天线的核心部件之一,电调天线可以根据需要远程控制调节移相器来改变天线的波束倾角。其中扇形移相器结构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应用广泛。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225558u公开了一种移相器移相调节装置,其包括拉杆、可绕轴心摆动的移相片,以及与移相片同轴同步摆动的齿轮,该拉杆可沿该齿轮切线方向移动,拉杆上设有齿条,该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本装置通过将齿轮中心固定于移相片的轴心,并且齿轮与移相片同轴同步摆动,保证齿轮与移相片成为一个整体,拉杆通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移相片转动,齿条与齿轮配合将拉杆的直线运动转换成移相器移相片的圆周运动,达到移相器圆周移相的目的,从而在较短的行程范围内以较小的力能够驱动移相器的移相片移动,实现移相器相位调节。
4.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时,存在如下缺陷:
5.1、结构、性能不稳定、装配拆卸繁琐;齿轮只有轴心端与移相器和移相片有固定,移相片只有两端与移相器有固定,两端之间并无其它外力固定,使得移相片与移相器不能很好的贴合;导致天线电性能的不稳定,该方案在涉及齿轮与移相器的固定,移相片与移相器的固定是采用紧固件进行紧固,会导致结构上的不稳定,有脱落风险,且装配拆卸均不便,不利于批量生产。
6.2、无法多层叠装或多层叠装困难;多层叠装时上下层之间无法连接,无法同步调节,且该方案拉杆设于移相器上方,多层叠装时需更高的纵向空间,从而需要更大的天线罩相匹配,增加成本。
7.3、电缆焊接、排布困难;该方案拉杆设于移相器上方向移相器两端伸出,而移相器两端是天线辐射单元的接入端,对电缆的焊接排布造成阻碍,在多端口天线上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0.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其包括:
11.上调节臂,其反面的上部设有直臂式公扣和下部设有柱形公扣;
12.下调节臂,其上端设有卡勾和中下部设有卡孔;
13.装配时,所述柱形公扣卡入所述卡孔后,旋转所述上调节臂将所述直臂式公扣卡入所述卡勾,以将移相器和耦合调角片相贴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
述直臂式公扣末端设有梯形限位墩;所述卡勾的勾角处设有导入角,所述梯形限位墩旋转后经过所述导入角卡入所述卡勾内。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柱形公扣末端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圆弧凸台,每一所述第一圆弧凸台侧面设置有导入斜台;所述卡孔远离所述上调节臂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圆弧凸台;装配时,所述第一圆弧凸台卡入所述卡孔后再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圆弧凸
16.台相抵接在所述第二圆弧凸台,以防所述柱形公扣脱出。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弧凸台至上调节臂臂面之间设有圆环限位槽,所述圆环限位槽与所述下调节臂厚度相匹配。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若干第一圆弧凸台为3个第一圆弧凸台,相邻的第一圆弧凸台的轴线之间呈120
°
夹角;所述若干第二圆弧凸台为3个第二圆弧凸台,相邻的第二圆弧凸台的轴线之间呈120
°
夹角。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固定组件还包括圆环胶垫,所述上调节臂反面下端设有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与所述圆环胶垫相匹配。
2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调节臂正面设有三个纵向排列的矩形凹槽,三个所述矩形凹槽位于所述柱形公扣与直臂式公扣之间,所述矩形凹槽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
2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凹槽还开设有“n”形镂空,形成弹臂;所述弹臂反面的末端设有半柱形凸台,所述半柱形凸台位于所述上调节臂的反面,所述半柱形凸台略高于所述上调节臂臂面。
2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调节臂正面中部设有层叠用公扣,所述下调节臂中上部设有层叠用孔位,所述层叠用孔位与所述层叠用公扣相匹配。
2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调节臂下半部分为扇形状,所述下调节臂下端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圆心为所述卡孔圆心。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其中上调节臂反面的上部设有直臂式公扣和下部设有柱形公扣,下调节臂上端设有卡勾和中下部设有卡孔;装配时,所述柱形公扣卡入所述卡孔后,随后下调节臂不动,旋转所述上调节臂将所述直臂式公扣卡入所述卡勾,以将移相器和耦合调角片相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调节固定组件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快速,经济可靠,便于生产装配。
26.本实用新型如此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移相器调节组件具有高机械强度、刚性疲劳强度、可反复拆卸使用、可多层装配、调角精度高等优良特性。可以较大的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整体结构立体图,图中虚线箭头是指所述上调节臂的旋转方向;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装配完成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装配完成后的分解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上调节臂的正面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上调节臂的反面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上调节臂的侧面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下调节臂的正面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下调节臂的反面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中下调节臂的侧面示意图;
36.图10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实施例1
42.如图1-10所示,一种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其包括:
43.上调节臂1,其具有正面和反面,在所述上调节臂1反面的上部设有直臂式公扣11和下部设有柱形公扣12;
44.下调节臂2,其上端设有可与所述直臂式公扣11相适配的卡勾21和中下部设有与所述柱形公扣12相适配的卡孔22;
45.装配时,如图1-3所示,所述上调节臂1在上,所述下调节臂2在下,扇形移相器3和耦合调角片4在所述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2之间,所述扇形移相器 3靠近所述下调节臂2设置,所述耦合调角片4靠近所述上调节臂1设置;将所述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2的上端对齐,
扇形移相器3的扇形端也与所述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2的上端对齐。然后将所述柱形公扣12卡入所述卡孔22后,所述下调节臂2不动,再旋转所述上调节臂1将所述直臂式公扣11卡入所述卡勾 21,以将移相器3和耦合调角片4相紧密贴合。
46.进一步地,所述下调节臂2下半部分被设置为扇形状,所述下调节臂2下端设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圆心为所述卡孔22圆心。通过扇形齿轮的设计,可满足实际转动角度需要,能够减少材料和节省空间;无需将带有齿条的拉杆设置在所述移相器的上方,只需要设置在所述移相器的底端即可,如图11所示。
47.进一步地,所述直臂式公扣11垂直于所述上调节臂1的臂面,远离壁面的末端设有梯形限位墩111,所述梯形限位墩111距臂面一定距离。相对应的,所述卡勾21的勾角211处设有导入角212,所述梯形限位墩111旋转后经过所述导入角212卡入所述卡勾21内,如此结构设计,便于引导所述梯形限位墩111 快速卡入所述卡勾21。
48.进一步地,所述柱形公扣12垂直于所述上调节臂1的壁面,所述柱形公扣 12的高度与所述直臂式公扣11的高度相同。所述柱形公扣12远离壁面的末端沿其周向均匀设有若干第一圆弧凸台121,优选但不限定所述若干第一圆弧凸台 121为3个第一圆弧凸台121,相邻的第一圆弧凸台121的轴线之间呈120
°
夹角。
49.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若干第一圆弧凸台121还可以是2个、4个及以上的第一圆弧凸台121。
50.每一所述第一圆弧凸台121侧面设置有导入斜台122,如此设计,便于通过所述导入斜台122的引导快速将所述柱形公扣12卡入所述卡孔22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凸台121至上调节臂1臂面之间设有圆环限位槽,所述圆环限位槽与所述下调节臂2厚度相匹配,如此结构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卡紧所述移相器3和耦合调角片4,避免出现轴向移动的问题。
51.进一步地,如图2、10所示,所述卡孔22远离所述上调节臂1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圆弧凸台221;装配时,所述第一圆弧凸台121卡入所述卡孔22后再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圆弧凸台121相抵接在所述第二圆弧凸台221,以防所述柱形公扣12脱出。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若干第二圆弧凸台221为3个第二圆弧凸台221,相邻的第二圆弧凸台221的轴线之间呈120
°
夹角。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若干第二圆弧凸台221还可以是2个、4个及以上的第二圆弧凸台221。
52.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实施例2
53.作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固定组件还包括圆环胶垫5,对应地,所述上调节臂1反面下端设有圆环凹槽13,所述圆环凹槽13与所述圆环胶垫5相匹配。装配时,所述圆环胶垫5设置在所述圆环凹槽13内,可以起到间距补偿的作用,使得耦合调角片4与移相器3紧密贴合。
54.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实施例3
55.作为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如图2、3、4所示,所述上调节臂1正面设有三个纵向排列的矩形凹槽14,三个所述矩形凹槽14位于所述柱形公扣12与直臂式公扣11之间的壁面区域内。相邻的所述矩形凹槽14之间设有结构加强筋,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56.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凹槽14还开设有“n”形镂空15,形成三个对应的弹臂,将所述“n”形镂空15设置在矩形凹槽14内,由于减小矩形凹槽14处上调节臂的厚度,可以增强弹臂
的弹性;所述弹臂反面的末端设有半柱形凸台151,所述半柱形凸台151位于所述上调节臂1的反面,所述半柱形凸台151略高于所述上调节臂1臂面,可以起间距补偿作用,使耦合调角片4与移相器3贴合的更为紧密。
57.本实用新型扇形移相器调节固定组件的实施例4
58.如图1-9所示,所述上调节臂1正面中部设有层叠用公扣16,所述下调节臂 2中上部设有层叠用孔位24,所述层叠用孔位24与所述层叠用公扣16相匹配。所述层叠用孔位24在所述下调节臂2反面一侧设置有圆环凸台26。
59.当需要多层安装,只需装配多个具有上述调节固定组件的移相器3,然后使上层移相器3的层叠用孔位24卡入下层移相器3上的层叠用公扣16即可。
60.进一步地,将所述层叠用公扣16设置在所述上调节臂1正面中上部的第一加强筋处。
61.所述下调节臂2正面位于所述卡勾21的下方设有梯形凸台25。所述下调节臂2正面卡孔22处设有圆环凸台26,所述圆环凸台26与所述卡孔22同一圆心。所述梯形凸台25与圆环凸台26同高。通过设置梯形凸台25和圆环凸台26,可以减少下调节臂2与移相器3的接触面以及移相器3调节过程中移相器3与固定组件之间的摩擦力,延长移相器3的使用寿命。所述梯形限位墩111距臂面的距离等于扇形移相器3厚度、耦合调角片4厚度、下调节臂2正面端梯形凸台25 厚度和下调节臂2臂厚总和。
62.本实用新型具体装配过程:采用pom材质制作所述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
63.2;上调节臂1在上,接着是耦合调角片4、扇形移相器3,最后下调节臂2在下,然后将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2的上端对齐,扇形移相器3扇形端也与上下调节臂2的上端对齐。将所述柱形公扣12与所述卡孔22对齐,所述上调节臂1和下调节臂2以所述卡孔22圆心为轴错开60度,所述上调节臂1在左,所述下调节臂2在右。接着所述柱形公扣12从上至下依次卡入圆环胶垫5、耦合调角片4 的通孔、扇形移相器3的通孔及下调节臂2的卡孔22;随后所述下调节臂2不动,所述上调节臂1顺时针旋转60度,使所述上调节臂1上端的直臂式公扣11 卡入所述下调节臂2上端的所述卡勾21,即可完成装配。若需多层安装,只需重复上述步骤,然后使上层移相器3的层叠用孔位24卡入下层移相器3上调节臂1的层叠用公扣16即可。
6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5.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