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2022-11-14 02:45: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菱形立交是由两条道路十字交叉,主要道路以分离形式穿越次要道路,在以相交道路为轴线的四个象限内,从主要道路两侧斜向引出单向进出匝道至次要道路平面交叉口,总体布置成菱形结构。菱形立交是市政道路立交中比较常见的立交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造价较低的优点。
3.传统菱形立交的特点是仅主线上需建结构工程,不需要为转向车流修建专用转向匝道,所有转向车流需在次要道路平面交叉口内通过,但是如果交通组织不当,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受主线土建结构影响,地面交叉口形成两个短距交叉口,所有交通量需在有限的桥下交叉口区域进行转换,在转向交通量较大时,直行交通量与转向交通量易发生抢道,若交叉口蓄车空间不足,会形成车辆排队溢出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主线交通正常通行。针对这种情况,常规做法是扩大交叉口容量,但势必会提升造价并侵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扩大交叉口容量,势必会提升造价并侵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系统和方法。
5.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系统,包括:主线高架,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之上;地面交叉道路,沿东西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所述主线高架之下;第一地面辅道,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所述主线高架的西侧;其中,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右转车道至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西侧路段,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西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右转车道至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桥下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的北侧路段之下;第二地面辅道,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所述主线高架的东侧;其中,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三右转车道至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东侧路段,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东侧路段侧向引出第四右转车道至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桥下左转车道,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的南侧路段之下;所述地面交叉道路、所述第一地面辅道、所述第二地面辅道、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及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的交叉处形成桥下交叉口。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还包括:
第一桥下掉头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之下以及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的北侧,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通过所述第一桥下掉头车道与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联通。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桥下掉头车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的首端联通。
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还包括:第二桥下掉头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之下以及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的南侧,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通过所述第二桥下掉头车道与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联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桥下掉头车道的首端与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的首端联通。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地面交叉道路包括正向交叉道路和反向交叉道路;所述正向交叉道路西侧的左转路段与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联通,所述正向交叉道路西侧的右转路段与所述第二右转车道联通,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与所述正向交叉道路的东侧路段联通;所述反向交叉道路东侧的左转路段与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联通,所述反向交叉道路东侧的右转路段与所述第四右转车道联通,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与所述反向交叉道路的西侧路段联通。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第一地面辅道和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末端均与所述主线高架的北侧路段联通,所述第一地面辅道和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末端均与所述主线高架的南侧路段联通。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主线高架包括平行设置的正向主线高架和反向主线高架。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地面交叉道路、所述第一地面辅道、所述第二地面辅道、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及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在所述桥下交叉口处均设置有第一人行道。
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所述第一右转车道、所述第二右转车道、所述第三右转车道及所述第四右转车道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二人行道。
15.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方法,包括:在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右转车道至地面交叉道路的西侧路段;在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西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右转车道至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在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桥下左转车道,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位于主线高架的北侧路段之下,使所述第一地面辅道上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分离;在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三右转车道至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东侧路段;在所述地面交叉道路的东侧路段侧向引出第四右转车道至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在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桥下左转车道,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的南侧路段之下,使所述第二地面辅道上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
辆和右转车辆分离。
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桥下掉头车道至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北侧路段,所述第一桥下掉头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之下以及所述第一桥下左转车道的北侧;在所述第二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桥下掉头车道至所述第一地面辅道的南侧路段,所述第二桥下掉头车道位于所述主线高架之下以及所述第二桥下左转车道的南侧。
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菱形立交桥下空间新增左转车道,可增加实际利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解决桥下交叉口转向交通量较大的问题,提前分离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大大提升路口车道使用率,并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提升左转交通视距空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可广泛应用于新建及改造菱形立交;另外,还在桥下空间新增掉头车道,进一步利用桥下空间,使得两侧地面辅道的车辆可以掉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去掉主线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交通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去掉主线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通示意图。
19.在图中,1、主线高架;101、正向主线高架;102、反向主线高架;2、地面交叉道路;201、正向交叉道路;202、反向交叉道路;3、第一地面辅道;4、第二地面辅道;5、第一右转车道;6、第二右转车道;7、第三右转车道;8、第四右转车道;9、第一桥下左转车道;10、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1、桥下交叉口;111、第一左转辅助线;112、第二左转辅助线;12、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3、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4、第一人行道;15、第二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安装”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联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东”、“西”、“南”、“北”、“上”、“下”、“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
22.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系统,包括主线高架1、地面交叉道路2、第一地面辅道3及第二地面辅道4。主线高架1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之上,地面交叉道路2沿东西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主线高架1之下,第一地面辅道3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主线高架1的西侧,第二地面辅道4沿南北方向布置在地面上并位于主线高架1的东侧。
23.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右转车道5至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使第一地面辅道3北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右转车道6至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使地面交叉道路2西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三右转车道7至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使第二地面辅道4南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侧向引出第四右转车道8至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使地面交叉道路2东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
24.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下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与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联通并位于主线高架1的北侧路段之下,使得第一地面辅道3北侧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分离。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下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与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联通并位于主线高架1的南侧路段之下,使得第二地面辅道4南侧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分离。同时,地面交叉道路2、第一地面辅道3、第二地面辅道4、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及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的交叉处形成桥下交叉口11,直行交通量和转向交通量均在桥下交叉口11进行转换。
25.本发明通过在菱形立交桥下空间新增左转车道,可增加实际利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解决桥下交叉口11转向交通量较大的问题,提前分离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大大提升路口车道使用率,并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提升左转交通视距空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可广泛应用于新建及改造菱形立交。
26.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主线高架1包括平行设置的正向主线高架101和反向主线高架102。地面交叉道路2包括正向交叉道路201和反向交叉道路202。正向交叉道路201的西侧路段包括左转路段、直行路段及右转路段;其中,正向交叉道路201西侧的左转路段与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联通,正向交叉道路201西侧的直行路段与正向交叉道路201东侧的直行路段联通,正向交叉道路201西侧的右转路段与第二右转车道6联通,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与正向交叉道路201的东侧路段联通。反向交叉道路202的东侧路段包括左转路段、直行路段及右转路段;反向交叉道路202东侧的左转路段与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联通,反向交叉道路202东侧的直行路段与反向交叉道路202西侧的直行路段联通,反向交叉道路202东侧的右转路段与第四右转车道8联通,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与反向交叉道路202的西侧路段联通。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地面辅道3和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末端均与主线高架1的北侧联通,第一地面辅道3和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末端均与主线高架1的南侧联通,使得主线高架1上的车辆可以分流至第一地面辅道3和第二地面辅道4上,以及使得第一地面辅道3和第二地面辅道4上的车辆可以汇入主线高架1上。
28.请参阅图1、图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地面交叉道路2、第一地面辅道3、第二地面辅道4、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及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在桥下交叉口11处均设置有第一人行道14,第一右转车道5、第二右转车道6、第三右转车道7及第四右转车道8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二人行道15,使行人可以通过第一人行道14和第二人行道15穿过地面交叉道路2和主线高架1。
29.请参阅图1、图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桥下交叉口11内设置有辅助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上的左转车辆转向的第一左转辅助线111,使得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上的左转车辆能够正确的驶入至地面交叉道路2东侧的正向路段。桥下交叉口11内设置有辅助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上的左转车辆转向的第二左转辅助线112,使得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上的左转车辆能够正确的驶入至地面交叉道路2西侧的正向路段。
30.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至图6,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还沿主线高架1桥下侧向引出下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与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联通,并位于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的北侧,使得第一地面辅道3北侧的车辆可以掉头至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还沿主线高架1桥下侧向引出下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与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联通,并位于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的南侧,使得第二地面辅道4南侧的车辆可以掉头至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
31.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的首端还可与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的首端联通,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的首端还可与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的首端联通,从而减少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及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的占用空间。
32.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右转车道5至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路段,使第一地面辅道3北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s2、在地面交叉道路2的西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右转车道6至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使地面交叉道路2西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s3、在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位于主线高架1的北侧路段之下,使第一地面辅道3上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分离;s4、在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三右转车道7至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使第二地面辅道4南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s5、在地面交叉道路2的东侧路段侧向引出第四右转车道8至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使地面交叉道路2东侧的右转车辆可以驶入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s6、在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位于主线高架1的南侧路段之下,使第二地面辅道4上的左转车辆提前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分离。
33.上述的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菱形立交桥下空间新增左转车道,可增加实际利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解决桥下交叉口11转向交通量较大的问
题,提前分离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和右转车辆,大大提升路口车道使用率,并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提升左转交通视距空间,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3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方法,还包括:s7、在第一地面辅道3的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至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第一桥下掉头车道12位于主线高架1之下以及第一桥下左转车道9的北侧,使得第一地面辅道3北侧的车辆可以掉头至第二地面辅道4的北侧路段;s8、在第二地面辅道4的南侧路段侧向引出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至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第二桥下掉头车道13位于主线高架1之下以及第二桥下左转车道10的南侧,使得第二地面辅道4南侧的车辆可以掉头至第一地面辅道3的南侧路段。
35.上述的在菱形立交桥下的交通组织方法,通过在菱形立交桥下空间新增掉头车道,进一步利用桥下空间,使得两侧地面辅道的车辆可以掉头。
3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