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散热式往复泵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02:0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液体变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散热式往复泵。


背景技术:

2.目前,往复泵包括活塞泵、计量泵和隔膜泵,通称往复泵。它是正位移泵的一种,应用比较广泛。往复泵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力能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机械。按驱动方式,往复泵分为机动泵(电动机驱动)和直动泵(蒸汽、气体或液体驱动)两大类。
3.往复泵,包括曲轴连杆机构、由曲轴连杆机构驱动的柱塞、与柱塞配合的缸套组件和吸排液阀组,吸排液阀组包括阀体和设置于阀体内的吸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阀体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吸液管路、动力腔和排液管路,缸套组件设置于阀体上且与动力腔连通,吸液单向阀设置于动力腔和吸液管路之间,排液单向阀设置于动力腔与排液管路之间。曲轴连杆机构的运动带动柱塞往复运动,柱塞在缸套组件内做远离动力腔运动时,动力腔内形成负压,液体从吸液管路经吸液单向阀吸入动力腔,柱塞在缸套组件内做靠近动力腔运动时,动力腔内形成正压,动力腔内的液体经排液单向阀排入排液管路,曲轴连杆机构驱动的几个柱塞交替运动,交替实现吸排液过程,实现液体的输送。
4.在往复泵内曲轴连杆机构以及柱塞连续做功时,往复泵内部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将会被传递至往复泵内贮存的润滑油内,如果不能及时将热量排出,将会加剧往复泵内各个零件因磨损而产生的损耗,进而缩短往复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散热式往复泵。
6.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散热式往复泵,包括泵缸、泵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泵缸内的动力组件,所述泵缸内开设有供所述动力组件安装活动且灌注有润滑油的动力腔,所述泵体内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抽吸腔,所述抽吸腔的一端为抽吸端,另一端为排放端,所述泵体于所述述抽吸端设置有吸入阀,所述泵体于所述排放端设置有排出阀,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腔内的曲轴、设置于所述泵缸一侧驱动所述曲轴转动的驱动电机、转动套设在曲轴上的连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曲轴一端的柱塞,所述柱塞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密封穿入所述抽吸腔中部以提供抽吸和排放所需的正压和负压,所述泵缸侧端设置有润滑油冷却组件,所述润滑油冷却组件包括连通于所述泵缸一侧端的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出液管远离所述泵缸一端的抽液泵、设置于所述抽液泵远离所述出液管一端的冷排以及设置于所述冷排远离所述抽液泵一端且连通于所述泵缸远离所述出液管一侧端的进液管,所述出液管、所述抽液泵、所述冷排和所述进液管依次连通,所述冷排内部开设有呈扁平状的冷却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该往复泵时,驱动电机带动曲轴转动,连杆的一端
在曲轴的带动下转动,而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柱塞远离连杆的一端往复插入抽出抽吸腔,从而液体持续从吸入阀吸入再由排出阀排出,当往复泵连续工作时,通过抽液泵将动力腔内的润滑油沿着出液管抽出,随后打入冷排的冷却腔内,使得润滑油可在扁平状的冷却腔内快速降温,随后再沿着进液管回流至动力腔内,该方案使得原本需要在动力腔内进行冷却的润滑油,先转移至动力腔外,随后进行冷却,可有效的降低动力腔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果。
8.优选的,所述抽液泵的出液端和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均转动设置有连接管,两所述连接管同轴,所述冷排设置有多个且以所述连接管的轴心为中心呈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冷排垂直于所述连接管的轴心,所述冷排的两端各连通于一所述连接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排设置有多个,多个冷排的两端连接且连通在连接管上,使得多个冷排可以在两端连接管的带动下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当抽液泵将润滑油注入冷却腔后,可通过旋转多个冷排来加快润滑油的冷却速率,同时多个冷排之间呈周向均匀排布,冷排呈垂直于连接管的轴心,使得冷排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于所述泵缸的外侧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连接于所述进液管的所述连接管周侧端同轴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被动齿轮传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连接管传动连接,使得驱动电机在带动往复泵工作时可带动连接管转动,进而实现多个冷排的共同旋转,一方面可加速冷排内润滑油的冷却效果,另一方面可通过旋转产生一定的风量,并对泵缸进行降温,从而提升降温效率的同时避免引入新的动力源,更加方便。
12.优选的,所述抽液泵包括中部呈管状的泵管、设置于所述泵管靠近所述出液管一端的进液阀、设置于所述泵管靠近所述进液管一端的出液阀以及周向布置于所述泵管周侧端且朝向所述泵管轴线密封滑移插接于所述泵管侧端的抽液块,所述泵管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抽液块依次插入抽出并为进液和出液提供负压和正压的抽液腔,一所述冷排靠近所述泵管的一侧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抽液块并依次拨动所述抽液块插入所述抽液腔的拨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管的中部开设有抽液腔,泵管的周侧端均匀插接有抽液块,通过拨块依次拨动抽液块插入抽液腔,从而实现对抽液腔连续的输入正压和负压,从而使得润滑油可由进液阀进入抽液腔,再由出液阀排出,该方案通过冷排带动拨块以实现抽液泵的工作,使得整个往复泵都可共用驱动电机一个动力源,同时,该抽液泵周侧端的抽液块相当于泵缸内的柱塞,从而使得该抽液泵为多柱塞协同工作,对润滑油的抽出速率有较大的提升,进而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率。
14.优选的,所述抽液块外凸于所述泵管一端的两侧端各设置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靠近所述泵管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于所述泵管外侧端的复位压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拨块下压抽液块后,复位弹簧带动支撑片以实现抽液块的快速复位,从而实现抽液泵可以以更加快的效率工作,以提升往复泵的散热效率。
16.优选的,所述拨块远离所述冷排的一端设置有平衡支架,所述平衡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泵管远离所述冷排的一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拨块的一端设置平衡支架,使得平衡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泵管的一端,从而使得拨块在拨动抽液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时可以更加稳定。
18.优选的,所述拨块靠近所述泵管的一端以及所述抽液块凸出于所述泵管的一端均设置成圆弧状的导向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拨块和抽液块相互抵接的一端设置成圆弧状的导向面,使得冷排在带动拨块转动并与抽液块发生接触时可以更加顺畅的推动抽液块,从而使得整个抽液泵工作时更加流畅。
20.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周侧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冷排吹风的冷风机。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液管周侧端设置冷风机,使得冷风机向冷排一侧吹风,以加快冷排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率。
22.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于所述冷风机远离所述冷排的一端设置有水雾喷头,所述水雾喷头朝向所述冷风机喷洒水雾。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雾喷头向冷风机一侧喷洒水雾,使得水雾在冷风机的吹送下于冷排接触,使得冷排在转动的过程中部分水雾蒸发,从而加速冷排的散热,同时部分水雾被旋转的冷排吹送至泵缸表面,从而提高泵缸自身的散热效果。
24.优选的,所述出液管中部设置有碎屑收集仓,所述碎屑收集仓侧端垂直于所述出液管轴线方向开设有安装插槽,所述安装插槽内密封插装有过滤磁网。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液管中部设置碎屑收集仓,在碎屑收集仓的安装插槽内密封插入过滤磁网,使得流过出液管内润滑油内的金属碎屑可以直接被过滤磁网吸附,以实现冷却润滑油的同时过滤润滑油,从而延长往复泵内各个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在一定时间内更换过滤磁网,保证润滑油的顺畅流通。
2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当使用该往复泵时,驱动电机带动曲轴转动,连杆的一端在曲轴的带动下转动,而连杆的另一端带动柱塞远离连杆的一端往复插入抽出抽吸腔,从而液体持续从吸入阀吸入再由排出阀排出,当往复泵连续工作时,通过抽液泵将动力腔内的润滑油沿着出液管抽出,随后打入冷排的冷却腔内,使得润滑油可在扁平状的冷却腔内快速降温,随后再沿着进液管回流至动力腔内,使得原本需要在动力腔内进行冷却的润滑油,先转移至动力腔外,随后进行冷却,可有效的降低动力腔内的温度,从而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果;2.泵管的中部开设有抽液腔,泵管的周侧端均匀插接有抽液块,通过拨块依次拨动抽液块插入抽液腔,从而实现对抽液腔连续的输入正压和负压,从而使得润滑油可由进液阀进入抽液腔,再由出液阀排出,通过冷排带动拨块以实现抽液泵的工作,使得整个往复泵都可共用驱动电机一个动力源,同时,该抽液泵周侧端的抽液块相当于泵缸内的柱塞,从而使得该抽液泵为多柱塞协同工作,对润滑油的抽出速率有较大的提升,进而提高往复泵的散热效率;3.在出液管中部设置碎屑收集仓,在碎屑收集仓的安装插槽内密封插入过滤磁网,使得流过出液管内润滑油内的金属碎屑可以直接被过滤磁网吸附,以实现冷却润滑油的同时过滤润滑油,从而延长往复泵内各个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在一定时间内更换过滤磁网,保证润滑油的顺畅流通。
附图说明
27.图1为高散热式往复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散热式往复泵剖视图;图3为润滑油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抽液泵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冷排的剖视图。
28.图中:1、泵缸;2、泵体;3、动力组件;4、润滑油冷却组件;5、动力腔;6、曲轴;7、连杆;8、柱塞;9、驱动电机;10、抽吸腔;11、吸入阀;12、排出阀;13、出液管;14、抽液泵;15、冷排;16、进液管;17、泵管;18、进液阀;19、出液阀;20、抽液块;21、抽液腔;22、抽液插槽;23、支撑片;24、复位压簧;25、连接管;26、冷却腔;27、主动齿轮;28、被动齿轮;29、拨块;30、平衡支架;31、导向面;32、碎屑收集仓;33、安装插槽;34、过滤磁网;35、冷风机;36、传动齿轮;37、水雾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参见图1,一种高散热式往复泵,包括包括泵缸1、泵体2、设置于泵缸1内的动力组件3以设置于及泵缸1侧端的润滑油冷却组件4。
31.参见图1和图2,泵缸1内开设有供动力组件3安装活动且灌注有润滑油的动力腔5,动力组件3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动力腔5内的曲轴6、转动套设在曲轴6不同位置上的连杆7、通过转轴转动套设于连杆7远离曲轴6一端且密封往复滑移插接在泵缸1上的柱塞8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缸1外侧端的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密封插入泵缸1内且通过螺栓和曲轴6同轴固定,驱动电机9带动曲轴6转动,进而带动多个连杆7的一端在曲轴6不同的位置上做圆周运动,而连杆7的另一端带动柱塞8往复滑移。
32.泵体2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缸1的一端,泵体2内开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抽吸腔10,抽吸腔10的一端为抽吸端,另一端为排放端,泵体2于述抽吸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吸入阀11,泵体2于排放端通过螺栓有排出阀12,柱塞8远离连杆7的一端密封穿入抽吸腔10内,从而在曲轴6的带动下重复插入抽出抽吸腔10,当抽吸腔10内受到压力时,排出阀12打开,吸入阀11关闭,当抽吸腔10内产生负压时,吸入阀11打开,排出阀12关闭。
33.参见图3和图4,润滑油冷却组件4位于泵缸1远离泵体2的一侧,润滑油冷却组件4包出液管13、抽液泵14、冷排15以及进液管16,出液管13焊接在泵缸1的一侧端且连通于泵缸1内的动力腔5,进液管16焊接在泵缸1远离出液管13的一侧端并同样连通于泵缸1内的动力腔5。
34.参见图4、图5和图6,抽液泵14包括中部呈管状的泵管17、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管17内靠近出液管13一端的进液阀18、通过螺栓固定在泵管17内靠近进液管16一端的出液阀19以及周向布置于泵管17周侧端且朝向泵管17轴线密封滑移插接于泵管17侧端的抽液块20,泵管17内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抽液腔21,泵管17安装有进液阀18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且连通于出液管13远离泵缸1的一端,泵管17的周侧端周向均匀开设有连通于抽液腔21的抽液插槽22,抽液块20密封插接于抽液插槽22内,抽液块20外凸于泵管17一端的两侧端各焊接有支撑片23,支撑片23靠近泵管17的一端面垂直焊接有复位压簧24,复位压簧24的另一端焊接在泵管17的外侧端,使得抽液块20沿抽液插槽22向抽液腔21内移动时,使得抽液腔
21内产生正压,此时出液阀19连通而进液阀18封闭,复位压簧24带动抽液块20抽离抽液腔21时,使得抽液腔21内产生负压,此时进液阀18连通而出液阀19封闭。
35.泵管17远离出液管13的一端通过轴承密封转动连接有一连接管25,进液管16远离泵缸1的一端同样通过轴承密封转动连接有一连接管25,两连接管25和泵管17同轴排布,冷排15包括有多片且呈且以连接管25的轴线呈周向排布并位于两连接管25之间,冷排15的两端均焊接于两连接管25相互靠近的一端面且连通于连接管25,冷排15呈扁平状且内部开设有呈扁平状的冷却腔26,冷排15呈垂直于连接管25的轴线摆设,使得动力腔5、出液管13、抽液泵14、冷排15和进液管16依次连通并形成回路。
36.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上于泵缸1外侧的部分同轴键连接有一主动齿轮27,靠近进液管16一侧的连接管25周侧端同轴焊接有一被动齿轮28,主动齿轮27啮合于被动齿轮28,使得驱动电机9在工作时可通过主动齿轮27带动被动齿轮28转动,进而带动所有的冷排15以连接管25的轴线为转动轴心旋转。
37.参见图4和图5,一冷排15靠近泵管17的一侧端焊接有一平行于泵管17的拨块29,拨块29远离冷排15的一端焊接有一平衡支架30,平衡支架30的一端转动套设在泵管17远离冷排15的一端,使得冷排15在转动时,拨块29在平衡支架30的支撑下绕泵管17做周向转动,拨块29靠近泵管17的一端以及抽液块20凸出于泵管17的一端均设置成圆弧状的导向面31,使得拨块29在周向转动时依次抵接抽液块20并推动抽液块20向抽液腔21内移动。
38.参见图3,出液管13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碎屑收集仓32,碎屑收集仓32侧端处置于出液管13的轴线开设有安装插槽33,安装插槽33内密封插入有过滤磁网34,通过出液管13的润滑油将会穿过过滤磁网34,使得往复泵在工作时内部摩擦产生的碎屑被磁吸在过滤磁网34上,从而在冷却润滑油的同时对润滑油进行清洁。
39.进液管16的周侧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一呈扁平状的冷风机35,冷风机35平行于进液管16的轴线朝向冷排15吹风,冷风机35内风扇的轴线凸出于冷风机35远离冷排15的一端并同轴键连接有传动齿轮36,传动齿轮36通过齿轮组与被动齿轮28传动连接,进液管16侧端于冷风机35远离冷排1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水雾喷头37,水雾喷头37朝向冷风机35一侧喷出水雾。
4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该往复泵时,驱动电机9带动曲轴6转动,连杆7的一端在曲轴6的带动下转动,而连杆7的另一端带动柱塞8远离连杆7的一端往复插入抽出抽吸腔10,从而液体持续从吸入阀11吸入再由排出阀12排出,同时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通过主动齿轮27带动被动齿轮28转动,进而使得一连接管25旋转,从而带动多个冷排15进行旋转,旋转的冷排15带动空气流动,从而对泵缸1进行吹风冷却,冷排15上的拨块29绕泵管17转动,拨块29依次拨动抽液块20向抽液腔21内移动,同时在压簧的带动下复位,从而为抽液腔21内连续提供正压和负压,进而使得润滑油从动力腔5内被抽出,沿着进液管16流出并沿着进液阀18进入抽液腔21内,再沿着出液阀19流出,沿着出液阀19流出的润滑油将会进入冷排15内的冷却腔26内,随着冷排15的转动,水雾喷头37喷出水雾,在冷风机35的带动下吹向冷排15,从而对冷排15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润滑油再沿着进液管16回流至动力腔5内,同时在润滑油流动的过程中,流过出液管13内润滑油内的金属碎屑可以直接被过滤磁网34吸附,以实现冷却润滑油的同时过滤润滑油。
4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