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2022-11-14 00:3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悬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通常把悬架刚度设计得比较低,其结果是影响了汽车行驶稳定性。为此,在悬架系统中采用了横向稳定杆结构,用来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横向稳定杆的功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目的是减少汽车横向侧倾程度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实际上是一个横置的扭杆弹簧,在功能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弹性元件。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汽车转弯时,车身侧倾,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外侧悬架会压向稳定杆,稳定杆就会发生扭曲,杆身的弹力会阻止车轮抬起,从而使车身尽量保持平衡,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
3.在现有汽车稳定杆加工技术中,在热处理后安装在成型折弯机的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和人工操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且不易控制折弯弧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包括传送架,传送架顶端靠近两侧端的位置皆设有侧板,侧板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侧板位于从动转轴侧方转动连接有支撑转棍,传送架顶端平行转动连接有托辊,主动转轴、从动转轴和支撑转棍上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设有隔热层,侧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与主动转轴固定连接,侧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靠近主动转轴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侧板顶端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侧方固定连接有夹持取料装置,侧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取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顶端的支撑架,支撑架远离第一固定架一侧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支撑架端面位于螺纹杆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导杆,支撑架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与导杆滑动连接,移动块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固定侧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安装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输出端与滑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滑动块两侧皆固定连接有齿条,固定侧板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齿轮上皆固定连接有夹持块。
8.进一步地,所述弯折装置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在侧板上的壳体,壳体顶端固定连
接有第一滚轮支承与第二滚轮支承,第一滚轮支承与第二滚轮支承,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与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减速箱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从动带轮与主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壳体内壁位于第一转轴侧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一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壳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强板,固定强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调整块,滑动调整块上固定连接有夹紧直模,固定强板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强板,转动强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五液压缸,第五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调整块,第二滑动调整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直模,第二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成型模,壳体底端四角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张紧装置。
9.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的支撑块,支撑块顶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支撑块顶端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与连接杆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三移动块转动连接,第三移动块上转动连接有链轮,链轮与传动链啮合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架顶端位于传送带下方平行转动连接有两个托辊。
11.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顶端位于第一固定架侧方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
12.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架底端四角接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
13.进一步地,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启动第二电机,通过螺纹杆与移动块螺纹连接,将移动块移动至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上方,启动第二液压缸将夹持块向下移动,启动第三液压缸,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带动两个夹持块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进行夹持,启动第二液压缸,反转第二电机将稳定杆置于传动带上进行运输;
15.s2: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传送带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传送,通过挡板将稳定杆档在指定位置,启动第一液压缸,将稳定杆推至第一滚轮组处,通过第四电机带动第一滚轮组与第二滚轮组转动,将稳定杆运送至夹紧直模处;
16.s3:启动第四液压缸与第五液压缸,通过夹紧直模与第二夹紧直模配合主轴成型模将稳定杆固定;
17.s4:启动第三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一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带动转动强板围绕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对稳定杆进行弯折。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通过夹持取料装置进行对加热后的稳定杆进行上料,通过带动传送带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传送,避免了人工操作,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提高了安全系数,节省人力。
20.2、通过控制第二转轴转动角度,适应多种弯折弧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架结构示意图一;
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架结构示意图二;
25.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弯折装置结构图;
2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弯折装置内部结构图;
28.图7是图6中b处结构放大图。
29.传送架1、侧板11、主动转轴12、从动转轴13、支撑转棍14、托辊15、传送带16、隔热层161、第一电机17、第一固定架18、挡板19、第二侧板20、第一液压缸21、推杆22、第一支撑柱23、夹持取料装置3、支撑架31、螺纹杆 32、导杆33、第二电机34、移动块35、第二液压缸36、安装板37、第三液压缸38、固定侧板39、滑动块40、齿条41、齿轮42、夹持块43、弯折装置5、壳体51、第一滚轮支承52、第一滚轮组53、第二滚轮支承54、第二滚轮组55、第三电机56、底板57、第四电机58、主动带轮59、减速箱60、第一从动带轮 61、传动带62、第一转轴63、第一主动链轮64,第二转轴65、第一从动链轮 66、传动链67、固定强板68、第四液压缸69、滑动调整块70、夹紧直模71、转动强板72、第五液压缸73、第二滑动调整块74、第二夹紧直模75、第二支撑柱76、主轴成型模77、张紧装置78、支撑块781、丝杆782、第二移动块783、第三移动块784、连接杆785、链轮786。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传送架1、传送架1顶端靠近两侧端的位置皆设有侧板11,侧板1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转轴12和从动转轴13,侧板11位于从动转轴13侧方转动连接有支撑转棍14,传送架1顶端平行转动连接有托辊15,主动转轴12、从动转轴13和支撑转棍14上设有传送带 16,传送带16上设有隔热层161,侧板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输出端与主动转轴12固定连接,侧板1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 18,第一固定架18靠近主动转轴12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9,侧板11顶端位于第一固定架18侧方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20,第二侧板20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1,第一液压缸2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2,侧板11顶端远离第一固定架18的侧方固定连接有夹持取料装置3,侧板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弯折装置5,传送架1底端四角接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23。
32.如图2和图3所示,夹持取料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在侧板11顶端的支撑架 31,支撑架31远离第一固定架18一侧的端面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2,支撑架 31端面位于螺纹杆32
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导杆33,支撑架31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4,第二电机34输出端与螺纹杆32固定连接,螺纹杆32螺纹连接有移动块35,移动块35与导杆33滑动连接,移动块35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36,第二液压缸3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7,安装板37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39,固定侧板39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0,安装板3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缸38,第三液压缸38输出端与滑动块40顶端固定连接,滑动块40两侧皆固定连接有齿条41,固定侧板39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齿轮 42,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连接,齿轮42上皆固定连接有夹持块43,启动第二电机34,通过螺纹杆32与移动块35螺纹连接,将移动块35移动至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上方,启动第二液压缸36将夹持块43向下移动,启动第三液压缸38,通过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连接带动两个夹持块43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进行夹持,启动第二液压缸36,反转第二电机34将稳定杆置于传动带上进行运输,避免了人工运输,节省人力,防止烫伤,提高了安全系数。
33.如图5和图6所示,弯折装置5包括底板57和固定连接在侧板11上的壳体51,壳体5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支承52与第二滚轮支承54,第一滚轮支承52与第二滚轮支承54,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滚轮组53与第二滚轮组 55,壳体5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6,第三电机56输出端与第一滚轮组53 和第二滚轮组55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底板5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58,第四电机5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59,底板57顶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60,减速箱60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带轮61,第一从动带轮61与主动带轮59 通过传动带62传动连接,壳体51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63,第一转轴63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箱60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63上设有第一主动链轮64,壳体51内壁位于第一转轴63侧方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5,第二转轴65上设有第一从动链轮66,第一从动链轮66与第一主动链轮64通过传动链67传动连接,壳体5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强板68,固定强板68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液压缸69,第四液压缸69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调整块70,滑动调整块70上固定连接有夹紧直模71,固定强板68与第二转轴65转动连接,第二转轴65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强板72,转动强板72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五液压缸73,第五液压缸7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调整块74,第二滑动调整块7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夹紧直模75,第二转轴65顶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成型模77,壳体51 底端四角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76,壳体5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张紧装置78,通过第四电机58带动第一滚轮组53与第二滚轮组55转动,将稳定杆运送至夹紧直模71处,通过夹紧直模71与第二夹紧直模75配合主轴成型模77将稳定杆固定,通过启动第三电机56通过减速箱60带动第一转轴63转动,第一从动链轮66与第一主动链轮64通过传动链67传动连接,带动第二转轴65转动,第二转轴65转动带动转动强板72围绕第二转轴65进行转动对稳定杆进行弯折,节省人力,且通过控制第二转轴65转动角度,适应多种弯折弧度的需求。
34.张紧装置78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51内壁的支撑块781,支撑块781顶端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有丝杆782,丝杆78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 783,支撑块781顶端限位滑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784,第二移动块783与连接杆785的其中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785另一端与第三移动块784转动连接,第三移动块784上转动连接有链轮786,链轮786与传动链67啮合连接,旋转丝杆782,通过连接杆785推动第三移动块784移动,调节传动带张紧,使得弯折角度精确,提高弯折装置5的使用寿命。
35.一种汽车悬架零部件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6.s1:启动第二电机34,通过螺纹杆32与移动块35螺纹连接,将移动块35 移动至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上方,启动第二液压缸36将夹持块43向下移动,启动第三液压缸38,通过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连接带动两个夹持块43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进行夹持,启动第二液压缸36,反转第二电机34将稳定杆置于传动带上进行运输;
37.s2:启动第一电机17,带动传送带16对热处理后的稳定杆传送,通过挡板 19将稳定杆档在指定位置,启动第一液压缸21,将稳定杆推至第一滚轮组53 处,通过第四电机58带动第一滚轮组53与第二滚轮组55转动,将稳定杆运送至夹紧直模71处;
38.s3:启动第四液压缸69与第五液压缸73,通过夹紧直模71与第二夹紧直模75配合主轴成型模77将稳定杆固定;
39.s4:启动第三电机56通过减速箱60带动第一转轴63转动,第一从动链轮 66与第一主动链轮64通过传动链67传动连接,带动第二转轴65转动,第二转轴65转动带动转动强板72围绕第二转轴65进行转动对稳定杆进行弯折。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