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3 20:10: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从全球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由于起步相对较早,技术成熟,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高,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程度也相对较高,目前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进入成熟阶段,美国、法国、丹麦和瑞典的装配化率(装配式建筑占所有建筑面积的比率)高达80%。而中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装配化率不到15%,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形式——模块化建筑,也称“盒子建筑”。相对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筑技术在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供应配套化、施工装配化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整个建设过程中施工安装方便,周期较短,质量易于保证,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而且基本可以做到无湿作业,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污染。
3.目前的模块化建筑可以分为可移动型和永久性两类,可移动型主要为由波形板墙承受竖向力的集装箱式建筑。永久性模块化建筑是近几年出现的,是一种由柱承受竖向力的框架结构模块化建筑。竖向荷载由柱承担,根据用途需要安装墙体,大大减少材料的用量,更加经济。幕墙在现有技术的模块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幕墙安装过程中,幕墙与边缘处的立柱、箱体等结构之间无法有效调平,存在安装错缝、表面不平整等问题,影响幕墙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能可调节式安装幕墙边缘板,确保幕墙边缘板与幕墙的外立面统一性,提高幕墙的外观质量。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箱体结构、调节组件和幕墙边缘板;幕墙边缘板的一端与幕墙板块的端部密封连接,幕墙边缘板的高度与幕墙板块的高度一致,且幕墙边缘板的外端面与幕墙板块的外端面齐平;若干组调节组件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箱体结构与幕墙边缘板之间,每组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梁、转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转接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远离幕墙板块的侧端面与固定梁之间,转接板上形成有长形调节槽,使转接板通过连接件经长形调节槽可调节式连接在固定梁上;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箱体结构的外端面与幕墙边缘板的一端之间,至少一块第二连接板连接在固定梁与幕墙边缘板之间。
7.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呈l形结构,第二连接板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固定梁上,幕墙边缘板的内端面上形成有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第三连接板上。
8.所述的固定梁呈l形结构,固定梁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转接板上,固定梁的另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个面贴合连接。
9.所述的固定梁的另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个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10.所述的转接板呈l形结构,转接板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箱体结构远离幕墙板块的侧端面上,转接板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固定梁的一个面上。
11.所述的幕墙边缘板的一端形成有弯折部,弯折部的一侧表面通过密封件与幕墙板块的端部密封连接,且弯折部的另一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板连接。
12.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呈l形结构,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箱体结构的外端面上,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弯折部的另一侧表面上。
13.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一个面与箱体结构的外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转接板,能通过长形调节槽实现固定梁的横向调节,从而调节幕墙边缘板与幕墙板块之间的间距,从而确保幕墙边缘板与幕墙板块之间的间隙符合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和外形美观。
16.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l形结构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使箱体结构、固定梁、幕墙边缘板之间的连接位置具有较大的可调节性,以满足幕墙边缘板的安装位置和角度的小幅度调节,从而保证幕墙边缘板与幕墙调平,以保证整个幕墙结构的外立面一致性和尺寸统一性。
17.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节灵活、易于取材、成本低等优点,能广泛应用于各种模块建筑的幕墙施工中。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的安装俯视图。
19.图中,1箱体结构,2固定梁,3转接板,31长形调节槽,32连接件,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幕墙边缘板,61弯折部,62第三连接板,7幕墙板块,8第一垫片,9第二垫片,1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参见附图1,一种模块建筑用箱体结构与幕墙的可调节式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箱体结构1、调节组件和幕墙边缘板6;幕墙边缘板6的一端与幕墙板块7的端部密封连接,幕墙边缘板6的高度与幕墙板块7的高度一致,且幕墙边缘板6的外端面与幕墙板块7的外端面齐平;若干组调节组件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在箱体结构1与幕墙边缘板6之间,每组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梁2、转接板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转接板3固定连接在箱体结构1远离幕墙板块7的侧端面与固定梁2之间,转接板3上形成有长形调节槽31,使转接板3通过连接件32经长形调节槽31可调节式连接在固定梁2上;第一连接板4连接在箱体结构1的外端面(以面向幕墙板块7的一面为外端面)与幕墙边缘板6的一端之间,至少一块第二连接板5连接在固定梁2与幕墙边缘板6之间。通过长形调节槽31可调节固定梁2与转接板3之间连接位置,
从而调节幕墙边缘板6与幕墙板块7之间的间距,以保证调节幕墙边缘板6与幕墙板块7的连接缝满足设计宽度需求,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4在箱体结构1与幕墙边缘板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5在固定梁2与幕墙边缘板6之间连接固定,能保证幕墙边缘板6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小幅度调节,以保证整个幕墙的安装精确和稳定可靠。
22.所述的第二连接板5呈l形结构,第二连接板5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固定梁2上,幕墙边缘板6的内端面上形成有第三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5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第三连接板62上。l形结构的第二连接板5能增大与固定梁2和幕墙边缘板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梁2与幕墙边缘板6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调,且调节组件的安装稳定性高。
23.所述的固定梁2呈l形结构,固定梁2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转接板3上,固定梁2的另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5的一个面贴合连接。l形结构的固定梁2能增大固定梁2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固定梁2与转接板3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梁2具有较高的调节灵活性,且调节组件的安装稳定性高。
24.所述的固定梁2的另一个面与第二连接板5的一个面之间设有第二垫片9,能进一步提高固定梁2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25.所述的转接板3呈l形结构,转接板3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箱体结构1远离幕墙板块7的侧端面上,转接板3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固定梁2的一个面上。l形结构的转接板3能增大转接板3与固定梁2之间、转接板3与箱体结构1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实现长形调节槽31的调节功能。
26.所述的幕墙边缘板6的一端形成有弯折部61,弯折部61的一侧表面通过密封件10与幕墙板块7的端部密封连接,且弯折部61的另一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板4连接。弯折部61能增大幕墙边缘板6端部与幕墙板块7和第一连接板4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
27.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呈l形结构,第一连接板4的一个面贴合安装在箱体结构1的外端面上,第一连接板4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弯折部61的另一侧表面上。l形结构的第一连接板4能增大第一连接板4与箱体结构1和弯折部61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可靠性。
28.所述的第一连接板4的一个面与箱体结构1的外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垫片8,能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板4与箱体结构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29.请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是:
30.优选的,箱体结构1可采用横截面为50*100mm、壁厚为4mm的热浸镀锌方钢管,箱体结构1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调整。
31.固定梁2和转接板3均可采用l50*50mm、厚度为4mm的热浸镀锌角钢,固定梁2和转接板3的长度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调整。连接件32可采用两个m6不锈钢螺栓组。
32.第一连接板4和第二连接板5均可采用阳极氧化铝合金角码。
33.幕墙边缘板6和第三连接板62可采用厚度为2.5mm的铝单板,铝单板表面喷涂氟碳,幕墙边缘板6和第三连接板62一体成型制作,第三连接板62的宽度为20mm,第三连接板62的长度与幕墙边缘板6的长度一致第三连接板62与固定梁2之间的间隙为10mm。
34.第一垫片8和第二垫片9可采用厚度为1mm的尼龙垫片。密封件10可采用泡沫棒 耐候密封胶。
35.每间隔300mm布置一道调节组件。
36.步骤1:幕墙板块7安装完成后,将箱体结构1固定安装在幕墙板块7的内侧。幕墙板
块7采用现有施工工艺安装,此处不再赘述。
37.步骤2:将转接板3的一个面焊接在箱体结构1远离幕墙板块7的侧端面上,将固定梁2的一个面通过连接件32与转接板3的另一个面连接。可采用满焊等形式焊接,保证焊接节点的可靠性。
38.步骤3:将第二连接板5的一个面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梁2的另一个面上,将幕墙边缘板6的第三连接板62通过螺栓与第二连接板5的另一个面上。
39.步骤4:通过长形调节槽31可调节固定梁2与箱体结构1间距,从而调节幕墙边缘板6与幕墙板块7之间的间距,调节到位后锁紧定位固定梁2。
40.步骤5:将第一连接板4的一个面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结构1的外端面上,第一连接板4的另一个面通过螺栓安装在弯折部61上。
41.步骤6:在弯折部61与幕墙板块7之间填充密封件10。
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