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23:0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物料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


背景技术:

2.对于某些不宜长时间混合贮存,但又必须混合使用(或食用)的两种物料(包括同相态的液体—液体、固体—固体物料或不同相态的固体—液体等物料),存储时须分别隔离保存,待使用时再进行混合。例如,某些药品,需在服用前把两种药品混合后服用;某些饮料或食品为免用防腐剂,最好在临饮(食)用前才与另一添加物或调味料定量混合;某些分析化学中,两种分别定量配制的试剂,必须分开存放,只在临化学试验时才能将二者快速混合。
3.如上所述,实际应用时存在许多需要在使用时再即时进行混合的料体。用户使用这类产品时,通常需要将存储于不同容器内的料体装入新的容器内进行混合,或将所有容器内的料体导入其中的一个容器内进行混合。
4.但现有技术中的料体一般被放置在采用铝膜焊接或薄壁注塑等方式封装的容器内,使用时需通过手指或借助额外的工具通过按压、左右旋转、拍击、推拉等方式来刺破铝膜或薄壁塑胶等密封设置,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好、应用范围广泛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
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如下:
7.该隔离储料盖,其主要特点是,包括储料机构和启闭机构;
8.所述储料机构包括储料仓和第一瓶口接触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与所述储料仓相连接;
9.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储料仓启闭组件和第二瓶口接触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相连接;
10.所述储料机构和所述启闭机构嵌套连接,且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交错设置,所述储料机构与所述启闭机构可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的带动下进行相对移动,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开启所述储料仓。
11.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储料仓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让位槽;
12.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13.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包括封堵件;
14.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可移动地穿插于所述让位槽中,由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带动所述封堵件选择性地抵堵于所述出料口处,以开启或封闭所述储料仓。
15.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
16.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还包括盖体部,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分别设于所述盖体部上,且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设于所述封堵件的外圈;
17.所述盖体部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封堵件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储料仓内。
18.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储料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连接件上侧的壁段形成第一上侧壁,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延伸至所述连接件上侧的壁段形成第二上侧壁;
19.所述盖体部中的第一盖壁嵌于所述第一上侧壁与所述第二上侧壁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由连接于所述第一盖壁底部的延伸件构成。
20.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第一上侧壁与所述第一盖壁过盈配合。
21.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盖体部还包括第二盖壁,所述第二盖壁位于所述第一盖壁外圈;
22.所述第二上侧壁嵌于所述第一盖壁和所述第二盖壁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内。
23.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第一盖壁与所述第一上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上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以使得所述储料机构和所述启闭机构相互之间在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固定,开启或封闭所述储料仓。
24.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当所述第一盖壁与所述第二上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上的定位扣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或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上的定位扣,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间隔预设距离;
25.当所述第一盖壁与所述第一上侧壁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上的定位扣及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或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及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上的定位扣,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间隔预设距离。
26.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由设于所述储料仓外侧的第一抵止部构成;
27.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包括第一穿刺构件,所述第一穿刺构件伸入所述储料仓内,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嵌套于所述储料仓和所述第一抵止部外侧;
28.所述第一穿刺构件可在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的带动下与所述储料仓进行相对运动,以刺穿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开启所述储料仓。
29.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第一穿刺构件包括管道部及第一穿刺件,所述管道部的管壁与所述储料仓的管壁贴合,所述第一穿刺件设于所述管道部的底端,且所述第一穿刺件处设有第一出料通道。
30.上述的隔离储料盖,其中,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由所述储料仓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储料仓下方的壁段形成;
31.所述启闭机构设于所述储料仓下方,且所述启闭机构嵌套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内;
32.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包括第二穿刺构件,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包括导料管及设于所述导料管外侧的第二抵止部,所述第二穿刺构件设于所述导料管顶端,且所述第二穿刺
构件处设有第二出料通道;
33.所述第二穿刺构件可在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的带动下与所述储料仓进行相对运动,以刺穿所述储料仓的底部开启所述储料仓。
34.该即时混料容器,其主要特点是,包括瓶体及上述的隔离储料盖;
35.所述瓶体的瓶口部的顶面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相接触,并在所述隔离储料盖与所述瓶体的盖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进行相对移动,以使得所述储料机构与所述启闭机构进行相对移动,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开启所述储料仓。
36.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的有益效果:
37.该隔离储料盖通过设置分别与瓶体的瓶口接触的储料机构和启闭机构,使得在将隔离储料盖盖和于瓶体的过程中,带动储料机构与启闭机构进行相对位移,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开启所述储料仓,从而使得使用者在将盖体盖于瓶体的过程中就能开启储料仓,使得储料仓内的物料可被倒入瓶体内,无需额外的动作开启储料仓,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快捷。该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好、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附图说明
3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39.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中的储料机构的仰视图。
41.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42.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43.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44.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45.图7为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46.图8为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剖视图。
47.图9为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48.图10为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49.图11为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在第二状态下的底部状态示意图。
50.图12为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中的储料仓启闭组件的底部示意图。
51.图13为第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52.图14为第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53.图15为第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中的启闭机构的底部示意图。
54.图16为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55.图17为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的瓶口部连接时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56.图18为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中的启闭机构的顶部示意图。
57.附图标记
[0058]1ꢀꢀꢀꢀꢀ
储料机构
[0059]
11
ꢀꢀꢀꢀ
储料仓
[0060]
111
ꢀꢀꢀ
出料口
[0061]
12
ꢀꢀꢀꢀ
第一瓶口接触部
[0062]
121
ꢀꢀꢀ
第一抵止部
[0063]
13
ꢀꢀꢀꢀ
连接件
[0064]
14
ꢀꢀꢀꢀ
让位槽
[0065]
15
ꢀꢀꢀꢀ
第一上侧壁
[0066]
16
ꢀꢀꢀꢀ
第二上侧壁
[0067]2ꢀꢀꢀꢀꢀ
启闭机构
[0068]
21
ꢀꢀꢀꢀ
储料仓启闭组件
[0069]
211
ꢀꢀꢀ
封堵件
[0070]
212
ꢀꢀꢀ
盖体部
[0071]
2121
ꢀꢀ
第一盖壁
[0072]
2122
ꢀꢀ
第二盖壁
[0073]
213
ꢀꢀꢀ
第一穿刺构件
[0074]
2131
ꢀꢀ
管道部
[0075]
2132
ꢀꢀ
第一穿刺件
[0076]
214
ꢀꢀꢀ
第二穿刺构件
[0077]
215
ꢀꢀꢀ
盖合件
[0078]
22
ꢀꢀꢀꢀ
第二瓶口接触部
[0079]
221
ꢀꢀꢀ
导料管
[0080]
222
ꢀꢀꢀ
第二抵止部
[0081]
31
ꢀꢀꢀꢀ
定位扣
[0082]
32
ꢀꢀꢀꢀ
第一定位槽
[0083]
33
ꢀꢀꢀꢀ
第二定位槽,
[0084]
41
ꢀꢀꢀꢀ
瓶口部
[0085]
51
ꢀꢀꢀꢀ
内螺纹
[0086]
52
ꢀꢀꢀꢀ
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87]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实施的案例。
[0088]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
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89]
由于该方案中涉及的瓶体为常规的瓶体,故涉及到瓶体的图片中仅绘制了瓶口部41,而并未绘制整个瓶体结构。
[0090]
实施例一:
[0091]
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包括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其中,储料机构1与启闭机构2未组装时的结构可参阅图1所示,储料机构1与启闭机构2组装后的结构可参阅图3至图7所示(各图中均匀分布的斜线为剖面线);
[0092]
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储料仓11和第一瓶口接触部12,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与所述储料仓11相连接;
[0093]
所述启闭机构2包括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相连接;
[0094]
所述储料机构1和所述启闭机构2嵌套连接,且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交错设置,以使得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可分别与瓶体的瓶口部41的顶面和侧壁相接触,所述储料机构1与所述启闭机构2可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进行相对移动,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095]
实际应用时,该隔离储料盖可与瓶体配合使用,以构成一种即时混料容器;
[0096]
所述瓶体的瓶口部41的顶面与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相接触,并在所述隔离储料盖与所述瓶体的盖和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进行相对移动,以使得所述储料机构1与所述启闭机构2进行相对移动,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097]
采用该结构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可在隔离储料盖的盖合过程中,通过盖合瓶盖的动作使得交错设置的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产生相对位移,以带动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开启所述储料仓11,避免用户还要通过额外的步骤开启储料仓11,使得使用过程更为方便。
[0098]
如图5至7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分别与瓶口部41的顶面与侧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在将隔离储料盖拧合至瓶体的过程中就可开启储料仓11。
[0099]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储料仓11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之间通过连接件13连接,所述连接件13上设有让位槽14;具体实施时储料仓11、第一瓶口接触部12与连接件13可为一体式结构,也可由多个组件组合而成。
[0100]
所述储料仓1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1;
[0101]
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包括封堵件211;
[0102]
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可移动地穿插于所述让位槽14中,以使得瓶口部41可推动第二瓶口接触部22上下移动,由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带动所述封堵件211选择性地抵堵于所述出料口111处,以开启或封闭所述储料仓11。
[0103]
该实施例中的出料口111也可作为进料口使用,在装料过程中可使得封堵件211不
堵于出料口111处,然后将料体按图3箭头所指方向装入储料仓11,在灌装完成后,再将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推合在一起,呈图4所示状态,以使得料体可被密封在储料仓11内。
[0104]
该实施例中所述储料仓1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
[0105]
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还包括盖体部212,所述封堵件211与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分别设于所述盖体部212上,且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设于所述封堵件211的外圈;
[0106]
所述盖体部212盖于所述第一开口上,可起到封堵第一开口的作用,所述封堵件211穿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储料仓11内。
[0107]
该实施例中,所述储料仓11的侧壁延伸至所述连接件13上侧的壁段形成第一上侧壁15,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延伸至所述连接件13上侧的壁段形成第二上侧壁16;
[0108]
所述盖体部212中的第一盖壁2121嵌于所述第一上侧壁15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内,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由连接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底部的延伸件构成。所述第一上侧壁15与所述第一盖壁2121过盈配合,以使得第一上侧壁15构成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
[0109]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壁2121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可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相互之间的定位。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上的定位扣31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上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间隔预设距离。
[0110]
如图3所示,当定位扣31被限位于第一定位槽32内时,出料口111呈开启状,此时料体可通过灌装设备从封堵件211与出料口111之间形成内容物(即料体)灌装通道被灌入储料仓11内;如图4所示,灌装完毕后,当定位扣31被限位于第二定位槽33内时,封堵件211堵于出料口111处,形成过盈密封,出料口111呈封闭状,第一上侧壁15与所述第一盖壁2121仍过盈配合,储料仓11被密封。通过定位件的设置可使得储料机构1与启闭机构2的相对位置可自行固定,更好地实现开启及封闭储料仓11的操作。
[0111]
如图5及图6所示,使用过程中可将灌装好内容物的隔离储料盖放置于瓶子的瓶口部41处,然后拧合隔离储料盖,拧合过程中,第二瓶口接触部22被瓶口部41的顶面带着向上推,第二瓶口接触部22带着封堵件211离开出料口111,如图7所示,当拧合完成后,由于封堵件211未对出料口111进行封堵,从而开启所述储料仓11,在封堵件211与出料口111之间形成内容物(即料体)灌装通道,灌入储料仓11内的料体可通过该灌装通道流出储料仓11、进入瓶体。
[0112]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也可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上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上的定位扣;或定位组件也可设置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与所述第一上侧壁15之间,当所述第一盖壁2121与所述第一上侧壁15之间设有定位组件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上的定位扣及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15上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或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上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及设于所述第一上侧壁15上的定位扣,以使得所述储料机构1和所述启闭机构2相互之间在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固定,开启或封闭所述储料仓11,其定位原理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0113]
由于该实施例中,隔离储料盖与瓶子通过隔离储料盖中的第一瓶口接触部12内的内螺纹51与瓶口部41处的外螺纹52螺纹连接。使用时,使用者可手握储料机构1外壁,旋转
使设置在储料机构1上的内螺纹51与设置在瓶口部41上的外螺纹52,使得二者螺纹连接,直到螺纹旋转到底为止,定位扣和第二定位槽33实现扣合定位,在此过程中封堵件211与2出料口111逐步脱开形成一条出料通道,内容物会此通道进入瓶子构成的目标容器中,轻轻摇晃容器,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就完成了即时混合。
[0114]
然后反向旋转隔离储料盖,就可拧下已经使用过的隔离储料盖。
[0115]
上述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通过拧上隔离储料盖这一步动作实现即时混合,通过目标容器的连接螺纹提供动力,瓶口部41直接推动第二瓶口接触部22与第一瓶口接触部12发生相对位移,使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发生相对运动,以带动封堵件211移动,封堵件211离开出料口111打开出料口111,从而开启储料仓11,实用性好。且该实施例中的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可由塑料构成,且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均可为一体式结构,无需焊接工艺就可实现安装连接,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可由同材质构成,回收更环保。
[0116]
实施例二:
[0117]
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隔离储料盖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类似,其同样可以与瓶体配合使用构成即时混料容器,故对于二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仅对二者存在区别的部分进行说明。
[0118]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盖体部212还包括第二盖壁2122,所述第二盖壁2122位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外圈;所述第二上侧壁16嵌于所述第一盖壁2121和所述第二盖壁2122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内。
[0119]
该实施例中,定位组件被设置于第二盖壁2122与第二上侧壁16之间,定位组件包括设于第二盖壁2122上的定位扣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上的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一定位槽32和第二定位槽33间隔预设距离。
[0120]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也可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盖壁2122上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及设于所述第二上侧壁16上的定位扣。
[0121]
该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组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类似,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0122]
实施例三:
[0123]
如图9至图12所示,
[0124]
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也包括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
[0125]
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储料仓11和第一瓶口接触部12,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与所述储料仓11相连接;
[0126]
所述启闭机构2包括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相连接;
[0127]
所述储料机构1和所述启闭机构2嵌套连接,且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交错设置,所述储料机构1与所述启闭机构2可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进行相对移动,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128]
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由设于所述储料仓11外侧的第一抵止部121构成;
[0129]
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包括第一穿刺构件213,所述第一穿刺构件213伸入所述储
料仓11内,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嵌套于所述储料仓11和所述第一抵止部121外侧;
[0130]
所述第一穿刺构件213可在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与所述储料仓11进行相对运动,以刺穿所述储料仓11的底部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131]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穿刺构件213包括管道部2131及第一穿刺件2132,所述管道部2131的管壁与所述储料仓11的管壁贴合,所述第一穿刺件2132设于所述管道部2131的底端,且所述第一穿刺件2132处设有第一出料通道,供料体通过。
[0132]
该实施例中的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同样可以在隔离储料盖盖合于瓶体的瓶口部41处时,在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产生相对位移,但由于该实施例中的储料仓11并未设置出料口,而储料仓启闭组件21包括第一穿刺构件213,故在盖合隔离储料盖时,可通过第一穿刺构件213将储料仓11的底部刺穿,使其呈图10及图11所示状态,从而开启所述储料仓11,使得储料仓11内的料体流进瓶体,操作十分方便。该实施例中的第二瓶口接触部22呈一体式的盖状结构,且第二瓶口接触部22盖于第一穿刺构件213该与其连接,料体可在第二瓶口接触部22未盖于第一穿刺构件213的管道部2131上时,通过管道部2131灌入储料仓11,也可之间通过储料仓11上面的开口灌入,然后再对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进行组装,对储料仓11进行密封。
[0133]
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与实施例一总的隔离储料盖的原理相同,也是通过令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与瓶子的瓶口部41的顶面和侧壁分别接触,从而实现在盖合隔离储料盖的过程中令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产生相对运动,区别仅在于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一穿刺构件213穿刺储料仓11的方式、实现薄壁顶开,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134]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穿刺构件213中朝向储料仓11底部的部位呈尖锐状,从而可更好地刺穿储料仓11底部。而穿储料仓11底部可被设计为易于被刺穿的结构,如设置一定的纹路,以便被刺穿时,储料仓11底部可按预定纹路裂开,从而避免储料仓11底部上的材料脱落。
[0135]
实施例四:
[0136]
如图13至图1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与上述实施例三中的隔离储料盖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类似,其同样可以与瓶体配合使用构成即时混料容器,故对于二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仅对二者存在区别的部分进行说明。
[0137]
该实施例中的,第二穿刺构件214与第二瓶口接触部22呈一体式结构,并通过额外的盖合件215对第一穿刺构件213中的管道部2131的顶端进行盖合,灌装料体时,物料可从第一穿刺构件213中的管道部2131的顶端灌入储料仓11,在完成灌料操作后,通过盖合件215对其进行密封。
[0138]
实施例五:
[0139]
如图16至图18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同样包括储料机构1和启闭机构2;
[0140]
所述储料机构1包括储料仓11和第一瓶口接触部12,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与所述储料仓11相连接;
[0141]
所述启闭机构2包括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第二瓶口接触部22,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相连接;
[0142]
所述储料机构1和所述启闭机构2嵌套连接,且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交错设置,所述储料机构1与所述启闭机构2可在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和所
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进行相对移动,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143]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由所述储料仓11的侧壁延伸至所述储料仓11下方的壁段形成;
[0144]
所述启闭机构2设于所述储料仓11下方,且所述启闭机构2嵌套于所述第一瓶口接触部12内;
[0145]
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21包括第二穿刺构件214,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包括导料管221及设于所述导料管221外侧的第二抵止部222,所述第二穿刺构件214设于所述导料管221顶端,且所述第二穿刺构件214处设有第二出料通道,供料体通过;
[0146]
所述第二穿刺构件214可在所述第二瓶口接触部22的带动下与所述储料仓11进行相对运动,以刺穿所述储料仓11的底部开启所述储料仓11。
[0147]
该实施例中的隔离储料盖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三中的隔离储料盖的工作原理相同,区别仅在于该实施例中将启闭机构2设于所述储料仓11下方,并在储料仓11顶面设有额外的盖合件215对其进行密封,由于该实施例中,第二穿刺构件214位于储料仓11下方,故可起到阻挡被破坏的储料仓11底部材料落入瓶子内的作用,使用安全性更高。
[0148]
在其它实施例中,隔离储料盖与瓶子也可不采用螺纹的方式连接,仅需使得第一瓶口接触部或第二瓶口接触部中的任一接触部与瓶口部41的顶面相抵,并向第一瓶口接触部和第二瓶口接触部中不与瓶口部41的顶面相抵的接触部施力,使其沿瓶口部41的侧壁方向移动,就可开启储料仓。
[0149]
当隔离储料盖与瓶子采用螺纹的方式连接时,即时混料容器的瓶口部上的螺纹长度可比隔离储料盖中的第一瓶口接触部或第二瓶口接触部上的螺纹长度长,以使得即时混料容器中的隔离储料盖可预盖于瓶体的瓶口部的第一位置,使得二者固定,当需要使用即时混料容器内的料体时,再进一步地拧合瓶体与隔离储料盖,以开启所述储料仓。
[0150]
本发明的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的有益效果:
[0151]
该隔离储料盖通过设置分别与瓶体的瓶口接触的储料机构和启闭机构,使得在将隔离储料盖盖和于瓶体的过程中,带动储料机构与启闭机构进行相对位移,以带动所述储料仓启闭组件开启所述储料仓,从而使得使用者在将盖体盖于瓶体的过程中就能开启储料仓,使得储料仓内的物料可被倒入瓶体内,无需额外的动作开启储料仓,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快捷。该隔离储料盖及相应的即时混料容器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好、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打开方式更为简单,用户易于上手操作,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需要用到焊接等加工技术,生产更为方便,避免或减少在使用产品存在的误食铝膜或塑料碎片的风险,且便于回收再利用,更为环保。
[015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