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2 22:36: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良好的弹性、耐气候老化、耐紫外线、耐臭氧、耐水等的密封胶。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还具有突出的高强度、高延伸性等力学性能,在结构装配中承受以结构强度为主要功能的弹性粘结,起到结构粘结的作用。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一般有a、b两个组份,使用时需要先将两个组份混合均匀,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胶注入用胶部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固化速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达到满意的固化效果。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具有固化速度快、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因此广泛用于玻璃幕墙结构粘结,如隐框玻璃幕墙中玻璃与铝框的粘结、全玻幕墙中玻璃板块与玻璃肋之间的粘结以及中空玻璃的二道粘结密封等。然而传统的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形成足够的粘接力,如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有效粘结往往需要12~72h,有些基材或低温条件下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3.现有的双组分硅酮密封胶在长时间使用后,受到光照后,密封胶内部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使得密封胶发生老化,进而使得密封胶正常使用,且现有的密封胶的耐腐蚀性一般,使得密封胶的使用环境苛刻。
4.有机硅高分子是分子结构中含有元素硅、且硅原子上连接有机基的聚合物,通常分为四类: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硅烷偶联剂嘲。有机硅密封剂是硅橡胶的一种。有机硅密封剂由有机硅聚合物加入填充剂、补强剂、偶联剂、催化剂等组分加工而成。其主链由硅氧键构成,侧链通过硅原子与不同有机基团相结合,形成一系列产品。它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耐高、低温性,耐候、耐老化、耐臭氧、憎水、难燃、无毒,生理惰性,优良的电绝缘性,突出的表面活性等优点。这些性能是其他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因而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化工、机械、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新兴材料。
5.有机硅材料也存在许多弱点,比如强度低、易老化功能等,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越来越严重,对材料的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对有机硅密封剂进行改性,不断提高其综合性能,特别是通过添加固化剂、抗氧剂来提高其阻燃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6.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0.a组份基料85-95份、纳米碳酸钙10-15份、二甲基硅油5-10份;
11.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2.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5-80份、高温抗氧剂5-10份、耐高温剂5-10份、增粘剂5-1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
13.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4.b组份基料80-85份、复配固化剂5-8份、填料二10-15份;
15.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6.预混合原料88-92份、增塑剂1-5份、填料一5-8份;
17.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8.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0-45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3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7-9份、月桂有机锡5-7份、稀释剂10-20份、二异氰酸酯15-20份、降粘树脂1-5份、聚酰胺蜡0-3-0.5份、粘接力促进剂1-3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1-1.3混合使用。
19.优选的,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20.石膏50-55份、硫酸铝15-20份、钙基膨润土20-25份、减水剂8-12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5-10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3-5份。
21.优选的,所述填料一选自石英粉、滑石粉、重质碳酸钙、硅藻土、蒙脱石、轻质碳酸钙、沉淀白炭黑和纳米活性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22.优选的,所述填料二选自气相二氧化硅、沉淀法二氧化硅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23.优选的,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
24.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聚丁二酸1,2-丙二醇酯(ppb)、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和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5.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6.s1、a组份工艺
27.1.2按所述重量份配备a组份基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28.1.2开机升温,a组份基料和二甲基硅油搅匀后第一次投入纳米碳酸钙,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29.1.3第二次加入纳米碳酸钙,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30.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真空度保持在-0.07mpa~-0.09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经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31.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32.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33.s2、b组份工艺
34.2.1b组份基料的制备
35.2.1.1按所述重量份配备预混合原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36.2.1.2开机升温,预混合原料和增塑剂搅匀后第一次投入填料一,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37.2.1.3第二次加入填料一,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38.2.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00℃~120℃之间,真空度保持在-0.07mpa~-0.09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39.2.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40.2.2 b组份的制备
41.将制备好的b组份基料和复配固化剂推入分散机搅拌30分钟,再加入填料二,放下机盖抽上真空,真空度达到-0.08mpa以上脱泡,并搅拌60分钟;
42.停机,检测稠度、表干时间和细度合格后,通氮气自然冷却至25~30℃后,通过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43.出料,如果偏稠,可以加入适量硅油,偏稀可以适当加入气相白炭黑调整。细度不合格可以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44.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系统,包括a组份混合组件、b组份混合组件、分散机和基座,所述a组份混合组件由a组份原料仓、a组份原料输送机、a组份混合机依次连接而成,所述b组份混合组件包括b组份基料仓、b组份基料输送机、b组份混合机、b组份其他原料仓和b组份其他原料输送机,其中b组份基料仓、b组份基料输送机和b组份混合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b组份其他原料仓、b组份其他原料输送机和b组份混合机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45.所述分散机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螺杆挤出机,螺杆挤出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挤出管道,所述挤出管道的一端连通有灌装机壳体。
46.优选的,所述灌装机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活塞的上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设置于灌装机壳体的顶部;
47.所述灌装机壳体的底部设有下料口,下料口的外壁套接有活动套筒,所述活动套筒的内壁环形部分有若干组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向下料口的外壁延伸,所述下料口的外壁设有与限位滑块对应的限位滑槽。
48.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筒的外壁一侧水平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侧且位于活动套筒的外部套接有环形连接件,环形连接件与活动套筒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加强筋。
4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通过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于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板固定于下料口的侧壁。
50.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筒距离下端口3-5厘米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51.优选的,所述基座的转动槽内设有转盘,转盘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大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小齿轮,小齿轮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电机。
52.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端面沿着边缘均匀环绕设有若干组安装卡槽,安装卡槽内插接有灌装筒;所述安装卡槽内壁两侧的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夹持块,夹持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5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4.1、本发明通过添加复配固化剂,能够现住提升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综合性能,在保证密封胶具有高强度、高延展性以及良好的粘接性能等的同时,能够有效缩短固化与有效粘接时间,提高使用该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生产效率;
55.2、本发明提供的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无特别要求,制备时间较短;经测试,该密封胶粘结性、固化性、抗裂性等各种性能达到相关标准对该类产品的要求;
56.3、本发明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精准定位灌装筒的位置,并定量定点进行灌装,避免灌装过量或过少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8.图1为本发明a组份工艺流程示意图;
59.图2为本发明b组份基料工艺流程示意图;
60.图3为本发明b组份工艺流程示意图;
61.图4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62.图5为本发明灌装机壳体及转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63.图6为本发明a结构放大示意图;
64.图7为本发明b-b结构剖面示意图;
65.图8为本发明c结构放大示意图。
66.图中:a组份混合组件1、a组份原料仓101、a组份原料输送机102、a组份混合机103、b组份混合组件2、b组份基料仓201、b组份基料输送机202、b组份混合机203、b组份其他原料仓204、b组份其他原料输送机205、分散机3、螺杆挤出机4、挤出管道5、灌装机壳体6;
67.第一气缸61、活塞62、下料口63、活动套筒64、限位滑块65、限位滑槽66、支撑杆67、固定板68、第二气缸69、环形连接件610、加强筋611、限位挡板612、压力传感器613;
68.基座7、转盘8、灌装筒81、安装卡槽82、夹持块83、凹槽84、弹簧85、大齿轮9、小齿轮10、电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69.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0.实施例1
71.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72.a组份基料85份、纳米碳酸钙10份、二甲基硅油5份;
73.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74.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5份、高温抗氧剂5份、耐高温剂5份、增粘剂5份、硅烷偶联剂5份;
75.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76.b组份基料80份、复配固化剂5份、填料二10份;
77.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78.预混合原料88份、增塑剂1份、填料一5份;
79.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80.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0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7份、月桂有机锡5份、稀释剂10份、二异氰酸酯15份、降粘树脂1份、聚酰胺蜡0.3份、粘接力促进剂1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1混合使用。
81.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82.石膏50份、硫酸铝15份、钙基膨润土20份、减水剂8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5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3份。
83.所述填料一为石英粉。
84.所述填料二为气相二氧化硅。
85.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86.所述增塑剂为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
87.实施例2
88.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89.a组份基料90份、纳米碳酸钙12份、二甲基硅油7份;
90.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91.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7份、高温抗氧剂7份、耐高温剂7份、增粘剂7份、硅烷偶联剂7份;
92.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93.b组份基料82份、复配固化剂6份、填料二12份;
94.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95.预混合原料90份、增塑剂3份、填料一6份;
96.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97.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2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30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8份、月桂有机锡6份、稀释剂15份、二异氰酸酯17份、降粘树脂3份、聚酰胺蜡0.4份、粘接力促
进剂2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2混合使用。
98.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99.石膏52份、硫酸铝17份、钙基膨润土22份、减水剂10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7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4份。
100.所述填料一为重质碳酸钙和硅藻土按照质量比1:1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01.所述填料二为气相二氧化硅和沉淀法二氧化硅按照质量比1:1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02.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03.所述增塑剂为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和聚丁二酸1,2-丙二醇酯(ppb)组合,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和聚丁二酸1,2-丙二醇酯(ppb)按照质量比1:1.2进行混合。
104.实施例3
105.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06.a组份基料95份、纳米碳酸钙15份、二甲基硅油10份;
107.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08.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80份、高温抗氧剂10份、耐高温剂10份、增粘剂10份、硅烷偶联剂10份;
109.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10.b组份基料85份、复配固化剂8份、填料二15份;
111.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12.预混合原料92份、增塑剂5份、填料一8份;
113.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14.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5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3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9份、月桂有机锡7份、稀释剂20份、二异氰酸酯20份、降粘树脂5份、聚酰胺蜡0.5份、粘接力促进剂3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3混合使用。
115.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116.石膏55份、硫酸铝20份、钙基膨润土25份、减水剂12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10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5份。
117.所述填料一为沉淀白炭黑和纳米活性碳酸钙按照质量比1:1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18.所述填料二为沉淀法二氧化硅和炭黑按照质量比1:1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19.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20.所述增塑剂为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和乙烯基硅油组合,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和乙烯基硅油按照质量比1:1进行混合。
121.实施例4
1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填料一为重质碳酸钙;所述填料二为炭黑;所述增塑剂为聚己二酸1,2-丙二醇酯(ppa)。
123.实施例5
1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填料一为硅藻土;所述填料二为沉淀法二氧化硅;所述增塑剂为聚丁二酸1,2-丙二醇酯(ppb)。
125.实施例6
12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填料一为纳米活性碳酸钙;所述填料二为气相二氧化硅和炭黑的混合,气相二氧化硅和炭黑的质量比为1:1;所述增塑剂为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和白油的混合,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和白油的混合的质量比为1:1:1。
127.对比例1
128.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29.a组份基料85份、纳米碳酸钙10份、二甲基硅油5份;
130.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31.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5份、耐高温剂5份、增粘剂5份、硅烷偶联剂5份;
132.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33.b组份基料80份、复配固化剂5份、填料二10份;
134.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35.预混合原料88份、增塑剂1份、填料一5份;
136.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37.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0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7份、月桂有机锡5份、稀释剂10份、二异氰酸酯15份、降粘树脂1份、聚酰胺蜡0.3份、粘接力促进剂1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1混合使用。
138.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139.石膏50份、硫酸铝15份、钙基膨润土20份、减水剂8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5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3份。
140.所述填料一选自石英粉;所述填料二选自气相二氧化硅;
141.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42.所述增塑剂为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
143.对比例2
144.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45.a组份基料85份、纳米碳酸钙10份、二甲基硅油5份;
146.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47.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5份、高温抗氧剂5份、耐高温剂5份、增粘剂5份、硅烷偶联剂5份;
148.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49.b组份基料80份、固化剂硫酸铝5份、填料二10份;
150.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51.预混合原料88份、增塑剂1份、填料一5份;
152.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53.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0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7份、月桂有机锡5份、稀释剂10份、二异氰酸酯15份、降粘树脂1份、聚酰胺蜡0.3份、粘接力促进剂1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1混合使用。
154.所述填料一选自石英粉;所述填料二选自气相二氧化硅;
155.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56.所述增塑剂为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
157.对比例3
158.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59.a组份基料85份、纳米碳酸钙10份、二甲基硅油5份;
160.其中a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61.α、ω-二羟基聚硅氧烷75份、高温抗氧剂5份、耐高温剂5份、增粘剂5份、硅烷偶联剂5份;
162.所述b组份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63.b组份基料80份、复配固化剂5份、填料二10份;
164.其中b组份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65.预混合原料88份、填料一5份;
166.其中预混合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作而成:
167.烷氧基硅烷交联剂40份、二乙酰乙酸乙酯钛酸二异丙酯25份、二丁基二月桂酸锡7份、月桂有机锡5份、稀释剂10份、二异氰酸酯15份、降粘树脂1份、聚酰胺蜡0.3份、粘接力促进剂1份;使用时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1混合使用。
168.所述复配固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复配而成:
169.石膏50份、硫酸铝15份、钙基膨润土20份、减水剂8份、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5份、二氧化双环戊二烯3份。
170.所述填料一选自石英粉;所述填料二选自气相二氧化硅;
171.所述烷氧基硅烷交联剂是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与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按照质量比1.3:1.1:1.2进行混合的混合物。
172.实验测试:
173.将实施例1-6与对比例1-3制得的密封胶进行测试,其中粘结强度、表干时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测试。
[0174][0175]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中制备的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综合性能最好,其粘结性、固化性、抗裂性均有大幅度提升,且通过添加高温抗氧剂、复配固化剂和增塑剂,能够降低内应力,从而降低开裂风险。
[0176]
本发明人设置对比例1中不添加高温抗氧剂,对比例2中不添加复配固化剂,对比例3中不添加增塑剂制得的密封胶性能明显比实施例1差,本发明人还发现,在a组分、b组分按质量比1:1.2混合使用时效果最佳。
[0177]
实施例4
[0178]
参照图1-3,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79]
s1、a组份工艺
[0180]
1.3按所述重量份配备a组份基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181]
1.2开机升温,a组份基料和二甲基硅油搅匀后第一次投入纳米碳酸钙,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182]
1.3第二次加入纳米碳酸钙,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183]
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00℃,真空度保持在-0.07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经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184]
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185]
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186]
s2、b组份工艺
[0187]
2.1 b组份基料的制备
[0188]
2.1.1按所述重量份配备预混合原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189]
2.1.2开机升温,预混合原料和增塑剂搅匀后第一次投入填料一,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190]
2.1.3第二次加入填料一,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191]
2.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00℃,真空度保持在-0.07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192]
2.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193]
2.2 b组份的制备
[0194]
将制备好的b组份基料和复配固化剂推入分散机搅拌30分钟,再加入填料二,放下机盖抽上真空,真空度达到-0.08mpa以上脱泡,并搅拌60分钟;
[0195]
停机,检测稠度、表干时间和细度合格后,通氮气自然冷却至25~30℃后,通过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196]
出料,如果偏稠,可以加入适量硅油,偏稀可以适当加入气相白炭黑调整。细度不合格可以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0197]
实施例5
[0198]
参照图1-3,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99]
s1、a组份工艺
[0200]
1.4按所述重量份配备a组份基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201]
1.2开机升温,a组份基料和二甲基硅油搅匀后第一次投入纳米碳酸钙,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202]
1.3第二次加入纳米碳酸钙,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203]
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10℃,真空度保持在-0.08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经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204]
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205]
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206]
s2、b组份工艺
[0207]
2.1 b组份基料的制备
[0208]
2.1.1按所述重量份配备预混合原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209]
2.1.2开机升温,预混合原料和增塑剂搅匀后第一次投入填料一,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210]
2.1.3第二次加入填料一,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211]
2.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10℃,真空度保持在-0.08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
格后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212]
2.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213]
2.2 b组份的制备
[0214]
将制备好的b组份基料和复配固化剂推入分散机搅拌30分钟,再加入填料二,放下机盖抽上真空,真空度达到-0.08mpa以上脱泡,并搅拌60分钟;
[0215]
停机,检测稠度、表干时间和细度合格后,通氮气自然冷却至25~30℃后,通过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216]
出料,如果偏稠,可以加入适量硅油,偏稀可以适当加入气相白炭黑调整。细度不合格可以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0217]
实施例6
[0218]
参照图1-3,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219]
s1、a组份工艺
[0220]
1.5按所述重量份配备a组份基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221]
1.2开机升温,a组份基料和二甲基硅油搅匀后第一次投入纳米碳酸钙,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222]
1.3第二次加入纳米碳酸钙,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223]
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20℃之间,真空度保持在-0.09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经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224]
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225]
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226]
s2、b组份工艺
[0227]
2.1 b组份基料的制备
[0228]
2.1.1按所述重量份配备预混合原料,并投入混合机混合;
[0229]
2.1.2开机升温,预混合原料和增塑剂搅匀后第一次投入填料一,加完后搅拌20分钟后停机;
[0230]
2.1.3第二次加入填料一,搅拌30分钟,停机、铲边;
[0231]
2.1.4开机搅拌,从料温达到100℃时开始计时,通过调节导热油将温度控制在120℃,真空度保持在-0.09mpa,总计保温抽真空时间达到3小时后,取样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合格后出料,放入铁皮桶,加盖防止污染(检测稠度和挥发份和细度);
[0232]
2.1.5自然冷却到50-60℃以下时研磨25-30分钟,如细度超过50微米,进行下一工序;再通过三辊研磨机均质化研磨,直到细度低于50微米合格为止;
[0233]
2.2 b组份的制备
[0234]
将制备好的b组份基料和复配固化剂推入分散机搅拌30分钟,再加入填料二,放下机盖抽上真空,真空度达到-0.08mpa以上脱泡,并搅拌60分钟;
[0235]
停机,检测稠度、表干时间和细度合格后,通氮气自然冷却至25~30℃后,通过螺杆挤出机出料包装。
[0236]
出料,如果偏稠,可以加入适量硅油,偏稀可以适当加入气相白炭黑调整。细度不合格可以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0237]
实施例7
[0238]
参照图4-8,一种双组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制备系统,包括a组份混合组件1、b组份混合组件2、分散机3和基座7,a组份混合组件1由a组份原料仓101、a组份原料输送机102、a组份混合机103依次连接而成,a组份混合机103与分散机3之间通过管道a连接,管道a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a;
[0239]
b组份混合组件2包括b组份基料仓201、b组份基料输送机202、b组份混合机203、b组份其他原料仓204和b组份其他原料输送机205,其中b组份基料仓201、b组份基料输送机202和b组份混合机20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b组份其他原料仓204、b组份其他原料输送机205和b组份混合机203通过管道依次连接;b组份混合机203与分散机3之间通过管道b连接,管道b的管路上安装有阀门b;
[0240]
分散机3通过输送管道连通有螺杆挤出机4,螺杆挤出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挤出管道5,挤出管道5的一端连通有灌装机壳体6;
[0241]
当生产a组份时,关闭阀门b,开启阀门a;当生产b组份时,关闭阀门a,开启阀门b;生产原料经分散机3充分混合分散后输送至螺杆挤出机4,再经螺杆挤出机4挤出并通过挤出管道5输送至灌装机壳体6;当灌装机处于未运行状态时,活塞62刚好对挤出管道5的出口进行密封,避免胶体流至灌装机壳体6内;
[0242]
灌装机壳体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62,活塞62的上端通过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气缸61,第一气缸61设置于灌装机壳体6的顶部;灌装机壳体6的底部设有下料口63,下料口63的外壁套接有活动套筒64,活动套筒64的内壁环形部分有若干组限位滑块65,限位滑块65向下料口63的外壁延伸,下料口63的外壁设有与限位滑块65对应的限位滑槽66。
[0243]
活动套筒64的外壁一侧水平连接有支撑杆67,支撑杆67的两侧且位于活动套筒64的外部套接有环形连接件610,环形连接件610与活动套筒64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加强筋611;支撑杆67的上端通过通过活塞杆连接有第二气缸69,第二气缸69设置于固定板68的上端,固定板68固定于下料口63的侧壁;活动套筒64距离下端口3-5厘米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挡板612,限位挡板612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613,压力传感器613选用px709gw型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0244]
基座7的转动槽内设有转盘8,转盘8的外壁套接有大齿轮9,大齿轮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小齿轮10,小齿轮10的内壁通过转轴连接有电机11;
[0245]
电机11驱动小齿轮10转动,并通过大齿轮9带动转盘8和灌装筒81转动,使得灌装筒81转动至指定位置,此时启动第二气缸69,第二气缸69通过活塞杆驱动支撑杆67和活动套筒64向下运动,此时活动套筒64向下运动并与灌装筒81的上端口对接,限位挡板612底部的压力传感器613与上端口接触,同时压力传感器613传递信号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发出执行命令到第一气缸61,且此连接电路为公知常识的普通电路连接关系;第一气缸61通过活塞杆驱动活塞62先向上运动再向下运动,向上运动时由于形成一定的负压,将挤出管道5内的胶体吸附至灌装机壳体6内,然后再通过活塞62向下挤压,从而完成密封胶的灌装包装;
[0246]
转盘8的上端面沿着边缘均匀环绕设有若干组安装卡槽82,安装卡槽82内插接有
灌装筒81;安装卡槽82内壁两侧的凹槽84内转动连接有夹持块83,夹持块83与凹槽84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85,能够对灌装筒81进行有效夹持,保持灌装筒81的稳定灌装。
[024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24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249]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2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