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2:35: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管道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pvc塑料管道,尤其是市政水管,其管径较大,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管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随意放置或堆叠在运输车厢,管道极易因碰撞及挤压发生变形甚至破裂,则在后期布管过程中,端部发生变形的管道无法与其它的管道进行拼装,或者即使能够拼装,也无法保证管道接口的严密性,而中间段发生弯曲变形的管道则会给布管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发明提出一种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包括三脚架、夹持机构和承托机构;
5.所述夹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安装在塑料管道的两端,每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套筒、外转盘、t形杆、外推块、压盘、内转盘、转轴、内推块、l形杆和驱动件,所述外转盘与所述套筒依次同轴套设在所述塑料管道的一端,所述外转盘与所述塑料管道间隙配合,所述外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筒的内壁上,所述外推块的数量为三块,所述套筒与所述塑料管道的外壁之间设有三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外推块,每个所述外推块远离所述塑料管道的那侧均连接有一t形杆,所述t形杆包括推杆和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推杆的中部,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外转盘的第一斜弧槽内,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推块上,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套筒壁上,所述压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塑料管道端部的那端,所述压盘中间设有一陷入至所述塑料管道内部的腔槽,所述腔槽内转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上键连接有一内转盘,所述腔槽与所述塑料管道的内壁之间设有三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内推块,每个所述内推块靠近所述腔槽的那侧均连接有一l形杆,所述l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推块上,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内转盘的第二斜弧槽内,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外转盘与所述内转盘同步转动一个预设角度,以推动所述外推块和所述内推块分别对所述套筒的内外壁进行同步夹持并持续夹持;
6.安装有所述夹持机构的塑料管道横跨放置在两个所述三脚架之间,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通过弹簧分别挂接在两个所述三脚架上;
7.所述承托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三脚架上,用于承托所述塑料管道的中间段的重量。
8.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的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所述塑料管道不发生碰撞,还能够有效保证管道两端的外圆度及中间段的直线度,其中,为了保证所述塑料管道的两端不发生形变,在所述塑料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夹持机构,通过所述
夹持机构自动将所述塑料管道端部的内外壁同步夹持住,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所述塑料管道端部的外圆度;并通过所述弹簧将所述塑料管道悬挂在两个所述三脚架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塑料管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变形及破裂;再通过所述承托机构,对所述塑料管道的中间段进行有效承托,以保证所述塑料管道中间段的直线度,避免所述塑料管道的中间段发生弯曲形变。
10.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1.进一步地,所述外转盘的盘面与所述转轴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气缸、活塞、驱动杆和枢轴,所述驱动气缸通过所述枢轴连接在所述压盘的盘面上,所述活塞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内,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插接在所述连杆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所述连杆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外转盘的盘面上,所述连杆呈l形,一段垂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转盘的盘面上,另一段垂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压盘的盘面上设有三条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圆弧槽,所述连杆与所述外转盘垂直连接的那段活动插接在所述圆弧槽内。
13.进一步地,三块所述外推块合围成的圆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塑料管道的外径。
14.进一步地,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外推块均关于所述内推块对称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机构包括两根挂杆和若干条弹力带,两根所述挂杆横跨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脚架上,两根所述挂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塑料管道的上方两侧,两根所述挂杆上等间距连接有若干条所述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两端分别挂接在两根所述挂杆上,所述弹力带的中间段承托在所述塑料管道的底部。
1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三脚架呈四面体状,包括分布在四面体各边处的六根支撑杆。
1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夹持机构均通过两个所述弹簧悬挂在所述三脚架上,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两侧,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凸耳挂接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两侧,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凸耳挂接在位于所述套筒两侧的两根支撑杆上。
18.进一步地,同一个所述三脚架上的两个第二凸耳之间的间距大于同一个所述套筒上的两个第一凸耳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三脚架上的两个第二凸耳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套筒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凸耳之间间距。
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的部分主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的主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非夹持状态的后视图;
2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非夹持状态的后视图的剖视图;
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夹持状态的后视图;
2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夹持状态的后视图的剖视图;
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夹持状态的俯视图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10、三脚架,101、支撑杆,20、夹持机构,21、套筒,22、外转盘,221、第一斜弧槽,23、t形杆,24、外推块,25、压盘,251、腔槽,252、圆弧槽,26、内转盘,261、第二斜弧槽,27、转轴,28、内推块,29、l形杆,210、驱动件,2101、驱动气缸,2102、活塞,2103、驱动杆,2104、枢轴,211、连杆,30、承托机构,31、挂杆,32、弹力带,40、塑料管道,50、弹簧,60、第一凸耳,70、第二凸耳。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31.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给塑料管道运输用的保护装置,包括三脚架10、夹持机构20和承托机构30。
32.所述夹持机构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机构20分别安装在塑料管道40的两端,每个所述夹持机构20均包括套筒21、外转盘22、t形杆23、外推块24、压盘25、内转盘26、转轴27、内推块28、l形杆29和驱动件210,所述外转盘22与所述套筒21依次同轴套设在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一端,所述外转盘22与所述塑料管道40间隙配合,所述外转盘22转动连接在所述套筒21的内壁上,所述外推块24的数量为三块,所述套筒21与所述塑料管道40的外壁之间设有三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外推块24,每个所述外推块24远离所述塑料管道40的那侧均连接有一t形杆23,所述t形杆23包括推杆和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所述推杆的中部,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外转盘22的第一斜弧槽221内,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推块24上,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套筒21壁上,所述压盘25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筒21靠近所述塑料管道40端部的那端,所述压盘25中间设有一陷入至所述塑料管道40内部的腔槽251,所述腔槽251内转动连接有一转轴27,所述转轴27上键连接有一内转盘26,所述腔槽251与所述塑料管道40的内壁之间设有三块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内推块28,每个所述内推块28靠近所述腔槽251的那侧均连接有一l形杆29,所述l形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推块28上,另一端活动插接在所述内转盘26的第二斜弧槽261内,所述驱动件210用于驱动所述外转盘22与所述内转盘26同步转动一个预设角度,以推动所述外推块24和所述内推块28分别对所述套筒21的内外壁进行同步夹持并持续夹持,所述套筒21、所述外转盘22、所述压盘25、所述腔槽251、所述内转盘26、所述转轴27与所述塑料管道均同轴设置。
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持机构20用于对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两端进行夹持防护,能够很好的保护所述塑料管道40的端部,从而保证所述塑料管道40两端的外圆度不受到破坏,然后再通过弹簧50挂接在三脚架10上,这样便能够有效避免塑料管道40在运输过程中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
34.具体的,在所述驱动件210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外转盘22与所述内转盘26同步转
动,转动的外转盘22在三个第一斜弧槽221的协助作用下,推动三根所述t形杆23连接所述外推块24的那端同步向靠近塑料管道40的中心线方向运动,进而同步推动所述外推块24压向所述塑料管道40的外壁,并最后包裹在所述塑料管道40外,与此同时,与所述外转盘22同步转动的内转盘26,在三个第二弧槽221的协助作用下,推动三根所述l形杆29连接所述内推块28的那端同步向远离塑料管道40中心线的方向运动,进而在所述外推块24压在所述塑料管道40外壁的同时,三个所述内推块28也同步压在所述塑料管道40的内壁上,此时的塑料管道40的两端便同时被所述外推块24与所述内推块28夹持在所述套筒21内。
35.所述外转盘22的盘面与所述转轴27之间连接有连杆211,所述驱动件210包括驱动气缸2101、活塞2102、驱动杆2103和枢轴2104,所述驱动气缸2101通过所述枢轴2104连接在所述压盘25的盘面上,所述活塞2102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气缸2101内,另一端垂直连接有驱动杆2103,所述驱动杆2103活动插接在所述连杆211上。
36.所述连杆211的数量为三根,三根所述连杆211呈圆周阵列分布在所述外转盘22的盘面上,所述连杆211呈l形,一段垂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转盘22的盘面上,另一段垂直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27上,所述压盘25的盘面上设有三条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圆弧槽252,所述连杆211与所述外转盘22垂直连接的那段活动插接在所述圆弧槽252内。
37.所述套筒21的内壁设有一阶梯面,所述压盘25靠近所述外转盘22的那侧设有一凸台,分别对所述外转盘22的两侧进行限位。
38.所述第一斜弧槽221和所述第二斜弧槽261分别倾斜设置在所述外转盘22和所述内转盘26的盘面上,所述第一斜弧槽221的两端到所述外转盘22的中心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第二斜弧槽261的两端到所述内转盘26的中心的距离不相同,所述第一斜弧槽221的两端与所述外转盘22的中心所成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斜弧槽261的两端与所述内转盘26的中心所成的圆心角相同。相同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一斜弧槽22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斜弧槽26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的变化趋势相反,若所述第一斜弧槽22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大,则所述第二斜弧槽26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小,若所述第一斜弧槽22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小,则所述第二斜弧槽261到所述转轴27中心的距离逐渐变大,这样才能实现所述外推块24与所述内推块28同步压向所述塑料管道40,或同步远离所述塑料管道40的操作。
39.所述驱动件210用于驱动所述外转盘22与所述内转盘26同步转动,从而推动所述外推块24和所述内推块28分别对所述套筒21的内外壁进行同步夹持并持续夹持,具体的,由于所述内转盘26键连接在所述转轴27上,所述外转盘22的盘面与所述转轴27之间通过连杆211连接,因此,在所述驱动气缸2101驱动所述活塞2102伸出时,便能通过所述活塞2102上的驱动杆2103推动所述连杆211运动,而由于所述连杆211只能绕所述转轴27的中心线做圆周运动,因此,在驱动杆2103的推动作用下,所述连杆211绕所述转轴27的中心线做圆周运动,且所述驱动气缸2101也会为了适配所述连杆211的运动绕枢轴2104转动来调整自身的角度,当所述连杆211及所述转轴27转动了一个预设角度后,所述驱动气缸2101维持所述活塞2102的位置不懂,此时的所述外转盘22和所述内转盘26也分别在所述连杆211和所述转轴27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一个预设角度,进而同步推动所述外推块24和所述内推块28分别夹持在所述套筒21的内外壁上并维持夹持的动作不变。
40.三块所述外推块24合围成的圆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塑料管道40的外径,从而能够在
夹持的过程中将所述塑料管道40包裹在三块所述外推块24合围成的圆环内,使所述塑料管道40壁受力均匀,对所述塑料管道40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41.每两块相邻的所述外推块24均关于所述内推块28对称设置,在三块所述外推块24合围在所述塑料管道40外时,所述内推块28便将所述塑料管道40内壁的相邻两块所述外推块24之间的间隙处压住,避免夹持盲区的产生,使得整个所述塑料管道40的端部受压更加均匀,对所述塑料管道40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42.安装有所述夹持机构20的塑料管道40横跨放置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之间,两个所述夹持机构20均通过弹簧50分别挂接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上。
43.每个所述三脚架10呈四面体状,包括分布在四面体各边处的六根支撑杆101。由于所述三脚架10的稳定性,能够对所述塑料管道40进行稳固支撑,且由于所述三脚架10具有上窄下宽的特性,不仅便于所述塑料管道40从上至下置入两个所述三脚架10之间,还能够在运输的过程中,使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两端悬置在所述三脚架10的下方宽阔区域,不易与所述三脚架10发生碰撞及干涉。
44.每个所述夹持机构20均通过两个所述弹簧50悬挂在所述三脚架10上,两个所述弹簧50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套筒21的外壁两侧,两个所述弹簧50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凸耳60挂接在所述套筒21的外壁两侧,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凸耳70挂接在位于所述套筒21两侧的两根支撑杆101上。
45.本发明的弹簧50的弹性系数较大,利用弹簧50进行挂接,由于弹簧50的高弹力及易复位特性,在运输车厢晃动的过程中,四个弹簧50能够对所述塑料管道40进行有效维稳,减少所述塑料管道的晃动程度,且能够尽力将所述塑料管道40拉至中间位置,进而有效避免所述塑料管道40发生碰撞。
46.同一个所述三脚架10上的两个第二凸耳70之间的间距大于同一个所述套筒21上的两个第一凸耳60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三脚架10上的两个第二凸耳70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所述套筒21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凸耳60之间间距,凸耳这样设置,能够尽可能的加大所述塑料管道40端部与所述三脚架10的支撑杆10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有效避免所述塑料管道40与支撑杆101发生碰撞,且能够使弹簧50保持在拉伸状态,增强对所述塑料管道40的维稳效果,进一步减少了所述塑料管道的晃动程度。
47.所述承托机构30安装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上,用于承托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的重量。
48.所述承托机构30包括两根挂杆31和若干条弹力带32,两根所述挂杆31横跨连接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上,两根所述挂杆31平行设置在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上方两侧,两根所述挂杆31上等间距连接有若干条所述弹力带32,所述弹力带32的两端分别挂接在两根所述挂杆31上,所述弹力带32的中间段承托在所述塑料管道40的底部,所述弹力带32的弹性系数高,能够起到很好的承托效果。
49.由于所述塑料管道40在悬挂的过程中,虽然两端能够受到很好的防护,但中间段在重力作用下,容易下垂,不仅对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两端起到一个拉扯作用,还会使得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发生较大形变,因此,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之间设置一承托机构30,用来对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进行有效承托,避免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发生形变,从而有效保证所述塑料管道40中间段的直线度。
50.本发明为了保证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两端不发生形变,在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夹持机构20,通过所述夹持机构20自动将所述塑料管道40端部的内外壁同步夹持住,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所述塑料管道40端部的外圆度;并通过所述弹簧50将所述塑料管道40悬挂在两个所述三脚架10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塑料管道40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变形及破裂;再通过所述承托机构30,对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进行有效承托,以保证所述塑料管道40中间段的直线度,避免所述塑料管道40的中间段发生弯曲形变。
5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