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2:07: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农药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农药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环保和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天然、低毒的农药正逐渐代替高毒的农药。虫生真菌是一种天然、低毒且能有效防治有害昆虫的生物农药,比如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其适应性强,寄主范围广,可侵染上千种昆虫与螨类,但其杀虫效果缓慢且不稳定。
3.天然除虫菊素是由除虫菊花中分离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次生化合物,包括除虫菊素i与ii,瓜叶菊素i与ii,及茉酮菊酯i与ii等六种有效成份。天然除虫菊素具有杀虫广谱性、快速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点,但其易光解,持效期短,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发展与应用。
4.将天然除虫菊素和球孢白僵菌的混配,发挥除虫菊素快速击杀害虫特点,弥补球孢白僵菌对害虫见效慢的缺点;同时,降低天然除虫菊素的用量,减少成本,免除农药田间桶混的麻烦,节省时间和费用。因此,研发天然除虫菊素和球孢白僵菌两者混配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5.农药活性成分的应用,都必须加工成制剂才能在大田使用,现有技术中将虫生真菌与化学农药的混配组合物加工成制剂,仍存有多方面的缺陷,比如制剂中的助剂影响虫生真菌的活性,导致杀虫效果低;还比如化学农药在助剂中的溶解性不高或不溶解,助剂影响农药活性成分的乳化分散性和稳定性等,从而影响制剂的性能,进而影响制剂的杀虫效果。
6.综上,研发一种性能稳定、效果良好的天然除虫菊素和球孢白僵菌混配的农药制剂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该可分散油悬浮剂性能稳定、悬浮性能好、防治蚜虫效果显著。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0.8%、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1.5%、乳化剂8.5%~14.5%、水性分散剂7%~8%、非水性分散剂3%~5%、流变改性剂3.5%~5%、增效剂2%~4%、紫外保护剂0.005%~0.01%和油基余量。
9.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0.8%、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1.5%、乳化剂10%~12%、水性分散剂7.5%、非水性分散剂4%、流变改性剂4%~5%、增效剂2%~4%、紫外保护剂0.005%~
0.01%和油基余量。
10.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乳化剂11%、水性分散剂7.5%、非水性分散剂4%、流变改性剂4%、增效剂3%、紫外保护剂0.007%和油基69.493%。
11.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优选地,所述水性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分散剂和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地,所述非水性分散剂为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和星状结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地,所述流变改性剂包括硅藻土、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15.优选地,所述增效剂为增效胺。
16.优选地,所述紫外保护剂包括氧化锌、2-(3,5-二叔戊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和二氧化钛(tio2)中的至少一种。
17.优选地,所述油基包括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植物调和油中的至少一种。
18.可选择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1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星状结构共聚物、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19.可选择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所述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所述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的质量比为(7~8):(2~3):(1~2)。
20.可选择地,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分散剂为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
21.可选择地,所述水性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
22.所述非水性分散剂包括所述非水性分散剂包括星状结构共聚物、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和所述非离子嵌段共聚物,所述星状结构共聚物、所述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与所述非离子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3~5):(0~1):(0~2)。
23.可选择地,所述流变改性剂包括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所述有机膨润土、所述聚酯嵌段共聚物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3):1:1。
24.可选择地,所述油基为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所述大豆油、所述花生油与所述芝麻油的质量比为90:9:1。
2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业害虫中的应用,所述农业害虫为同翅目害虫,尤其对蚜虫防治效果显著。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7.(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性能稳定,悬浮性能好;可分散油悬浮剂其中的助剂对有效成分球孢白僵菌安全无显著影响,能与除虫菊素互溶,从而不会影响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复配后的杀虫效果;
28.(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蚜虫的
效果显著;
29.(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其组份全为天然物质,环境友好,其理化性能优良而稳定,对蚜虫防治效果好,有效成分用量少,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30.图1是除虫菊素在油基中的溶解性;其中,试管1中的油基为葵花籽油,试管2中的油基为大豆油,试管3中的油基为花生油,试管4中的油基为油酸乙酯,试管5中的油基为油酸甲酯,试管6中的油基为植物调和油;
31.图2是实施例6和7以及对比例1和2四种可分散油悬浮剂热贮后的外观;其中,图2a为实施例6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b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c为对比例1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d为对比例2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33.本发明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来自bbps01菌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61494)大米发酵产物,含孢量为(1.77
±
0.31)
×
10
11
/g,孢子萌发率为(93.75
±
1.92)%,干燥减量(2.53
±
0.43)%,其他指标符合要求,可以用于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加工。
34.本发明所述的除虫菊素原油,天然除虫菊素含量为71.78%,购买自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5.本发明所述的植物调和油为植物调和油,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大豆油90%,花生油9%,芝麻油1%。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0.8%、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1.5%、乳化剂8.5%~14.5%、水性分散剂7%~8%、非水性分散剂3%~5%、流变改性剂3.5%~5%、增效剂2%~4%、紫外保护剂0.005%~0.01%和油基余量。
3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0.8%、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1.5%、乳化剂10%~12%、水性分散剂7.5%、非水性分散剂4%、流变改性剂4%~5%、增效剂2%~4%、紫外保护剂0.005%~0.01%和油基余量。
38.更具体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原料包括如下组分:天然除虫菊素0.3%、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0.7%、乳化剂11%、水性分散剂7.5%、非水性分散剂4%、流变改性剂4%、增效剂3%、紫外保护剂0.007%和油基69.493%。
3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醚类分散剂和聚氧乙烯(40)山
梨糖醇六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水性分散剂为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和星状结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流变改性剂包括硅藻土、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4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增效剂为增效胺。
4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紫外保护剂包括氧化锌、2-(3,5-二叔戊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和二氧化钛(tio2)中的至少一种。
4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基包括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植物调和油中的至少一种。
4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1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星状结构共聚物、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47.更具体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所述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所述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的质量比为(7~8):(2~3):(1~2)。
4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氧乙烯醚类分散剂为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
4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性分散剂包括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
50.更具体地,所述非水性分散剂包括星状结构共聚物;或者所述非水性分散剂包括星状结构共聚物、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和所述非离子嵌段共聚物,所述星状结构共聚物、所述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与所述非离子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3~5):(0~1):(0~2)。
51.更具体地,所述流变改性剂包括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所述有机膨润土、所述聚酯嵌段共聚物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3):1:1。
52.更具体地,所述油基为植物调和油,所述植物调和油包括大豆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所述大豆油、所述花生油与所述芝麻油的质量比为90:9:1。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业害虫中的应用,所述农业害虫为同翅目害虫,尤其对蚜虫防治效果显著。
54.为了更清楚、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些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55.实施例1:针对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助剂油基的筛选
56.(1)对白僵菌的安全性
57.取各供试油基(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油酸甲酯、油酸乙酯、蓖麻油、菜籽油、植物调和油)20ml于洁净的50ml离心管中,经真空干燥后,封盖灭菌。分别将1g孢子粉加入各离心管中,混匀悬浮,常温保存,以无处理为空白对照,各处理3次重复,以备孢子萌发率测定,结果如表1。
58.表1供试油基对白僵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0059][0060][0061]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062]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油基中,与贮存7天后相比,在贮存30天后,油酸甲酯、油酸乙酯、蓖麻油和菜籽油,对白僵菌孢子萌发率均有所显著下降,分别为23.31%、5.15%、59.49%和57.14%;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植物调和油对白僵菌孢子活力没有影响,可作为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油基。
[0063]
(2)对除虫菊素的溶解性
[0064]
在上述“油基的筛选”实验的基础上,将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油酸乙酯、油酸甲酯、植物调和油分别与除虫菊素原油于试管中混合,观察其有无分层现象,结果如图1所示。
[0065]
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表明,全部供试油基(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油酸乙酯、油酸甲酯、植物调和油)均可与除虫菊素原油互溶,无分层现象,
[0066]
综上说明,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植物调和油均可以作为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油基。
[0067]
实施例2:针对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流变改性剂的筛选
[0068]
(1)对球孢白僵菌的安全性测定
[0069]
取底部铺有合适大小滤纸的培养皿,称取500mg孢子粉置于滤纸上,再称取各种流变改性剂(硅藻土、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钠、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气相二氧化硅)500mg,分别与孢子粉均匀混合,以不加流变改性剂的孢子粉作为对照,加盖封口膜密封储存,重复3次,常温静置7d和15d后测其孢子萌发率,试验结果如表2。
[0070]
表2供试流变改性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活力的影响
[0071]
[0072][0073]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074]
由表2可知,试验结果表明,各种供试流变改性剂均与白僵菌孢子的相容性较好,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在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均有70%以上。
[0075]
然而,考虑到硅藻土具有特殊多孔吸附的作用,其具有一定的悬浮性;黄原胶与羟甲基纤维素钠,需溶于水后方能体现其增稠性;故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流变改性剂以选择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较佳。
[0076]
(2)流变改性剂的优化
[0077]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流变改性剂,设置3个因子,3个水平,共9个处理,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的用量如表3所示,各处理中,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加2%的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5%或2.5%的非水性分散剂(星状结构共聚物),余量以油基(植物调和油)补齐。实验重复3次。按相关标准调查析油率、倾倒性与悬浮率。
[0078]
表3流变改性剂优化正交设计表
[0079][0080][0081]
表4流变改性剂优化试验结果(当星状结构共聚物含5%时)
[0082][0083]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种水平且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084]
表5流变改性剂优化试验结果(当星状结构共聚物含2.5%时)
[0085][0086][0087]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种水平且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088]
实验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有机膨润土对析油率影响最大,其极差明显高于另外二种流变改性剂的极差,其最佳用量以2%~3%;聚酯嵌段共聚物对悬浮率影响最大,其用量以1%最佳。而气相二氧化硅对析油率影响较大,对倾倒性和悬浮率则影响小,其用量以0.5%~1%为宜。
[0089]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流变改性剂选择有机膨润土、聚酯嵌段共聚物和气相二氧化硅;且所述有机膨润土、所述聚酯嵌段共聚物与所述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3):1:(0.5~1)。
[0090]
实施例3:针对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对乳
化剂与分散剂的筛选
[0091]
(1)乳化分散性评价
[0092]
取40ml植物调和油于5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6ml各种供试表面活性剂(如表6所示),分别配置成含有15%表面活性剂的植物调和油混合物,配置过程中观察其分散情况。取1ml上述混合物于装39ml水的离心管中,摇匀,并观察其乳化情况,静止30min,记录观察样品乳化分散稳定性。
[0093]
乳化分散性评价标准:一级,快速自动均匀分散,略搅动呈荧光蓝或淡白色透明乳状液;二级:可自动均匀分散,略搅动呈蓝或淡乳白色半透明乳状液;三级:白色云雾或丝状分散,略搅动呈淡蓝或乳白色不透明乳状液;四级:白色颗粒状下沉,搅动后呈不透明乳状液;五级:呈油状下沉,搅动不完全乳化,停止后很快分层。
[0094]
结果如表6,除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9)、烷氧基磷酸酯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较差,其在油中或水中分散性有四级以上,其余供试表面活性剂在油中和水中分散性均良好。
[0095]
表6供试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乳化性评价
[0096][0097]
(2)对球孢白僵菌的安全性测定
[0098]
取各种供试乳化剂200μl分别滴入装有20ml蒸馏水的50ml离心管中,配成水溶液,以不加表面活性剂的蒸馏水作对照组,无菌条件下分别加入30mg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
用高速振荡器振荡均匀,常温储存1d,7d,15d后测定孢子萌发率,各处理3次重复。结果如表7,除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9)、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4外,其他供试的表面活性剂对白僵菌的孢子萌发活力没有影响。
[0099]
表7供试表面活性剂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力的影响
[0100][0101]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102]
表6和表7的结果表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40)山梨糖醇六油酸酯、非离子嵌段共聚物、蓖麻油聚氧乙烯(1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氧乙烯(5)丙烯(15)基山梨醇酯、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星状结构共聚物、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等表面活性剂,均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力无显著影响,且乳化分散性评价良好。
[0103]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乳化后的白僵菌孢子萌发速度比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快;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低温易凝固,不利于后续生产加工。故剔除蓖麻油聚氧乙烯(30)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其它表面活性剂供进一步筛选乳化剂与分散剂。
[0104]
(3)乳化剂与非水性分散剂筛选
[0105]
以有效成份质量分数为1%(0.7%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 0.3%天然除虫菊素),
流变改性剂为聚酯嵌段共聚物、气相二氧化硅及有机膨润土组合物,各占1%、1%和2%。设置5水平6个因子正交试验,如表8,实验重复3次,遵循相关标准测定各处理的析油率与悬浮率。
[0106]
实验结果发现,供试乳化剂与非水性分散剂对析油率与悬浮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表9和表10所示:
[0107]
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的含量低于5%的话,乳化效果不佳,溶于水后有白色不溶团滴,析油率高而悬浮率偏低,而5%~10%的含量效果较好;聚氧乙烯400单油酸酯的用量对析油性和悬浮性影响很大,以2.5%的含量效果最佳;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含量1%~2%适宜。
[0108]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的乳化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所述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和所述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的质量比为(7~8):(2~3):(1~2)。
[0109]
非水性分散剂:烷氧乙烯丙烯基山梨醇酯对析油率有一定影响,但对悬浮率没有影响,可考虑用量在1%以下;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和星状结构共聚物随着用量的增加可控制析油问题,但是会降低悬浮率,且体系变得更加粘稠,不易倾倒,相比之下,星状结构共聚物控制析油能力比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强,故星状结构共聚物用量3%~5%,非离子嵌段共聚物用量0~2%。
[0110]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非水性分散剂包括星状结构共聚物、烷氧乙烯丙烯基山梨醇酯和非离子嵌段共聚物,所述星状结构共聚物、所述烷氧乙烯丙烯基山梨醇酯,以及所述非离子嵌段共聚物,其质量比为(3~5):(0~1):(0~2)。
[0111]
表8乳化剂与非水性分散剂优化试验
[0112][0113][0114]
表9表面活性剂对析油率的(%)影响
[0115][0116]
注:表中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
[0117]
表10表面活性剂对悬浮率(%)的影响
[0118][0119][0120]
注:表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121]
(4)水性分散剂筛选
[0122]
以有效成份质量分数为1%(0.7%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 0.3%天然除虫菊素),流变改性剂为聚酯嵌段共聚物、气相二氧化硅及有机膨润土组合物,各占1%、1%和2%;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为7.5%,聚乙二醇400单油酸酯为2.5%,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为1%;油性分散剂为星状结构共聚物用量4%。选择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和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六油酸酯二种水性分散剂供试,实验重复3次,比较其对析油率、悬浮率及倾倒残余量的影响。
[0123]
结果表明,如表11所示,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当用量高于5%时显著影响倾倒残留
量,而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六油酸酯的综合表现较好,其用量以7.5%最佳。
[0124]
因此,本发明所述的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水性分散剂为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六油酸酯,用量为7%~8%。
[0125]
表11水性分散剂效果比较
[0126][0127]
*示t测验结果,表示该平均数显著高于同列的另一个平均数。
[0128]
实施例4:针对本发明所述的含有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0129]
按上述筛选的油基、乳化剂、分散剂与流变改性剂及其用量,配制1%的除虫菊素(0.3%)和球孢白僵菌(0.7%)可分散油悬浮剂,分别加入不同的供试紫外保护剂至设定用量,常温下储存15天后,稀释制剂,紫外处理(30w紫外灯下30cm处照射一定时间),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孢子萌发率,以不加紫外保护剂为对照组(ck),实验重复3次。
[0130]
实验结果表明,如表12所示,如果没有紫外处理,除荧光增白剂33外,其他供试物质对孢子萌发率没有影响;如果给予0.5~2h的紫外处理,则各种供试物质对孢子萌发力都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中,尤其以二氧化钛(tio2)作用最好,其用量以0.005%~0.01%为宜。
[0131]
表12紫外保护剂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gossypii glover)进行生物测定,以不加增效剂的制剂及清水作为对照组,重复3次,每隔24h观察并记录瓜蚜死亡情况,计算瓜蚜校正死亡率,结果如表14。
[0143]
表14增效剂的效果检验
[0144][0145][0146]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147]
结合表13和表14,增效剂1明显抑制白僵菌孢子的萌发,增效剂2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影响不大,且对除虫菊素的增效作用显著,其质量分数为除虫菊素质量分数的5~10倍为宜(即2%~4%)。
[0148]
综上实施例1-5的试验结果,本发明提供的除虫菊素与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有效成份1%~2%(包括0.3%~0.8%天然除虫菊素,0.7%~1.5%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乳化剂10%~13%(包括7%~8%的蓖麻油聚氧乙烯(40)醚,2%~3%的聚氧乙烯400单油酸酯,1%~2%的聚氧乙烯(40)过油酸山梨醇酯);7%~8%的水性分散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醇六油酸酯);3%~5%的非水性分散剂(包括2%~4%的星状结构共聚物,0~1%的烷氧乙烯丙烯基山梨醇酯,0~1%聚亚烷基嵌段共聚物);3%~5%的流变改性剂(2%~3%的有机膨润土,1%的聚酯嵌段共聚物,1%的气相二氧化硅);2%~4%的增效剂(增效胺),以及0.005%~0.01%的紫外保护剂(tio2),余量为油基(植物调和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花生油)。
[0149]
实施例6: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具体成分如表15所示:
[0150]
表15
[0151][0152]
上述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53]
(1)按比例称取各成分;
[0154]
(2)将星状结构共聚物在少量植物调和油中加热溶解,加入约一半用量的大豆油中备用,然后加入有机膨润土和tio2;再加入乳化剂,非水性分散剂,以及增效胺,再将白僵菌孢子粉与少量大豆油混匀后加入,用均质乳化机在4000r/min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除虫菊素和其他剩余成份,用植物调和油补足质量,砂磨后即制成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
[0155]
实施例7:2%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具体成分如表16所示:
[0156]
表16
[0157]
[0158][0159]
上述2%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的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0160]
对比例1:1.5%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配制,各组分用量如表18所示:
[0161]
表18
[0162][0163][0164]
上述1.5%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0165]
对比例2: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配制,各组分用量如表19所
示:
[0166]
表19
[0167][0168]
上述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制备方法同实施例6。
[0169]
试验例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质量检测
[0170]
将实施例6和7、对比例1和对比例2配制成的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菊素白僵od)产品在室温(15~35℃)与低温(0~4℃)下静置贮存,根据相关标准,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球孢白僵菌含菌量、活菌率、除虫菊素含量、析油率、悬浮率、倾倒性、贮存稳定性等指标。
[0171]
结果表明,实施例6和实施例7对应的1%和2%菊素白僵od的各项指标良好(表20和表21),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当在条件(30
±
2℃)热贮18周以及(0
±
2℃,1周)冷贮时,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白僵菌活菌率均不到90%,明显低于实施例6和实施例7。
[0172]
表20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质量检测
[0173][0174]
表2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质量检测
[0175][0176][0177]
图2是实施例6和7以及对比例1和2四种可分散油悬浮剂热贮后的外观;其中,图2a为实施例6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b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c为对比例1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图2d为对比例2所制备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0178]
试验例2: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0179]
供试蚜虫:瓜蚜(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采集自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
饲养于在健康的黄瓜上,稳定繁殖多代后用于实验,保持适宜的光照、湿度和温度,选择健康的成虫供生物活性测定。
[0180]
供试药剂:本发明实施例6的1.0%菊素白僵od(含0.3%天然除虫菊素与0.7%白僵菌孢子粉)与实施例7的2.0%菊素白僵od(含0.5%天然除虫菊素与1.5%白僵菌孢子粉),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比例1的1.5%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配制(含0.5%天然除虫菊素与1%白僵菌孢子粉),对比例2的1%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配制(含0.3%天然除虫菊素与0.7%白僵菌孢子粉)。
[0181]
实验方法与步骤:使用喷雾法测定药剂对蚜虫的生物活性,提前3天在健康黄瓜盆栽中接入蚜虫,待蚜虫稳定繁殖后备用。将供试药剂分别用水稀释1000倍、2000倍、3000倍、5000倍、7000倍和10000倍,备用。将配置的药液均匀喷雾至带蚜黄瓜叶片上,润湿而不滴水,对照组喷无菌水,重复3次。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设定条件为光照14:10(l:d)、温度25
±
1℃,相对湿度70
±
10%。每隔24h观察蚜虫死亡情况,以蚜虫四肢不动确定为死亡。统计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probit毒力回归分析。
[0182]
表22药剂对瓜蚜的活性
[0183]
[0184][0185]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数
±
标准差,同列数据后不相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新复极差测验,dmrt)。
[0186]
试验结果如表22,实施例6和7的两种菊素白僵od制剂的lc
50
值均明显低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以及1.5%除虫菊素水乳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菊素白僵od)配方具有更优秀的杀蚜活性。
[0187]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除虫菊素
·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对照药剂相比,对蚜虫的药效显著提高,且显著减少了天然除虫菊素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