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10:25: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3.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可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0004][0005]
现有技术如公开号cn 113208817 a,名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的发明,此发明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包括棉布片,棉布片为双面棉布片,棉布片一侧连接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一侧为开口,连接块靠近或远离胸部的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条形通孔,连接块开口一侧插接设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为v形结构,且开口端插入连接块内,连接块二侧壁上设有与条形通孔相配合的凸条,连接块二远离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设有连接件,棉布片远离连接块的侧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一端连接设有气管,气管另一端伸出棉布片,气管上连接设有阀门,棉布片相对连接块一侧的上下两侧分别连接设有弹性带,弹性带另一端分别设有与连接件配合的挂钩三。此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更便捷,使用更方便,适用性更广。
[0006]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亲肤透气、易于穿脱、防止压疮产生且对主流乳腺癌手术患者均适用。
[0008]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包括覆盖于患者胸部的第二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第二绷带布与第一绷带布上部对应设置有带扣,对应设置的带扣通过连接肩带连接;第二绷带布内侧设有心电检测贴片,第二绑带布外部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心电检测贴片连接;第一绷带布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两个第一绷带布相对侧设置有可连接的魔术贴。
[0009]
通过对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整体的设计,采用第二绷带布对患者的胸部进行覆盖,在第二绷带布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两个第一绷带布相对侧设置可连接的魔术贴,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第一绷带相对魔术贴的连接位置,从而应对不同患者的胸
围大小和所施加的压力大小来进行调整。本发明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的可以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穿戴,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观察,本装置需要在乳腺癌术后一周内穿戴,而在后续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只需要在晚上进行穿戴即可,通过这种穿戴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疮的产生,也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0010]
在第二绷带布与第一绷带布对应位置设置有带扣,对应设置的带扣可以通过肩带连接。通过在整体装置上设计有肩带,肩膀可以对整体装置的重量进行分担,防止只通过第一绷带布与第二绷带布与皮肤的摩擦来维持重量从而导致周围完好的皮肤发红起疱、破皮,从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0011]
通过在第二绷带布内侧设置心电监测贴片,可以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认知,对术后产生不确定感、恐惧、怀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往往会通过心率的变化而反应出,常常表现出心率不稳或心率不齐,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从而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把控,从而在患者心情低落时对其进行辅导和疏通。此外,在第二绷带布外还布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与心电检测贴片是连接的,通过显示器可以将患者的心率显示出,从而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以判断绑带绑的是否过紧或时间过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适当放松绑带。
[0012]
此外,在第一绷带布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通过气囊组件的设置,用于调节患者绑绷带的松紧度,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气囊组件可以平衡背部完好皮肤的压力,有效的降低背部完好的皮肤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其次,通过气囊组件与皮肤进行接触,有利于防止绷带与患者背部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肌肉拉伤。
[001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第二绷带布包括上绷带区与下绷带区,上绷带区平行开设多个第一槽体,第一槽体设于上绷带区两面;第一槽体为条形内凹槽。
[0014]
通过在上绷带区两面开设的第一槽体,可以使上绷带区的绷带与患者上部皮肤的接触面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接触量过大对伤口造成过大摩擦损伤,防止在术后患者的创口二次破裂,从而预防伤口的感染和化脓,以降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和舒适度。其次,第二绷带布的上绷带区上的第一槽体可以提供传热途径,为术后患者所散发的热量提供通路,即空气能够在第一槽体内流动将热量带出第二绷带布,以避免术后创口与空气不接触或无法散发体内热量,导致术后伤口化脓感染从而产生异味,从而可以降低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术后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另外,在第二绷带布上开设第一槽体,可以降低第二绷带布的厚度和用材,以降低第二绷带布的重量,从而降低佩戴者的负重感,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001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下绷带区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凸条,第二凸条为波浪形凸条,两相邻第二凸条之间设有填充区;第二凸条的平行方向与第一槽体平行方向垂直;填充区填充固态抑菌材料。
[0016]
在本装置穿戴之前,即在下绷带区未收到横向拉力之前,两个相邻的第二凸条之间的填充区为类似圆形;在本装置穿戴后,即在下绷带区收到两侧第一绷带布给予的第一拉力后,下绷带区的两个相邻第二凸条会被随之拉伸,填充区会被拉伸为类似菱形的结构,同时填充区内部填充的固态抑菌材料会形成一定的凸起。
[0017]
现在多数乳腺癌手术采取的是保乳手术,传统设备会对术后患者的乳房有很大的
压迫作用导致胸部下垂或者皮肤松弛等,本发明在下绷带区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凸条,可以利用填充区被拉伸后形成的对患者胸部下方起到一定的托起作用,从而降低乳房下垂的可能性,并且在相邻第二凸条的填充区内填充有固态抑菌材料,固态抑菌材料为柔性材料,不会对患者的创口造成挤压损伤。
[0018]
此外,在本装置穿戴后,下绷带区的两个相邻第二凸条会被随之拉伸,固态抑菌材料还会形成凸起,其中,形成的凸起后的下绷带区中,各凸起之间的间隔空间相对扩大,即气流流通的通道被扩大,有利于对乳房下侧的皮肤进行散热。与原有技术绷带直接与皮肤接触相比,本装置可以通过固态抑菌材料形成的凸起与皮肤柔性接触,从而起到托起与支撑作用。
[0019]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填充区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贯穿填充区内外侧,透气孔内侧设有多层挡片,挡片交错设置,透气孔的小口端设置于填充区外侧,透气孔的大口端设置于第二填充区内侧。
[0020]
在术后患者移动身体或者小幅度运动时,人体会对填充区形成移动挤压作用,在该挤压作用下,可以将与人体贴合的第二绷带布内侧的热气流向外推出,该热气流会通过透气孔向外排出。由于第二绷带布为透气材料,气流可以通过其他地方重新进入到第二绷带布与人体接触的区域,形成换热。
[0021]
在填充区上开设有透气孔,可以提高人体与第二绷布接触区域的换热速度,加快热量的循环,有利于人体热量的散发,防止热量堆集导致的人体闷热不适以及伤口的无法愈合,同时有利于防止压疮与异味的产生。此外,在透气孔中设有挡片,可以防止外侧的气流从透气孔进入,形成单向的气流通路,可以避免没有经过第二绷带布材料过滤的气流直接进入到第二绷带布部与人体接触区域,从而带入灰尘或其他杂质,以保证术后创口的干净,有利于后续对创口进行换药和检查处理,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康复速度。
[002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气囊组件包括粘贴布,粘贴布一侧阵列布设充气囊,充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连接,一个充气囊上设置有充气头;粘贴布可与第一绷带布粘贴连接。
[002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充气头包括充气塞体,充气塞体上部设有配套的塞头,塞头与充气塞体之间通过柔性杆连接,塞体内设置有限位块,塞体底部设置有塞套。
[0024]
通过在第一绷带布与人体接触一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通过气囊通过粘贴布与第一绷带布与人体相对侧粘贴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粘贴在第一绷带布上的气囊组件的数量,以应对不同体型和胸围的患者,保证患者背部均设气囊组件,在缠绕绷带后,通过对气囊组件进行充气来调节缠绕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程度,无需反复缠绕测试较为合适的缠绕绷紧度,也避免反复缠绕导致伤口开裂等问题,通过调控气囊组件的充气量即可控制缠绕绷紧度,同时在取下绷带的时候可将气囊放气操作,进而降低绷带的绷紧度,这样使前侧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第二绷带布相对松开,促使其与患者皮肤分离,降低或避免拆除绷带时可能存在对伤口拉扯的可能性。
[0025]
在充气塞体上部设置有配套塞头,且塞体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塞头可以进行配合,使之可以紧固于充气塞体中,防止气体流出,从而保证充气囊的压力保持不变,以确保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的程度保持不变,有利于患者创口的恢复。在塞体底部设置有赛套,赛套为单向流通通道,在向充气囊充气时,可以保证在充气完成后到塞头与充气塞体完成紧密的过程中,气体不会回流以导致充气囊内气压降低,进一步保证了充气囊内气压的稳
定,从而确保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的程度保持不变。
[0026]
进一步的,充气囊内部的四个角均设内外倒角。这样对于充气状态下充气囊相邻面能够较为全面的贴合接触,并保证了气体流通通道,可以从内外倒角形成的通道流通气体,且气囊之间设置的输气管不会被气囊充气挤压后导致输气管输气中段。
[002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所述第二绷带布内对应患者胸部分别设有胸垫,所述胸垫包括胸垫基体,所述胸垫基体为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突出的曲面,所述胸垫基体凸出一侧设有环形盲孔,所述环形盲孔倾斜向内设置;所述胸垫基体采用亲肤材质,所述胸垫基体内设有气泡。
[0028]
由于一部分乳腺癌手术仍然需要采取根治手术,根治手术是需要将患者的乳房全部切除,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第二绷带布内对应患者胸部分别设有胸垫,以应对根治手术的患者。
[0029]
胸垫基体为平面一侧与人体胸部相对,为曲面一侧与第二绷带布相对,在佩戴本装置后,第二绷带布会将胸垫基体压向人体,同时第二绷带布下绷带区会将胸垫基体托起以保证其稳定性,确保胸垫基体可以对术后患者的胸部创口稳固。在胸垫基体曲面一侧设有环形盲孔,且盲孔倾斜向内设置,在术后患者活动时,环形盲孔可以保证有缓冲空间,以胸垫基体防止带动患者的皮肤一起晃动或抖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胸垫基体采用亲肤材质,可以防止胸垫基体与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红肿或起疹子,从而产生压疮或对术后创口造成破坏,采用亲肤材质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0030]
此外,在胸垫内设有气泡,可以提高胸垫基体的透气性能和弹性,可以提高患者胸部与胸垫基体外侧气体交换,防止患者胸部在于胸垫基体接触后产生闷热不适。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上绷带区部分示意图;图3为上绷带区截面示意图;图4为下绷带区部分示意图;图5为透气孔截面图;图6为气囊组件示意图;图7为气囊组件另一角度示意图;图8为充气头剖视图;图9为胸垫示意图;图10为胸垫剖面图。
[0032]
附图标号:第二绷带布100,带扣101,肩带102,心电检测贴片103,显示器104,上绷带区110,第一槽体111,下绷带区120,第二凸条121,填充区122,透气孔123,挡片124,第一绷带布200,气囊组件210,粘贴布211,充气囊212,输气管213,充气头 220,充气塞体221,塞头222,柔性杆223,限位块224,塞套225,胸垫300,胸垫基体 310,环形盲孔3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其包括覆盖于患者胸部的第二绷带布100,其特征在于:第二绷带布100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200,第二绷带布100与第一绷带布 200上部对应设置有带扣101,对应设置的带扣101通过连接肩带102连接;第二绷带布100内侧设有心电检测贴片103,第二绷带布100外部设有显示器104,显示器 104与心电检测贴片103连接;第一绷带布200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210;两个第一绷带布200相对侧设置有可连接的魔术贴201。
[0034]
通过对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整体的设计,采用第二绷带布100对患者的胸部进行覆盖,在第二绷带布100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绷带布200,两个第一绷带布200相对侧设置可连接的魔术贴201,可以通过调节两个第一绷带相对魔术贴201的连接位置,从而应对不同患者的胸围大小和所施加的压力大小来进行调整。此外,通过《乳腺癌术后压疮的现况及预防进展》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压疮的产生原因中写到,在乳腺癌患者术后,伤口包扎要加压并且时间长,易发生压疮,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加压或者穿戴长时间且无法便捷的穿戴,本发明通过魔术贴201进行连接的可以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穿戴,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观察,本装置需要在乳腺癌术后一周内穿戴,而在后续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只需要在晚上进行穿戴即可,通过这种穿戴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疮的产生,也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0035]
在第二绷带布100与第一绷带布200对应位置设置有带扣101,对应设置的带扣101 可以通过肩带102连接。通过在整体装置上设计有肩带102,肩膀可以对整体装置的重量进行分担,防止只通过第一绷带布200与第二绷带布100与皮肤的摩擦来维持重量从而导致周围完好的皮肤发红起疱、破皮,从而降低压疮的产生。
[0036]
通过在第二绷带布100内侧设置心电监测贴片,可以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同时由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疾病缺乏基本认知,对术后产生不确定感、恐惧、怀疑、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往往会通过心率的变化而反应出,常常表现出心率不稳或心率不齐,医生或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控从而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把控,从而在患者心情低落时对其进行辅导和疏通。此外,在第二绷带布100外还布设有显示器104,显示器104与心电检测贴片103是连接的,通过显示器104可以将患者的心率显示出,从而可以通过监测患者心电变化,以判断绑带绑的是否过紧或时间过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适当放松绑带。
[0037]
此外,在第一绷带布200内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210。通过气囊组件210的设置,用于调节患者绑绷带的松紧度,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同时通过气囊组件210可以平衡背部完好皮肤的压力,有效的降低背部完好的皮肤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其次,通过气囊组件210与皮肤进行接触,有利于防止绷带与患者背部皮肤直接接触,从而导致肌肉拉伤。
[0038]
如图1、2、3所示,第二绷带布100包括上绷带区110与下绷带区120,上绷带区 110平行开设多个第一槽体111,第一槽体111设于上绷带区110两面;第一槽体111为条形内凹槽。
[0039]
通过在上绷带区110两面开设的第一槽体111,可以使上绷带区110的绷带与患者上部皮肤的接触面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接触量过大对伤口造成过大摩擦损伤,防止在
212,充气囊212之间通过输气管213连接,一个充气囊212上设置有充气头220;粘贴布 211可与第一绷带布200粘贴连接。
[0048]
如图6、7、8所示,充气头220包括充气塞体221,充气塞体221上部设有配套的塞头222,塞头222与充气塞体221之间通过柔性杆223连接,充气塞体221内设置有限位块 224,充气塞体221底部设置有塞套225。
[0049]
通过在第一绷带布200与人体接触一侧设有多个气囊组件210,通过气囊通过粘贴布 211与第一绷带布200与人体相对侧粘贴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粘贴在第一绷带布200上的气囊组件210的数量,以应对不同体型和胸围的患者,保证患者背部均设气囊组件210,在缠绕绷带后,通过对气囊组件210进行充气来调节缠绕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程度,无需反复缠绕测试较为合适的缠绕绷紧度,也避免反复缠绕导致伤口开裂等问题,通过调控气囊组件210的充气量即可控制缠绕绷紧度,同时在取下绷带的时候可将气囊放气操作,进而降低绷带的绷紧度,这样使前侧与患者皮肤接触的第二绷带布100相对松开,促使其与患者皮肤分离,降低或避免拆除绷带时可能存在对伤口拉扯的可能性。
[0050]
在充气塞体221上部设置有配套塞头222,且充气塞体221内设有限位块224,限位块224与塞头222可以进行配合,使之可以紧固于充气塞体221中,防止气体流出,从而保证充气囊212的压力保持不变,以确保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的程度保持不变,有利于患者创口的恢复。在充气塞体221底部设置有赛套,赛套为单向流通通道,在向充气囊212充气时,可以保证在充气完成后到塞头222与充气塞体221完成紧密的过程中,气体不会回流以导致充气囊212内气压降低,进一步保证了充气囊212内气压的稳定,从而确保绷带对患者缠绕绷紧的程度保持不变。
[0051]
进一步的,充气囊212内部的四个角均设内外倒角。这样对于充气状态下充气囊212 相邻面能够较为全面的贴合接触,并保证了气体流通通道,可以从内外倒角形成的通道流通气体,且气囊之间设置的输气管213不会被气囊充气挤压后导致输气管213输气中段。
[0052]
至此,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0053]
实施例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或变例中,例举了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的设计并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一种乳腺癌术后伤口护理压迫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是得其可以应对不同乳腺手术的患者。
[0054]
如图9、10所示,所述第二绷带布100内对应患者胸部分别设有胸垫300,所述胸垫 300包括胸垫基体310,所述胸垫基体310为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突出的曲面,所述胸垫基体310凸出一侧设有环形盲孔320,所述环形盲孔320倾斜向内设置;所述胸垫基体310 采用亲肤材质,所述胸垫基体310内设有气泡。
[0055]
由于一部分乳腺癌手术仍然需要采取根治手术,根治手术是需要将患者的乳房全部切除,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第二绷带布100内对应患者胸部分别设有胸垫300,以应对根治手术的患者。
[0056]
胸垫基体310为平面一侧与人体胸部相对,为曲面一侧与第二绷带布100相对,在佩戴本装置后,第二绷带布100会将胸垫基体310压向人体,同时第二绷带布100下绷带区 120会将胸垫基体310托起以保证其稳定性,确保胸垫基体310可以对术后患者的胸部创口
稳固。在胸垫基体310曲面一侧设有环形盲孔320,且盲孔倾斜向内设置,在术后患者活动时,环形盲孔320可以保证有缓冲空间,以胸垫基体310防止带动患者的皮肤一起晃动或抖动,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胸垫基体310采用亲肤材质,可以防止胸垫基体310与皮肤接触导致皮肤红肿或起疹子,从而产生压疮或对术后创口造成破坏,采用亲肤材质有利于术后患者的恢复。
[0057]
此外,在胸垫300内设有气泡,可以提高胸垫基体310的透气性能和弹性,可以提高患者胸部与胸垫基体310外侧气体交换,防止患者胸部在于胸垫基体310接触后产生闷热不适。
[005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