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的制作方法

2022-11-12 00:12: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棒球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


背景技术:

2.棒球棒,是棒球比赛中,击球员用来击球的棒子,常见的有木棒、铝棒、复合球棒三种。铝制棒球棒可分为软质铝合金棒(普遍用于垒球训练softball,及车用,家用防身)和硬质铝合金棒球棒(用于大型棒球比赛,配合硬质木塞球和牛皮硬球)。
3.例如公开号为cn215876174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棒球棒,该专利通过本棒球棒中的发光组件能够保证整体棒球棒在挥舞过程中的视觉效果,提高儿童对棒球的学习兴趣,通过减震组件能够保证棒球棒击打后的减震性能,并可对减震力量进行调节,避免对儿童手部造成不适,保证儿童对棒球运动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但是该方案中,由于儿童的力气过小,在手握棒球棒挥舞的过程中,会使棒球棒脱离手部砸到旁边的人,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解决了儿童的力气过小,在手握棒球棒挥舞的过程中,会使棒球棒脱离手部砸到旁边的人,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包括:手握柱,所述手握柱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螺纹,所述手握柱的外圆壁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防脱落组件,所述防脱落组件设置在所述手握柱的一端,用于防止手握柱从击球人员的手中脱落,所述防脱落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手握柱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口,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口,所述第一固定口与所述第二固定口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固定口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手提柱,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柱,所述第一固定口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固定口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固定槽活动套接,所述手握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与所述第一固定口活动套接,所述绑带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卡接柱活动套接。
7.为了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保护,避免了在击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磕到连接板的边角上,导致击球人员的手被磕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垫。
8.为了增加击球人员与手握柱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击球人员手心出汗,导致手握柱从击球人员的手上滑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手握柱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
9.为了避免了击球人员在击球的过程中,绑带把击球人员的手磨伤造成细菌感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绑带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海绵层。
10.为了避免了手握柱混在一起,导致击球人员无法分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固定环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标签块。
11.为了减少击球时的震动,使球可以打的更远,增加了击球人员的击球体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螺纹管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碳纤维层。
12.为了增加碳纤维层与球之间的弹性,也减少了球与碳纤维层碰撞时产生的震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较佳的,所述碳纤维层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设置固定块,击球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手握柱,之后手握手提柱向上提起固定块,把绑带穿过第一固定口的内部,之后再松开手提柱,使绑带通过卡接柱卡在第一固定口的内部,避免了在进行击球的过程中,击球人员没拿稳手握柱,导致手握柱从击球人员的手中脱落砸到附近的人,造成了人员受伤。
15.通过设置橡胶垫,橡胶垫可以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保护,避免了在击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磕到连接板的边角上,导致击球人员的手被磕伤。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管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手握柱;2、防滑套;3、固定环;4、标签块;5、碳纤维层;6、橡胶套;7、连接板;8、橡胶垫;9、绑带;10、海绵层;11、固定孔;12、螺纹管;13、固定槽;14、第一固定口;15、第二固定口;16、固定块;17、卡接柱;18、挡块;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考图1、图2和图4,一种减震型两段式碳纤维棒球棒,包括手握柱1,所述手握柱1的外圆壁面设置有螺纹,手握柱1的外圆壁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12,手握柱1的一端设置有防脱落组件,用于防止手握柱1从击球人员的手中脱落,防脱落组件包括连接板7,连接板7固定安装在手握柱1的一端,连接板7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固定口14,连接板7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固定口15,第一固定口14与第二固定口15内部相通,第二固定口1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挡块18,固定块1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手提柱,固定
块1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柱17,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固定块16固定安装,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底面开设有固定槽13,卡接柱17与固定槽13活动套接,手握柱1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3,固定环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绑带9,绑带9与第一固定口14活动套接,绑带9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1,固定孔11与卡接柱17活动套接,通过设置固定块16,在进行击球运动前,击球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手握柱1,之后手握手提柱向上提起固定块16,在固定块16被向上提起后,固定块16底部的卡接柱17便从固定槽13的内部被抽离,之后击球人员把绑带9穿过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在击球人员调整好绑带9对手部的拉紧后,击球人员再松开手提柱,使固定块16通过弹簧19的惯性开始向下,固定块16向下的同时固定块16上的卡接柱17卡进绑带9上的固定孔11与固定槽13的内部,使绑带9卡在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在完成击球运动后,击球人员可以再次手握手提柱向上提起固定块16,使固定块16上的卡接柱17向上抬起不再对绑带9进行限制,之后击球人员再把绑带9从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抽离即可,使绑带9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绑定,避免了在进行击球的过程中,击球人员没拿稳手握柱1,导致手握柱1从击球人员的手中脱落砸到附近的人,造成了人员受伤。
23.参考图1、图2和图3,连接板7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垫8,通过设置橡胶垫8,橡胶垫8可以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保护,避免了在击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磕到连接板7的边角上,导致击球人员的手被磕伤,手握柱1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防滑套2,通过设置防滑套2,防滑套2可以增加击球人员与手握柱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击球人员手心出汗,导致手握柱1从击球人员的手上滑落,绑带9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海绵层10,通过设置海绵层10,海绵层10可以避免了击球人员在击球的过程中,绑带9把击球人员的手磨伤造成细菌感染,固定环3的外圆壁面固定安装有标签块4,通过设置标签块4,击球人员可以在标签块4上做标志,避免了手握柱1混在一起,导致击球人员无法分辨,螺纹管12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碳纤维层5,通过设置碳纤维层5,可以减少击球时的震动,使球可以打的更远,增加了击球人员的击球体验,碳纤维层5的外圆壁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6,通过设置橡胶套6,橡胶套6可以在击球人员在击球时,增加碳纤维层5与球之间的弹性,也减少了球与碳纤维层5碰撞时产生的震动。
24.工作原理:请参考图1-图4所示,通过设置固定块16,在进行击球运动前,击球人员可以用手握住手握柱1,之后手握手提柱向上提起固定块16,在固定块16被向上提起后,固定块16底部的卡接柱17便从固定槽13的内部被抽离,之后击球人员把绑带9穿过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在击球人员调整好绑带9对手部的拉紧后,击球人员再松开手提柱,使固定块16通过弹簧19的惯性开始向下,固定块16向下的同时固定块16上的卡接柱17卡进绑带9上的固定孔11与固定槽13的内部,使绑带9卡在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在完成击球运动后,击球人员可以再次手握手提柱向上提起固定块16,使固定块16上的卡接柱17向上抬起不再对绑带9进行限制,之后击球人员再把绑带9从第一固定口14的内部抽离即可,使绑带9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绑定,避免了在进行击球的过程中,击球人员没拿稳手握柱1,导致手握柱1从击球人员的手中脱落砸到附近的人,造成了人员受伤。
25.通过设置橡胶垫8,橡胶垫8可以对击球人员的手进行保护,避免了在击球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磕到连接板7的边角上,导致击球人员的手被磕伤。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