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带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1-11 23:40: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带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2.钢带加工需经过上料、清洗、镀锌、涂脂、烘干、水冷等多道工序,在钢带加工的流水线上为每道工序配置有相应的加工机构。钢带在各个加工机构之间传送的过程中,若钢带两侧存在张力差异,则钢带会偏向张力较大的一侧从而偏向传送,导致钢带刮到加工机构的侧壁上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钢带因其两侧存在张力差异而导致偏向传送的状况。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带纠偏机构,包括安装架、支撑辊、上压辊和用于驱动所述上压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辊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上压辊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支撑辊与所述上压辊纵向对齐,所述安装架的相对两端侧壁底部分别开有供两个第一轴承卡入的两条纵向卡槽,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分别用于调节两个第一轴承高度位置的两个高度调节结构,所述安装架顶部内侧设有推头朝下的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推头底部安装有限位推架,所述限位推架两端向下延伸并分别避开所述上压辊的两端后抵顶在两个第一轴承顶部。
5.优先地,每个高度调节结构包括螺杆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侧壁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有朝向同侧的第一轴承的螺纹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的螺纹孔后抵顶在同侧的第一轴承底部。
6.优先地,所述螺杆的背向第一轴承的一端上设有供人操作转动的把手。
7.优先地,所述第一轴承向同侧的纵向卡槽中凸出有卡块,所述卡块限制第一轴承沿同侧的纵向卡槽纵向移动。
8.优先地,两个第一轴承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相对两端侧壁之间以给所述限位推架抵顶限位,两个第二轴承分别陷入所述安装架的相对两端侧壁中以给所述限位推架避位。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钢带在从支撑辊和上压辊之间经过时,若钢带两侧存在张力差异而导致钢带偏向张力较大的一侧,则工作人员可利用两个高度调节结构分别调节两个第一轴承的高度位置,使位于钢带偏向侧的第一轴承处于较低位置,而位于钢带偏离侧的第一轴承处于较高位置,这样,支撑辊对应钢带偏向侧的一端降低,而支撑辊对应钢带偏离侧的一端升高,即相当于支撑辊降低了钢带偏向侧,抬高了钢带偏离侧,减小了钢带的偏向侧张力,增大了钢带的偏离侧张力,使钢带两侧的张力差异消除,钢带就不会偏向传送。
附图说明
10.图1是钢带纠偏机构的示意图。
11.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2-支撑辊;3-上压辊;4-驱动电机;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纵向卡槽;8-限位气缸;9-限位推架;10-高度调节结构;11-螺杆;12-固定块;13-把手;1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3.钢带纠偏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安装架1、支撑辊2、上压辊3、驱动电机4、两个第一轴承5、两个第二轴承6、限位气缸8、限位推架9和两个高度调节结构10,驱动电机4经传动带连接上压辊3的一端,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底部分别开有两条纵向卡槽7。
14.两个第一轴承5位于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之间,且两个第一轴承5分别向同侧的纵向卡槽7中凸出有卡块14(因视角问题,图1只示出了其中一个第一轴承5的卡块14),即第一轴承5的卡块14卡入纵向卡槽7,该卡块14嵌合纵向卡槽7,从而限制第一轴承5沿同侧的纵向卡槽7纵向移动,支撑辊2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一轴承5安装在安装架1上,如此则支撑辊2的两端可借助第一轴承5在安装架1上沿纵向卡槽7纵向移动。
15.两个第二轴承6分别陷入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中,且位于同侧的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纵向对齐,上压辊3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二轴承6安装在安装架1上,如此则支撑辊2与上压辊3纵向对齐。
16.安装架1底部设有两个高度调节结构10,每个高度调节结构10包括螺杆11、固定块12和把手13,固定块12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的侧壁底部,同一个高度调节结构10中:固定块12上开有螺纹孔,该螺纹孔朝向与该高度调节结构10位于同侧的第一轴承5,螺杆11上的螺纹与螺纹孔中的螺纹相互适配,螺杆11穿过第一轴承5的螺纹孔后抵顶在同侧的第一轴承5底部,把手13设在螺杆11的背向第一轴承5的一端上供人操作转动螺杆11,螺杆11转动则在螺纹配合下纵向移动以调节其所抵顶的第一轴承5的高度位置。
17.安装架1顶部内侧设有限位气缸8,该限位气缸8的推头朝下,且限位气缸8的推头底部安装有限位推架9,限位推架9两端向下延伸,分别避开上压辊3的两端后抵顶在两个第一轴承5顶部,从而对两个第一轴承5施加向下的推力进行限位,使安装在两个第一轴承5上的支撑辊2位置不会过高,使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之间保留有供钢带穿过的空间。
18.钢带在从支撑辊2和上压辊3之间经过时,驱动电机4启动以驱动上压辊3转动,上压辊3转动则推动钢带传送,并经钢带推动支撑辊2转动,此时,若钢带两侧存在张力差异而导致钢带偏向张力较大的一侧,例如钢带偏向图1中的左侧,则工作人员可利用两个高度调节结构10分别调节两个第一轴承5的高度位置,使位于钢带偏向侧(即左侧)的第一轴承5处于较低位置,而位于钢带偏离侧(即右侧)的第一轴承5处于较高位置,具体地,工作人员利用两个高度调节结构10的把手13操作两根螺杆11反向转动,使位于钢带偏向侧的螺杆11下降以降低该侧的第一轴承5,使位于钢带偏离侧的螺杆11上升以抬高该侧的第一轴承5,这样,安装在两个第一轴承5上的支撑辊2对应钢带偏向侧的一端降低,而该支撑辊2对应钢带偏离侧的一端升高,即相当于支撑辊2降低了钢带偏向侧,抬高了钢带偏离侧,减小了钢带的偏向侧张力,增大了钢带的偏离侧张力,使钢带两侧的张力差异消除,钢带就不会偏向传
送。
19.如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创造的基础上作出非实质性的变化或替换,仍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带纠偏机构,包括安装架(1)、支撑辊(2)、上压辊(3)和用于驱动所述上压辊(3)转动的驱动电机(4),所述支撑辊(2)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一轴承(5)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上压辊(3)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二轴承(6)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支撑辊(2)与所述上压辊(3)纵向对齐,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底部分别开有供两个第一轴承(5)卡入的两条纵向卡槽(7),所述安装架(1)底部设有分别用于调节两个第一轴承(5)高度位置的两个高度调节结构(10),所述安装架(1)顶部内侧设有推头朝下的限位气缸(8),所述限位气缸(8)的推头底部安装有限位推架(9),所述限位推架(9)两端向下延伸并分别避开所述上压辊(3)的两端后抵顶在两个第一轴承(5)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纠偏机构,其特征是,每个高度调节结构(10)包括螺杆(11)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侧壁底部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开有朝向同侧的第一轴承(5)的螺纹孔,所述螺杆(11)穿过所述第一轴承(5)的螺纹孔后抵顶在同侧的第一轴承(5)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带纠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杆(11)的背向第一轴承(5)的一端上设有供人操作转动的把手(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纠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轴承(5)向同侧的纵向卡槽(7)中凸出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限制第一轴承(5)沿同侧的纵向卡槽(7)纵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纠偏机构,其特征是,两个第一轴承(5)位于所述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之间以给所述限位推架(9)抵顶限位,两个第二轴承(6)分别陷入所述安装架(1)的相对两端侧壁中以给所述限位推架(9)避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带纠偏机构,包括安装架、支撑辊、上压辊和用于驱动上压辊转动的驱动电机,支撑辊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一轴承安装在安装架上,上压辊两端分别经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在安装架上,支撑辊与上压辊纵向对齐,安装架的相对两端侧壁底部分别开有供两个第一轴承卡入的两条纵向卡槽,安装架底部设有分别用于调节两个第一轴承高度位置的两个高度调节结构,安装架顶部内侧设有推头朝下的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推头底部安装有限位推架,限位推架两端向下延伸并分别避开上压辊的两端后抵顶在两个第一轴承顶部。若钢带在传送时两侧存在张力差异,则可通过两个高度调节结构调节支撑辊的两端高度,使钢带两侧的张力差异消除,钢带就不会偏向传送。钢带就不会偏向传送。钢带就不会偏向传送。


技术研发人员:全宰贤 覃金喜 蒋军 龙运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斗原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