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

2022-11-11 18:59: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


背景技术:

2.现有产出床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产床多局限于单一分娩体位,缺少可灵活变换自由体位的多功能产床,第二,尽管部分多功能产床专利逐步关注到产妇健康状况的监测,如尝试对产妇分娩时所产生的异物进行收集,避免空气污染和发生感染,但能够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新型多功能产床仍然缺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解决了现有产床多局限于单一分娩体位,缺少可灵活变换多种分娩体位和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的新型多功能产床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包括床框、监测计算机、支撑柱、床头板、中间板,所述支撑柱设置在床框的下方,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与变位机构,所述床框的上方通过限位转动组件连接有把手,所述变位机构包括液压缸与防护箱,所述液压缸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与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通过滑块与支撑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箱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防护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下方,所述支撑柱的正面与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支撑柱与防护箱并延伸至防护箱的内部,所述连接杆位于防护箱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l型齿条,两个所述l型齿条均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连接杆位于支撑柱外部的一端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第一l 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的左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l型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5.所述床框的上方通过限位转动组件连接有把手,所述限位转动组件包括空心杆、限位圆槽,所述限位圆槽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左右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所述第二l型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与转动盘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l型杆位于套杆外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转动盘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贯穿至转动盘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导杆位于转动盘内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导杆位于转动盘上方的一端贯穿空心杆并延伸至空心杆的上方,所述限位圆槽的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弧槽。
6.优选的,所述导杆位于空心杆上方的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床框的左右两侧
分别转动连接有手部挡板。
7.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变位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两个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与支撑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8.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均与支撑柱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位于第一电机的左侧与右侧,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床框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床框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床头板与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床框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与床头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中间板与床框内壁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床框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吊环,所述中间板与床头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检测计算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床框的上方通过限位转动组件连接有把手,变位机构包括液压缸与防护箱,液压缸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箱与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防护箱通过滑块与支撑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防护箱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可实现仰卧位、侧卧位、坐位、跪位、站立位及蹲位等多种体位的变换,满足产妇产程中更好发力、间歇期充分休息的需求,有力辅助产科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助产服务,提升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安全感、体验感与满意度。
14.(2)、该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床框的上方通过限位转动组件连接有把手,限位转动组件包括开设在床框顶部的限位圆弧槽,限位圆弧槽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圆盘,转动圆盘的左侧与右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满足产妇分娩过程中省力、舒适、安全等需求,把手的旋转设计既可供产妇抓握发力,又可于产妇腋窝下支撑,节省产妇体力,预防跌倒、保障产妇安全,把手侧的手部挡板能为产妇提供倚靠和保护,支撑板表面软质材料的凹形设计,能更好贴合产妇身体线条,支撑板、伸缩架及升降台的配合,可使产妇位于更舒适而易于发力的体位,并提供稳定、适宜的支撑力量,吊环设计满足产妇蹲位时的手部握持及发力,利于产妇发力且保障分娩过程中的安全。
15.(3)、该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通过实时的母婴健康监测系统,可实时显示产妇的生命体征、宫缩情况,胎儿胎心率的变化以及胎头下降情况,有利于助产人员实时掌握母婴健康状况和产程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保障母婴安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俯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的剖视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母婴实时监护系统流程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仰卧位示意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仰卧截石位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侧卧位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坐位、半坐位示意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式前倾坐位示意图
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前倾式支撑跪位示意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膝胸卧位示意图;
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站立位示意图;
31.图16为本实用新型蹲位示意图。
32.图中:1、床框;2、监测计算机;3、支撑柱;4、升降机构;41、第一电机;42、螺纹杆;43、第一齿轮;44、第二齿轮;45、螺纹套;46、连接块;5、变位机构;51、液压缸;52、防护箱;53、第二电机;54、第一锥齿轮;55、转动杆;56、第三齿轮;57、第二锥齿轮;58、连接杆;59、l型齿条;510、第一l型杆;511、第二液压缸;512、支撑板;6、把手;7、限位转动组件;71、空心杆;72、限位圆槽;73、转动盘;74、限位杆;75、第二l型杆;76、套杆;77、第一复位弹簧;78、导杆;79、限位圆盘;710、第二复位弹簧;711、限位圆弧槽;8、床头板;9、中间板;10、转动轴;11、手部挡板;12、连接板;13、第三液压缸;14、吊环;1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自由体位变换的母婴实时监护多功能产床包括床框1、监测计算机2、支撑柱3、床头板 8、中间板9,支撑柱3设置在床框1的下方,支撑柱3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 4与变位机构5,变位机构5包括液压缸51与防护箱52,液压缸51与支撑柱 3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箱52与液压缸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防护箱52通过滑块与支撑柱3内壁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防护箱52内壁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4,防护箱52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5,转动杆5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6与第二锥齿轮57,第二锥齿轮57位于第三齿轮56的下方,支撑柱3 的正面与背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杆58,连接杆58贯穿支撑柱3与防护箱52 并延伸至防护箱52的内部,连接杆58位于防护箱52内部的一端转动
连接有 l型齿条59,两个l型齿条59均与第三齿轮56啮合传动,两个连接杆58位于支撑柱3外部的一端均固定螺栓连接有第一l型杆510,通过松紧固定螺栓可以对第一l型杆510进行转动与固定,并可以进行拆除,第一l型杆510 的左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二液压缸511,第二液压缸51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12,第一l型杆510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12的底部转动连接,分娩体位变换实施方法:
35.1)仰卧位(如图8)
36.取仰卧位时,产妇平躺于产床上,也可上身微微抬起,但应低于45
°
,两腿可伸直平放或屈曲。
37.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可旋转把手6与产床纵轴平行,作为双手支撑力量;

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

支撑板512水平并拢与产床主体等高,供产妇双腿平放或屈曲放置。
38.2)仰卧截石位(如图9)
39.取仰卧截石位时,产妇平躺于产床上,双腿分开屈曲抬起,由脚架或陪产者支撑。
40.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可旋转把手6与产床纵轴平行,作为双手支撑力量;

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

支撑板512水平放置,高于产床主体以在产妇腘窝及小腿下方支撑,分开约与产床同宽供助产士站立、观察及操作。
41.3)(单纯)侧卧位(如图10)
42.取单纯侧卧位时,产妇侧卧,髋部和膝关节屈曲,上腿抬起,由脚架或陪产者支撑。
43.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可旋转把手6与产床纵轴平行;

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

支撑板512水平放置,一侧高于产床主体以在产妇腘窝及小腿下方支撑,一侧与产床主体同高。
44.4)坐位、半坐位及支撑式前倾坐位(如图11-12)
45.取坐位、半坐位时,产妇坐于产床上,躯干与床的夹角为45-90
°
,双腿自然下垂置于支撑板上。取支撑式前倾坐位时,产妇坐于产床上,躯干稍前倾,与床的夹角为80-90
°
,双腿屈曲分开置于支撑板上。
46.变换要点:

床头板8立起45-90
°
或80-90
°


可旋转把手6与产床纵轴平行;

坐位、半坐位时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支撑式前倾坐位时两侧手部挡板10可放平或立起;

支撑板512水平放置,高度低于产床主体,坐位、半坐位时可合并,支撑式前倾坐位时应分开约与产床同宽,供助产士站立、观察及操作。
47.5)前倾式支撑跪位(如图13)
48.取前倾式支撑跪位时,产妇跪于产床上,上身趴在椅背上获取支撑。
49.变换要点:

床头板8立起大于45
°
作为产妇上身支撑;

可旋转把手 6可与产床纵轴平行;

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

支撑板512收起于产床下方,也可以合并水平放置,与产床主体同高。
50.6)膝胸卧位(如图14)
51.取膝胸卧位时,产妇跪于产床上,双手置于肩部下方支撑。
52.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可旋转把手6于产妇腋窝下方作支撑;

两侧手部挡板10可立起或放平;

支撑板512水平放置,与产床主体同高,分开约与产床同宽,供助产士站立、观察及操作。
53.7)站立位(如图15)
54.取站立支撑位时,产妇站立前倾,上身倚靠于产床上,腰部以下可自由变动有利于分娩进展的姿势。
55.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可旋转把手6于产妇腋窝下方作支撑并起到防下滑作用;

两侧手部挡板10立起作保护,也可在手部挡板10间增加放置分娩球辅助支撑;

支撑板512及第一l型杆510拆除;

启动升降机构4升高使产床主体位于适宜高度。
56.8)蹲位(如图16)
57.取蹲位时,产妇双膝弯曲下蹲,上肢向前向上伸展抓握吊环14以保持平衡。
58.变换要点:

床头板8放平;

两侧坐垫下吊环14呈垂直状态;

支撑板512及第一l型杆510拆除;

启动升降机构4升高使产床主体位于适宜高度。
59.床框1的上方通过限位转动组件7连接有把手6,限位转动组件7包括空心杆71、限位圆槽72,限位圆槽7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73,转动盘73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左右两个限位杆74,限位杆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型杆75,第二l型杆7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杆76,套杆76与转动盘7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l型杆75位于套杆76外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77,转动盘73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导杆78,导杆78贯穿至转动盘 7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79,导杆78位于转动盘73内部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710,导杆78位于转动盘73上方的一端贯穿空心杆71并延伸至空心杆71的上方,限位圆槽72的内壁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弧槽 711。
60.导杆78位于空心杆71上方的一端与把手6固定连接,床框1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手部挡板11。
61.升降机构4设置在变位机构5的上方,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1与两个螺纹杆42,第一电机41与支撑柱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3。
62.两个螺纹杆42均与支撑柱3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螺纹杆42分别位于第一电机41的左侧与右侧,螺纹杆4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44,第一齿轮43与第二齿轮44啮合传动,螺纹杆4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45,两个螺纹套4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6,床框1与连接块46的顶部固定连接。
63.床框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0,床头板8与转动轴 10的表面转动连接,床框1内壁的正面与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右侧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13,第三液压缸1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与床头板8的底部转动连接。
64.中间板9与床框1内壁正面与背面固定连接,床框1底部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吊环14,产床坐垫两侧下方设计可供蹲位分娩握持的吊环14,当产妇蹲位分娩时,两侧吊环14呈垂直状态,供产妇双手下拉以提供支撑力量,当产妇采用其他体位进行分娩时,两侧吊环14可卡至坐垫底部凹槽,以满足充分的分娩空间需求。
65.中间板9与床头板8的顶部均设置有传感器15,传感器15信号输出端与检测计算机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检测计算机2单独放置在产床的一侧,母婴实时监护系统通过设置于产床坐垫、靠背处及伸出的系列传感器及摄像头,实现对产妇生命体征、宫缩情况、面部表情、声音以及胎儿胎心率、胎头下降情况的实时监测,并传输到移动终端及工作站终端的处理程序,实现产程进展、产妇及胎儿生理指标、产妇情绪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对母婴进行同步监护,具体监测设置包括:

产妇上臂处的血压传感器、红外脉搏传感器、光学心率传
感器;

产妇胎腹部的胎心音传感器、宫缩信号传感器;

产妇前胸处的心电传感器;

产妇骶尾部的胎头下降感受器;

产妇脸部正上方以支架设置的人脸摄像头;

床沿附近、左右对称的声音传感器。终端界面显示模块包括:

产妇实时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心率、宫缩等;

产妇生命体征曲线图;

胎儿实时生理指标,如胎心率及胎心监护图;

产妇实时情绪监控,如面部特征、微表情、语音语调等分析及情绪评估分级;

实时产程进展情况,如附图7。
66.使用时,启动第三液压缸13,第三液压缸13工作从而可以推动床头板8 进行升起,形成靠背,供产妇使用,启动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第一齿轮43转动并传动给两个第二齿轮44,第二齿轮44 转动带动螺纹杆42转动,螺纹杆42转动使得螺纹套45可以上下移动,并通过连接块46带动床框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整个产床的高度可以调节,启动液压缸51,液压缸51运动带动整个防护箱52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512可以上下移动,以便于将支撑板512调整到需要的高度,并且第一l 型杆510可以进行转动,从而再次对支撑板512的高度进行微调,启动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54转动,第一锥齿轮54转动并传动给第二锥齿轮57,第二锥齿轮57转动带动转动杆55转动,转动杆55转动带动第三齿轮56转动,第三齿轮56转动并通过l型齿条59的配合使得两个支撑板512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启动第二液压缸511,第二液压缸511 工作可以带动支撑板512进行上下翻转,在产妇躺在产床上时,可以通过传感器15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监测计算机2将具体情况展现出来,将把手6向上提起,把手6向上移动带动导杆78向上移动,带动限位圆盘79脱离与两个限位杆74的接触,限位杆74在第一复位弹簧77的作用下回缩,从而可以转动把手6,转动完成后,松开把手,使得限位圆盘79 与限位杆74接触,并使得限位杆74进入到限位圆弧槽711中,防止发生转动。
6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