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用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09 23:2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用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2.例如,日本特开2018-116121号公报所公开的车用拍摄装置具备发热体,玻璃罩通过由发热体的发热部产生的热而被加热,由此,除去附着于玻璃罩的水滴等。发热体具备与发热部连结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结的基部,在基部设置有与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用的端子。优选在这样的车用拍摄装置中,组装作业是简单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考虑了上述事实,目的是得到一种组装作业简单的车用拍摄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具备:拍摄部,其能够对拍摄侧进行拍摄;加热器,其通过被通电而发热,除去附着在上述拍摄部的水分;托架,其供上述拍摄部以及上述加热器组装;以及端子,其设置在上述托架并且与上述加热器分体构成,通过将上述加热器组装于上述托架而与上述加热器导通,能够向上述加热器通电。
5.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在托架设置有与加热器分体构成的端子,通过将加热器组装于托架而端子与加热器被导通,对加热器的通电成为可能。这样,不需要用于使端子和加热器导通的特别的作业,所以能够提高作业性。
6.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拍摄部包含设置在拍摄部主体的拍摄侧,至少将由上述拍摄部主体拍摄的图像的视场角的范围设为透明的罩部件而构成,上述加热器通过发热而除去附着在上述罩部件的水分。
7.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若加热器发热,则除去附着在与拍摄部主体一起构成拍摄部的罩部件的水分。罩部件设置在拍摄部主体的拍摄侧,所以除去附着在罩部件的水分,由此能够抑制由拍摄部主体拍摄的图像的品质因附着在罩部件的水分而降低的情况。
8.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加热器是形成在上述拍摄部的拍摄侧的部分的透明且具有导电性的膜。
9.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加热器是形成于拍摄部的拍摄侧的部分的膜。该膜是透明的,所以能够在由拍摄部主体拍摄的图像的视场角的范围设置加热器。
10.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端子通过将上述加热器组装于上述托架而与上述加热器压接并导通。
11.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若将加热器组装于托架,则端子与
加热器压接而使端子与加热器导通。因此,能够抑制端子与加热器的意外接触的解除。
12.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端子一体地设置在上述托架。
13.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由于将端子一体地设置于托架,所以将加热器在托架中的规定的组装位置组装于托架,由此能够抑制使端子与加热器接触而导通的情况
14.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端子在将上述托架成型时,通过嵌入成型而设置在上述托架。
15.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端子通过嵌入成型而设置在托架,所以不需要端子向托架的组装作业。
16.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车用拍摄装置中,具备施力部,其将上述加热器向上述端子侧施力。
17.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加热器被施力部向端子侧施力。由此,能够使加热器与端子压接,而且,能够抑制端子与加热器的压接的解除。
18.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七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端子能够利用弹力将上述加热器向与上述端子相反的一侧施力。
19.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加热器被端子的弹力向与端子相反的一侧施力。由此,能够使端子与加热器压接,而且,能够抑制端子与加热器的压接的解除。
20.本发明的第九的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八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车用拍摄装置中,上述端子具备:正极端子,其将上述加热器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电连接;以及负极端子,其使上述加热器与地线电连接,上述正极端子以及上述负极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的上述加热器侧的部分被分为多个,各自与上述加热器接触。
21.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的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的加热器侧的部分被分为多个,上述加热器侧的部分的各个与加热器接触。由此,能够使加热器从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中的至少一方的加热器侧的部分受到的接触压力分散。
22.以上,如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车用拍摄装置能够使组装作业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23.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24.图2是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的装置前侧观察的主视图。
25.图3沿图2的3-3线切断的剖视图。
26.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的玻璃罩以及加热器布线的从装置前侧观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接下来,基于图1~图4的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适当地表示的箭头fr表示车用拍摄装置10的装置前侧,箭头lh表示装置左侧,箭头up表示装置上侧。此外,上述装置前侧、装置左侧、装置上侧与搭载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车辆的前后
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未必有关系。
28.<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29.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用拍摄装置10具备托架12。如图3所示,托架12包含托架主体14和闭止部件16而构成。另外,托架主体14以及闭止部件16的各个例如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形成。
30.托架主体14例如形成为筒状,并将装置前后方向(图3等的箭头fr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侧的两端开口。另外,沿与装置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开托架主体14的外周形状以及内周形状的剖面形状例如是矩形。闭止部件16设置在托架主体14的装置后侧,并组装于托架主体14的装置后侧端部。
31.该托架12例如在外壳(省略图示)的内侧被组装于外壳。外壳例如设置在与车辆的前座对应的门板(均省略图示)的车辆前侧端部的车辆外侧。另外,外壳经由连结托架(省略图示)而安装于车辆的车体。连结托架相对于车辆的车体能够在收纳状态与可使用状态之间转动。
32.在托架12的内侧配置有作为拍摄部主体而构成拍摄部的照相机18。照相机18具备照相机主体20和透镜22。透镜22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照相机18能够拍摄照相机18的装置前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装置前侧(图3等的箭头fr方向侧)成为“拍摄方向”。
33.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后侧的部分作为照相机侧连接器24。与照相机侧连接器24对应而在托架12的闭止部件16形成有孔26。孔26沿装置前后方向贯通闭止部件16,在孔26的内侧贯通配置有照相机侧连接器24。由此,照相机侧连接器24的装置后侧的端部向闭止部件16的装置后侧(即托架12的装置后侧)突出。
34.在照相机侧连接器24机械地连结有第一连接器(省略图示),由此,照相机侧连接器24侧的端子与第一连接器侧的端子机械且电连接。第一连接器侧的端子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控制装置等电连接,照相机主体20能够经由照相机侧连接器24侧的端子以及第一连接器侧的端子通电。通过照相机主体20被通电,照相机18的拍摄成为可能。
35.另外,照相机18与作为显示部的监视器(省略图示)直接地连接或者经由控制装置等间接地连接。监视器例如安装于车辆的仪表盘,就座于车辆的驾驶座等的乘客能够通过观看监视器,来观看由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
36.另一方面,在照相机18的装置前侧设置有作为与照相机18一起构成拍摄部的罩部件的玻璃罩28。玻璃罩28设为透明的平板状,玻璃罩28的厚度方向大体是装置前后方向。如在图3中示意性放大单点划线的圈a的部分的单点划线的圈b的部分所示,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形成有作为膜而构成加热器的加热器覆膜30。
37.加热器覆膜30例如由在氧化铟中添加了锡的化合物亦即氧化铟锡、所谓“ito”形成。加热器覆膜30大体设为无色透明,通过蒸镀成膜于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此外,加热器覆膜30针对玻璃罩28的成膜方法也可以是电子束蒸镀法、物理气相生长法、溅射蒸镀法等其它方法,加热器覆膜30针对玻璃罩28的成膜方法没有被特别限定。
38.在照相机18与玻璃罩28之间设置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带32。带32设为板状,带32的厚度方向大体设为装置前后方向。带32的装置后侧的面与照相机18的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端抵接,带32的装置后侧的面与玻璃罩28的装置后侧面抵接。在带32形成有孔部34。孔部34沿带32的厚度方向贯通。孔部34的边缘例如位于在上述监视器映出由照相机18拍摄的
图像的范围亦即视场角的外侧。
39.另外,带32至少具有厚度方向的弹性。因此,若玻璃罩28受到来自装置前侧的负荷,则带32通过基于从玻璃罩28受到的负荷的弹性反作用力将玻璃罩28向装置前侧施力。并且,带32设为所谓“双面胶”,在带32的厚度方向两侧的面涂覆有粘合剂。因此,玻璃罩28通过带32而固定于照相机18的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端。
4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32是将玻璃罩28固定于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端的结构。然而,施力部件只要将玻璃罩28向装置前侧施力即可。因此,也可以设置与施力部件不同的将玻璃罩28固定于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端的固定部等。
41.另一方面,在托架主体14设置有作为正极端子而构成端子的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作为负极端子而构成端子的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上述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例如整体上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薄壁的板材形成。另外,上述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各个以形成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板材的厚度方向侧方为曲率的中心而能够弹性弯曲变形。
42.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具备多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枚)正极侧压接片44。正极侧压接片44的各个大体形成为窄幅的板状。如图3所示,从正极侧压接片44的长边方向基端向长边方向前端的方向设为装置右斜前侧(相对于图3等的箭头lh方向的相反侧的方向而向箭头fr方向侧倾斜的方向)。上述正极侧压接片44配置在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装置前侧的开口的装置上侧端与装置下侧端之间。上述正极侧压接片44在装置上下方向(图2的箭头up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43.如图2所示,在各正极侧压接片44的长边方向前端侧形成有正极侧压接部46。如图3所示,正极侧压接部46大体以向装置后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在上述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装置左侧部分的装置前侧与玻璃罩28对置。在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组装状态下,正极侧压接部46利用正极侧压接片44的弹力压接于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加热器覆膜30。由此,正极侧压接片44与加热器覆膜30导通。
44.另外,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具备正极侧中间部48。正极侧中间部48的一端侧部分沿着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内侧的装置左侧分而设置,正极侧中间部48的一端与全部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长边方向基端连结。正极侧中间部48的另一端侧进入形成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部分的树脂部分的内侧。
45.并且,如图1以及图3所示,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具备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的长边方向大体设为装置左右方向(图1以及图3的箭头lh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配置在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托架主体14的外侧),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的长边方向基端与上述正极侧中间部48的另一端连结。
46.与此相对,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具备多枚(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枚)负极侧压接片54。负极侧压接片54的各个大体形成为窄幅的板状。如图3所示,从负极侧压接片54的长边方向基端向长边方向前端的方向设为装置左斜前侧(相对于图3等的箭头lh方向而向箭头fr方向侧倾斜的方向)。上述负极侧压接片54配置在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装置前侧的开口的装置上侧端与装置下侧端之间。上述负极侧压接片54在装置上下方向(图2的箭头up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排列。
47.如图2所示,在各负极侧压接片54的长边方向前端侧形成有负极侧压接部56。如图
3所示,负极侧压接部56大体以向装置后侧鼓出的方式弯曲,在上述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装置右侧部分的装置前侧与玻璃罩28对置。在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组装状态下,负极侧压接部56利用负极侧压接片54的弹力压接于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加热器覆膜30。由此,负极侧压接片54与加热器覆膜30导通。
48.另外,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具备负极侧中间部58。负极侧中间部58的一端侧部分沿着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内侧的装置右侧分而设置,负极侧中间部58的一端与全部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长边方向基端连结。负极侧中间部58的另一端侧从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装置右侧部分进入形成托架主体14的树脂部分的内侧。并且,虽省略了详细的图示,但负极侧中间部58的另一端侧在形成托架主体14的树脂部分的内侧向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部分延伸。
49.并且,如图1所示,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具备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的长边方向大体设为装置左右方向(图1以及图3的箭头lh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配置在托架12的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托架主体14的外侧),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的长边方向基端与上述负极侧中间部58的另一端连结。
50.如上述那样,托架主体14由合成树脂材形成。在托架主体14的成型时,在托架主体14的成型用的模具的内侧配置有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状态下,向模具内填充合成树脂材。通过这样的所谓“嵌入成型”,形成设置有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托架主体14。
51.另一方面,在托架主体14设置有连接器部66。连接器部66设为大致矩形的框状。连接器部66在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部分的外侧与托架主体14的装置左侧部分一体地形成,连接器部66向装置左侧开口。上述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被连接器部66围起。
52.连接器部66机械连结有第二连接器(省略图示),由此,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以及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与第二连接器侧的端子机械且电连接。第二连接器侧的端子中的、与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连接的一方与搭载于车辆的电池、控制装置等电连接。形成在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能够经由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以及第二连接器侧的端子通电。与此相对,第二连接器侧的端子中的、与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连接的一方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地(接地)。
53.即、与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连接的第二连接器的端子、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形成于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与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连接的第二连接器的端子构成了用于使加热器覆膜30通电的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通过对该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通电,使加热器覆膜30通电,通过使加热器覆膜30通电而使加热器覆膜30发热。
54.<第一实施方式作用、效果>
55.在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托架12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因此,若外壳内的湿度变高,则水滴附着于玻璃罩28,或玻璃罩28模糊。另外,在车辆的外部空气温低的情况下,有时霜附着于玻璃罩28。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操作车辆室内的加热器开关(省略图示),则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通过控制装置而被通电。这样使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通电,从而使形成于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通电。
56.若使加热器覆膜30通电,则加热器覆膜30利用加热器覆膜30自身的电阻而发热。若加热器覆膜30的温度因加热器覆膜30的发热而上升,则加热器覆膜30的热被向玻璃罩28传递,使玻璃罩28的温度上升。这样若玻璃罩28的温度上升,则附着于玻璃罩28的水滴、霜被蒸发,或者玻璃罩28的模糊被除去。由此,照相机18与除去水滴、霜等以前相比,能够拍摄清晰的图像。
57.另一方面,在组装本车用拍摄装置10时,例如通过带32将玻璃罩28固定于照相机18的照相机主体20的装置前侧端。在该状态下,将照相机主体20从托架主体14的装置后侧向托架主体14的内侧插入。由此,玻璃罩28以及带32配置在托架主体14的内侧。在该状态下将闭止部件16组装于托架主体14的装置后侧端,托架主体14的装置后侧端被闭止部件16闭止。
58.另外,在本车用拍摄装置10组装的状态下,通过照相机18的照相机主体20将带32向玻璃罩28的装置后侧面按压。由此,若玻璃罩28被带32从装置后侧按压,则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加热器覆膜30与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负极侧压接部56压接。由此,能够使加热器覆膜30与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接触而电导通。这样,不需要基于焊接等的电缆等与加热器覆膜30的机械且电连线作业,所以在该意义上,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组装也变得容易。
59.并且,加热器覆膜30与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压接。因此,能够抑制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相对于加热器覆膜30相对分离的情况,能够抑制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与加热器覆膜30的导通在无意中被解除的情况。
60.并且,这样,在组装本车用拍摄装置10时,若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压接于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则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从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受到来自装置后侧的负荷。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能够以各自的厚度方向侧方为曲率的中心进行弹性变形。
61.因此,如上述那样,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若从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受到来自装置后侧的负荷,则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利用各自的弹力将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压接在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
62.即、在组装了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状态下,玻璃罩28被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与带32弹性夹持。并且,通过这样夹持玻璃罩28,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向加热器覆膜30的压接被维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托架主体14设置用于保持玻璃罩28的特别的结构。
63.另外,由于加热器覆膜30是透明的,所以能够在上述视场角范围内设置加热器覆膜30。因此,能够快速除去加热器覆膜30上的附着在上述视场角的范围内的水滴、霜等。
6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在托架主体14的成型时通过嵌入成型一体地设置在托架主体14。因此,在托架主体14的内侧使玻璃罩28相对于托架主体14移动到装置前侧的规定位置,从而能够将加热器覆膜30压接在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部56。并且,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通过嵌入成型设置在托架主体14,所以不需要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针对托架主体14的组装作业。
65.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多枚正极侧压接片44在装置上下方向(图2的箭头up方向以及其相反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由此,与设置一枚正极侧压接片44的情况相比,在将正极侧压接片44压接于玻璃罩28的加热器覆膜30时,使加热器覆膜30受到的负荷向装置上下方向分散。因此,能够抑制从正极侧压接片44对加热器覆膜30局部地施加较大的负荷的情况。另外,同样能够抑制从负极侧压接片54对加热器覆膜30局部地施加较大的负荷的情况。
66.另外,使托架主体14的连接器部66与上述第二连接器机械连结,由此正极侧连接器端子部50以及负极侧连接器端子部60与第二连接器侧的端子机械且电连接。由此,不需要电池以及控制装置侧的电缆等与加热器覆膜30的基于焊接等的机械且电连线作业,所以在该意义上,本车用拍摄装置10的组装也变得容易。
67.并且,玻璃罩28是被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与带32弹性夹持的结构。因此,仅通过从托架主体14取下托架12的闭止部件16,就能够简单地从托架主体14取出照相机18、带32、玻璃罩28。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照相机18、带32、玻璃罩28的各部件、装置的更换。
68.<第二实施方式>
69.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70.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没有设置加热器覆膜30,将作为形成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的加热器的加热器布线82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的面上。加热器布线82由通过通电而发热的金属等形成为薄壁状。该加热器布线82例如通过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整个面上覆盖构成加热器布线82的金属箔的状态下,对成为加热器布线82的部分施加防蚀膜,在金属箔中通过蚀刻除去成为加热器布线82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而形成。此外,关于加热器布线82的形成方法,除了这样的方法以外,例如也可以应用与所谓“印刷电路基板”的电气电路的布线的形成方法相同或者类似的方法。
71.加热器布线82具备一对螺旋部84。一个螺旋部84配置于在另一个螺旋部84中与另一个螺旋部84在径向相邻的部分之间。上述螺旋部84的螺旋部84的径向内侧部分位于在上述监视器映出由照相机18拍摄的图像的范围亦即视场角的外侧。另外,双方的螺旋部84在各自的螺旋方向内侧端连结,并相互导通。
72.另外,加热器布线82具备正极侧连接部88和负极侧连接部90。正极侧连接部88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左侧部分。正极侧连接部88与一对螺旋部84的一个的螺旋方向外侧端连结,正极侧连接部88与一个螺旋部84导通。另外,对于正极侧连接部88而言,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正极侧压接部46被压接于正极侧连接部88。
73.与此相对,负极侧连接部90形成在玻璃罩28的装置右侧部分。负极侧连接部90与一对螺旋部84的另一个的螺旋方向外侧端连结,负极侧连接部90与另一个螺旋部84导通。另外,对于负极侧连接部90而言,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负极侧压接部56被压接于负极侧连接部90。
74.这样的结构的加热器布线82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覆膜30而构成加热器用电气电路68。
75.在这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器覆膜30而应用加热器布线82,但基本上能够实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相同的效果。
7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布线82是具备一对螺旋部84的结构。然而,加热器布线82若是能够利用由通电产生的发热,在玻璃罩28中使上述视场角的范围的部分的温度上升的结构,则能够广泛应用具备螺旋部84的结构以外的结构。
77.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布线82是形成于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面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在透明的片状部件的厚度方向一个面(装置前侧的面)形成加热器布线82,将该片状部件配置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的结构。
78.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在玻璃罩28的装置前侧的面形成有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在玻璃罩28的装置后侧的面形成有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使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负极侧压接部56从装置后侧压接在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正极侧连接部88以及负极侧连接部90的结构。
79.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是使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负极侧压接部56从装置前侧压接在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结构。然而,例如也可以是从与装置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使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中的至少一方压接在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结构。
80.另外,这样,在设为从与装置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侧使正极侧压接部46以及负极侧压接部56中的至少一方压接在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结构时,也可以将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玻璃罩28的外周面。
8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和带32具有弹性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仅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具有弹性,而带32不具有弹性的结构,也可以是仅带32具有弹性,而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不具有弹性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不具有弹性,并且带32也不具有弹性的结构。这样,在是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不具有弹性,并且带32也不具有弹性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另外设置将玻璃罩28向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施力的施力部件。
8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通过嵌入成型而设置在托架主体14的结构。然而,也可以是独立地构成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和托架主体14,并将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以及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组装于托架主体14的结构。
83.并且,是加热器用正极端子40具有多枚正极侧压接片44,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具有多枚负极侧压接片54的结构。然而,也可以设为正极侧压接片44以及负极侧压接片54中的至少一方是一枚的结构。
84.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加热器覆膜30或者加热器布线82设置在玻璃罩28。然而,例如也可以是将加热器设置在照相机18的透镜22的结构,利用加热器的热除去附着在透镜22的水滴等的结构。作为这样结构的一个例子考虑了以下结构,即、例如在透镜22的装置前侧面形成加热器覆膜30,将在透镜22的上述视场角的外侧一端与加热器覆膜30电连接的一对导电部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0,使一对导电部的一个的另一端压接在加热器用正极
端子40的正极侧压接片44的正极侧压接部46,使一对导电部的另一个的另一端压接在加热器用负极端子42的负极侧压接片54的负极侧压接部56压接。
85.2020年4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080796号的公开内容通过参照其整体被纳入本说明书。
86.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全部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与具体且分别记载了通过参照而获取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的情况相同,在本说明书中通过参照而获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